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投融资困境与对策

时间:2022-12-23 10:04:08

导语:文化产业投融资困境与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文化产业投融资困境与对策

当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全社会共识。福建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文化产业发展有着良好的基础和条件。福建省委、省政府先后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打造全国重要文化产业基地”、“把文化产业培育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等发展战略和目标。充裕的资金与完善的金融服务是实现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与目标的前提条件,为此福建先后颁布了《福建省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意见》、《金融支持福建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上市融资的工作意见》、《进一步推动金融支持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金融支持政策与措施,推动文化与金融融合,引领福建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并初步建立结构比较合理、特色鲜明、效益逐步显现的文化产业运行框架。然而福建文化产业发展仍面临着行业性的投融资困境,建立符合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特点的投融资体系,破解文化产业投融资困境成为福建省实现文化强省战略和促进文化产业高效发展的关键。

一、福建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及成效

1.政府加大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

政府是文化产业投资主体之一,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既能有效缓解高成长性文化企业资金需求,又能有效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方向。福建省级财政每年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增幅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设立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由省财政预算安排,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贴、奖励、股权投资等方式,重点支持骨干文化企业(集团)培育、省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文化名家原创文化产品项目等政府鼓励投资的文化改革与发展项目。设立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有较好的资信等级和资金筹措能力的从事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动漫游戏、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软件公共服务等业务的企事业单位。设立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等,大力扶持与培育文化产业。

2.文化与金融融合加强

在政策推动下,银行金融机构对福建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逐渐加大。在金融产品创新和授信模式优化等方面不断突破,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和银行机构的融资融智功能,在推动重点文化企业整合并购、上市、发债、“走出去”等层面建立了政银合作机制,为文化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与省文化厅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提供200多亿元的授信额度,开发了专利权、著作权、收费权质押贷款、文化企业联保贷款等金融产品,培育一批区域特色明显、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促进福建省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与福建CNN社达成协议,为其授信1亿元,用以支持该社新媒体建设和扩大报刊发行范围。兴业银行在信贷规模配置上,重点向广播影视、出版发行、文化旅游、动漫游戏、工艺美术等文化产业骨干龙头企业倾斜,支持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3.降低社会资本准入门槛

2008年颁布的《福建省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允许的产业领域。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在项目审批、资质认定、融资等方面与国有文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在政策引导下,福建民营资本纷纷挺进艺术教育与培训、艺术品经营、动漫和网络游戏、广告、电影电视剧制作发行、书报刊分销等文化领域,涌现出一批民营龙头文化企业。

4.闽台文化投资活跃

文化产业是福建确定的闽台产业对接十大领域之一。海峡两岸文博会、图交会、艺博会、茶博会、广播影视文化节、民间艺术节等经贸文化活动,推动闽台文化产业的合作交流与投资交易。“文化+会展”的产业模式,聚集一批优势产业项目落地生根。海峡两岸文博会自2008年创办以来,影响和成效逐年扩大,2012年文博会升级为国家级文化产业交流平台,成为展示两岸文化产业发展成果和促进文化产业投资交易的重要平台。

5.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为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2013年6月,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牵头发起组建了福建海峡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基金围绕福建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以股权投资方式相继投资我省海峡两岸文化资源、区域特色产业,以及影视制作、文化旅游等领域,全力扶持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截至2015年2月,基金管理公司实现管理资产规模4.6亿元,投资金额1.5亿元,带动和引导各方资金9.3亿元人民币投资支持我省文化产业发展。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是拓宽福建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的一项重要突破,也是推动股权投资的一次积极尝试。通过政策倾斜、金融扶持、平台助推等,福建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速均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2013年,福建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01.66亿元、802.32亿元、1000亿元、118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4.2%、4.6%、5.0%、5.4%,各年的增幅均高于同期生产总值增长水平。文化产业已成为福建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了福建文化的影响力,也为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文化力”支撑。

二、福建文化产业投融资困境及成因

1.福建文化产业投融资的行业性困境

当前,福建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资本缺口,各融资渠道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总量不足,尤其是中长期信贷和权益性资本的供给严重不足,文化产业发展遭遇了行业性融资困境。财政投入规模小且分散。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是当前福建财政投入的主要形式,如政府相关部门设立了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文化遗产保护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等。但这类资金规模总量不大,并且有明确的支持重点和使用方向,无法满足日趋巨大且多元化的文化产业的资金需求。商业银行为文化企业提供贷款,大多采取“无形资产质押+担保”的方式,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处置与变现难,第三方担保缺乏,多数商业银行尚未建立针对文化企业特性的授信风险评价工具,制约了文化企业信贷融资。发行股票和债券等直接融资方面,多数文化企业的经营规模、盈利能力、财务业绩、资产结构、公司治理、财务制度的规范性、信息披露透明度等方面难以达到融资要求。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的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可能广泛地进入文化产业,只青睐那些高回报、具有可持续商业模式和完整产业链的项目。民间借贷资金来源不稳定,融资成本高于银行基准利率,也容易出现法律要件缺失、合同关系不规范等问题。外资引进和使用受一定的政策和地域限制。《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对外资进入国内文化产业做了限制性规定。

