网络经济与成瘾表现

时间:2022-11-09 05:24:00

导语:网络经济与成瘾表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网络经济与成瘾表现

因特网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普及以来,其发展之快,影响之大,正给人类文明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和挑战。以因特网、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昭示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在人们追逐网络经济时代脚步的过程中,网上购物、网上银行、网上娱乐已经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人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方便、快捷与愉悦的同时,熟不知人们的“注意力”越来越被网络所牵引!这种由“注意力”产生的利润,客观上刺激了网络经济的繁荣。面对蓬勃发展的网络经济(注意力经济),亦喜亦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网络经济及其特征

网络经济植根于20世纪70年代的信息革命,并在90年代的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高潮中逐渐成型的。对这场信息革命所形成的网络经济可以从广义与狭义角度去理解。若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即狭义)来讲,网络经济属于部门经济的范畴,是信息产业中的一类部门经济。即指现代通信网络、电子计算机网络等各种网络部门及部门内的一切经济活动。若从广义上来理解,网络经济是指建立在由现代通讯网络、电子计算机网络及各种资源配置网络所形成的综合性全球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一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一切经济活动。不仅包括物质的,也包括非物质的。简言之,网络经济是指网络型的经济,即经济活动的网络化。因此,网络经济是基于网络的、以信息为特征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因特网联系而产生的经济活动,以信息产业和服务为主导,是由直接从互联网或与互联网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中获取全部收入或部分收入的企业构成的经济。

网络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式,具有区别于传统经济的独特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网络经济是一种知识智能型经济。网络经济是信息、知识型经济。经济的发展不再是靠体力而是靠知识和信息,财富被重新定义为所拥有信息、知识和智力的多少,智能工具将日益占社会的主导地位,传统产品中知识的含量不断增加,生产、交换和分配等各种经济活动都将日益智能化。(二)网络经济是一种直接经济,是用网络武装的更高阶段的直接经济。由于网络的发展,经济组织趋于扁平化,网络直销代替间接的商场销售,网络生产者与消费者可以在网上直接见面,省去车马劳顿与时间费用。(三)网络经济是一种全球化经济。由于信息网络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而建立在综合性全球信息网络的基础之上的网络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相互联动、资源共享的态势,突破了空间、国界的限制,使经济活动成为全球性的活动。(四)网络经济是一种虚拟经济。网络经济的虚拟性源于网络的虚拟性,它除了空间上的虚拟性,还表现为时间上的虚拟性与物质上的虚拟性。这是因为,网络经济活动是在信息网络构筑的虚拟空间(媒体空间)中进行的,信息网络每天24小时都在运转中,网络经济活动可以全天候地、高效快捷地连续进行,很少受到时间因素的制约,与经济社会实物经济相对应,网络经济运行在网络上的经济活动实际上只是一套符号体系。虽然经济活动实实在在地进行着,但网络经济活动的诸要素都是虚拟的。(五)网络经济是一种注意力经济。英特尔前董事长格罗夫说:“未来因特网之争是争夺眼球的战争。”西蒙教授也曾说过:“有价值的不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因此,注意力经济又被形象地称为“眼球经济”,它是指实现注意力这种有限的主观资源与信息这种相对无限的客观资源的最佳配置的过程。由于网络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注意力经济,使得人们对“注意力”的关注胜过以往任何时代。

二、网络经济时代的网络成瘾及其表现

随着网络经济、网络社会的不断发展,所谓“因特网综合症”(即网络成瘾症)随之出现。那些被人们称之为“网虫”的网络成瘾者,他们对网络一往情深,为了网络可以抛开家庭与身边的亲人,可以辞去满意的工作,特别是一些青年学生,甚至发展到为了上网而放弃学业。可以说,没有网络经济时代的网络,就不可能有网络成瘾现象,也不可能有网络成瘾者。

