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时期知识经济的发展分析
时间:2022-07-26 07:46:00
导语:十五时期知识经济的发展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世纪末叶,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从2001年到2005年即“十五”期间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间,重庆从总体上处于知识经济培土、育种和萌芽生长时期。本文就重庆“十五”期间培育和发展知识经济的对策,试作研究和探讨。
一、“十五”期间知识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所谓“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据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或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创新、流通、分配和应用基础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概念还包括以下含义:1、它是专家们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出现的重大变化和发展趋势的理论概括:2、它是指知识的作用超过物质、资本的作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最根本因素的新的经济形态;3、它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体,而不是主要依靠消耗物质、能源的一种新型经济结构;4、它是人类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后出现的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即知识经济时代。
“十?五”期间,知识经济发展趋势将从初见端倪到轮廓清晰,逐步在世界经济中形成大气候。知识经济的第一支柱即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其产值到2005年后将超过传统产业的产值,并将资源利用效率比2皑纪8睥代提高6o%。与此同时,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年产值将达到2万亿美元;世界生物技术产业的销售额将从目前的500亿美元,增长到1500亿美元,粮食作物产量提高20%到40%。环保产业成为世界最大的新兴产业之一。教育成为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文化教育在人们消费结构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服务业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出现“经济服务化”趋势,成为世界多数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在发达国家GDP的比重将在目前60—75%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的比重将从22%上升到30%以上。知识经济在21世纪初进一步成为全球性的经济活动。世界各国为了更快转向知识经济,将加大对研究与开发的投资。体力劳动者的比例在发达国家将仅占总劳动力的1/10,信息技术工作岗位将增加一倍以上。知识经济将使世界出现新的创造财富系统。今后五年,世界经济可望年均增长3%左右。2007年前后,少数发达国家将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重庆和国内各地将更多地受到知识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与冲击。
二、“十五”期间知识经济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十五”期间,知识经济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重庆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知识经济使经济增长依赖的主要不是资金、物质资源,而是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必然促使重庆经济增长迅速转到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二是加速重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产品、技术的改造更新。知识经济不仅产生新的产业,而且可以带动传统产业升级,促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推动产业转移,这无疑为重庆解决长期存在的经济结构性矛盾提供了大好机遇和强大动力。三是有助于提高重庆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知识经济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不再受资金短缺、地理位置不佳带来的影响,可通过引进先进知识与技术,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四是从总体能促进重庆地区实现“高增长、低通胀、多就业”的发展格局。知识经济可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逐渐实现低失业率、低通胀率。五是知识经济可以将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到最低水平,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有利于促进重庆人与自然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六是有利于重庆地区在世贸组织中与国际经济接轨并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融人世界经济体系,实现产品、技术、资金优化配置。
知识经济对重庆经济社会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既起推动作用,也有不利影响:一是知识经济在起始阶段将会创造结构性失业大军,使重庆向知识经济转变过程带有几分苦涩。二是知识经济在加速知识扩散与传播的同时,又要带来技术贸易壁垒,造成新的压力。三是知识经济在为重庆利用后发效应提供机会的同时,又存在削弱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后发优势的不利因素。四是知识经济在为重庆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有利条件时,又存在影响环境保护的不良倾向。发达国家往往通过技术转让、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污染技术和产业,或搞超越于国际贸易规则之上的种种“绿色壁垒”,对其出口贸易带来影响和冲击。五是知识经济在促进重庆地区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优化配置资源的同时,也使重庆容易受到各种经济波动的影响。六是知识经济在使重庆地区低成本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带来研究与开发费用、知识创新成本增高的反差。
三、“十五”期间重庆培育和发展知识经济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教兴渝,创新立市。立足重庆“十五”发展的实际,正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放眼实现第三步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三峡库区开发、设立直辖市给重庆带来的机遇,积极迎接我国加入wT0、经济全球化、科技飞速发展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挑战,实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协同共进,从建立知识社会的高度构筑知识经济的新高地,大力发挥重庆的比较优势,遵循知识经济客观规律,壮大第一支柱,加快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步伐;优先发展教育,抓好人才培养;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传统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和技术含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速经济服务化;增强知识经济的渗透力,为各行各业提高知识含量;强化知识基础设施建设,创造知识经济加快发展的条件。充分发挥政府在推动知识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作用,按照市场运行和知识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方式、企业组织形式、产品流通方式、利益分配方式、法律体系和伦理道德体系,研究和制定重庆发展知识经济的战略和对策,并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使之不断完善。在“十五”期间大大加快重庆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创造新的辉煌。
