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综述

时间:2022-02-18 03:49:00

导语: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综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综述

内容摘要:高科技作为更为先进的生产力,其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而高科技产业集群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表现。区域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产业竞争力,因此,研究国内外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比分析国内外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对促进廊坊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区域竞争力创新

产业集群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的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领域研究权威学者迈克尔•波特创立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受经济发展及投资环境的影响,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从国际来看,美国发达的经济取决于高科技的发达,高科技的发达取决于硅谷等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发展。从国内来看,浙江省产业集群在数量和质量上在全国领先,因此浙江省的竞争力和人民富裕程度也在全国名列前茅。由此可见,发展高科技产业集群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国外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产业集群理论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一种西方经济理论。其涵义是:在一个特定区域的一个特别领域,集聚着一组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通过这种区域集聚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构建出专业化生产要素优化集聚洼地,使企业共享区域公共设施、市场环境和外部经济,降低信息交流和物流成本,形成区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区域竞争力。

(一)美国拥有比较完整的研究与开发体系

美国硅谷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高科技创新中心,引领着世界科技革命和技术创新潮流。在美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历程中,美国硅谷形成了以微电子为主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其高技术产业集群以小企业为主。硅谷高科技产业集群各企业虽同在一个行业,但类型多样、发展重点不同,企业在相互竞争和学习中寻求发展。据统计,在目前全球100家最大电子和软件公司中,有20%是在硅谷创业成功的;美国100家大科技公司有1/3总部设在硅谷。

从研究与发展(R&D)的投资来看,尽管美国财政连年出现巨额赤字,但研究经费却不断增加。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基础研究的开支,按不变价格计算增加了60%,工业部门用于基础研究的投资增加了70%。1989年美国在研究和开发方面的投资达1292亿美元,比英、德、法、日、加的总额还要多。由于在高科技制高点竞争地位的变化,使得美国在27个关键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总之,在美国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的历史上,美国产业集群发展思路对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再加上政府的有效扶持,成就了美国世界科技强国的现状。

(二)欧洲被称之为“世界科技革命的摇篮”

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和以电力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都发源于欧洲,因此欧洲被称之为“世界科技革命的摇篮”。借助这两次产业革命的浪潮,欧洲一度在世界高科技产业中独占鳌头。然而,20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性石油危机,给欧洲各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此前20年的经济繁荣景象犹如昙花一现,欧洲陷入了长达数十年的经济滞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盟国家为了尽快摆脱石油危机给欧洲经济发展造成的严重影响,普遍重视并加快了在高科技政策领域的一体化进程,通过建立和协调欧洲国家的高科技产业政策,力争改变欧洲国家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不利局面。欧洲国家将高新技术视为一个动态概念,不作硬性的统一定义,一般而言,它通常是指那些集知识、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为一体的现代科学技术产业和科技产品。

欧盟先后了七个科技框架计划。这一系列科技框架计划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官方综合性科研与开发计划之一,具有投资规模大、研发领域宽、参与机构和人员多等特点,是近20年来欧盟实施其科技战略和行动的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和手段。作为欧盟科研活动的主体,科技框架计划已经发展为欧盟最重要的发展战略计划。随着科技框架计划的发展,欧盟的研发投入规模显著增加,由最初的32.7亿欧元上升到第六框架计划的175亿欧元,翻了近6倍。金融危机后孕育的“欧盟2020战略”,将在未来10年为欧盟国家实现在科技上赶超美国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和政策基础。在欧盟看来,如何在全球高能源价格时代保持欧洲国家竞争能力,关键在于:迅速从传统经济向低碳经济结构转变,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快高新、绿色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帮助欧盟国家迅速摆脱经济衰退、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巩固欧洲国家高新制造业基地的地位,利用低碳节能技术、清洁能源技术来实现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新目标。这些思路应为我国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借鉴。

(三)日本更重视“技术立国”战略

日本发展高科技产业集群,筑波科学城就是一个典范。筑波科学城的建设与发展受到世人关注,并在1980年名噪全球。科技进步对日本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30%左右提高到60%。20世纪90年代,日本推出新的“科技政策大纲”,其发展重点都是放在高科技产业上。为了实现提出的目标,政府通过信贷、税收、财政补贴等经济手段,扶植高技术可获低息贷款,若开发成功,按低息还本付息,若开发失败,则免付利息。政府还规定对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产业实行优惠税制与折旧制,对企业的高技术研究开发给予补助。由上不难看出,日本高科技产业集群属于资本与技术结合型的产业集群。研究日本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我国最好能借鉴的是其兼并收购方式。这有利于加快我国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降低我国高技术产业前期研发风险。

