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应付金融风暴下的经济发展
时间:2022-04-27 03:54:00
导语:浅论应付金融风暴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
2007年,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的金融震荡,导致亚洲金融危机,以致于受冲击的国家提高进口关税并使本国货币贬值,而未受金融风暴冲击的发达国家则运用反倾销税来加以应对。鉴于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新版关税战很可能会大规模上演。为遏制贸易保护主义,各国领导人应该重启多哈回合谈判,同时建立一个“全球经济危机保障机制”来监控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并促使其在危机过后及时撤销。
关键词:贸易保护主义全球经济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世贸组织规则贸易保护措施进口关税货币贬值
一、全面部署经济工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阐述了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原则。在讲话中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阐述了09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具体部署了经济工作。行中的困难会议指出,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目前,这场金融危机不仅本身尚未见底,而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进一步加深,其严重后果还会进一步显现。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
二.立足扩大内需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财政货币政策。
(1)、要较大幅度增加公共支出,保障重点领域和重点建设支出,支持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实行结构性减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先进装备制造业、服务业、中小企业、重大改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2)、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救助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注意准确把握政策导向,按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优胜劣汰的要求,着重缓解和消除发展的瓶颈制约,切实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搞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项目审批和建设程序办事,坚决防止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绝不能降低工程质量,绝不能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
(3)、要提高公共投资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带动效应,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渠道,增强拉动经济增长的社会合力。要发挥货币政策反周期调节和保障流动性供给的重要作用,促进货币信贷供应总量合理增长,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引导和改善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进一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4)、要支持能够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需求的项目,支持在国际分工中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先进生产能力建设,支持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有效引导结构调整。
(5)、要保持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治理水平,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增强投资者信心。要把满足居民合理改善居住条件愿望和发挥房地产业支柱产业作用结合起来,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减轻居民合理购买自住普通商品住房负担,发挥房地产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2、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3、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
4、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5、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6、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
7、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
8、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
三、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1、确立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基点的新战略。要突破旧的思想观念的限制,以发展民营经济为战略和政策基点,以市场化为基本原则,把重点转移到加速新的经济管理体制和制度的建设上来,旧体制的改革要在新体制的塑造过程中逐一解决,但新体制的塑造一定是第一位的,要有“破”有“立”,使民营经济获得前所未有的良好战略环境。首先,可以确立人们对民营经济是经济增长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成份定位的新意识,逐步消除民营经济只是“边缘经济”、“小狗经济”、“草根经济”的错误看法;其次,政策制定上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一些歧视性政策要得以纠正,要确定市场准入的统一标准。凡是竞争性行业,都应该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目前仍然由国有企业控制的传统垄断性行业,也要引入竞争机制,采取适当方法允许民营企业逐步进入,凡属已经和将要对外资开放的行业都应当对民营企业开放,等等,建议制定并颁布《民营企业投资与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法》,政府还可据此制定和颁布《民营企业投资产业目录》。最后,从立法角度来看,“私人合法财产不容侵犯”的条文应写进宪法,允许民营企业与其他市场主体一样享有国民待遇,需要清理现行的与世贸组织要求、市场经济规则不相符合的法律法规,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完善民营经济投资法律环境,即建立公开的、统一的市场准入的法规,公平的、符合市场规则的投资服务体系,公正的、有效保护合法财产的法制环境。
