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发展
时间:2022-04-15 04:18:00
导语: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改革开放30多年,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创造社会财富、扩大就业岗位、实现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优化经济结构、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这是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艰辛探索的结果,也是党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取得的巨大成就。
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认识与探索
(一)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曲折路程1949年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国营经济、合作经济、私人资本主义、个体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构成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形态”。《共同纲领》规定,在大力发展国营经济与合作经济的同时,扶植私营工商业的正当经营,使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分工合作、各得其所。这种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是适合我国当时生产力状况的。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提纲,把新民主主义社会解释为一个逐步改变直到“完全消灭城乡资本主义经济成分”,“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的过渡时期。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际,城乡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已所剩无几。1956年到1957年,党对非公有制经济进行了一次短暂的再探讨,提出了长期保留个体经济独立经营、调整所有制结构、个体工商户合法化、学习外国和利用外资等一系列正确的思想。但这些观点仍把马克思设想的完全公有制当作现实目标去追求,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历史必然性认识不足。“”开始后,对私营工商业进行“围、追、堵、截”,到1978年为止,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所剩无几。
(二)确定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纠正了“左”的错误思想,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了扶持、保护、鼓励、发展的政策。197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中提出:“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国营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补充”。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是我们长期的方针”。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鼓励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方针,第一次公开允许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成为对私营经济政策进行探索的新起点。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针,第一次明确了外资经济的提法。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在积极促进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经济发展”。第一次提出了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这是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科学认识,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党第一次把“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概念概括为“多种经济成分”,第一次把非公有制经济从外在的“补充”变为内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党关于非公有制经济认识的重大飞跃,是累积十几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后的更高水平理论升华。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在宪法修正案中首次在国家根本大法上突破了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完全等同于公有制的传统观念,走出了公有制和私有制水火不相容的思想樊篱,把非公有制经济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之外搬进了制度之内。这是党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的一大飞跃,为新形势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奠定了制度基础。
(三)提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将坚持公有制为主导,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在基本制度层面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铺平了道路。“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等一系列新观念、新思路,开创了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这是首次将非公有制企业与国有企业摆在平等的地位上。2007年实施的《物权法》规定了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受法律的平等保护,使非公有制经济真正可以放心、放手、大胆地去发展。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迎来了又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时代。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法律上的“平等”保护和经济上的“平等”竞争这“两个平等”,反映了毫不动摇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信心和决心,为非公有制经济真正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这是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又一次飞跃。
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在我国的实践意义
(一)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推动下,非公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其经济增长率远远超过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增长率,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出口、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支主力军。“十一五”期间我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数量已超过840万户,注册资金总额超过19万亿元,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速度成倍地高于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到2010年末,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规模的私营企业已发展到27万家;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4.5%;私营企业增长20.0%。我国个体私营企业完成税收总额11173亿元,5年年均增速达22.2%,分别高于全国和国有企业2.0个和12.7个百分点;出口总额超过4500亿美元,高于国有企业出口总额1倍以上,占全社会出口总额的30%以上。在零售领域,个体私营经济完成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占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0%以上。目前,我国个体私营企业已成为最大的企业群体,成为对外贸易及纳税的重要主体。
(二)吸纳就业的主渠道非公有制经济在自身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已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其具有的市场应变能力强、就业弹性高、就业容量大、就业形式灵活、就业门槛低等特点,吸纳了劳动力增量和存量转移的绝大部分,明显改善了就业结构,对缓解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作出了并将继续作出重要贡献。在1978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就业比重仅占0.104%,此后逐年上升。2010年底,非公有制经济在城镇的就业从业人员总数超过1.8亿,较2005年底增加6000万人,年均增加1200万人,年均增速超过9%。非公企业已成为劳动者自谋生计,寻求就业或再就业的一条主渠道。
(三)完善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非公有制经济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借壳上市等方式,参与国有和集体企业改革与重组,实现各种形式的产权融合,打破了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格局,推动了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和投资主体多元化,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提高经济效率,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非公有制企业在交通运输、批发零售、文体娱乐、住宿餐饮和服务业中,所占比重已超过90%,在法律、咨询、科技服务以及物流配送等新兴产业中发展迅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要素都逐渐进入了市场,推动了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和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在加快市场机制的形成和完善等方面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四)扩大对外开放的生力军非公有制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进对外开放纵深发展、增加出口总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体和日益壮大的生力军。从1978年到200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由206亿美元上升到22075.4亿美元;1979-2009年,外商直接投资9426.46亿美元,其他投资额518.19亿美元。2010年,外商直接投资达到1057亿美元,是“十五”末的1.8倍。2010年,规模以上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5%;吸纳就业人员2564万人,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8%;出货值6.3万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70%。非公有制企业在工业产品出口额中贡献率比例逐步提高,对外投资方式由单一投资向跨国并购、境外上市等多种方式扩展,领域由非生产性投资向生产性投资不断拓展,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
(五)发展高新产业的排头兵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和措施的实施,使非公有制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等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发展,带动了新技术的推广和新产品开发。截至2009年底,国有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5748件,私营企业9064件。目前,我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民营企业已超过90%;我国65%的发明专利、80%的新产品专利产生于中小企业,而在中小企业中95%以上是非公有制企业。目前,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已超过1400家,比“十五”末增长近1倍。外资研发中心中,从事先导技术研究的近50%。非公经济为新兴产业和行业的发展,以及提升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政策在我国的发展与实践,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
- 上一篇: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新途径
- 下一篇:循环经济促进贸易与环境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