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效需求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04-28 11:11:00
导语:对有效需求问题的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有效需求问题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核心问题。近年来,我国曾采取多种措施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但效果却不十分显著。本文在回顾有效需求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不同于主流经济学的收入-支出模型,并以此来解释我国的有效需求问题,进一步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有效需求;消费倾向;投资流量;资本存量价值
需求不仅仅是指对商品和劳务需要的欲望,更注重对商品和劳务的支付能力。人们的欲望是多种多样,永无止境的,而需求不止是一种欲望,更是一种支付能力。有效需求的概念是凯恩斯在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的,是指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时的总需求。供给者、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总是大于对现实的估价,因此会使社会的有效需求相应不足(厉以宁,1993)。有效需求的不足会抑制经济的增长,造成大量非自愿失业。由于主流经济学是“需求决定论”,这就决定了有效需求在经济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有效需求问题也不可避免地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不考虑国外部门的条件下,有效需求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消费(C)和投资(I)。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会对有效需求产生影响。要研究有效需求问题,应从这两方面着手,分别阐述它们对有效需求的作用。本文依据一种新的理论对收入分配引起的消费(C)的变化对有效需求的影响作以论述。
一、一种新的理论模型
本文要用一种新的理论模型来对有效需求问题给予阐述。这一理论模型从一个新的视角对产生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作出解释,进而说明消费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可以肯定,这种新的理论是从消费不足的角度论述有效需求不足的。
假设整个宏观经济由企业、家庭和金融三个部门构成。与企业部门相关的变量主要有: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利息和利润。前三者构成企业的成本,利润构成企业的收益。对于家庭部门来讲,企业成本中的劳动者报酬形成工资收入。企业的利息利润构成居民的非工资收入。经验事实表明,工资收入主要是低收入者工人的收入来源,而利息利润(非工资)收入则主要是高收入者资本家的收入来源。这里借用古典学派和马克思的假设,假设资本家不消费,工人不储蓄,全部产品由工人购买和消费。这样收入在不同阶层的分配直接影响消费倾向,进而引发有效需求问题。
以上是此模型的假设前提,下面建立国民经济的收入-支出模型。
在等式的左边,W为工资,D为折旧,R为利息,π为利润。其中D=dK,即折旧等于折旧率与资本存量的乘积。R=iK,即利息为利息率与资本存量的乘积。等式右边C为消费,I为投资。(W+D+R+π)构成总收入,(C+I)构成总支出。
当总支出(C+I)大于总成本(W+D+R)时,利润(π)>0;当总支出(C+I)等于总成本(W+D+R)时,利润(π)=0;当总支出(C+I)小于总成本(W+D+R)时,利润(π)<0。
如果企业以追求利润为经营目标,就会在π>0时,增加投资、扩大生产;π<0时,减少投资、缩减生产;π=0时,经济处于一种稳定状态。
这里最重要的是投资流量和资本存量之间的联系,即本期的投资流量转化为下一期的资本存量(即Kt=Kt-1+It,Dt=Dt-1+dIt-1),从而构成了这一模型的稳定性的内在机制(柳欣,1999)。当总支出由于某种原因超过了企业生产的总成本,引起π>0时,企业会增加投资,扩大产出量。本期的投资会引起下一期资本存量的增加。在企业的成本中,D=dK,R=iK,即(D+R)=(d+i)K。所以资本存量的增加会提高企业的折旧和利息成本。投资的增加导致成本的上升,若要继续获取利润,下一期的投资则必须以累积的比率增加。这种循环造成经济的高涨。在经济高涨的过程中,企业的利息成本和利润持续快速上涨,意味着家庭部门的非工资收入上升较快,工资收入虽也有所增加,但速度相对较慢,工资与非工资收入比例W/(R+π)下降,收入分配恶化,消费不振,有效需求不足,抑制了经济的过速膨胀。一旦金融体系不能支持企业投资以累积的比率增加,就会出现π<0的后果,于是企业便缩减投资,这又使得利润进一步下降,投资进一步缩减,造成经济的衰退。在这过程中,由于投资缩减,使得过速增长的资本存量价值得以降下来,企业的成本和利润均降低。这意味着家庭部门的利息利润收入比重下降,而工资由于具有向下的刚性,下降缓慢,工资与非工资收入比W/(R+π)上升。收入分配悬殊的局面得到控制,消费倾向上升,有效需求得到恢复。企业亏损到一定程度通过破产和资本市场的运作会使资产贬值,这样就会降低下一期的折旧、利息成本,成本的降低在有效需求的带动下,经济重新出现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企业扭亏为盈,从而防止了经济的持续衰退。以上就是这个模型所解释的经济周期。周期性稳定的关键在于一个体现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健全的货币金融体系,在经济不断高涨时其自身蕴含的收入分配和有效需求的矛盾,以及以资产抵押为基础的内生货币供给体制,会自动使经济转入低速增长的衰退阶段,而在衰退阶段,由于收入分配和有效需求的逐步修复和企业资产的贬值又会使经济回到均衡的增长状态(王兰芳,2002)。
