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海西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
时间:2022-04-27 05:11:00
导语:推进海西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十七大报告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之一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我党适应时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对于海西来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把各种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迫切要求,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论文就海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的对策措施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地分析探索,以期对海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海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学发展
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面临重要契机
自从去年海峡两岸实现三通以来,以福建省为主导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规划骤然升温。所谓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一个以福建省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三省部分地区的一个优势独特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它总的目标任务是:“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将有力推进福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区域协作,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布局的完善,通过加快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群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形成服务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的对外开放新的通道。
之所以要规划海西经济区,从国家层面来说,这个经济区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前沿,它的发展对于促进两岸的经贸往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此外,海西开发区处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有利于这几个发达地区的进一步协作。而从中部崛起角度来看,加快海西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建设中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新通道。就福建省自己来说,也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其区位优势,以及一些政策优势。
随着国内外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经济区域化,使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呈现出高度依存性的地缘经济。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资金、人才、技术等经济资源大规模跨国流动,各国经济都被卷入史无前例的国际分工协作之中。同时,遍布全球的区域性的经济合作日益加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均加入某一个或某几个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经济区域化是当今时代的主要潮流,并成为本世纪世界经济中强有力的发展趋势之一。
这两种并行不悖的时代潮流,深刻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从国内发展看,跨越行政区划的区域合作发展迅速,经济区域化趋势明显,以区域经济板块为特征的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明显加快,国家西部大开发使以重庆为核心的“西三角”正在崛起,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使东北经济区重新焕发发展生机。外部形势的变化,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突破原有的发展思路,适时调整福建发展战略,必须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野、更大的范围来审视福建的发展和战略定位,构筑超越福建自身发展的大战略。海峡西岸经济区构想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发展背景下应运而生。
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重大意义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大局所在、大势所趋、大任所托,它不仅明确了福建的发展方位、发展方向和发展方略,使福建在更大范围和更宽领域参与国内和国际的区域经济分工和协作,而且将有力推动我国东南沿海连片繁荣,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格局和经济版图的重构;不仅在经济层面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在政治层面上对服务祖国统一大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客观需要
随着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台湾问题已成为中国未来政治经济十分紧迫而突出的课题。自从李登辉执政后期到陈水扁上台以及今年以微弱的优势连任,台独势力在两岸对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历史文化认同上制造出新的矛盾和冲突,使台海局势随之出现再度紧张和危机,和平统一面临着新的变数。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归根结底要靠综合实力的增强,要靠做台湾人民的工作,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台军事斗争准备。福建面对台湾,有着一衣带水的地缘、一脉相承的文化习俗、同宗共祖的血缘,是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功能性区域。
通过建设一个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区,可以进一步密切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增强台湾民众对祖国的向心力,提高认同感;可以进一步密切海峡两岸的经济合作,推动台湾产业从东岸向西岸转移,使两岸经济界互联互动、优势互补,提高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存度,促使台湾主动寻求两岸经济合作和融合;可以通过逐步开放西岸的农产品市场,加强农业合作,提高台湾农民对大陆市场的依赖,增进海峡两岸农民的经济交流和相互了解,削弱“台独”分子在台湾农村特别是以农业为主的台南地区的政治基础。同时,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将为入岛宣传和配合对台军事斗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在这个意义上说,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需要一个快速发展的海峡西岸,需要一个高度发达和全方位开放的海峡西岸。
(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服务全国发展大局的客观要求
福建地处东北亚和东南亚经济交流的“要冲地带”、“两岸四地”的关键联接点、联接两大三角洲中间地段,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将有力推动海峡经济区的形成。台湾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尽管目前两岸还处于分治状态,但在经济发展大格局中必须从更大战略来谋划海峡两岸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发展区域。海峡西岸具有广阔的市场、丰富的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是祖国大陆与台湾距离最近的地区,必然成为大陆和台湾双向物流、人流最便捷的通道,成为承接东岸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两岸经济的对接和融合,将进一步加快两岸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从而推动海峡经济区的形成。
