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联系诠释
时间:2022-04-25 09:29:00
导语: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联系诠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文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行业分析,关联性
论文摘要:本文从提高产(行)业的增加值总量来提升就业水平的角度而言,第三产业优于第二产业;建筑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行业具有很强的就业发展潜力;而制造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三个就业的支柱行业尽管就业潜力有限,但应巩固、维持其目前的就业规模。
从产业结构角度研究就业问题,最终会归结为对不同行业的吸纳就业能力研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关联问题,导致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就业吸纳能力一有的行业增加投入可直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有的行业增加投入,虽然给本行业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不多,由于它会直接或间接消耗其他行业的产品,会导致其他行业或部门从业人员增加。
关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已有文献大多支持产业结构变动对于我国就业的显著影响。通过这些学者的文献研究发现,之所以研究结论产生较大的差异,除了所采用研究方法和所选取的研究数据不同之外,还可能是由于学者们更多地是从三次产业的角度分析产业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揭示了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扩大就业措施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促进就业结构良性发展的建议,但细化到产业中各个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的分析则很少。产业中的各个行业均有很强的“异质性”和“动态性”,而这对其就业吸纳能力具有重大影响,基于产业层面的总量分析所得出的政策建议并非适用于每个行业,部分行业最终的就业状况甚至会与政策期望相悖(王孝成,于津平,2010)。
此外,以往为数不多的针对行业就业吸纳能力的研究往往以该行业全部从业人员而非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就业状况作为研究对象。由于农业的在就业中的“蓄水池”作用,乡村就业人员群体绝大多数在家里还承包土地,因此,如果回家务农就不算失业,充其量是就业不足(蔡防,2007);但绝大多数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失业则属于“显性失业”,对社会稳定的冲击更大。近年来,绝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应届大学生均涌向城镇寻找工作,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所占总就业人员的比重逐年上升,2009年年底已达36%。据预测,在2020年之前,城镇劳动年龄人口一直会保持较大的增长压力(张车伟等,2005)。同时,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单位人员就业的影响更为直接;且由于其主要代表城镇正规就业,故统计数据更为准确。因此,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更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近年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
通过对我国近年各产(行)业的增加值结构、城镇单位人员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明了我国各产(行)业未来的调整方向,也可以了解基于行业细分的我国城镇单位人员的整体就业状况,并找出吸纳就业较多的重点行业。
1.我国近年各产业的增加值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其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演变历程。
(1)产业层面。从2009年度的各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来看,我国的第一产业仅占一成左右;在剩下的近90%的份额中,第二、三产业几乎各占一半,前者高出后者约3个百分点。从变动趋势来看,自2004年始,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逐年下降。此外,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7年来均是小幅变动,显示出很强的稳定性。但两者的比重差自2006年达到7年的峰值(高约7个百分点)后不断缩小,至2009年,两者比重差已缩小为不到3个百分点,后者已俨然形成一种迎头赶上的趋势。
(2)行业层面。近7年(或5年)间,各行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呈现出如下特征:
分行业来看,变化幅度不大的是(2个)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基本属于持续下降的是(7个)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教育,住宿和餐饮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基本属于持续上升的是(6个)建筑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采矿业、房地产业尽管分别在2007年、2008年有所回落,但总的趋势还是上升的。
2.我国近年各产业的就业结构。根据历年《年鉴》,2003年以前,尽管披露了“按行业分就业人数”,所统计的就业口径由原先的全口径缩小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鉴于此,本文将研究对象界定为“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为行文方便,以下以“就业人数”称谓之而不再特别注明。