“十五”期间是重庆知识经济萌芽生长的重要时期。做好育种、培土、浇水工作,使知识经济在重庆破土而出,芽肥苗壮,根深叶茂,是“十五”期间重庆培育和发展知识经济的基本目标。在此期间,要通过培育知识经济,促进全市GDP年均增长8—10%,高新技术产业对全市GDP的贡献率应达到15%以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目前国内为30%)。努力增加各行各业的知识含量。继续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三次产业占GDP的比例为:15:42:43。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比率由10%上升到2005年15%以上。加快推进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产业的发展。全市高等学校招生规模以年均20%左右的幅度增加,每万人中的大学在校生由目前的35人左右上升到10o人以上。从事娱乐、媒体、咨询信息服务产业的人员成倍增加,产值以年均15%左右的幅度增长。各类服务业的知识含量普遍提高一个档次。知识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企业信息化、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社会公众信息服务系统、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以因特网络为基础的信息体系优先完成,实现全市“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和目标。
四、“十五"期间重庆培育和发展知识经济的十大对策
(一)开展知识经济“换脑工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制约发展。“换脑工程”是知识经济的先导工程。一是组织各方面力量,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知识经济进行多学科、多方面的研究,深入揭示知识经济的本质、重要特征和规律。二是广泛开展各种宣传教育工作,帮助干部群众树立知识经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新观念,培养创新、终身教育、学习社会的文化观念,以适应时展的新要求。三是要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现实教育广干部群众,把人们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培育和发展知识经济上来,自觉掌握与增强知识经济时代的工作本领和生存能力。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促进人们加快观念转变,积极推动我市知识经济发展。
(二)组织知识经济“规划工程”,描绘重庆知识经济蓝图。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表明:规划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知识经济的领航灯与导航图。因此,必须根据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的新形势,重新审视重庆跨世纪发展的思路和战略。一是按照“十五”期间重庆经济增长幅度和到21世纪中叶全面实现现代化的要求,综合考虑加入世贸组织、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因素,围绕优化经济结构,明确重庆发展知识经济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二是制定重庆知识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包括:多元经济、比较优势、梯度开发、知识社会战略措施的选择;设计好重庆发展知识经济的战略步骤;确定重庆发展知识经济的战略重点,着力于发展服务业、知识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高级化等等。三是制定重庆知识经济发展的专题规划,包括:建设知识基础设施,建立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提高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水平的规划;加强信息基础结构建设,加快信息化进程的规划;发展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规划;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重庆知识经济发展的规划;各类知识产业发展的专题规划等等,有计划、有步骤地走向知识经济。
(三)实施培育发展知识经济的“政策工程”,创造推动重庆知识经济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一是按照市场运行和知识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和宏观管理方式,改革和完善经济调控手段和体系,更好发挥政府优势,推动、引导知识经济发展。二是制定一系列鼓励、支持政策,推动知识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包括采取优惠的财税政策,支持性金融政策,扶持性贸易政策,建立支持知识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三是建立和完善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法规体系。四是在重庆形成包括技术市场、人才市场、信息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在内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使各种资源通过市场得到优化配置,为重庆知识经济发展提供市场支撑力量。(四)建设知识经济“基础设施工程”,建立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新基石。知识基础设施是知识经济的主要支撑。重庆培育和发展知识经济,一是要加强我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重庆信息港建设,加快计算机进入家庭的步伐,鼓励更多的用户联网,并增强广播电视系统传播知识的功能,完善各类通讯设施,畅通各类信息渠道。二是建立我市社会知识网络。构筑将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知识机构与广大劳动者紧密联结在一起的知识网络,把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渗透到经济活动的每一环节,形成知识链与经济链交融的有机互动整体。三是建设我市创新系统。要确定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体系,加速知识从科研院所和高校向企业流动,形成有效的创新系统,提高创新能力,在全市启发、催生、创造、引进、改造与扩散各类新技术、新知识。四是建立知识管理体系。建立各方面人员知识交流渠道,推动意会知识与编码化知识相互转换,不断加快知识积累,为知识的有效利用提供支撑。五是建立社会教育培训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强化在职教育和上岗培训,推行终身教育,加紧培养适应知识经济的劳动大军和高素质、高技能的各类人才。
