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对学习目标迷茫的经济学研究
时间:2022-05-12 04:19:00
导语:学生对学习目标迷茫的经济学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目前,不少大学生由于刚步入大学校园,不适应大学宽松的管理制度,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产生一种迷茫的感觉,整日无所事事。本文就这一现象从经济学角度作了分析。引入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和人力资本投资分析了上大学的重要性,并用供给需求、博弈等经济学概念分别从个人、老师、学校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读好大学,使大学生得到最大的收益。
【关键词】机会成本供给需求收益
一.问题的提出
十年的寒窗苦读,造就了今日的大学生活,然而不少大一学生因为没有了高中时那种一心奔着高考的目标,而且不适应大学宽松的管理制度,便产生了一种迷茫的感觉,暂时失去了学习目标,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大学,整日变得无所事事,游荡于大学校园里,殊不知,大学才是人生学习的开始。
二.经济学分析
(一)为什么上大学
1.漫步在娴静、美丽的大学校园里,你何曾想到上大学的成本究竟是多少呢?现在就让我们算一算,首先,大家想到的一定是每年的学费多少,住宿费多少,伙食费、教材费及资料费多少等。这是培养一个大学生的直接货币支出,但它是上大学的全部成本吗?答案是否定的,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这就是说,我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就必需放弃其他东西,例如当你有三个小时的空余时间,可以用于听一场音乐会或读一本书,为了得到听一场音乐会的享受就必须放弃读一本书的乐趣,经济学中把这种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其他的东西称为得到这种东西的机会成本。因此,我们就会明白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成本决不仅仅是以上我们所说的成本,它还包括另外一种成本——机会成本:
(1)家庭方面
这种机会成本包括父母所付出的艰辛,以及父母为培养孩子所放弃的东西,例如,一个母亲为了孩子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而放弃了收入颇高的工作进行陪读,那么,这份工作的收入就是孩子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如果把父母为培养孩子上大学所放弃的各种机会和所受的艰辛都折算成货币,那么机会成本就非常大了。
(2)个人方面
如果一个人不选择上大学,那么他用这四年宝贵的时间做其他的事所得到的收益都可以视为机会成本。比如他可以选择参加工作,那么这四年参加工作所赚到的钱就是他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2.既然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如此之大,那么人们为什么会择上大学而放弃参加工作或干其他的事呢?
人们预期上大学的收益大于参加工作或干其他事的收益,因为上大学并不是一种消费而是一种投资,即人力资本投资。投资与消费不同。消费是为了获得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经济学家称为效用)。消费以物品或劳务消耗完为结束。例如,你吃一个苹果得到了满足,苹果吃完即为消费结束。而投资是为了获得收益,而且收益要大于投资支出,投资才是有利的。我们接受教育主要不是为了获得效用,而是为了以后的收益,即由能力提高引起的收入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是高的,而且一直在提高。
那么,上大学的收益有那些呢?上大学的收益也表现在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两个方面。其中货币收益是指完成大学教育者在未来的终身工作中所获得的总收入中比未能完成大学教育者多出的部分,在数量上等于大学毕业生与当初素质相当但是却没有上大学者之间在终身收入上的差别。国家统计局社会经济调查队对15万户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资料表明,贫困家庭就业者的受教育程度明显低于其他家庭。如下表所示:
高低收入户受教育程度对比(%)
户主文化程度月收入100元以下月收入1000元以上
大学121.1
大专3.319.1
中专3.912.2
高中18.719.7
初中39.420.3
小学21.25.9
其他12.61.6
由此可见上大学的货币收益是想当可观的。上大学的非货币收益则包括社会地位或声誉的提高,对各种娱乐活动欣赏能力的提高等等。显然上大学可以由能力的提高引起收入的增加。目前,在众多的招聘信息中,不难看出,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工资高于专科毕业生,研究生的平均工资又高于本科生。而博士生的工资则更高,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明上大学不是消费而是一项有利的投资。
(二)怎样读好大学
1.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当今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里,如何才能使自己拥有一席之位成为许多大学生关注的问题。我想我们的首要选择便是读好大学,提高自身能力以便适应社会的发展。那么,怎样才能读好大学呢?
首先从个人因素考虑便是摆脱心理困惑,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学习是一个不断支付学习成本,不断获取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它的本身是需要学习的。
我们常说某某学生会学就是说该同学学习同一种知识获得同样的能力所花的时间比别人要少。而说某某学生不会学习,则可能是该同学由于学习经验少,学习方法不适当等原因,在学习同一种知识或获取同样的能力时所花的时间比别人要多。但无论哪个学生只要坚持学会不断的积累经验。改善学习方法,变得越来越会学习。平均学会一个单位的知识或获得一个单位的能力所花的时间不断的缩短,也就是说学习的平均成本随着知识量的增加而不断下降,即学习成本下降规律,这个规律可以用下图所示的学习曲线来表示:
学习成本
(小时/单位)
0知识量
学习曲线
我们要用这其中所蕴涵的经济学原理来指引我们更好的学会如何学习,从而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2.从供给与需求方面考虑,在其他外部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若老师能提高授课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课堂就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多丰富的知识。如下图所示:
当老师提高授课效果时,不但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还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变了学生对学习的需求,使学习需求曲线由D1向右移动到D2,同时,老师的授课供给曲线由S1移动到S2,这样一来,新的供给曲线和新的需求曲线形成了新的均衡,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3.学校要强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虽然说学习主要在于个人,但外部环境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下面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一下学习的最优选择。经济学是一门假设的学问,现在让我们做这样一个假设:婷婷与小霞是同一寝室的两名同学,假定晚上这两名同学可以有学习和闲聊两种选择,而且两个人都不知道对方是如何选择的,她们做出不同的选择就会有不同的收益,如下图所示:
婷婷
闲聊学习
1010-55
5-51010
小闲聊
霞学习
在这个博弈中,如果小霞闲聊婷婷学习,那么小霞会影响到婷婷,反之亦然。但如果小霞和婷婷都选择学习的话,将出现纳什均衡,每个人都将得到10的收益,反之亦然,由此可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学会用经济学原理分析问题,从而做出最优选择。
三.结论
以上的经济学分析,从机会成本和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告诉我们上大学的重要性,用经济学的思路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所以,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走出心里困惑,明确学习目标,在大学中权衡利弊,从而做出人生的最优选择——读书。同时,老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学校要加强管理,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这四年里读好大学,获得最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美)曼昆(Mankiw,N.G)著;<<经济学原理>>[M].北京:机械出版社,2003,8
[2]梁小明著;<<微观经济学纵横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5年1月第一版
[3]陈菲琼著;<<微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4]崔卫国著;<<教育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3
- 上一篇:诠释银行信用卡经济学分析
- 下一篇:深究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角色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