(1)产业层面。从2009年度的各产业就业人员的所占比重来看,我国的第一产业仅占不足3%;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7年来均是小幅变动,显示出较强的稳定性;但两者的就业比重差自2007年达到7年来的最小值(7.4个百分点)后不断扩大,至2009年,两者差已扩大为约9个百分点,显示出第三产业越来越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
(2)行业层面。近7年间,各行业就业人数所占比重呈现出如下特征:
总体上,我国就业人员的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且非常稳定,近7年来,70%的就业人员分布在制造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采矿业(2006年之前是批发和零售业)六大行业中。
变化幅度不大的是:采矿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制造业。
基本属于持续下降的是: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教育。
基本属于持续上升的是: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建筑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二、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性分析
分析产(行)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性,探究前者的变化对后者是否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程度,进而揭示其就业吸纳能力的首要前提是确定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其次,是否扶持某产(行)业的发展以有效促进就业还需在两者存在正相关的基础上判定其是否与我国未来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相符。
在上述两个前提的约束下,考虑到某个产(行)业无论在增加值规模还是在就业人员总量方面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张,均存在投入的边际效用递减问题,故从增加值角度出发,某个产(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实际上由其就业的“存量吸纳能力”与“增量(边际)吸纳能力”两部分构成。前者指某年度该产(行)业创造单位增加值所需要的就业人数,可用“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指标来反映。该指标实质上是一个以绝对数量反映产(行)业劳动密集程度的指标,与所属产(行)业的自身特性密切相关。后者指该产(行)业某年度新增增加值比例所引致的新增(或减)的就业比例,实质上就是“就业弹性”的概念。
1.相关性分析。产业层面,三次产业的增加值与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六年来呈高度相关关系,并均通过了检验。其中,第一产业是负相关关系;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为正相关关系;总体上来说,GDP的增长能拉动城镇单位人员的就业。
行业层面,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的增加值与就业人数的六年来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并均通过了检验;批发和零售业则呈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因此该行业的增加值规模扩大对提升就业水平无益;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没有通过检验,说明其相关性较差,难以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2.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分析。金碚等(2010)在研究中使用了劳动生产率的倒数一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来衡量不同产(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的大小。本文也采用该指标来计算某产(行)业创造每亿元增加值所需要的就业人员数。该指标并非像就业弹性系数那样是两个“增量”比率指标之间的比值,而是某一年度增加值与就业人数两个“存量”数量指标之间的比值,能更直观、全面地反映其就业的“存量吸纳能力”。
根据计算,无论从总体状况、产业层面还是行业层面,近年来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均呈现出持续下降趋势,唯一的区别就是下降的幅度不同--按增加值不变价格计算,第一、二、三次产业的该指标在2008年分别比2005年下降了约20%、25%、27%,这充分说明近年来科技与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了各行业的劳动效率与生产力水平;同时,资本深化对于劳动力的“挤出效应”大于“补偿效应”。此外,从该指标历年的数值来看,第三产业明显具备比第二、第一产业更强的就业“存量吸纳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第二产业始终比第三产业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并且两者的劳动生产率之差近年来有逐渐拉大的趋势。这意味着第二产业的劳动报酬相对较高,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不愿意向第三产业转移,富余的第一产业劳动力在转移的时候,也会优先考虑第二产业,因为其回报率较高。
行业层面来看:教育,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4个行业的该指标值很高;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4个行业的该指标值较高;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采矿业等6个行业的该指标值较小;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等5个行业的该指标值很小。从中可以看出,具有很高就业“存量吸纳能力”的4个行业均属第三产业;具有较高就业“存量吸纳能力”的4个行业中除建筑业外,其余3个也属第三产业;这从行业层面进一步验证了第三产业明显具备比第二产业更强的就业“存量吸纳能力”。
