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城镇化水平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
时间:2022-02-15 11:35:00
导语:剖析城镇化水平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目前,加快城镇化建设对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以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城镇化对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实证分析了我国城镇化水平与城乡居民收支的关系,并提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政府长期的“二元投资”衍生的后果是城乡的“二元消费”特征。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大、中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已基本现代化,而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和县、镇居民消费能力相对低下,生活水平明显落后,我国农村消费市场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程度。因此,“三农”问题不解决,县域经济不振兴,就无法真正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
解读2009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就会发现该会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城镇化建设。这意味着政府经济工作重点由原来的三农建设转变为城镇化建设,以此撬动农村、城镇消费市场,还将带动城镇投资,改善进城农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这一重大决策凸显城镇化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它将成为后危机时代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成为我国内生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动力源。
回顾各国工业化进程,与工业化同步并进的便是城市化或城镇化,这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的典型特征。农村边际消费效应较高,我国提升内需的难点、重点和关键点均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农民脱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间也存在不少问题。在当前新的发展背景下,重新审视农村消费与城镇化互动机理与路径,对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以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镇化是启动农村居民消费的现实选择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城市化经历了从低速、波动、停滞走向稳定、快速发展的过程。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化水平整体仍然偏低。据联合国世界发展报告统计,2000年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达47%,发达国家为74.4%,而我国2009年底仅为46.6%,比发达国家低二十几个百分点,我国与日本的86%、韩国的81%相比差距甚大,因此城镇化进程的意义巨大。积极稳妥地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不仅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减轻农村人口向城市高速流动的压力,更为重要的是,在经济处于全面过剩的情况下,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启动城乡居民消费品市场,创造最大增长空间,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镇化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过低的根本原因是农民增收困难和收入增长速度缓慢导致农民收入水平过低。从表1可知,近二十年来,我国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6.52倍,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10.37倍。2009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3.33∶1。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正是因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过低才导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过低。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减少了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相应地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有利于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和提高农民收入,也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为城镇化所产生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集约效应会创造大量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就业岗位,从而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矛盾,增加农民即期收入水平,对消费总量直接产生影响。同时,城镇就业岗位的相对稳定性和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会降低农村居民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约束,提高农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从而增加即期消费比例。
(二)城镇化能够优化消费结构并改变消费模式,推动需求结构的升级
我国当前消费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一是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受阻,住房、小汽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普及和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尚需时日;二是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转换断档,农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转变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根据詹姆斯•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理论,人们购买新消费品的倾向取决于其周围的消费环境。城镇化引起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变化,会产生农村居民消费城市化。所谓消费城市化即消费的完全商品化所产生的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城镇化通过促进城乡经济、文化、技术、信息的交流与协作,有效地实现城乡市场的统一与对接,改变农村居民相对闭塞、落后的文化观念,优化现有的产品需求结构,创造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主体,扩大农村市场的消费空间。进入城镇的农村居民,购买各种消费品时,不仅会与同一收入阶层的城镇居民比较,而且会受到较高收入阶层消费时尚的影响以及各种广告的诱惑。所有这些影响诱使农村居民改变原有的消费习惯,向高消费率与低储蓄率转变。由于消费示范的影响,城镇化使迁入的农村居民的偏好改变,更加偏好教育和健康相关的消费性支出。此外,城镇化使家庭规模缩小,就业率提高,增加了对住房、家庭设备和服务的需求。
(三)城镇化可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拓展农村市场
1.城镇化可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不仅可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状况,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而且可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现代化消费品在农村的普及,使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真正成为农民的消费热点。当前,许多农村地区未铺设自来水供应管道,收不到电视信号,生活用电价格高,这些都限制了消费,使家用电器无法成为农民的消费热点。2008年,农村每百户居民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机的拥有量分别为99.2,30.2,49.1,9.82,仅为同年城镇居民拥有量的74.6%,32.3%,51.9%,9.8%。因此,城镇所提供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是提高农民居住质量,使现代化的生活消费品进入农民家庭,提升农民的生活消费层次,进而大幅扩展农村消费市场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
2.城镇化有利于合理布局农村商业网点。加快城镇化建设可以构筑适应农村市场特点的流通网络,拓宽销售渠道,在条件比较成熟的城镇积极发展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逐步把连锁经营、配送等现代流通形式向农村延伸。企业向消费者提供安装、调试、维修、包退、包换等售后服务,解决好农村对家电产品经常出现的购买难而维修更难的问题。应该看到,农民对于现代生活方式是向往并且乐于接受的,近年来的家电下乡受到农民的积极响应就是很好的说明。农民在家用电器、交通工具、住房、教育、医疗、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消费,很大程度上依赖城镇提供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条件,没有城镇作为载体,农民就是有消费能力也无法消费。