2.文化产业群体特征决定文化产业的行业性投融资困境

作为具有高成长性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的业态特性与群体特征决定了其必难面临行业性投融资难题。(1)产业内部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福建文化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中小型企业,资产规模、经营规模、人员规模都比较小,商业模式不成熟,缺乏融资的资质和能力,资本运营的风险意识和实际风险控制能力也很弱,融资需求兼具“短、少、频、急”等特点。同时,绝大多数中小文化企业原创能力较弱,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比率偏低,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融资难度。此外,文化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链条尚不完整,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融资方式的创新及运用。如在工商企业融资中广泛使用的供应链融资,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题,但因文化产业链尚不完整、产业集中度低而无法运用于文化企业。(2)资产结构约束文化产业主要以知识产权和品牌价值等无形资产作为资产表现形式,这些核心资产奠定了文化企业竞争力。当前,无形资产评估体系不健全,著作权及版权的评估、登记、交易流转的保护机制尚不完备,专业性的融资担保机构与文化保险机构缺位,文化产业的收益不确定性和轻资产的弱抵押性阻碍了文化企业的银行信贷融资。(3)文化产业市场风险的特殊性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文化产品的消费是一种文化体验,具有一次性特征。文化企业需不断创作和发行新产品,始终处在新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之中。然而新产品能否得到市场和受众的认可,能否获得丰厚投资回报均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此外,文化创意的易复制性,使得文化产品生产者面临盗版侵害的风险,给作品的原创人员及投资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造成文创企业原创缺乏、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再者,文化产业门类多,各文化企业商业模式不清晰且差异大,产业内部运作信息透明度不高。市场风险所带来的收益不确定性和现金流的不稳定性,使得文化企业的商业价值难以评估,文化企业的财务状况、变现能力、团队管理经验与能力等难以进行有效监督与考察。(4)文化产业的政策性壁垒由于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产业尤其是广播影视、出版发行等行业受到法律、法规及政策的严格监督、管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在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的同时,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文化产业的市场属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文化产业的市场属性与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属性并存、文化领域中市场力量与行政作用相伴而生的运作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产业的投融资。如政府对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和有线网络等传媒领域的管制比较严格,存在诸多政策限制。内容编辑与媒介渠道禁止非公资本介入。文化产业的政策性壁垒和制度性缺陷,导致多数投融资机构持谨慎态度。

三、破解福建文化产业投融资困境的对策

1.完善投融资配套服务体系,降低投融资风险

(1)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资金供求双方提供信息交流渠道,解决二者之间信息与资源不对称的问题。建立文化产业优质项目库,加强文化项目遴选、储备、宣传和推介;为资本供给者提供文化企业的融资需求信息、文化企业信息、文化产业专家咨询服务等;为文化企业提供信贷、信托、债券、上市、保险等多种类型的金融咨询服务,提升文化企业融资能力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效率。(2)完善文化产权的保护与交易制度知识产权、股权、债权等各类文化产权是文化产品交易和文化企业融资的关键要素。海峡文化产权交所是福建省唯一一家省级文化产权交易专业机构,依托海峡文交所建立规范的文化产权价值评估标准体系、完善文化产权登记、托管、流转和变现的管理办法,加强文化产权交易风险管控,为文化产权交易提供专业化服务。可加强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战略合作,强化金融机构、文化企业有关版权质押登记、评估方面的培训,提高金融机构运用版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质押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能力。加强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和执法力度,打击盗版行为,切实维护产权所有人的合法利益。(3)建立风险分摊与补偿机制由文化龙头企业、文化行业协会牵头组建文化专业担保公司,优先将文化担保公司纳入全省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公司支持范畴,建立多层次文化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由中小型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按年度担保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偿。鼓励保险机构创新开发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保险产品和保险业务,如知识产权侵权险、网络游戏虚拟资产综合险、艺术品综合险、贷款保证保险等文化产业专属保险产品,全程多环节的分散运作风险。

2.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构筑高效投融资机制

(1)健全政府投资体制政府直接投资的重点在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和公共服务发展平台,对于经营性的文化产业,政府应以文化产业基金的形式进行引导性投资。发展政府主导的文化投资基金,文化投资基金委托专门机构按规范管理、稳健经营的原则管理运作;同时,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募集以扩大基金规模,从而解决政府直接投资文化产业所存在的投资效率低下与投资资金不足等问题。这也是政府转变财政资金投入方式的积极尝试与探索,发挥财政资金的示范和杠杆作用,引导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投资规模,推动构建完善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2)创新文化金融产品和组织商业银行积极创新符合“轻资产”型文化企业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试点开办商标权、专利权、版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并发展基于企业账户现金流的各项融资业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强投贷联动,联合私募股权基金等投资机构,向成长性好的文化企业提供股权、债权相结合的融资产品。推进金融机构组织创新,构建适应文化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的专营性金融机构,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加大对文化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鼓励组建文化小额贷款公司。2013年11月,中国首个文化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在南京成立,主要为影视制作、版权联盟、商标质押等业务提供贷款,这种金融组织的创新是文化与金融融合的有益探索。逐步培养一批掌握文化行业的全业务流程、对融资企业和融资项目的市场价值、走向及趋势,特别是对文化产品销售、风险处置、产品再开发等方面有良好的管理能力,对文化产业融资项目具有一定的风险控制和监管能力的文化产业金融服务管理团队。(3)推动文化企业直接融资推动福建文化产业类上市后备企业首发上市,或到省内外股权交易市场挂牌融资,强化对企业上市融资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服务。努力形成“培育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的文化企业上市梯次推进格局,形成资本市场的“福建文化板块”。依托国家级或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或园区的优势,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挥政府直接债务融资发展基金的担保作用,争取中小文化企业集合发债取得突破。(4)培育和发展文化股权投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是文化金融创新的主要方式,是实现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福建省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作用,提高其资金使用效率,吸引和鼓励民营资本、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募集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鼓励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风险偏好型投资者积极参股具有成长性文化企业。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各类文化产业股权投资企业,积极探索影视文化众筹、旅游文化众筹等金融服务模式,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作者:邓燕雯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