二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于我国东部沿海的连片繁荣。海峡西岸地处东南沿海中部,介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结合部,加快海峡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增进西岸地区与两大三角洲产业分工与合作,既可使珠三角和长三角中国两大经济板块对接、互动有了富有实力和充满活力的中间联接桥梁,也有利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联动发展和共同繁荣,更好地发挥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三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于全面提升我国东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提到:从香港到上海是太平洋西岸中国东南沿海的黄金海道。在这个黄金海道,已有我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台港澳地区,沿此黄金海道建立中国黄金海道经济繁荣圈,将成为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区,是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当前海峡西岸地区是这一“黄金海道”上的最薄弱环节,这实际上已成为“黄金海道”上的一块“短板”,根据经济学的“木桶理论”,要提升这一“黄金海道”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就必须尽快把海峡西岸这块“短板”拉长,必须加快海峡西岸经济的迅速崛起。
(三)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加快福建发展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向内地深入推进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国内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趋势,使福建原有的开放优势不断弱化。尤其是国内以板块为特征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势头日益增强,地处福建两端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不断吸引和集聚国内外各种生产要素,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增长极。福建虽然地处我国两大经济区的中间地段,但由于受地理位置的限制,经济发展面临着空前的压力。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就可以通过对台湾海峡西岸地区的资源重新整合和产业重构,形成依托西岸资源优势和特色的新的区域经济板块,构筑以福建为主体的中国经济新的发展板块,不仅有助于福建突破现有的发展瓶颈,促进福建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内经济分工中更加主动,使以福建为核心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与毗邻的珠三角经济区和长三角经济区、与隔海相望的台湾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和产业互动,在错位式发展中拓展新的空间,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战略构想是把福建置于更大的战略背景来思考和布局,通过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来促进海峡两岸经济融合并形成海峡经济区,进而使海峡经济区与相邻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一体化,最终推动以香港到上海“黄金海道”为轴心的“两岸三地”的中国东南经济繁荣圈的形成,并成为世界经济重要的增长极,成为太平洋西岸的经济“黄金海岸”,为中国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经济支撑。那么福建将处于这一经济总量超过日本的经济圈的中心位置,福建的作用和地位的重要性就更加突显。
三、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良好的现实条件
从地理位置上看,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对应台湾海峡,具有自身特点、独特优势,自然集聚,无法依存其他经济区的区域经济综合体。它是一个超越福建省域,跨行政区划的区域经济概念,区内具有地域分工明显、经济联系密切、中心城市支撑、市场体系统一、要素流动聚集等自身特点和对台的独特优势。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是立足于海峡西岸区位优势和特点,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实际,既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又有良好的现实基础。
(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遵循的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
一是从地理位置看,福建地处海峡西岸,依山面海,具有相对独立性、特殊性和平衡性区域特点,实际上已形成一个单独的经济发展区域。二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看,经济增长有个极化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墨汁”效应和“虹吸”现象,福建虽介于两个三角洲中间,但又远离两大三角洲,要得到两大三角洲经济区的“墨汁”效应,需要相当长的渗透时间,辐射作用也是极其微弱的,而相反由于经济发展的差距更容易产生“虹吸”现象,出现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南下北上”问题,造成对福建经济的“挤压”。
建设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可以有效地增强海峡西岸地区经济的极化作用,促进西岸资源的重新整合,吸引更宽地域的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海峡西岸“区域极”流动和集聚,从而推动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地区,进而使海峡西岸成为区域经济的“辐射中心”和“集聚中心”。三是从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看,产业转移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梯度依次推进,福建的发展不可能寄托于等待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需要构建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产业体系,主动参与国内外经济的分工和协作。根据上述分析,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不仅理论上是可行的,而且也是现实发展的需要。
(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符合发展实际,具有良好的现实条件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福建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完善,产业发展已达到一定水平,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投资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经济增长后劲显著增强。一是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区域基础条件。沿海地区形成了功能较为清晰的港口群,厦门、福州两个港口已进入全国十大港口行列,成为我国重要的枢纽港,特别是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越居世界第29位;陆路已相继打通了北承长三角、南联珠三角的高速公路南北大动脉,十条出省公路也已全面改造升级,温福铁路和福厦铁路已将相继动工,运达便捷的区域交通大格局正在形成,同时我省拥有厦门、福州两个干线机场和泉州、武夷山、连城三个支线机场,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特别是随着电力、水利、交通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我省基础设施体系将由初步适应型向适应型转变,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二是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的经济实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12.5%,2003年实现生产总值5241.73亿元,经济总量居全国第十一位,人均生产总值居全国第七位,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三是已经基本形成了区域主导产业。近年来,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产业结构逐趋合理,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快速,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在全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已经逐步显现。特别是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石化三大主导产业的作用进一步凸显,2003年三大主导产业占全省规模以上的工业产值的47.4%,主导产业的壮大带动了要素资源向优势产业集聚,提升了区域竞争力,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产业支撑。四是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发展基础。近年来,通过强化农村教育、扩大高校招生、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等一系列措施,使我省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与经济得到了同步发展。所有这些,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立足区位特点,具有明显的独特优势
