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形势下中国出口情势分析

时间:2022-04-27 05:29:00

导语:当前形势下中国出口情势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当前形势下中国出口情势分析

摘要:中国是出口大国,2007年GDP增长的11.4%中,有2.7%是出口贡献的。在中国加入WTO后,全球的贸易往来更加刺激了中国的外销。出口对于中国的中小外贸公司,以及提供货源的下游企业都有着重要作用。但今年,受国内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高CPI的压力,以及次贷的影响,可谓前有围堵后有追兵。在调查中我也发现出口业在此夹缝中生存着实不易。

关键字: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际局势

正文:

一:宏观背景

CPI屡次冲高,原材料面临上涨

我所调查的纺织服装出口公司,从2007年初起,成本节节攀升,截至年底,生产要素价格提高累计增幅已达6%,压力可想而知。2008年2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1月份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显示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1%,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5%,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6%。衣着类出厂价格上涨2.2%。

中国被称为“世界的加工厂”,珠海则被称作“中国工厂”。然而2007年12月10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珠三角上千企业倒闭调查:成本上升导致企业外迁”。

廉价的劳动力在珠三角已经不再容易找到,而对企业来说,除了缺工,压力还来自于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水电费用、厂房租金等等。在中国经济的版图上,珠江三角洲曾独领风骚多年,然而,持续多年高速增长之后,这个制造业重地最近几年却接连遭遇“劳工荒”、“电荒”、“油荒”,土地、劳动力、能源价格都出现大幅上涨,而在国际市场上,随着人民币升值和一些国家实施贸易保护,珠三角这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又受到严峻挑战,一些企业不得不离开他们的创业之地,远走他乡。

一位服装厂的负责人说,铜扣的原材料铜,从2004年初的2万多元每吨一路飙升到现在的6万多元一吨,上涨了3倍多,尽管工厂的成本上升了很多,然而产品的价格并没有同步上涨。

二:货币政策

企业短期贷款代价与难度增大

央行为了减少流动性过剩,从2007年3月开始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年内连续加息6次,一年期贷款利息从6.12%直飙7.47%,升幅达22.06%。我所调查的企业因出口方资金的拖欠,致使短期内周转紧张,不得不向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索赔或在银行短期借入资金来周转。高息很可能成为压死原本已经瘦弱不堪的出口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

《江淮晨报》2008年1月31日刊登了一篇《民间借贷利率飙升温州数十家鞋厂倒闭》,以下是部分内容:

实体经济中的信贷需求并未因为银行体系内的信贷从紧而随之降温。相反,处在经济高速增长环境中的中小企业,为获得生存空间和竞争优势,迫切需要资金维持生产运营及规模扩张,未料因信贷资金收紧而进退两难。

中国银行温州市分行人士称,今年各行信贷指标下来后分配到各业务条线数量都不多,补掉2007年底积压下来的业务和2008年最先维护的客户关系,已经所剩无几。“个别业务条线在1月1日就放掉了全年的额度,只有风险最小、经营最好的客户拿到了额度,更多的小企业只能另谋生路”,然而,信贷紧缩的连锁反应似乎才刚刚开始。2007年下半年,温州民间借贷利率持续上扬。随后,多家担保公司因担保过度和被担保公司拒绝还贷而面临倒闭。

二:财政政策

出口退税下调

为了防止贸易顺差增长过快,加剧贸易摩擦,加大国内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升值压力,我国自2007年4月15日开始实行的出口退税新政,有计划地下调税率。退税为的是减少贸易顺差,紧盯美元,防止人民币大幅升值。因为一旦其大幅升值,其影响将涉及所有出口行业,仿佛是一次全面轰炸,而调整出口税,则像定向爆破,有计划,且将破坏性降到最小。

退税新政将取消出口退税553项,降低出口退税2268项。其中服装类出口退税率将下调2%,从13%降到11%,这仿佛是给出口企业雪上加霜。我所调查的公司年出口额为1800万美元,折算下来每年就会损失273万人民币。

