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高考改革管理的必要性的经济学探析

时间:2022-05-12 11:15:00

导语:小议高考改革管理的必要性的经济学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议高考改革管理的必要性的经济学探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行的高考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其发展,以边际收益来解释。假设高考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政府作为这个市场的供给方,提供改革,考生作为这个市场的需求者,需要通过改革来实现自身的利益,他们任一方的变动都要影响整个市场,当两个因素同时变动时就要看哪一个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其实这也可以从博弈论的思维来理解,改革高考制度的实现最终取决于考生和政府之间的相互博弈的结果。

【关键词】边际收益市场供给需求博弈论

中国的高考是典型的高竞争、高利害、高风险的大规模选拔性考试,是中国各类考试中最重要、影响最大的考试,是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一个经济体制和社会文化发生巨变的时代,高考制度如不能及时跟进,将会影响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最终还会阻碍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本文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浅析探讨改革高考制度的必要性问题,旨在有助与决策者正视高考现状,以及时找到改革之路。

一、改革高考制度的必要性---边际收益

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不断变化,现行的高考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其社会的发展。高考自1977年恢复以来,对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但理性人考虑边际。随着高考的参考人数不断扩大,也就加大了考试的成本(机会成本)。首先是每年为高考投入的经费的成本,还有考生为准备高考的时间成本,为高考而放弃的其它一切事物的成本。边际成本的不断扩大,边际收益递减,这就体现在高考制度在现在社会的不适应。经济学考虑是要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此时是利润最大化,而现实是成本的不断加大,这不合经济学思维,故要改革,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二、改革高考制度的必要性----供给需求原理

假设高考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政府作为这个市场的供给方,提供改革,考生作为这个市场的需求者,需要通过改革来实现自身的利益,他们任一方的变动都要影响整个市场。而有下面三种情况的变动,其一是供给者的变动(假设需求不变),其二是需求者的变动(假设供给不变),其三是双方都变动。

从供给方而言:近年来高考模式产生了一些变化:在考试科目设置上推广“3+X”部分省市实行自主命题,有些地方还开始实行春季高考;高校被赋予一定的招生自主权,大规模扩招且实行收费制度,还取消了对考生年龄的限制……在这些变革中,尽管高考权还统一集中于中央政府,但命题权、考试科目设置权正在逐步下放给地方政府,招生权也适度移交给高校,可是高考体制没有根本变革,我国的高考招生制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思路上,没有新的突破。相对而言,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地方政府的权力扩大,为了自身利益,不希望改革,就会少提供改革,这就使成本加大。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易知:政府权力扩大,就必然促使他们为了自身利益而尽可能的减少改革。供给曲线由S1向左上方移到S2,高考改革减少,成本增加。因而,从政府角度而言,要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话,对社会最优的选择就的改革。

从需求方而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每年的参考人数不断增多。

中国2002-2006历年高考报考人数及录取人数

年份报考人数(万人)录取人数(万人)录取率

200252732160.91%

200361338262.32%

200472344761.83%

200586750458.13%

200695054056.84%

从表中数据易知历年的参考人数不断增多,虽录取人数也不断上升,但是录取率还是趋于下降趋势的。调查显示,社会上大多数人对“以分取人,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很有意见。在新课程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和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中心联合组织了“普通高中课程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在调查中,有85.4%的学生和78%的公众认为,现在的考试成绩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这就促使考生对改革高考制度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在考虑政府这个供给不变的情况下,要求改革的需求增加,在下图中易知:需求曲线由D1向右上方移到D2,产生一个新的最优点,在新的最优点上,虽加大了改革,但同时成本也增加了。因而就考生角度而言,不能只是他们需求,而还需要政府来提供这种改革,以降低成本。

如下图所示:

就双方都变动而言: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但是需求增加的幅度必然大于供给减少的幅度。因为政府不可能是完全的理性的经济人,他们不能只考虑到自身的利益,他们也要为考生着想,即使没有完全做到为人民服务,他们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作为他们的宗旨。而考生就是单独的个人,考生可以是完全的理性的经济人,考生可以首先从自身利益着想,来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故最后结果是要选择改革。如下图所示:

高考的改革

三、改革高考制度的必要性----博弈论

其实这也可以从博弈论的思维来理解,改革高考制度的实现最终取决于考生和政府之间的相互博弈的结果。

对于考生而言,高考几乎是他们获得高等教育权的唯一途径。随着经济发展对知识和技术的依赖性的提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成为市场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企业给他们的报酬也相应提高。社会上激发了争夺接受高等教育的热情。然而,高考制度把考分当作唯一的评价和选拔人才的标准。一次考试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而且这给考生带去很大的压力。而“人才选拔的标准究竟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又因素质教育而难以界定且存在太多的歧义,高考的内容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先前设立的标准则更难以衡量。于是,那些对现存高考制度持有异议的人自然会寻找渠道表达不满,以增进自身的利益,这就使他们要去发动更多的力量劝行改革高考制度。

对于政府而言,在现存的高考制度下,政府统揽一切,决策者的偏好主宰了高考政策的导向,假设政府是理性的经济人,他就不一定是广大考生利益的代表者,它所追求的可能是自身权力的最大化。

这样就形成考生与政府间的博弈,最终结果取决于他们间的博弈。但为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考虑到政府的职能,改革是考生、政府的最优策略。

由此知道,改革高考制度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格列高里.曼昆《经济学原理》(中文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文章:高考改革应稳步推进----刘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