2、放开投资领域准入限制。市场准入的限制是当前制约民营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环境因素。民营经济是从资金、技术门坎低的竞争性产业领域生存并发展起来的。现在的民营经济无论在经济和技术实力等方面都大为增强,已经具备了进入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产业的能力,进入的门坎只剩下政策壁垒。启动民间资金,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首先要按照中央要求,放开民营经济准入领域,真正做到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领域,都要向民营资本开放,凡是法律、法规未明确提出准入条件的,都要向民营企业放宽;凡是对外资开放的投资领域,对民资一视同仁。同时,除涉及国家安全、人体健康、国家专控的商品和行业之外,企业可根据意愿自主选择经营范围,不再加以具体限制。政府应当寻求制定准入政策的基本原则,切忌哪一领域紧迫了就只出台关于这一领域的政策。从基本趋势来看,民营经济必将从竞争性产业领域逐步渗透到所有产业的可竞争性领域。因此,我们要深入研究产业内部的可竞争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放开一切可以按市场原则进行运营的产业和亚产业领域,包括道路、桥梁、污水、垃圾处理、电信、邮电等基础设施,乃至于文化、卫生和教育等“软产业”领域。
3、完善和调整民营经济融资体系,支持民营经济拓宽融资渠道。
资金不足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和财政部门要利用自身信息渠道广、信息量大的优势,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有用的信息,要充分运用自身的经济职能,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建立一系列制度来拓宽民营经济融资渠道。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对一般投资项目的审批手续,对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允许发展的项目,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备案制。同时,依法加强对民营企业在安全生产、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并通过产业政策,融资和税收杠杆以及信息引导等,减少和避免不合理的重复建设;
(2)重新构建民营企业贷款担保机构组织体系,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建立互助资金和联保制度,通过企业入股、社会筹集和政府支持建立互助资金,发展以市场机制运作的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推动居民储蓄投向民营企业贷款担保基金,由保险机构实施或由地方财政出资并及时进行补偿,以保持担保基金金额的动态平衡;支持区域或行业投资机构联合成立担保组织,支持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企业群体共同出资设立以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机构,为区域内、行业内、群体内的民营企业贷款提供规范有效的担保。
(3)建立和发展多层次的信贷与担保体系,为传统民营产业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尽快推行国内BOT及其演化形式BTO、BOO、BOOT和BOOST等投融资方式,建立多极化的项目融资体系,为民营经济投资基础领域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民营银行的建设,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地方性民营中小商业银行,同时设立股份制科技开发银行,支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各商业银行可结合当地产业结构特点,对环保型、采用适用技术型和科技开发型民间投资给予稳健的信贷支持,推动对民间投资的“打包”金融服务。
(4)在改善和加强金融监管条件下发展民营中小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事实证明,发展民营中小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并不会加大金融监管难度,因为这类机构没有政府做担保,其生死存亡完全取决于机构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和经营效率。以城市信用社为例,在实践中,信用社大多运作不够规范,风险控制能力很弱,潜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但是也有一些管理严格、经营效益良好、不良资产比例很低的实例。凡是经营存在问题的城市信用社,无一例外地均存在产权不清,所有者未能真正行使权利的问题。而经营稳健的优质信用社,往往名义上是集体所有制企业,实质上则为民营企业,产权关系十分明晰。因此问题的实质并不在于信用社的所有制性质,而在于所有者是否缺位,法人治理结构是否完善。由于金融机构是否具有内部风险控制能力的关键是产权制度,因此一方面要消除对民营金融机构的“恐惧”心理,在规范产权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方面下功夫;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以“钱庄”经营者谋求非法“圈钱”为监管重点,制定系统的经营规范并严格加以监管。
(5)疏通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建立全方位的资本市场。首先,要鼓励民营企业通过改制直接融资。在我国现阶段,它具备能够得到不需偿还的外部所有权融资、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有效配置社会资源等优势,无疑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融资渠道单一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其次,对民营企业进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它具有将消费基金转化为生产基金,把短期资金转化为长期资金的功能。股份合作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企业制度的创新,它吸收了股份制与合作制的优点,更适合当前国内民营企业的具体情况。再次,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又称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对于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高科技型新兴企业的融资问题效果较佳。基金通过筹集社会资金投资于企业,可以有效地实现储蓄——投资的转化,解决被投资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基金采取长期股权投资方式,可以充实企业的资本金,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最后,建立多元化的资本市场融资机制。