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非全球化的研究论文
时间:2022-10-28 09:58:00
导语:全球化与非全球化的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全球化是一大潮流
首先,让我们来概括一下目前急剧发展的全球化潮流的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是资本的跨国移动和展开统一的跨国的企业活动。就是说,向海外直接投资的潮流和以此为基础的企业的跨国活动是全球化的典型表现。
第二点则同国家利益这个概念的改变相关。在全球化的相互投资的时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不是限制外资,而是为吸引外资而提出许多优惠政策,竞相完善投资环境,健全法律和行政制度。结果是国家的作用和机能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对外竞争的国家”。
传统的“国家利益”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跨国企业并不仅仅考虑本公司所在国家的情况,而是基于海外子公司的布局,从全世界的企业战略出发考虑问题和采取行动。因此,跨国企业的利益并不仅限于特定国家的利益,有时企业利益同特定国家的国家利益相矛盾。其结果导致国家利益发生了变质。
第三点同上述两点也有关系。70年代以后频频发生双边贸易摩擦,受害的一方无法启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贸易保护条款,往往只能基于双边的谈判,靠加害方实行自主限制。在日美间发生贸易摩擦时,经常采取这种办法。但是这种做法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有局限性的。为确立明确的原则,乌拉圭回合原则上决定取消这种做法。
第四,冷战结束后,在目前的世界经济状况下,迅速出现了新的两极体制。一极是美国,它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先导,以因特网为核心,在信息化方面取得了成功。另一极是中国,它以世界上最丰富的劳动力为后盾,已经成为生产产品的据点。即美国是世界“知识资本的集聚地”,而中国是“世界工厂”,两者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两者间起桥梁作用的是巨大的跨国知识服务企业,它们作为“孵化装置”,在世界工厂以低成本生产,利用品牌的力量使产品拥有高附加价值,再以世界巨大的消费都市为中心,在全世界销售产品。因此,美中两极一方面相互对抗,另一方面又相互补充和共存。
第五是出现了巨大的消费城市。全球化及其进展将在各方面出现脱国家的行动和机制,并导致出现了地区性的世界产业集聚地和巨大城市。
如上所述,今天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潮流,它渗透到生产、流通、金融以及各种服务业,进而渗透到个人兴趣爱好、旅游、体育、保健等各领域。
现代社会面貌的改变
全球化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发展阶段,正在改变现代社会的性质。让我们概括一下现代社会的特征和其变化。
第一,出现了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宣传、大量废弃体制的反省。目前的这种“四大”体制产生了许多问题。单一的、标准化的大量生产体制始终伴随着生产过剩的压力,其结果是开始实行适应个别需求的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体制。另外,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使环境遭到破坏,处理废弃物也成为难题,人们现在提倡循环利用、重新利用和少废弃。在组织形式上也开始出现了变化,过去是上意下达的垂直型组织管理;现在向分散型、论坛型、弹性型组织管理的方向转变。特别是在向网络型相互交流以及双向型组织结构的方向发展。由此也导致跨国企业的国际分工不是向企业内的国际分工(内部化),而是向企业间合作(外部化)发展。
第二是以国家为中心的统治表现出局限性。
第三是工业化的局限性和其向信息化和服务经济化的转变,以及以知识和信息为中心的社会的抬头。一般来说,国家实力是由武力、财富和知识这三种要素构成的,随着时代的进展,三要素的比重逐渐由武力转向财富,而最近几年其重心又开始逐渐向知识转变。这就是托夫勒所说的实力转变。并且,工业制品同信息化的知识产品的交换迫使我们必须确立新的交换方式。
第四,旧殖民地的政治独立使脱殖民地化向前发展,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急剧的工业化不仅给国内带来了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的各种问题,而且最近几年向开放经济的转变使世界掀起了市场经济的浪潮,由此又引发了许多新问题。
伴随全球化的进展,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的软件化也急剧发展,结果又新产生了在市场经济下的极端的贫富差距。这是与过去的殖民地统治不同意义的贫富对立,并由此产生了国内各阶层以及国内舆论的分裂。
第五,民间活动团体以及一些公益团体在抬头。最近几年,民间活动团体的言论和行动日益引人注目。不以收取报酬为基本目的的公益团体开始登场,国际公益性这类的用语逐渐被普遍认同。它迫使人们开始对营利主义万能的思潮进行反省,给人一种清新的印象。
第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其活动和控制中心由生产和流通等逐渐向证券化所代表的金融方面转变。所有的商务活动都可以用股票来筹措资金,可以通过股票把大量闲置的货币资本投入商务活动。同时,这个市场也是获得利益的最好舞台,它有时甚至会成为投机的对象。过头的资金操作会给整个世界带来不稳定,甚至变成欺诈性的可怕游戏。
非全球化的尝试
全球化的发展并非没有曲折,抵抗全球化的力量也很强大。全球各地在进行各种抵抗全球化的尝试。这些尝试可以概括成非全球化的尝试。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其中有代表性的尝试和想法。
1、发掘社会的需求。全球化往往会表现出以市场原理的价格法则为根据的倾向。但是,其中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必须把商品看成是综合体现价格、质量、性能及其他特征的物品。如果是这样的话,应该由消费者对这些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来决定商品的价值和价格。这样一来,用过去的办法,即以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成果)来衡量商品已经不够了。在商品的衡量标准中恐怕还必须加进在商品中体现的主观和客观“效用”乃至“社会价值”的标准。
总之,应该发掘社会的需求,只以适当的价格和适当的量生产,流通和消费拥有必要机能的好商品,并确立生产、流通、消费、再生产的循环机制。
2、公平贸易的想法和尝试。在英国尝试进行的公平贸易的想法是,向消费者提供高质量、低价格的咖啡,向咖啡豆种植业者低价格提供生活上必需的发达国家的工业制品,也就是说进行易货交易。
这种交易并不仅仅依靠市场原理,从这个意义来说,它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因为在今天依据市场原理的全球化中,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者能得到好处,但是另一方面它也导致劳动条件恶化,并使生产者被迫接受一些带有强制性的合同条件。而且,栽培和生产的产品几乎全被订货的庞大的跨国企业以便宜价格收购,而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也不得不以高价购买被以名牌包装的商品。公平贸易的想法就是想消除全球化和市场原理给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者和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带来的不公平。
3、建立互惠的生产者合作网络的尝试。其前提是要形成产业的集聚地。
这是一种被大型厂家抛弃的承包业者同发展中国家当地企业间进行直接的生产合作的尝试。
以往当地企业过分依靠跨国企业的市场运作能力。他们一直以为着眼于世界市场,自己承担部分生产,这样会得到技术,在销路上也能得到保证。但是跨国企业在实力上拥有压倒优势,在谈判能力方面同当地企业也有天壤之别。其结果是,发展中国家当地企业的想法经常落空。但是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实际上拥有很高的技术水平,毋宁说正是这些中小企业掀起了技术革新的浪潮。只有从平等,互惠的企业关系中才能产生更多新事物的萌芽;只有根据个别需要开拓新领域,而不是着眼世界市场大量生产划一的、标准化的商品,才有可能使企业长盛不衰。
4、银行向拥有很强的生产能力和技术但缺少资金的小生产者提供无担保资金的尝试,这点同女性进入社会也有密切关系。一旦这种做法取得成功,就可以建立长期的融资关系,它将促进当地产业的兴隆,其结果也会导致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我们应该认识到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发展过程,作为推进全球化的方式,不应该是单一的全球化主义,而应该允许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非全球化主义存在。
- 上一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论文
- 下一篇:经济学的发现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