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影响论文

时间:2022-04-01 10:28:00

导语: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影响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影响论文

一、前言

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已成为各国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从经济增长的制约和促进因素看,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作用,尤其对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战略意义。舒尔茨认为:“人的知识能够减轻自己对耕地传统农业及正在被消耗的能源的依赖,并且能够降低食物的物质生产成本。”历史已经证明,人类能够通过知识的进步来增加资源。世界各国经济现代化的共同内容是耕地的经济重要性在下降,而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在提高。“土地并不是使人贫穷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却是决定贫富的关键因素。”舒尔茨的这一观点对于解决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资源短缺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农业资源尤其是耕地和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这种矛盾在西部地区更为突出,除了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等四个自治区(省)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外,其他西部省、市、自治区人均耕地面积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在重庆、四川两个地方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水资源短缺也是西部大部分地区面临的一个困难。西北地区年均降水量少,蒸发量较大,而且部分地区作物生长季节的积温不够稳定,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西部地区必须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来解决制约经济增长的资源短缺问题。但是,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大量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极为活跃。根据相关统计,改革以来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达1亿多人,其中四川等西部地区劳动力输出量居全国前位。

大量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降低了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存量。而且离开农村、农业进入城镇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多数都是相对优秀的农村劳动力,他们的流出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的现状及原因

据了解,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量每年都以近700万人的速度增加,尤其是在西部欠发达地区,较大的收入差距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一)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的现状

我们可以从目前农村劳动力流动表现出来的一些主要特点和趋势发现一些重要信息。首先,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规模不断增大。根据农业部有关调查统计分析,2002年我国西部12省外出打工就业的估计约3350万人,较2000年增长了309万人。2003年外出就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19.87%,比2002年的18.1%增长了1.8个百分点;外出比重高于东部3.6个百分点,低于中部2.5个百分点。从表1可知,西部地区农村跨省流动劳动力比例比发达的东部地区高近35个百分点。大量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为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具备了“量”的条件。

表11998-2002年不同地区农村跨省流动劳动力比例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农村劳动力转移专项调查数据。

其次,农村转移劳动力普遍具有年轻化、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特征。衡量人力资本的最主要因素是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从年龄角度看,目前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以年轻人为主,2002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为33.4岁,西部外出者平均年龄为31.9岁,分别比东、中部低3.2岁和0.3岁。2004年,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0.1岁,比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低6.8岁。从受教育水平来看,农村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要明显高于农村整体劳动力受教育水平。2004年,在外出打工的劳动力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和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达63.3%和12.1%,分别比农村整体劳动力中相应文化程度的比例高17.6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接受国家专业技能培训的占28.2%,比上年提高7.5个百分点。大批年轻力壮、具有较高教育水平的农村劳动力流动为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具备了“质”的条件。

(二)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的原因

我国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不争的事实。作为解决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人口、资源压力,但由于发达地区非农产业的“高门槛”,导致转移出去的都是欠发达地区相对优秀的农村劳动力。导致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的具体原因有:

1.城乡间和地区间收入差距是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的外部动因。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57∶1,到1983年一度缩小到1.7∶1。随后中国经济进入到国民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不但没有随之继续缩小,反而在不断扩大。到2005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到3.22∶1(见图1)。如果将城市居民享受的住房、医疗、教育、交通以及公共服务计算在内,城乡居民真实的收入差距大约在6∶1左右。

图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恩格尔系数

另一方面,地区间收入差距较大。从表2可以看出,1986年东中西比率为198∶137∶100,1999年为195∶129∶100,2002年为191∶126∶100,2003年为192∶127∶100,东部比西部高1738元。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收益差距的扩大,使农村人力资本会在具备流动条件的情况下,受比较利益驱使,而流向城镇和东部沿海地区。

表2外省劳动力做出的贡献(2000年)

资料来源:①中国统计年鉴,第五次人口普查;②劳均GDP之(1)元不包括外来劳动力计算的,劳均GDP之(2)元包括外来劳动力计算的;③二、三产业劳动力为实际从业者扣除7%(或10%)后的劳动力数。

2.投资收益差距是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的经济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投资行为效益的最大化,决定劳动行为必然会从低收入行业向高收入行业流动,这是客观经济规律所决定的。一般而言,当农业劳动边际效益低于非农劳动边际效益时,即农民多付出一单位同样的劳动从农业中所获得的收入低于非农产业时,农民就会选择非农就业。加之农业投资具有风险大、投资周期长、投资报酬率低等特点,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农民作为理性“经济人”,他们更愿意将劳动配置到回报较高的非农部门。正是这种部门间的劳动边际收益的差距,促使了水平较高的人力资本从欠发达地区农业部门向发达地区非农部门的流动。

3.农村人力资本缺乏有效保护,农村人力资本外流严重。在农村实际工作中由于既无人才培养渠道,又无人才选拔使用依据,农村人才的使用只凭经验和印象,使任人惟亲、论资排辈、滥竽充数现象泛滥。这种现象在欠发达地区更为严重。此外,欠发达地区政府各界对热爱农业、有志于农业、对农业已做出贡献的精英缺乏有效激励,只有少数地区给予他们荣誉、名声、政治地位等。由于农村人力资本未得到有效的保护,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一部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本转移到发达地区城市和非农产业。

4.农村资金的非农化,引起农村人力资本的外流。由于农村投资环境不利,农业比较效益逐年下降,国家、集体和农户向农业的投资呈全面下降趋势。经济的高速增长使非农用途的资金对农业的排挤效应明显加强。我国农村资金“非农化”现象相当严重,农村资金非农化渠道诸多,如农村金融机构的存贷差,农村各主体积累资金投资向的非农化,税负方式和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等。据统计,1978~2000年,通过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外流总额从121亿元上升到4639.9亿元;1952~1990年间,国家通过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获取资金8707亿元;1996~2000年,国家以税收方式吸取的农业剩余,5年共计达2054.55亿元,平均每年约411亿元。随着投资体制的改革,国家对农业投入的比例越来越少,造成农村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本的创业积极性。