网络成瘾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这些网络成瘾者与赌博成瘾者非常相似,均为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行为冲动失控。I.Goldberg最先提出“互联网成瘾症”(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简称IAD)这个概念。后来Davis又提出了“病理性网络使用”的概念,而这种病理性使用影响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Griffth则把网络成瘾看作是一种技术成瘾,是对网络中新的软件、新的游戏和新的信息产生的迷恋。有学者认为使用“网络成瘾”夸大了网络的消极作用,但是美国Young教授通过调查证实了网络成瘾的存在。她还和Bread教授一起制定了评定网络成瘾的九条标准,这9条标准是:经常回想起以前的网上活动,或期待下次上网;需要增加更多的上网时间以获得满足感;在努力减少或停止上网时,感到烦躁不安、闷闷不乐或容易发怒;上网时间比计划的要长;虽然多次努力控制、减少或停止上网,但不能成功;因为上网,妨碍或丧失了重要人际关系(如与父母、老师、朋友等的关系);因为上网,影响了学习;曾经对家人、好友或其他人撒谎,隐瞒上网的事;把上网作为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如无助、嫉妒、内疚、焦虑或抑郁)的方法。被测试者只要满足其中5条便可被判定为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大致可以划分为五种基本类型:(一)网络性成瘾。此类成瘾者沉迷于观看、下载和交换色情作品。(二)网络关系成瘾。此类成瘾者将全部精力投注于在线关系之中,把在线朋友看得比现实生活中的家庭成员和朋友更为重要。(三)网络游戏成瘾。此类成瘾者将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花费在网上赌博,游戏,购物和拍卖等活动之中。(四)信息收集成瘾。此类成瘾者花费大量时间在网上查找和收集信息,伴随有强迫性冲动倾向。(五)计算机成瘾。此类成瘾者沉迷于电脑程序性游戏以致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大多数网络成瘾者尤其是青少年的网络使用集中在网络互动游戏、新闻组、聊天室、即时信息聊天、email、访问色情网站及在线交易或拍卖等。他们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欲罢不能,连续玩五六个小时都不愿动,甚至通宵达旦。有时夜晚起床都会情不自禁地打开电脑到网上“溜达”,白天无精打采,然而一摸键盘立刻神采奕奕。起初只是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遨游冲浪,尔后则发展成为躯体的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对于网瘾者而言,他们决不能没有网络,不能没有网络经济和网络社会的支撑。

三、网络成瘾现象呼唤网络经济的理性回归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5的统计报告,中国上网用户总数已达1.03亿人。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年轻网民是中国互联网用户的主力军。网络由于具有匿名性、便利性和虚拟性等特点,已深为青年人所宠爱。他们喜欢上网冲浪,在网上参加社交活动,在线购物等,如果他们过度上网,过分依恋网络,势必影响身心健康,给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造成损害。但另方面他们也成为网络经济时代网络产品与网络服务的忠实消费者。网络经济深深地眷恋着消费者,同时网络消费者们与网络生产者与经营者一起支撑着网络经济的大厦。美国商务部《2000年数字经济报告》表明,信息产业(包括网络经济)产值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从1994年的6.3%提高到2000年的8.3%,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贡献率接近1/3,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

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经济的发展也给社会带来了隐忧,这就是“网络成瘾”,尤其是青少年的网络成瘾。无庸讳言,众多青少年喜欢网络,他们中一些人成为网络成瘾者,固然有他们自身的原因,也与网络教育的缺位有关,但网络经济自身的特性及网络商家的经营理念与策略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网络经济有其自身的规律。以太网的发明者罗伯特•梅特卡夫也提出了“梅特卡夫定律”,即对于一个联接有n台计机器(计算机、电话等)通信网络来说,其潜在价值以n的平方(确切地说,应该是n(n-1))数增长。换言之,网络的价值随着网络新用户的增加而呈指数增加长。基于网络经济是注意力经济的理念,没有注意力就没有企业利润,因此,网络的点击数(网民的访问量)比利润更受关注。“谁将引起更多消费者的关注,谁将最终赚钱。”这成为网络经济时代商家信奉的一条准则。网络生产者与经营者为了吸引网民的注意力,让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自己的网络产品与服务,以获取最大利润的价值,他们采取多种策略,如产品的捆绑销售与服务,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设计了许多版本系列。企业为习惯了使用QQ的用户,在QQ用户界面上整合了用户浏览器、QQ信箱、网络游戏等,用户也会因惯性而使用这些搭载功能,企业通过用户使用这些捆绑服务而锁定了使用者,用户也不知不觉形成了对该产品的路径依赖。

由此可见,这种建立在网民“注意力”基础之上的网络经济,使得网络企业总是从满足用户需求出发提供产品与服务,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获得并锁定网民的“注意力”,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企业这种追求利润的目的与手段与网民的利益存在着潜在的矛盾,它以“牺牲”网民的“注意力”为代价。网民对网络使用及网络内容形成依赖,对企业有利,但对网民自身可能带来不利。网民过度使用网络,对网络的过分依赖而致使网络成瘾,极大地影响自身身心健康发展,妨碍正常学习、工作、生活。尤其是,一些网络商家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获得最多的“注意力”不择手段,甚至提供暴力、色情游戏,既违法又伤害了网民的利益。面对网络日新月异的发展,针对网络领域出现的诸多问题,政府需要加强管理力度,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更好地规范网络经济市场;社会、学校、家庭需要加强青少年的网络教育;网络商家在最大限度地获取网民“注意力”,追求网络价值最大化的同时,需要肩负起防范网络成瘾的社会职责,如在推出网络游戏同时,研发使用防网络游戏沉迷软件,使网络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促进网络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