以企业追求利润为假设前提,以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为基础的新的收入—支出模型在解释经济周期的同时,对收入分配周期也作了系统的阐述。W/(R+π)具有均衡的比率。当经济高涨时,投资以累积的比率增加,W/(R+π)小于均衡值,呈现出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当金融体系不能支持投资继续以累积的比率增加时,经济开始出现衰退,W/(R+π)上升,贫富差距缩小,W/(R+π)向均衡值靠近。
穷人的消费倾向要远远高于富人。当经济处于高涨阶段时,由于投资的累积扩大引起资本存量价值的增加,除了使W/(R+π)下降以外,还使得W/(D+R)也下降。原因是R=iK,D=dK,即利息等于利息率与资本存量价值的乘积,折旧等于折旧率与资本存量价值的乘积。在利息率和折旧率不变的前提下,利息成本和折旧成本是与资本存量价值成正比的。W/(R+π)和W/(D+R)下降说明,随着经济的扩张,一方面是消费需求的减少,另一方面是产品成本的上升,到了一定阶段,必然形成工人的工资买不起企业按现行成本生产和定价的产品。而企业降低价格就会亏损,这就是有效需求问题的核心(柳欣,1999)。
二、对目前我国有效需求问题的再认识
1978年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消费被压制,造成强迫“储蓄”。改革之初,随着收入的增加,一度形成“消费膨胀”。1984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1986至1988年经济高涨,1989至1991年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衰退。之后,也就是1992年,新的一轮经济波动又开始了。1992到1996年由于经济持续高涨,资本存量价值积累过高,造成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于是1997年至今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又成为主要问题。经济又陷入低谷。所以,就目前看来,在我国收入差距悬殊的现状下,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仍是突出问题。
工资在成本中的比重与工资收入比重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2年。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1992-1995年工资性收入对资产性收入即利息加利润的比率W/(R+π)呈上升的趋势,此时,经济处于上升时期;经济往上走时,资本家由于对利润的追逐,会大量增加对非人力资本的投资,这一点是与中国的经济实际是相一致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1996年以前,全国平均工资增长率都高于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同时国民经济在波动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随着投资的增加,企业的收入、资本存量价值和资产值的折旧、利息成本以及利润都持续的上升。到1996年,物价水平和工资在收入中的比重都达到了历史较高水平,工资性收入对资产性收入比W/(R+π)达到了3.56,由于利息和利润的增长速度要远远超过劳动者报酬的增长速度,假设折旧率和利息率不变,资本存量价值对收入流量的比率将提高,这将使企业的成本构成中工资成本对非工资成本或折旧与利息的比重下降,即W/(R+D)下降,这样,随着经济扩张,一方面是消费需求的减少,另一方面是产品成本上升,到了一定的阶段,必然形成工人的工资买不起企业按现行成本生产和定价的产品。正因为此才引起了收入分配的恶化和有效需求的不足。1996年以后,我国工资水平的增长率持续下跌,由于收入分配结构中工资性收入的降低和资产性收入的提高,收入差距越来越大,造成社会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的降低,导致前所未有的通货紧缩。当经济下跌到一定时期,由于企业利润的大幅下降,资产值的下跌又会逐步降低利息和折旧成本,加上工资的粘性,使得工资的下降速度会低于利息和利润的下降速度,随着工资成本对非工资成本即折旧与利息的比重W/(D+R)上升和工资性收入对资产性收入比W/(R+π)逐步上升的时候,收入分配结构向工资性收入增加,有效需求逐渐回升,经济复苏,企业盈利。
1992-1996年,是我国经济的上升时期,由于投资的累积,使得资本存量价值增长过快。一方面,利息成本和折旧成本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工资在总收入中比重下降,而利息利润收入比重上升,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消费倾向下降,储蓄倾向上升。两方面力量造成当前我国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资本存量价值过高。就是由于过高的资本存量价值问题才导致了收入分配问题、消费问题、有效需求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从而抑制了经济的发展。必然的结果就是1996年至今我国经济的长期衰退。
在经济衰退时期,企业的利润下降,继而投资会随之减少,引起利润进一步下降,投资的继续减少,如此循环。在这样的循环中,资本存量价值不断下降,W/(R+π)上升,收入差距悬殊的局面有所好转,消费倾向上升,储蓄倾向下降,拉动了有效需求,防止了经济的衰退,经济开始回升。这是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衰退过程。但在我国由于目前尚不存在一个完备的资本市场,利率和货币供给不能使收入流量的变动传导到资本存量价值的变动上,另一方面,企业即使存在着大量的亏损,也不会破产和导致资本存量价值的大幅度贬值。①所以在衰退期,资本存量价值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攀升的趋势。根据前面的论证,只要资本存量价值不能降下来,所有问题,包括:收入分配悬殊,消费不足,有效需求不足都不能得到解决。更严重的是经济不可能摆脱衰退,得以复苏。
以上是运用一种新的收入—支出模型对我国目前收入分配和有效需求问题所作的解释。当前我国理论界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提出了许多措施。诸如改进个人所得税制度,开发新的产品刺激消费,降息以刺激投资等等。本理论认为,这些措施的效果不会十分显著。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降低过高的资本存量价值。