经常账户盈余之两难

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人民币处于严重低估状态,低估了13%。处于升值高压下的中国为了缩小经常帐户上的贸易盈余来紧盯美元,中国将不得不每月买入100~200亿的美国国债。而这个代价将是巨大的。庞大的外汇储备有以下弊端:

1.增大机会成本

2.带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引发通货膨胀。因为新流进的外汇都会被兑换成人民币,相当于是创造出来的货币流放到市场,央行只能再发行国债,回笼资金,减少流动性

3.国际政治压力增大,其他国家将质疑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从而推动人民币升值(这正像索罗斯的反馈理论:事件改变了想法,想法又反过来改变了事件)。

4.美元人质

现今美元加速贬值的情势下,使央行处于一方面眼睁睁地看着1.3万亿美元的巨额贬值,一方面又不得不每月买入美国债券的尴尬境地。

三:国际局势

次贷风波下的世界经济增速放缓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犹如蝴蝶效应,其影响遍布各大洲。中国海关总署2008年2月15日公布了1月份我国外贸数据:1月份我国出口同比增速27.1%,比2007年12月的21.6%有所加快,但低于2005、2006、2007年1月份出口同比增速。以月度出口考察,去年12月对美出口增长速度为6.8%,今年1月份降为5.3%。

这说明,2008年我国出口增速下滑的趋势没有改变。如果次贷危机继续恶化并传导到其他的我国主要贸易伙伴,或者人民币对这些国家货币升值或升值加快,会进一步恶化我国出口环境,导致我国出口增长速度下降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瑞士银行的研究表明,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1%,我国出口增速就要放缓6%。

中国第一纺织网首席分析师樊敏算了一笔账:中国输美纺织成衣产品占美市场1/4,许多纺企只有美国一个“客户”,一旦美国购买力下降,就会处在被淘汰边缘。

我所调查的企业表示:正常情况下,2007年的出口增速应该在5%~10%,然而因为大买家美国的次贷风波,使得07年出口处于有史以来第一次的负增长。

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制约经济发展

受美元疲软、德克萨斯炼油厂爆炸、以及委内瑞拉,欧佩克第一产油大国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减产和第三产油国委内瑞拉与美国之间的紧张局势的影响,伦敦期货交易所的石油期货价格已经突破100美元一桶。

中国国际海运网统计的数据显示,2007年5月开始,集装箱的运价就一直在上涨。4月底出口运价指数为1000,12月14日已经达到了1159,而进入2008年后,上涨速度并没有因为淡季而放缓,2月15日出口运价指数为1201.8。

《市场导报》2008年2月26日报道了一篇《运费高涨,考量外贸企业》,其中采访的一位外贸企业老板说:“与去年同期相比,运价从一个集装箱1200,美金上涨到1750美金,上涨了大约46%,近一成利润被吃掉。”中远、中海,2007年一年要为上涨的油价多埋单10亿元甚至更高数额。

将成本转嫁给外贸企业势在必行,但这将导致大量外贸公司倒闭,整个外贸货量急剧下降。出货量锐减反过来又会影响船运公司的利润。

能源是维持经济体复杂程度的最基本需求,能源供应紧张将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人们花在能源上的钱多了,在消费上的少了,企业利润减少,因而失业率增加,从而造成通货紧缩,从而导致世界经济体的削弱。

制造业快速发展使得对石油等能源消费急剧增加,而且进口逐年攀升,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因而运价上涨对于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型外贸企业影响最大。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可以促进外贸商向增加产品附加值的方向努力。

欧美日等央行的降息

为了防止次货危机引起经济衰退,欧美已多次降息。这将导致大量投资者进行息差交易,即贷入本国货币,投资中国等新兴市场。据香港对地下钱庄的匿名调查显示,每年涌入中国的热钱高达3000亿美元,热钱增大对人民币的需求,造成升值压力,另外,外汇的涌入将带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引发我国通货膨胀,带来财政负担。

