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研究
时间:2022-02-28 02:01:55
导语: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基于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理解和河南省发展现状,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状况和生态环境四个系统构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研究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来测度2007~2017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7年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是在稳步推进的,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发展质量不高,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差距扩大、人口和生态环境等问题.针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意在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发展道路.而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四化”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协调发展的有力举措,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2018年河南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71%,相比2017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虽上升1.61%,但距离全国平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9.58%还有一定差距.其中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资源环境约束与城市承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与产业支撑力不足等问题.为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河南省积极响应并结合实际发展情况,颁布并实施《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豫政〔2016〕62号),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了规划与建议.同时在中原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时,河南省抓住发展机会,在国家的战略和政策支持下,做好新型城镇化规划,以人口城镇化为关键,优化河南产业结构,提升河南省综合发展水平质量,推动河南省经济发展.国内目前对新型城镇化研究的文章特别多,大多学者从定义与内涵、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测度和遇到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彭红碧、杨峰研究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主要从人口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资源配置效率化三方面进行分析[1].杜志国测度了山西省各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山西省各市发展阶段不一致,两级分化现象严重[2].李京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河南省综合发展水平有待提高[3].詹明安、田云飞认为,新型城镇化会减小传统的城镇化带来的城乡差距、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4].刘畅、侯修泽认为,新型城镇化能够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此外新型城镇化更注重环境问题[5].
1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研究方法
1.1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新型城镇化”在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后内涵不断被丰富,大多学者从其内涵确定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从而研究综合发展水平.刘静玉等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三个方面研究了2001年、2005年和2010年三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6].王新越等通过建立了人口、经济和空间三个子系统主要研究了山东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与空间位置关系[7].张琳和杨庆媛基于PILE四维视角下,根据新型城镇化内涵结合重庆市现状,运用人口发展-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生态环境(PILE)四维分析框架和相关计量模型对2001~2014年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研究[8].吴红霞,蔡文柳在河北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环境污染治理四个大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研究[9].本文在指标的选取上,以新型城镇化内涵和河南省实际发展情况为基础,研读大量文献,参照比较有权威作者的指标构建体系,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状况和生态环境四个大方面构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研究指标体系.人口城镇化主要从城镇人口规模、人口密度、非农产业就业人口占比和人口失业率四个方面体现;经济发展水平主要从人均GDP、消费、投资和产业结构四个方面体现;社会发展水平主要从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和生活质量四个方面体现;生态环境主要从污水情况、生活垃圾、绿化和道路清扫四个方面体现.具体说明见表1.2.2研究方法王鹏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度中原经济区30个地级市“三化”综合发展指数[10].张宏乔主要运用熵权法确定权重,研究了促进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因素[11].许辉云,李莜蓓研究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时空研究时,运用传统的权重—TOPSIS法测度中部六省各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12].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研究的方法有很多,主要的有主成分分析方法、变异系数法、熵值法、传统的权重—TOPSIS法等方法,本论文采用变异系数法进行研究.2.2.1指标标准化.由于选择的指标单位不一致,为了使数据间有可比性,不影响计算效果,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本文用的是极差标准化对正向原始数据和逆向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处理如下:正向指标:x'ki=xki-min(x1i,…,xli)max(x1i,…,xli)-min(x1i,…,xli).逆向指标:x'ki=mas(x1i,…,xli)-xkimax(x1i,…,xli)-min(x1i,…,xli).其中,xki表示第k个样本第i项指标的原始数据,x'ki为进行标准化过后的数据变量,i=1,2,…,n,k=1,2,…,l;max(x1i,…,xli)和min(x1i,…,xli)分别表示同一城市不同年份相关原始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2.2指标权重的确定.mi=hi∑ni=1hi,hi=σix(i=1,2,3,…,n).其中mi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hi为第i项指标的变异系数,σi为第i项指标的标准差,x为第i项指标的平均数.数据代入和公式进行计算,各指标权重如表2所示.2.2.3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指数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指数:NU=∑ni=1mix'ki其中mi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为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变量.本文以省为单位选取了2007~2017年共11年的数据为样本,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局和《河南统计年鉴》,进行数据代入和处理,计算结果具体如表3所示.
2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四个大方面来总体评价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根据表3得到图1,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出,2007~2017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综合得分是一条逐年上升的曲线,从2007年的0.060520483上升到2017年0.967948579,说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是在稳步推进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河南省应把握中原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争做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带头羊,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让河南又好又快地发展.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各指标权重大小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结构和整体性问题.从表2准则层指标权重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所占权重比较大,分别占0.394115536和0.327741296,由此说明河南省2007~2017年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主要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拉动的,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投资比较大;人口城镇化和生态环境所占权重分别为0.10395056和0.174192606,占比相对较低,说明河南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对人的问题和环境资源问题不够重视.从表2具体指标所占权重可以看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对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和人均GDP所占权重比较大,分别为0.175223336、0.139746838和0.10144195;而常驻人口城镇化率、非农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第三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比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所占权重比较小,分别为0.038497799、0.024100109、0.043283671和0.012244354,说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质量是不高的,是以加大投资、生产、消费的扩大量的新型城镇化,并没有解决人口问题、产业结构问题、城乡二元和城乡发展差距问题.
3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提升的建议
2007~2017年,虽然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经济在不断地发展,但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质量不高,存在人口城镇化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差距扩大和生环境污染等问题,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任重而道远.针对河南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1)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坚持产业转型升级.2018年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为8.9∶45.9∶45.2,而全国三次产业结构为7.2∶40.7∶52.2.相比全国平均水平,河南省第一产业占比明显过高,而第三产业占比过低,第三产业贡献率不够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不仅能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解决农村人口就业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式转向集约式、由资源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加大对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的支持和投资.(2)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高河南省农村人口城镇化水平,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截止2018年,河南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71%,而全国平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河南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农村人口市民化问题没有真正解决.虽然大量农民工进城就业,但社会保障和子女教育问题没有真正解决,最终还是在城市安居不下来.新型城镇化“新”在解决人的问题,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保障农村人口在城市就业安居问题,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教育医疗体系,这是提高城镇化质量建设的重要举措.(3)加强生态建设,重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性应是新型城城镇化建设的前提,其效益是惠及万代的.河南省人口密度大,但可利用资源和环境忍耐力有限,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源环境也在消耗.通过对河南省国土资源的统筹规划,针对不同的地区应该差异化开发与整治,产业发展应选择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方式,在综合利用资源的同时注重环境污染治理,改善河南省发展的资源环境.(4)加大郑州市省会中心作用,带动周边地市经济发展.郑州在加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郑州航空港建设的同时,应做好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带头羊,利用郑州市区位交通优势,大力发展贸易、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形成产业集聚.通过要素流动、产业转移,郑州市经济的发展会辐射和带动河南省其余地级市经济发展,最终形成以郑州为中心,其余17个地级市根据自身发展特色进行功能定位的协调发展机制.要形成这种协调发展机制,还要有开放的市场和便利的交通,使人口和产业能够有效地向各个地级市集聚,最终实现经济结构化合理化、规模化和空间布局有序化的新型城镇化体系.
4总结
新型城镇化发展不仅能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而且能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减少城乡差距、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是全国第一人口、农业大省,农业问题、人口问题、产业结构问题比较明显,而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带动河南经济发展.河南省一直致力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不断在提高,虽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遇到一些困难,但仍在不断改进与探索,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河南省实情的可持续新型城镇化道路.
作者:曹雪琴 朱佩佩 单位:郑州大学商学院
- 上一篇:山西省在经济发展的梯度地位分析
- 下一篇: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与城市发展探讨
精品范文
10新型护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