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综述

时间:2022-04-10 09:14:00

导语:辽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综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辽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综述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构优化改革创新

内容提要:辽宁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必须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主攻方向,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必须深化改革,以创新精神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充足的动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既是时代的命题,艰巨的任务,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考验。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辽宁省经济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务,它不仅关系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进程,也关乎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今后五年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是时代的命题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2010年以来,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一直被广泛热议:先是年初,国际著名观察家、《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刊登署名文章,他认为新世纪头十年世界最重要的事件,不是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大衰退,而是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带来的绿色;接着是全国“两会”前,《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以“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为题的署名文章,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继60年前新中国成立的社会制度转型、30年前实行改革开放经济体制转轨后,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第三次重大抉择;之后,关于经济转型命题的探讨,频频见诸于各种高层研讨和新闻媒体中,而且从理论到实践,被经济界及各方所重视,其原因和背景就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现代化进程中必须破解的问题。世界不少国家在迈入现代化门槛后,最初发展势头相当不错,但后来纷纷停滞、甚至逆转,比如“拉美陷阱”、“日韩停滞”等,原因是没有及时调整发展方式。从我国看,近年来由“电荒”到“油荒”,再到“气荒”,2010年初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又闹起了“人荒”,对此有的专家怀疑中国已经出现“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变为短缺。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又提出要加快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其中之一即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直到党的十七大,才明确提出了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是,在一味追求增长速度的体制机制下,在价格形成机制不能真正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代价的背景下,在以发展速度和规模论成败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久推难转”、“转而不快”,充分反映了转变的艰巨性。

二、辽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思路

辽宁省委、省政府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度重视,已经做出了部署,明确了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和在发展中调结构、在调整中求发展,走出一条具有辽宁特色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路。这一思路完全符合实际,实践中要紧扣“调结构”这条主线,突出以下几点。

1.坚持抓投资与促消费、扩内需与稳外需“两个并举”,推进需求结构调整。2009年,辽宁省GDP增长13.1%,“三驾马车”中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7.1%,消费39.7%,净流出为-16.8%。由此可见,辽宁省与东南发达地区不同,短期内投资的拉动作用仍不可忽视。要抓住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机遇,突出抓好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重点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同时,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有研究表明,消费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增速将提高1.5—2.7个百分点。

2.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壮大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这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辽宁产业结构的重中之重。在改造传统产业上,一方面要做好延长产业链的文章,推动装备制造、冶金、石化等行业向“U”型曲线两端的研发、设计与营销、品牌等环节延伸,尽快改变卖原料、加工低档初级产品和给别人配套的状况,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附加值,跟上世界“再工业化”步伐。另一方面,加大用高新技术改造和精深加工的力度,狠抓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带动性强、产值超百亿的企业,建设一批产值超千亿的产业集群。同时,还要加大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力度。

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如果传统产业重在改造升级的话,那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则是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关键;如果改造传统产业要更多调整存量的话,那么发展新兴产业则重在扩大增量。要结合编制“十二五”规划,对已经明确重点发展的九大新兴产业进行深化、细化和具体化。当务之急,一是要科学进行谋划,特别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搞清内涵,明确重点。二是抓紧落实项目,看准的要加快推进。三是要研究制定有关扶持政策。发展新兴产业,需要政府、市场、企业和科研单位共同配合,早期政府的引导不可或缺,要研究在科技、融资、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

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当前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这是国际普遍的经验:发达国家从“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型,都集中体现在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渗透和融合。要发展一批对先进制造业支撑能力强、与城市化进程结合紧密的现代服务业,在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信息服务、技术研发和节能环保服务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3.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开发人力资源和节能减排为重要抓手,推进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是结构调整的核心,是决定经济转型成败的首要因素。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要充分发挥辽宁省科研院所多、科技人才储备充足的优势,集中科技资源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人才。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重点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还要继续做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当前,辽宁省要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开展引进工作,做到结构调整到哪里,引进工作就延伸到那里。同时,不仅要引进高端研发人才,还要引进管理人才、金融人才和科技型企业的创业人才。

推进节能减排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当务之急。无论从历史教训、现实需要,还是长远发展的趋势看,都必须摆脱和抛弃黑色发展之路,寻求绿色发展之路。要在继续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下力量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认真抓好辽宁低碳经济试点省的各项工作,坚持提高现有能源利用效率和开发新能源两手抓,重点应从工业节能、建筑节能和电动汽车这几个技术相对成熟、见效较快的方面入手,最大限度地促进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与低碳经济的融合。

4.以发展社会事业为重点,继续改善民生。这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最终目的。结合辽宁实际,一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2010年,我们已经对全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进行了调整,月人均增加121.7元,同时还要落实好对农民的各项补贴政策,以及其他的增收措施,目的就是要使城乡居民收入有一个稳定较快的增长。二是促进就业再就业。据初步预测,2010年全省新生劳动力将有50万人左右,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24.5万人,加上去年登记失业人员41万人,仍有90多万人需要就业安置。

三、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动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坚持以构建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为重点,推进关键领域改革。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换句说讲,体制不改则转变无望。

首先,要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又好又快、好字当头”的方针,绝不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发展,绝不以扩大社会矛盾、增加历史欠账为代价求发展,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

其次,要研究建立健全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促使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消除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以及片面追求速度的短期意识,进而真正把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发展效益结合起来,实现高水平、有质量、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再次,要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包括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财税改革、资源产品的价格改革等等,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制度保障,进而从源头上解决经济增长粗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