结合相关性分析的结论,尽管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的增加值与就业人数六年来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但其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无论以当年价格计算还是以不变价格计算都处于较低水平,低于第三产业平均水平,故其“存量吸纳能力”较低,其增加值的增加对就业的贡献非常有限。
3.就业弹性分析。就业弹性系数是经常用来计算某产业(或行业)的增长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一个指标。许多学者用该指标来计算各产(行)业就业吸纳能力。、但是在给定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就业弹性的变化才能主要归功于相对于经济结构的就业结构的变化(张车伟,20);而我国近年来各行业的技术进步的作用非常明显。此外,弹性是两个增长率之问的比率,就业弹性高并不说明就业更加充分;反之,就业弹性低也不意味着失业更加严重(张车伟,2002)。因此,丁守海(2009)、蔡昉(2004)等学者均指出了该方法存在固有缺陷。尽管如此,本文认为一段时期内的就业弹性变动趋势仍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某产(行)业的增加值增加对城镇单位人员就业的“增量吸纳能力”,故仍引入了该指标来评估各产(行)业增加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性。
教育,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8个具有很高或较高就业“存量吸纳能力”;但除建筑业外,无法获取其余7个行业基于不变价格的增加值时间序列数据,因而无法比较准确地进行相关性分析。因此,本文对上述8个行业进行就业弹性分析,一方面是对7个未进行相关性分析行业的深入分析,另一方面是对建筑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再次进行验证。此外,尽管制造业的就业“存量吸纳能力”较低,但由于其无论在增加值比重方面还是在就业比重方面均在所有19个行业中位居首位,出于重要性原则,本文也将其纳入就业弹性分析之中。
由表1可见,产业层面,第二产业除了2008年外,其余年份就业弹性系数均为正且呈现一种不规则的变动趋势: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近五年来一直为正且呈现一种逐年递增的趋势。此外,2008年之前,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均高于同年度的第三产业;之后,后者高于前者。这表明,第二、三产业的增加值的增长能够拉动本产业的城镇单位就业增长,但拉动的力度并不一样--近两年来第三产业的拉动力度要高于同期的第二产业。
在行业层面,从第二产业来看,(1)制造业的就业弹性系数明显地逐年下降,表明其增加值增长对就业的拉动力度越来越小,加之其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较低,缺乏就业潜力。这表明,就目前而言,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因素降低了其增加值增长的就业空间。但另一方面,考虑到无论在增加值方面还是就业方面,制造业都在规模上位居首位,更重要的是,它是其他行业发展的基础,属于典型的支柱产业,因此,从保持就业水平而言,该行业不应被削弱。
(2)建筑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各年度始终为正且平均而言在第二产业的4个行业中值最高且高于第三产业中14个行业中的10个,其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也较高。同时,无论增加值比重还是就业比重,建筑业近年来均呈现持续上升的状况,说明其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此外,该行业属于资本密集、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显著,劳动就业规模的扩大有助于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提高产业竞争力。还有,除了对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有就业推动作用外,对就业人数更多的农民工队伍以及其它相关产业就业的推动力度更大,故通过提升其增加值的方式增加就业的潜力巨大。
从第三产业来看,(1)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个行业既具备很高的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也拥有平均而言较高的就业弹性系数;此外,上述两个行业近年的就业比重也在持续上升,因此,具有很强的就业增长潜力;尤其是后者,目前就业比重很小,就业发展空间较大。
(2)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两个行业有较高的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且就业弹性系数近年来较高。同时,上述两个行业近年来无论是增加值比重还是就业比重均持续上升,属新兴的第三产业,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此外两者目前就业比重较低。因此,其具有较强的就业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
(3)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两个行业具备很高的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且就业比重位居第三产业中的前两位,但就业弹性系数不高且其近年来的就业比重变动趋势要么是持续下降,要么是比较稳定。因此,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尽管其就业增长潜力有限,但仍要维持就业规模。
(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尽管有较高的单位增加值就业人数,但就业弹性系数要么为负,要么为很小的正值,且增加值比重、就业比重近年来持续下降,故通过提升其增加值的方式增加就业难度较大。
三、基本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经济发展是促进就业的根本途径。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镇单位人员就业结构与产(行)业的增加值结构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就业结构与产业升级的协调互动是有效促进就业与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
- 上一篇:通胀率的货币政策构建综述
- 下一篇:重置艺术教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