一是对台优势,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最大优势。海峡西岸是台商投资大陆的最密集地区之一,台湾也是福建最大的境外投资来源地之一。目前东西两岸之间已初步形成了以汽车产业、石化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等产业集群,两岸之间产业经济要素整合效应、技术波及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已初步显现,二是开放优势。福建是全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已呈现出从沿海向山区延伸,从生产领域向服务领域推进,从单向“引进来”向“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拓展的开放态势,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外向拉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这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三是体制优势。
福建是全国综合改革实验区,在国有企业、基础设施投融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审批制度改革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经济市场化程度名列全国前茅,民营经济占居经济的“半壁江山”,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与世界经济接轨、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和合作奠定了良好的体制环境。四是人文优势。爱拼敢赢体现了福建人敢闯敢试、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也是福建文化的独特风格。福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有1088万闽籍华人、华侨,他们始终不忘家乡,为福建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历史上福建英才辈出,涌现出林则徐、严复、陈嘉庚、冰心等许多在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杰出人物;如今有许许多多福建籍专家的研究成果在海内外享有盛誉,仅两院院士就有100多位是福建籍。这种独特而悠久的福建文化,既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了文化认同的基础,也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注入发展的活力。此外,福建还有众多优良的港湾、辽阔的海域、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水资源、特色的旅游景观、多姿的民俗文化等资源优势。这些独特的区域资源优势,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创造了有利条件。
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之一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我们党适应时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对于海西来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把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迫切要求,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海西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海西资源富集,州域主体柴达木盆地素有“聚宝盆”的美称。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海西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但过度的开发利用会影响海西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资源需求量将持续增长,由此所带来的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目前,海西资源开发仍存在着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低循环,高产值、低技术,高速度、低效益等问题。这种粗放式的资源开发模式造成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一切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与加快发展的矛盾,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资源综合开发能力,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有机统一。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我们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实施科教兴州、人才强州战略,泉州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较快发展。但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经济来说,社会事业发展还显得远远不够,存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巨大需求。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根本出路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不断降低经济发展对投资拉动的过度依赖,腾出更多的财力、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社会事业发展中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加有效财力和社会财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为经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保障,有效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当前海西面临着资源消耗量大、单位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的问题,只有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维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只有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顺利实现到202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从而为社会全面进步和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五、现阶段海西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
海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高投入的情况没有得到改变。根据有关分析,近年来,海西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消费率特别是居民消费率的贡献率持续降低,经济增长依靠投资拉动的特征显著。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6.32亿元,增长2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44亿元,增长14%,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投资增长依然较快。这里的问题是,投资增长过快,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高,从而使投资与消费出现不协调,发展到一定程度将制约经济健康发展。
(二)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
目前,海西三次产业结构尽管实现了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转变,但还不够合理。2007年,全地区实现生产总值201.67亿元,增长1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1亿元,占GDP总量的2.8%;第二产业增加值155.48亿元,占GDP总量的77.1%;第三产业增加值40.48亿元,占GDP总量的20.1%。从数据看,集中表现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当年的比重偏低;第三产业比重不够高,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二产业带动,同时在三次产业内部也存在着层次低、加工链条短和附加值低等突出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不仅加大了资源环境的压力,影响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影响经济的稳定性。
(三)经济增长中科技贡献不大