(四)大德科技园是亚洲最大的产、学、研综合园区及韩国的经济增长动力

大德科技园是韩国最大也是亚洲最大的产、学、研综合园区,被称为韩国科技摇篮和二十一世纪韩国的经济增长动力。为发展高科技事业,增强国际竞争力,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仿效美国、日本等国家,建立起一批集科研、教育、生产一体化的高科技园区。韩国大德科技园规划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现已成为与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相媲美的科学城。大德科技园从一开始就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当首批院所迁入后,特别强调为科研人员提供优厚待遇和配套服务。此外,在引进人才方面,他们也注重从旅外本民族科技人员中吸引人才的引进战略,这些成功的措施可为我国科技园的发展提供借鉴。除此之外,大德科技园紧密配合韩国骨干产业的发展,从重化工的技术开发,逐渐转向电子通信等高技术工业,带有较明显的阶段性,而且在园区规模和产学研联系方面,也是先由小区起步,然后根据需要向周围地区扩展,逐渐发展成为目前规模的科学城。而且大德科技园为使产品更快的进入海外市场,还努力加强与国外的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的联系和协作,开设科技市场,进行科技成果的展示和营销。在研究新兴市场国家—韩国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思路的启发下,我国最好借鉴的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即建立科技园区应循序渐进,由小到大、由内而外的规模化发展,继而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基地。

我国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步走向深入,产业集群的发展也逐渐从民间层面进入政府视野,从低技术、低成本、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甚至微型企业的集聚发展到高技术、创新型产业集群崭露头角,从东南沿海向内地蔓延滋长。目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规定我国未来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战略目标是:到201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0%;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

(一)我国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代表当属北京中关村

以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基础,依托强大的科技基础设施和丰富的专业服务资源,以及以创新型企业、行业协会、产业技术联盟为代表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关村形成了我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结构最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协同创新的转变。中关村拥有以联想、方正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40多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为代表的科研院所130多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个;各类孵化器50余家,大学科技园14家;以清华大学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中科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为代表的技术中介机构上千家;企业自发设立、自主管理、职业化运作的新型协会组织超过30家。

近年来,中关村出现了产学研结合、协同创新的多种模式,一批企业与大学院所成立联合实验室;3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企业开放,提供研发检测服务,并挂牌为“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由企业牵头、围绕核心技术和标准成立的产业技术联盟达到22个;形成了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生命园、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等10多个产业特色明显、集聚效应突出、创新活跃的国家级专业园和产业基地。

(二)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享誉世界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自1992年成立以来,一直被国际同行称为“TheSiliconandMedicineValleyinChina”而享誉世界。经过近二十年的开发,园区构筑了生物医药创新链、集成电路产业链和软件产业链的框架。在科技创新方面,园区拥有多模式、多类型的孵化器,建有国家火炬创业园、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一批新经济企业实现了大踏步的飞跃,目前的张江正向着世界级高科技园区的愿景目标阔步前进。2010年园区经营总收入达到1100亿元,年总收入增速达15%左右,成为我国高科技产业化的龙头区域。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透露,“十二五”期间,张江物联网产业将设立百亿元级产业基金,成长为千亿元级产业集群。由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上海浦东软件园承办的“2010年上海软件外包国际峰会—中国软件园区高峰论坛”于2010年11月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举行。本次由上海浦东软件园承办的“2010年上海软件外包国际峰会—中国软件园区高峰论坛”,是首次将全国知名软件园区管理者聚集起来,共同探讨关于我国软件园区如何建设、经营、发展的大型论坛。各软件园区代表在论坛上沟通运营经验,并就“园区发展形势、软件产业特点、品牌向外输出、集成服务体系以及园区与政府关系”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从而探寻软件园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基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特殊要求,北京、上海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都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突出体现在都把挖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资源潜力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突破口,都努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都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发展社会化科技中介服务,培养及吸引各类创新人才,实行财税优惠政策,开展科技风险投资服务。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环境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完善,使京沪同时被公认是我国发展高新科技的二大板块。上海提出在2020年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经济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着眼于这样一个跨世纪宏伟战略目标,上海市作出了加快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进程,发挥高科技产业集群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的领头羊作用这一重大战略抉择。

结论

综述国内外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可以发现高科技集群发展的可持续性核心在于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力。21世纪,世界经济增长的热点在我国,我国应以国情为出发点,以企业为本创新出适合我国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新模式。既要学习借鉴又不完全照搬才是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池仁勇,王会龙,葛传斌.英国企业集群的演进及分布特征[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

2.钱平凡.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状况、特点与问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12)

3.刘春香.美国硅谷高科技产业集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工业技术经济,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