三、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贫富差距悬殊,工资收入(W)与非工资收入(R+π)差别不断增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资产值过高。我国从1992年经济开始上升以来,到1995、1996年达到高潮,这一段时间由于投资不断扩大,货币供应量增加,积累了较高的资本存量。致使工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比重下降,非工资收入的比重上升。过快发展的经济一方面在导致较高的资本存量的同时,拉升了企业成本,使得物价上涨;另一方面,由于穷人的消费倾向远高于富人,当工资收入与非工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现象出现时,必然是工人买不起生产出的产品,有效需求日益不足。前一期经济过于高涨,发展过于迅速的结果就是1997年至今我国经济长期衰退。不难发现,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是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的核心是收入分配。要获得一种比较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目前在我国就要使过高的资本存量价值降下来。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资本存量价值的调整一般只借助于资本市场的力量,以资产交易的方式来完成。通常情况下,资本市场降低资本存量价值的主要方式包括企业的破产清算和企业并购。在经济衰退的过程中,破产和并购都会更加频繁的发生,从而使企业的资产存量降低,调节各种经济变量的比例,促进有效需求,使经济走出低谷,恢复活力。
企业破产清算是指企业在无力清偿到期债务或企业资不抵债,难以继续运行下去时,债权人或者企业所有人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以清偿所欠债务的行为。它是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保护债权人和出资人利益的一种法律制度。因为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竞争是保持经济活力的源泉,而有竞争就必然有优胜劣汰。当部分企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而出现严重亏损,以至无力清偿到期债务的地步时,破产制度为其退出市场提供了一条法律途径。该制度的引入可以最迅速、最彻底的使资本存量价值降低(即实现资本贬值),从而使经济恢复到稳定的状态,达到毕其功于一役的目的。但是,企业破产虽然可以使经济迅速地摆脱衰退,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最突出的就是失业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不安因素的增加。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一般都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衰退期由于企业破产造成的损失,但是破产仍需付出客观的社会成本。幸运的是,资产值的降低还有其他途径。
降低资本存量价值的第二种途径即企业并购(M&A),即企业兼并与收购的简称。企业兼并(Merge),是指一家企业通过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资产而将其吞并的经济现象。1989年2月19日,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联合的《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认为,企业兼并指的是一个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失去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的一种行为。企业收购,在英文中称为“acquisition”,指的是一家企业通过购买股权而达到控制另一家企业的经济现象。
从定义可以看出,企业并购的结果是造成控制权的转移。在有效市场的假定下,当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下降时,即时反应企业经营业绩的公司股票马上就会下降,而市场上的收购交易是以股票价格为交易基础的,收购方在目标公司股价较低时买入,实际上就相当于是变相的降低了公司的存量价值。
企业并购与破产相比,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并购需要的社会成本要比破产造成的社会成本较低,因为在并购的过程中以及并购以后,原有的企业虽然名称和法人地位可能丧失,但是,企业的经济功能并不完全消失,企业的生产可能要继续进行,这就减少了破产带来的失业数量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成本。
通过经济衰退过程中企业的破产和并购,过高的资本存量价值会降到较低的水平。这样,工资就会在总收入中比重提升,消费倾向增加,有效需求问题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柳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理论分析——经济研究的一种新方法[J].南开经济研究,1999,(5).
[2]王兰芳.中国居民的收入分配:现状分析与理论探索[J].经济评论,2002,(4).
[3]臧旭恒.中国消费函数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柳欣.货币、资本与一般均衡理论[J].南开经济研究,2000,(5).
[5]潘强恩,马传景.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6]朱国林,范建勇,严燕.中国的消费不振与收入分配:理论与数据[J].经济研究,2002,(5).
[7]厉以宁.市场经济大辞典[M].新华出版社,1993.
[8]MarkBlaug.Economictheoryinretrospect[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