目前,海西科技的总体水平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同海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科学研究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无论从科技竞争加剧的趋势看,还是从海西经济发展的实际看,已经到了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阶段。因此必须依靠科技,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
六、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重点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领域,当前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发展思路
处理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系,核心问题是要克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倾向,切实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当前,必须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加强宏观调控特别是调控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无序增长,抑制各地不顾条件片面追求和攀比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动。对那些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而不顾环境保护,造成资源配置重大浪费和损失的行为,不仅要形成比较严厉的行政和法律追究制度,而且要形成严格的法律制裁和公开的舆论监督。
(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科学发展需要各部门、各个产业的协调发展,产生整体效益。要把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牢固坚持“强二、优一、兴三”的发展思路,巩固优化第一产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以三次产业的协调带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一是要继续巩固加强农牧业基础地位,积极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二是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推进海西新型工业化进程,切实增强海西工业经济实力和后续发展能力。三是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以加快交通运输、商贸物流、餐饮、娱乐和其他生产生活性的服务业以及旅游业为重点,逐步形成与一、二产业相互协调、布局合理、支撑能力较强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切实提高服务业所占比重。
(三)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从海西州来看,无论是工业、农牧业还是服务业都处于低端发展阶段,必须加快科技成果的引进、推广和应用,实现工业节能降耗、农牧业优质高效、产业提质进档。坚持科技自主开发、委托开发和引进创新并重,以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为重点,推动科技创新。重点加强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石油天然气开发、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融合等关键控制性技术研发力度,积极开发、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促进煤炭、建材、金属等行业的技术改造,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与新技术的对接。要加大科技投入,尽快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全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要加快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支持重点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推进产学研联合,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部门协同、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建设好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要“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努力实现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和保护环境的约束性目标。一是要把节能降耗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政绩考核,全面落实GDP能耗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抓好节能监督体系的建立完善。二是提高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效率。要积极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快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要加大投入研发施行节电、节水、节材等能源利用、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零”排放等技术,提高废渣、废水、废气、废旧金属等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三是强化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减少污染排放。要严把环保门槛,对新上项目严把技术水平关、资源消耗关和环境保护关,坚决杜绝高能耗高污染、浪费资源的企业落户海西,进一步完善政府环保责任考核和追究制度。加大污染治理力度,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法律法规的生产企业坚决依法治理。
(五)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要树立开发人力资源也是发展生产力,培养人才也是生产性投入的理念,大力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社会氛围。抓好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创新人才开发利用体制和机制,建立和完善以能力、业绩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以及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任用机制,做到人尽其才。依托州内外教育资源,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各类人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要继续积极发展各类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加大劳动者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要指导企业完善职工培训制度,建立健全培训、考核、使用相结合并与待遇相联系的激励机制。要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职业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牧民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牧民,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海西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曾祥辉.发挥优势找准定位展示作为[J].福建理论学习,2008(2)
[2]罗生祥.实施“心各”工程构建和谐海西[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7(3)
[3]姚钦华.海兴则海西兴——全国政协“发展海洋经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专题调研侧记[J].政协天地,2009(6)
[4]吕雅琴.刘妍,李亚绒.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收入分配政策选择[J].西安社会科学,2009(4)
[5]林福志.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福建金融,2009(12)
[6]曾宏.海西建设必须重视发展循环经济[J].引进与咨询,2006(1)
[7]王书华.海峡西岸经济区科技支撑现状与战略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12)
[8]张志南.抓住海西建设机遇促进福建经济金融快速发展[J],《新金融》2009年(10)
[9]巴明德.励精图治科学发展——2009年海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9年(6)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
- 上一篇:透析个性发展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 下一篇:探索健身运动与心理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