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财政教育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时间:2022-09-05 03:32:07
导语:论财政教育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目前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经济要得到全面、稳定、持续的发展,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就显得尤为迫切。加大财政教育投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与党的十八大方针,推动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充分发挥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实现以上目标的重要方式。因此充分认识教育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改变我国目前教育支出不足、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形成财政投入促教育发展,教育促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我国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的现状
首先,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教育发展也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东部对教育的支出大大超过中西部,东部、中部、西部对教育的投入呈阶梯状,越往东部教育投入越高。加之教育师资队伍的参差不齐,也导致了学生接收到的教育也参差不齐,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阻碍着教育的发展,进而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其次,我国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以地方财政投入为主,在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上的分配比例看,政府财政教育资金大部分投入在高等教育上。据教育部对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相关情况的统计,全国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802亿元,全国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7603亿元,全国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总投入为6155亿元,全国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0110亿元。对三级教育经费的配置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导致三级教育的发展不平衡,阻碍了义务教育的贯彻落实,也阻碍了基础教育发展。最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飞速发展的空前盛态,我国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但直到目前,我国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在总量上仍然不足,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领先者,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对教育的财政投入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对教育发展的财政投入比例,甚至与某些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二、财政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而教育是属于基础性事业,影响范围广,关系到我国的各行各业,处于牵一动而发全身的关键性领域,教育的发展水平对经济的发展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以下影响:首先,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能够为促进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通过对教育的财政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实现更多的人接受良好教育,提高科学知识的接受水平,从而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提高劳动力素质与劳动生产率,为社会经济增长与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微观基础。其次,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使更多的人接受良好的教育,一方面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安定与团结,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有利于人们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提升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最后,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加强对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财政投入,合理配置我国的教育经费资源,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还有利于协调地区之间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文化的整体发展,有利于保持经济增长的持久性、协调性和科学性。
三、如何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
首先,提高财政对教育的支出水平,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的力度。因此要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财政对教育的支出结构,强化管理,推动教育的改革创新,在有限的财政收入的情况下要保证对财政教育投入资本的合理增长。提高财政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合理分配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学条件,协调地区之间的不平衡,促进不同地区之间教育的均衡发展,从而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的均衡发展。其次,各级政府要明确财政教育支出的责任,职责分明,省级政府要做好财政对教育投入的统筹规划工作。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支出以地方政府为主,高等教育以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因此,各级政府应以法律形式按级明确其责任,加大财政投入的保障力度,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教育经费投入的现状,拓宽教育经费的来源,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再次,要优化教育投资结构。一方面要优化各阶段教育经费的投入结构,目前我国教育投资结构还存在不合理之处:基础教育投资过低,中等教育投资严重不足,高等教育投资比重过高,各阶段教育投入结构不合理。因此,加大对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投入,合理规划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支出,使更多的人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我国劳动力的技术水平。有利于增强我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城乡、区域之间教育资源的统筹规划,促进城乡、区域教育水平的协调发展。因此财政教育投入重点投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加快教育差距的缩小。然后,要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根本上还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加政府收入,从而为财政教育投入提供物质上的保障,在提高教育经费支出占GNP比重的同时,也要增加GNP的总量,从而实现教育经费真正得到总量上的增加,以及促进国民经济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最后,要推进教育经费的科学化管理。1.要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管理制度,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和法律法规,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与管理水平2.科学编制财政教育预算,使其更具有准确性和科学性,加强预算的执行力度。3.加强财务监督和绩效评价。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财政监督制度,做好教育基础数据的收集,加强重大教育经费的审计。规范学校行为,防范学校财务风险。我国的经济发展应改变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就要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因此,高素质的劳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促进三级教育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从而有利于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经济的稳定与持续发展。同时,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有利于协调城乡、区域、民族之间的不平衡,有利于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经济建设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的转移,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促进社会公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建成。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的影响是重要的,多方面的,因此我国要求发展,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是必然,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财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充分利用财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持,做好我们每个人的本职工作。
作者:付相新 单位:青岛市城阳区教育体育局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国发〔2011〕22号文.
- 上一篇:网络经济垄断和反垄断初探
- 下一篇: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