要积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和长期票据市场,丰富资本市场的交易品种。要制定并执行股票市场统一的上市标准,消除民营企业在主板市场上市融资的歧视性待遇,加大民营企业通过股票市场直接融资的力度。要加快建立“二板市场”,即创业版市场,使成熟的民营高科技企业能够及时上市融资或变现退出市场,应重新开放“三板市场”即地方柜台产权交易市场,使那些不具备上“二板市场”条件的民营企业能通过地方柜台产权交易市场兼并重组或进行转让,通过吸纳风险投资、发展场外交易市场及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另外,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应纳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规划之中,该市场可以成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渠道,还可发展成为企业兼并、收购的渠道。
4、建立发展民营经济所需要的社会化服务支持体系。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条件。民营经济是单性、弱势个体,需要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持,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尤显得重要。首先,服务体系要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市场准入、信息共享、技术援助、人才开发、资金融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功能。要大力鼓励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审计所、咨询公司等中介组织的作用,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经营成本;要积极引进国际市场的中介组织参与到我国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当中,参与到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强行业协会的协调、规范职能,通过行业协会实现民营经济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其次,服务秩序要规范。社会化服务要合法、合理服务,合法指的是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合理指的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不合理、不合法,不仅给企业的发展埋下危机,而且破坏了我国的经济秩序,美国近来接连出现的大公司会计丑闻令人警醒。服务秩序的规范化,需要法制的规范,要把握好法制的空间和约束,处理好合理化竞争与合法合理经营的关系,要加强从业人员的素质建设。第三,服务环境要和谐。要树立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理念;要牢固树立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理念;要形成人人为民营经济服务,人人参与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5、民营经济要重视自身信誉的塑造,并促使民营经济自身的制度改进。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信条,只有注重声誉,诚实守信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交易的多次博弈中获得最大利益。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曾有过不守信用的短期行为,败坏了民营企业的声誉。因此,民营经济的发展要求民营企业家们在重新塑造自身信誉上作更多的努力。从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契约履行等方面着手,逐步取信于客户、取信于消费者。目前许多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多数是由出资人实行家族式管理。据统计,目前在中国大陆的非公有制经济中,家族式经营的企业至少占到了90%以上。在这些企业中,既有家庭作坊式企业或单一业主制企业,同时也有合伙制企业、共有制企业,甚至还出现了家族成员保持临界控制权的企业集团。对家族式企业的看法持肯定态度的有之,持批评否定态度的有之。总的来看,家族式企业利弊兼有,其有利的一面是有利于动员和利用既有的人力资源,降低机会成本,便于理顺利益关系,降低内部沟通成本,降低监督、费用,有利于有效地完成原始积累的过程;其不利的一面是在人才资源利用方面具有局限性,压抑了家族外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工作积极性,不利于高科技人才的引进,不利于决策信息的正常传递,不利于先进管理模式的引进,难于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需要。正因为如此,家族企业在小企业中比较普遍,在大型、特大型企业中相对较少。根据世界企业发展的历史经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法律的不断完善,企业制度和企业管理也会走向现代化。也就是说,企业新制度的采用与企业的规模大致成正比。我们已经看到,近几年我国民营企业已经出现了依照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改制的倾向。当然,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完成两个转变:一是体制上落后的产权模糊转变为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二是企业管理者必须尽快完成从第一代创业者向第二代职业经理人的转变。引进职业经理人可以给家族企业注入活力,帮助其组建适合发展需要的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讲,引进职业经理人是解决家族企业管理弊端的最佳方法。当然,“企业形式无所谓高下,只要在当地管理交易成本最低就是好形式”,因此,全盘推翻家族制也是不可取的,民营企业选择什么样的企业体制和管理方式,要由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定。不过,对那些具有一定规模且产权多样化的民营企业,要帮助它们在企业内部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促使其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从而改善、提高他们的决策水平和决策效率。总之,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能力,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N】,社会财经报20081208
2、王黎明论“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N】中国企业报20081119
3、陈柳钦论如何促进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等【N】社会财经报20090128
- 上一篇:诠释西方国际贸易发展的里程碑
- 下一篇:深究公路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