(五)建设“知识社会工程”,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知识经济与其社会基础密不可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建立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之中。因此,培育和发展知识经济,必须从培育和发展知识社会的高起点上做起,通过建设知识社会从整体上促进知识经济发展。一是正确认识知识经济与知识社会的关系。知识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系统,是由政治、文化、科技、经济、法律、社会福利等方面组成的有机整体。知识经济是知识社会的一个带基础性的局部,需要知识社会来支持。二是抓好发展知识经济需要的社会基础建设。除了要建设交通、通信、能源、动力和知识基础设施,还要建立促进求知创新的社会机制,建立与之相应的劳动模式、雇工形式、企业内部新型的组织形式,建立与之相应的教育和科研体制、人文和社会科学、创新文化和伦理道德法律体系等等。三是抓好知识社会各个环节与知识经济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例如,以创新文化、创业精神培养适应知识经济的敢想敢干的人才;以重视知识和智力开发新理念,加大智力、技术投入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通过知识社会发展提供的创新文化,促进大量发明涌现。四是充分利用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及其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促进知识经济依靠其特有的竞争力加快发展。
(六)实施“知识产业工程”,壮大知识经济力量。知识经济狭义地说,就是指知识产业。发展知识经济要大力发展知识产业。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是知识经济的集中体现。根据近几年的认识和实践,我市在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光机电一体化、环保等领域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有较好的基础和潜力,可作为优先发展、重点扶持的对象。同时,把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知识经济的细胞和增长点来培育。大力发展高校高科技产业。二是大力发展教育产业。可在保证性公益基础教育的同时,遵循产业经济发展的规律,加快发展义务教育后的高等教育及专业性强的职业教育,扩大招生规模;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教育机构;进行全市各类教育资源优化组合,普及高中教育,优化教育产业结构;开展多媒体远程教育,开设网上学校;鼓励市内高校面向世界到海外招生,扩大留学生人数,以此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三是发展信息服务业。积极开发公益性、商业性、关键性、综合性和基础性数据库,实现信息资源广泛交流和共享。逐步形成集软件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学术交流、人才培训为一体的综合基地。四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咨询服务业、技术服务业、新闻出版业等等。
(七)实施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工程”,实现产业高级化。重庆在工业化加速发展,产业结构初级化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发展知识经济,一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在品种、耕作、病虫害防治、水土资源保护和利用、农产品深加工等一系列环节上实现技术飞跃。通过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绿色环保食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品种结构,尽快实现农业产业升级。二是加快基础工业、制造业的科技进步。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我市传统工业的技术含量,抓好共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重点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模糊控制、交流变频调速、工业过程控制自动检测和系统管理等五大关键共性技术;抓好传统产业重大技术项目改造,全面提高生产工艺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尤其在制造业方面,要利用知识经济提升竞争力,并加快重大装备国产化的步伐。三是加大服务业的知识含量。加强第三产业的科技进步。大力推动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加快高新技术在金融、咨询、贸易、文化等服务领域的应用与推广。
(八)实施知识经济的“人才开发工程”,为我市培育发展知识经济强根固本。人才是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和首要依托。因此,我市培育和发展知识经济,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开发人才、获得人才。一是切实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造就更多开拓型、复合型人才。包括: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的基本素质、专业技能,尤其是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集中相对有限的人力物力,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建立和完善劳动者终身学习、不断接受培训的机制。二是引进先进智力和人才,借助外力发展知识经济。尤其要重点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人才,由此获得更广泛的国际国内资源,为重庆发展知识经济增添力量和财富。三是吸纳和留住人才,在运用人才发展知识经济方面取得主动。要实施“培养未来人才,吸引外来人才,盘活现有人才”的战略。四是科学地分配和使用人才。按照终身学习的要求,对人才进行定期培训,并为提拔年轻人创造有利条件。五是创造激励人才发挥潜力的环境,让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作用。
(九)实施知识经济“能力工程”,全面推动知识经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经济就是能力经济。实施能力工程,是帮助人们走向知识经济的捷径。一是帮助人们提高学习、积累知识的能力。除了提供时间、方便,还应提供方法和指导,尤其要帮助人们掌握“关于知识的知识”,具备吸取自己需要的知识的能力。二是帮助人们掌握和具备运用知识、转化知识的能力。知识经济更强调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三是帮助人们增强创造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引导人们通过知识基础设施、知识创新系统、知识网络系统去创造知识。四是帮助人们提高驾驭知识和知识经济的能力,提高各行各业的知识含量。五是帮助人们提高享受和消费知识经济的能力,提高文化消费、精神消费的能力。这是知识经济的原动力,也是重庆培养和发展知识经济应抓住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知识经济能力工程的要害和实质。
(十)实施知识经济“比较优势工程”,扬长补短,促进知识经济发展。一是加强对比较优势的研究,在了解别国和其他地区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办法。二是具体分析自己的比较优势。例如,可根据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差异,去发现自己的比较优势;根据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多种角度的比较中,去发现自己的优势;从各种因素的交易组合中,发现自己的比较优势。三是适时适地发挥比较优势。找到对方的短处,去发挥自己的优势。始终以长制短,就会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经济与智力优势,在国际国内大市场和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
- 上一篇:个人房贷政策与取向
- 下一篇: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供求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