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走势判断及处理

时间:2022-05-22 09:12:00

导语:中国经济走势判断及处理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国经济走势判断及处理

2012年,无论从国际经济环境还是国内环境来看,都是极其复杂、极具挑战性的一年,我国经济增长连续4个季度放缓,给2012年的经济增长造成较大的下行压力,经济走势如何,其研判对于宏观政策的预调微调力度的把握至关重要。

一、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将继续放缓

随着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国际经济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逐渐加大,2011年爆发的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将在2012年逐渐显现出来,并将扩展到整个经济层面。2011年外贸出口增速20.3%,四季度回落到14.3%,受欧债危机影响,2012年出口增速会继续有所回落。随着出口增速的回落,进口增速也将明显回落,这既影响到加工贸易进口,也将影响到出口配套企业,并进一步影响部分内销型企业的进口预期。从工业生产看,生产预期指数①继续明显下行。2012年一季度生产预期指数为50.5%,比2011年四季度回落4.6个百分点,回落幅度继续加大(四季度回落1.7个百分点),预示一季度工业生产增速可能继续有所回落。从主要行业看,2011年四季度以来,粗钢产量已接近零增长,水泥产量增速持续下滑,汽车产销量持续在零增长附近徘徊,新承接船舶订单大幅下降,造船业增速大幅回落,受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补贴政策陆续到期影响,主要家电产品产销增速2012年将明显回落。

二、经济增长将由持续放缓转为震荡企稳

虽然2011年GDP增长连续4个季度放缓,但峰谷仅相差0.8个百分点,远小于爆发全球金融危机的2008年的3.7个百分点。从国际经济的影响看,虽然欧元区经济增长处于衰退边缘,但美国2011年第四季度GDP增长2.8%,明显快于第三季度的1.8%,是自2010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快季度增长。因此,考虑到惯性下滑的因素,2012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速可能继续回落,但回落幅度不会很大。从工业生产看,2011年4个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速(以下简称工业生产增速)分别为14.4%、14%、13.8%、12.8%,全年为13.9%,而2008年4个季度分别为16.4%、15.9%、12.9%、6.4%,2009年一季度为5.1%,回落幅度远大于2011年,即使考虑惯性下滑因素,2012年一季度工业生产增速也将远高于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一季度的水平,这种回落仍是温和和可控的。

从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与工业生产增速的关系来看,50%的扩张与收缩的临界点指向意义较大。当PMI在临界点的上方震荡时,PMI与工业生产增速没有明显的关系,基本上属于无趋势运动;当PMI在临界点的上方(或下方)趋势性下穿(或上穿)临界点时,工业生产增速一般会出现明显的回落或回升;当PMI在临界点上方附近徘徊并缓慢逼近临界点时,工业生产增速呈小幅回落态势。目前,PMI仅低于临界点1个月就连续两个月回升,表明2012年的工业生产增速可能较为平稳,不会出现剧烈的下滑,但回升力度也较为有限。从全年走势看,GDP增速自2010年初已持续回落近两年,这种宏观层面主动调控和欧债危机影响因素叠加,可能导致2012年一季度达到一个短期的低点。由于2011年四季度企业产成品存货增加1068亿元,全年增加4388亿元,超过2008年的历史最高水平,并未出现2008年四季度那样明显的库存情况。这一方面表明企业的预期和信心所受影响较2008年小得多,另一方面说明2012年也不会出现明显的补库存而使工业生产大幅回升。因此,总体上2012年GDP增长以“稳”为主,既不会出现2008年那样的大幅回落,也不会出现2009年那样的V型回升。

三、通胀压力仍需注意

2011年CPI涨幅为5.4%,尽管12月份回落到4.1%,但与7月份最高时的6.5%相比,翘尾因素减少了,新涨价因素却增加了。在7月份6.5%的涨幅中,2011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3.3个百分点,当年新涨价因素约为3.2个百分点;12月份翘尾因素消失,新涨价因素为4.1个百分点。虽然2012年上半年CPI可能会基于翘尾因素有所回落,但全年的通胀压力仍然较大,这将明显不同于2009年CPI迅速回落到通缩区间的状况。主要是由于当食品价格回落后,本轮通胀中新的助推因素非食品价格刚性上涨,力度和时间跨度都强于2008年那一轮通胀。2012年CPI可能的回落并不意味着本轮通胀的结束,通胀的形势已经由2008年的“山峰”式向“高原”式发展。即这一轮通胀的特点是高点不是很高,但低点不低,持续时间长,累积涨幅大,普通民众感受强烈。2012年电、天然气等资源价格改革启动,“十二五”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对全社会工资水平的顶托作用增强,服务性价格刚性上涨,许多被暂时抑制的新涨价因素酝酿重新释放,并有轮动之势。2012年CPI虽会比2011年回落,但全年总水平要回落到低通胀区间的难度是较大的。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回落幅度虽然较大,但从与PPI关系紧密的先行指标CRB指数①来看,CRB指数从2010年7月至2011年4月在美国QE2的刺激下经历了一波快速单边上涨行情,5月初先于CPI和PPI见顶,9月份欧债危机爆发后加速下跌,10月份以后转为横向震荡至今。由此看出,2011年四季度以来PPI的快速回落,主要是基数因素造成的,这一因素在今年一季度还将持续。值得注意的是,虽然PPI环比连续4个月下降,但降幅逐月收窄,当前观察PPI环比指数可能比观察PPI同比指数更能说明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PPI同比指数的持续回落并不意味着通胀的结束。

四、2012年宏观政策宜“双稳”

2012年宏观政策的基调是“稳中求进”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微调。从经济走势看,经济增长速度将处于可控区间,通胀压力仍较大,因此,微调应是结构性的,而不是放松和刺激。从目前众多学者和机构对今年经济增长和通胀的预测来看,对经济增速的回落幅度比较悲观,对通胀的回落比较乐观,从而偏向于放松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应该看到,目前通胀水平仍在金融机构一年期基准利率以上,在压通胀和保增长之间的政策回旋余地较小。

近几年信贷投放大幅增加的逐步消化,使得货币政策不具备全面放松的条件。2012年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381亿元,同比少增2882亿元,创5年来同期新低,就是对信贷放松论的最好回应。从财政政策看,2012年地方平台债集中到期,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减少,已开工项目的续建资金投入,也使得财政政策腾挪空间有限。针对2012年经济形势,宏观政策宜“双稳”,即稳增长和稳物价并举,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小微企业,结构性地增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等,特别是要给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困难的局面预留政策实施的空间。同时,在加快金融业改革,提高金融市场效率,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