三、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对输入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托达罗的人口流动理论以及克拉克·科尔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尽管分析的角度不同,但都暗含着这样一个假定:欠发达地区劳动力与发达地区劳动力是同质的,无差别的。但现实情况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和发达地区劳动力之间是有差别的,就中国而言,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比城镇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低5~6年。除此之外,观念上的落后,教育环境及基础设施等条件差也是导致农村劳动力生产力低的原因。也就是说,农村转移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是异质的。因此,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劳动力之间存在互补性,农村转移劳动力大多都是从事城镇居民不愿从事的行业,对城镇劳动力市场具有一定的补充作用,对输入地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贡献。首先,外来劳动力对输入地创造出巨大财富。根据孙自泽计算,外来劳动力对东部各省市每年提供数百亿以上的GDP(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六省市中最少的福建省为683.87亿元,最多的广东省则近3000亿元。其次,外来劳动力也向当地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大量税利。根据马栓右、于红霞的研究,东部六省市外来劳动力每年都向政府和企业提供利税100亿元以上。再次,外来劳动力对输入地创造了消费需求市场和就业岗位。据调查,农民工的消费倾向是0.53,即他们有1/2以上的收入是在打工地消费的。

表3转移户的粮食产量(亩、元、元、斤)

数据来源:农业部农研中心提供的农户数据。

表4非转移户的粮食产量(亩、元、元、斤)

数据来源:同表1。

(二)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对流失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尽管劳动力流动本身是一种个人选择,但经济学还需要从一个地区和社会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人力资本流失问题。

按照西方传统的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古典理论,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镇的收入和劳动生产率都有所提高,因此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使全国的福利有所增加。从流失地角度来看,如果劳动力市场是竞争性的,每个劳动者获得的收入与他的边际产品是相等的,一个劳动力转移到别地后,减少了对本地区产出的贡献,但同时也放弃了相当数量的国民收入,因此流失地并没有损失。相反,通过转移,这部分劳动者获得了更高的收入,其中相当一部分会以汇款的形式返回流失地,会对流失地的经济发展产生一系列正面效应。但是,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市场不是竞争性的,随着大量农村人力资本的流失,对农村及农业部门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一,农村人力资本的流失降低了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产生负面影响,最终将损害经济的长期增长,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低下,人力资本存量严重不足,降低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承接、吸收能力,从而影响了农业的现代化。

第二,大批年轻力壮、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劳动力从农村流出,在家务农的实际上只剩下“386199部队”,即妇女、儿童和老人,这就导致农村劳动力生产率和土地利用效率下降,对农业生产造成消极影响。年轻劳动力流出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农业部农村研究中心固定观察点曾做过调查。由调查可以看出,在没有人外出的家庭中粮食产量最高,销售的粮食也最多,随外出人的增加,这两项指标逐渐下降。

我们利用农业部农村研究中心提供的内蒙古农户粮食产量数据做的相关分析,也证实了没有人外出的农户粮食产量要高于有人外出的农户。从下表中可以看出,有外出农民家庭平均所拥有的田地亩数23.06亩,比无外出农民家庭田地亩数20.65亩还要略高一些。然而,其生产的粮食4198.30斤,却明显低于无外出农民家庭的4224.98斤。通过分析可以知道,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但是,由于影响农业生产的外在条件很多且不易量化,而且目前缺乏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影响农业生产的有关统计数据,因此,这种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还没有被人们所普遍关注。

第三,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市场不是竞争性的,而是接近于买方垄断,因此高技能劳动者创造的边际产品可能会超过他们获得的收入,结果当人力资本流失时,损失的产出大于节约的收入。另外,高技能劳动者与低技能劳动者之间替代性较小而互补性很大,人力资本流失还会使与之互补的生产要素利用率下降。生产率的降低和创新能力的减弱引起经济增长速度的减慢,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应减少。而生产率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强化引起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对劳动力需求相应增加。因此,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的流失会使当地劳动力需求萎缩,经济增长速度减慢,地区越贫穷,人力资本越流失,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导致地区间差距进一步拉大。

四、相关讨论

1.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村优秀劳动力流向城镇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合理的规律性经济现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通过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使农村转移劳动力成为相对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是真正的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措施是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尤其是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投资显得十分必要。

2.通过公共投资政策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公共投资政策改革重点是扭转公共投资的城市偏向政策,加大对农村的公共投资。农村公共投资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投资。二是对农村教育、卫生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资。三是对农村基本设施的投资。前两个方面投资可以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创造潜力,后一种投资可以直接改善农村人口的生活福利。

3.进一步强化支持农业的政策力度。主要是把政策补贴重点向欠发达地区倾斜,目标是确保农业发展不会因农村人力资本大规模流失而受到严重冲击。在欠发达地区,可以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填补收入差距,防止出现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引起的总体经济水平下降和劳动力需求减少现象。在发达地区,用政策引导和鼓励工业反哺农业,从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4.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市场。现行农地制度不利于农村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我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现行农地制度是按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平均分配土地的。这种制度固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满足了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有为农村人口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功能,但不能体现人力资本在农地承包中的重要作用,制约人力资本在农业领域的价值实现。同时由于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不完善,造成土地分散化、细碎化经营,即便是劳动力在积累农业人力资本方面有自身优势,但由于其所经营的土地面积有限,也很难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收益。现行农地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地承包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了热爱农业、有志于农业的优秀经营者(农业企业家)的非农化倾向,使得农村人力资本效率的大幅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