《周末画报》2007年12月刊登了这么一条消息:2007年2月全球股市在无预警情况下爆跌,其中一种惊人的说法是由索罗斯提出的:日本妇女掌握着家庭的财产(这些人掌握着12兆5000亿美元),因日元利率偏低,大量借低利的日元换成外币,来购买其他国家的资产,赚取“息差”。但因为日元提息0.25%,主妇们担心利息成本增加与银行的催款而抛出外国资产。

央行2007年的报告指出,将逐步扩大境外参与者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参与,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

以上两条消息表明:利息的波动将导致蝴蝶效应,加之中国的“欢迎政策”,未来将会有更多投资者利用“息差交易”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后果即是导致中国流动性过剩以及汇率进一步上升。

总结:

中国对于出口企业的税收规定太为苛刻,加上国内生产要素价格的攀升,只有采取积极攻势,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以下提出几点想法:

1.提高技术含量

知识就是力量,技术就是金钱。珠三角这些企业的市场的衰落在于他们没有核心竞争力,他们的王牌就是廉价劳动力。一旦劳动力不再低廉,面对他们的只有退隐江湖。因此,企业应有创新意识,有舍我其谁的本领。同时,质量也十分重要,最近的输日的饺子事件和包子事件让中国出口质量大打折扣。

2.减少单位能耗

由于我国出口企业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实质性转变,单位能耗的GDP产值过低。如果企业能够优化生产环节的能耗问题,在成本上就能击败其他对手。

3.寻找新兴市场

也许可以通过寻找生产资料更为低廉的国家进行生产(如印度,菲律宾),并发展规模,争取达到规模效应,从中赚取利润。

4.一篮子货币结算

也许可以通过像欧佩克的石油结算一样采取一篮子货币结算(尤其是对美出口),从而减少汇率风险。当然套期保值也必不可少。

5.市场转向

在欧美的重创下,应该大力打开中东,非洲的市场。

6.产业收购

郎咸平曾经提出过“软一元硬三元”的理论。他打了一个芭比娃娃的比方:芭比娃娃的出口价格是1美元,中方从中只能赚取5分人民币的利润,而在美国,它的价格是9.99美元。“软一元”就是指那5分钱,“硬三元”指的是那8.99美元。意思是我们应该整合整条生产链,那各个环节的利润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就需要我们的出口企业进行产业并购。像雅戈尔一举收购CK和POLO就省去了中间环节,直接进入国际市场。

对于出口行业成本已通过各种渠道被大幅提升,包括两位数增长的最低工资,员工福利,

未来即将提高的利润税及新劳动法,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来缓解出口企业的压力。

1.提高质量把关

对于质量好的企业予以高额补贴,促进企业的质量竞争,提高中国制造的名声。同时退税额度也应该小幅上升,给出口企业喘气之机。

2.人民币小幅震荡升值

人民币是固定汇率,也就是央行定的,虽然人民币仍低估13%,但鉴于对出口的创击以及成千上万甚至更多虎视眈眈的投机者,只有小幅震荡升值是适合的。理由在于:

其一,震荡即意味着风险,现在A股处于调整期,虽然你知道它肯定会涨,但是对于现在市场的波动,肯定会有很大一部分人敬而远之。同理,假若汇市也是这样,云谲波诡,一定会有相当一部分投机者被震荡出局,这样就减少了国外热钱涌入。

其二,小幅的幅度应该与银行同期利率想比,例如现在一年定期利率是4.14%,那一年的人民币升值幅度就设定在4%以内,巨大的机会成本也会让炒汇人失去兴趣。

3.外汇结构调整

一个国家除了储备外汇以外,还有一部分非储备外汇,即通过国际货币市场单纯进行货币交易而增加或减少的外汇。

当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卖出持有的非储蓄外汇时,外汇流向国外,本币流向国内。如果这时,央行持有这些兑换回来的人民币,等到拥有外汇的企业来换取人民币时,就用国际市场上兑的给他们。其中的好处为:

其一:拥有外汇的企业来换取人民币相当于储备外汇的增加,即买入外汇,而在国际市场卖出持有的非储蓄外汇,相当于卖出外汇。这一买一卖相当于风险对冲。与套期保值同理。

其二:这一买一卖使得外汇总和不变,可以有效防止巨额外汇带来的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