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与区域经济发展融合形式探究
时间:2022-10-22 08:38:22
导语:社会服务与区域经济发展融合形式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1.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主动性和认同度明显提升。资料显示,78.82%的地方高校已将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17.65%的高校正在酝酿和考虑中,3.53%的学校尚未纳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2004年“高等教育地方化”课题组开展的问卷调查)。大部分地方高校提高开展社会服务的认识。在课程设计和专业设置上都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认识和观念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高校开展社会服务。
2.高校社会服务的内容不断丰富,领域日益扩展,调控管理力度加强。高校社会服务的内容涵盖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服务的形式多样化。深入社区开展社会服务,校企合作设置订单班等。很多地方高校为推动社会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在实践中加强管理和调控,促进社会服务的成效最大化。
3.高校社会服务潜力巨大,但问题明显。(1)社会服务相关主体间缺乏深厚的支撑力度。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时间不是很长。合作各方都在摸索中。学校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和资源进行合理定位,结合社会需要采取灵活的办学类型,从经济发展需要的角度培养人才。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与高校合作的力度、价值取向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府的协调、投入等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高校的社会服务发展。(2)高校社会服务的相关机制不够健全。高校为地方提供相应的服务,那么相应的利益分配机制、动力机制、评估监控机制等都需要重构和完善。学校、企业、师生等多个要素流动和组合,需要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沟通。相关机制的健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高校社会服务的良性发展。
二、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1.地方高校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这些专业技术人才可以聚集起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政府政策好,环境合适、各项保障得力就能有效地引导高校教师主动关注区域经济发展,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参与地方社会事业、产业发展等项目,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2.地方高校是优秀人文资源、文化传统和知识的聚集地。社会优良风尚的形成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宣传,需要广大民众的配合,也需要高校的带动和引领。高校完全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对优秀文化进行整合和发展,为促进社会优良风尚的形成和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提高,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3.地方高校有获取前沿信息和有效信息的技术平台,自身也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正是因为高校拥有技术和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应用的人才,地方高校才有能力为区域社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信息咨询、管理规划、政策研究等服务。
4.地方高校能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和学科。地方高校植根于地方经济,能深刻了解地方经济的需要,响应地方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对人才的需求。专业和学科都能进行灵活调整,培养出最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高校社会服务的途径和形式分析
1.校校合作。互联网时代,单打独斗已经不能满足个人、学校、企业的发展。每所学校因历史、定位、资源、优势的不一样,在进行社会服务时,无法成为“全能手”。学校与学校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高校联合起来不仅有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也能为地方提供更好的服务。校校联盟最典型的是江苏9校联盟。9所院校在学科设置上实现互补,共享教学设备、共建师资队伍、搭建互通培养桥梁、探索合作途径,共同为企业培养对口优秀人才。目前9所高校设置的专业涵盖区域各大产业,共同开展校企合作,共同承担400多项科研项目,建立150多个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工程中心。9所高校教师为80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校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在进一步提升。
2.校企合作。知识经济时代,以传播文化和生产知识为核心的地方高校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和企业合作,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合作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科研服务。科研服务是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载体。高校在社会服务中开展科研,在科研中展开社会服务。比如企业在生产、营销、融资等过程中遇到问题,需要获得帮助和支持,地方高校利用人才优势提供一定的科研服务,协助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提高了科研能力,企业也得到实在的支持。(2)与企业合作开发。高校和企业以不同方式联合开发研究。高校在研发过程中获得资金等物质的支持,企业则从共同开发的技术成果中获取一定利润。(3)创建科技园。科技园是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通道和平台,通过这个平台,高校的人才、技术都可以不断向社会进行辐射,推动区域各个行业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的发展。大学科技园的主动功能是培育企业家、孵化企业。科技园良好的环境、先进的装备、灵活的机制促使学校的技术链和社会产业链有效结合,加快成果转化。(4)创办企业孵化器。为了降低创业者创业的风险,高校建立企业孵化器。企业孵化器是扶植和培育中小企业发展和成长的服务机构。创业有风险,这就需要高校通过一系列的服务促进技术成果转化,解决创业中的种种困难,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3.校地合作。校地合作是地方高校积极寻求和地方政府的合作。地方政府是区域经济社会的组织者、管理者。高校能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充当政府的智囊团,帮助政府机关进行决策。对于政府急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可以在政府的指导下形成科研项目组进行研究。
4.教育延伸服务。现代社会提倡终身学习,不仅一般民众需要学习,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也要提上重要日程。高校的教育延伸服务是高校教育活动向社会的拓展。高校通过传播知识让更多的人、更多的事业受益。这类的社会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企业给予高校资金支持,委托高校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二是高校教师深入企业为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企业提供一定培训经费。三是整合高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共同办学,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5.社区服务途径。(1)定期培训。社区居民有学习新技术、更换职业等的学习需求。高校就是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领域的民众需要,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培训时间,为居民学习创造条件。(2)提供信息服务。高校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向社区居民提供一些信息服务,比如开放图书馆、共享数据库等。(3)开放体育设施。高校一般都建有比较完备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在满足了学生体育训练和日常锻炼之余,可以考虑有条件的向社区居民开放体育场地。这样一来既解决社区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又为学校文化体育活动增添了活力。(4)提供咨询和其他活动。高校为社区居民提供诸如法律、心理等咨询服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担任家教,深入社区帮助老人和其他人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四、结语
教育肩负着促进社会发展的重大使命。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树立这样的思想和办学理念突出了地方高校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国家的贡献。学校不一样,服务内容和实现形式各有不同,但是高校要获得长远发展,必须将自己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服务地方,多方共赢,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奠定坚实的生存基础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陈珊珊
- 上一篇:促进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分析
- 下一篇:工程造价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