(四)城镇化可以刺激投资需求,扩大民间投资
2009年我国经济强劲的复苏背后,房市、车市、股市扮演重要的角色。而我国有1.4亿异地流动农民工,他们有“住房梦”、“城市梦”和“创业梦”三大小康梦,这三个梦想的背后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的三大梦想在拉动内需方面所产生的效应要比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大得多,农民的市民化将引爆巨大的市场需求,首先就是带动房地产业的发展,同时城镇化也可以有效地带动民间投资。当前强劲的复苏背后主要是靠政府的投资,未来民间投资如何接力政府投资则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城镇化是与民间投资紧密相连,如温州模式、晋江模式和苏南模式,这些地区的城镇化主要就是靠民间投资带动的。
上述资料及计算结果表明:第一,无论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随着城镇化比率的增长而增长。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城镇化比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增加52.91元;而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会增加178.15元。第二,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均随着城镇化比率的增长而增长。城镇化比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加40.29元;而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会增加129.89元。这说明城镇化水平越高,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越多,相应地消费结构升级也越快。第三,从城乡对比来看,城镇化比率对城镇居民的收入和消费的影响一直高于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的影响,这表明城镇化的收益大部分为城镇居民所享有。通过对回归方程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城镇化比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多增加125.24元;而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比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多增加89.60元。
城镇化比率的提高对于消费的拉动可以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城镇化比率的提高可以增进原有城镇居民的消费,这或许可用城镇发展的规模经济来解释;第二,城镇化比率的提高使得农村居民收入提高,从而促进了消费的增加;第三,城镇化比率的提高意味着一部分农村居民转化为城镇居民,该部分农村居民由于所处环境和收入状况的改变也会增加消费。这充分说明了城镇化的发展对消费的拉动。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11243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3661元,这意味着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后,消费支出的绝对值平均来说将会增加5867.53元,光是增加的部分就是农村居民原有人均消费支出的2.1倍。因此,城镇化会有助于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并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城镇化滞后是我国农产品和工业品双重过剩的症结所在,因此,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转变农村居民生活方式,提高其消费水平,是启动农村市场的重要方面。为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快制度改革,夯实农村居民消费基础
1.创新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长期以来阻碍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一个门槛。在城乡户籍管理中,要进一步消除各种影响人口集聚的制度障碍,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制度保障。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要“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这是迄今中央政府关于户籍制度改革最具突破性的规定。因此,要消除户籍歧视,还农民完全国民待遇,应尽快变户口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淡化户籍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制约作用,实行用工制度与户籍制度弹性挂钩,实行按居住地划分城乡人口,按职业确定身份的户籍登记制度,并逐步用身份证制度代替户籍制度,用经济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来调节人口迁移,真正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最终目标是保障公民迁徙自由的权利,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从而使迁移做到有法可依。要剥离附着在户籍上的种种倾斜政策,保障城乡人口在就业、居住、教育、社会保障、公共设施与福利服务等基本权利的完全平等,避免出现对农民的制度性歧视,彻底解决进镇农民的后顾之忧。
2.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如果土地制度不变,与土地相关的制度不改,仅仅是把农民的户籍变成中小城市与城镇的户籍,基本上不会有太大作用。目前我国缺乏必要的交易机制,大多数离农进城的农村居民的宅基地与承包地被变相低价出售了,仅给农民住房与社保是不够的,必须要解决他们的创业资本或者就业问题,才能稳定。因此,需要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使农村居民在长期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能够依法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积极鼓励离农进城的农村居民将原承包的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既可以作为进城定居或创业的启动资金,又有利于推进农业规模经营。一是改变土地供应方式。将现行的城镇出让的建设项目用地由审批制变为市场化,即由国家垄断城镇土地一级市场,开放土地二、三级市场,公开竞价交易。要在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原则下,处理好城镇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在接受国家监督和调控下,由县、市政府对乡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一次性买断土地所有权,逐步批租。属于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益应实行专户管理,并按规定使用。
二是要建立建设用地有形市场。在坚持土地有偿使用和严格实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促进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的形成、发育,并逐步规范。在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允许集体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以作价入股、联营等方式举办企业;进镇农户的承包地,可以通过股份制、有偿转让等方式转让经营权。
(二)科学规划,错位经营
城镇化战略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但错误的城镇化道路,可能会成为引发严重问题的导火索。因此,要研究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我国的城镇化道路不能急速冒进,必须依据规划循序渐进地推进。城镇化不仅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的过程,也是城镇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要针对当前城镇化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突出问题,做好充分的论证和规划工作。由政府多个部门、多学科组成,吸收学者、专家、企业、居民参与,广泛搜集国内外各类城镇规划的成功经验和模式,研究其产业配置和转移的成功经验和具体操作程序,科学调整城镇化发展战略,要注意对城镇体系、产业结构升级和生态系统保护进行综合规划,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大中小城市各司其职的产业体系和城镇体系,为产业的设置和调整,为各城市功能的分工与协作创造较好的条件,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等级分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高效城镇化体系。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远期与近期、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要重点强调城镇发展的质量。同时,不同区域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应该有所差异,各地区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时,应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各个地区实际的发展目标,不能盲目地在城镇化比率及有关城镇发展指标方面进行攀比。如果把城镇看作是经济体,那么这些城镇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就在于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和差异化发展。此外,各级地方政府要自觉遵守规划,带头执行规划,按照规划要求一任接着一任干,要保持规划的严肃性。过去在一些地方的城市发展规划中,朝令夕改、盲目规划,而“每一次规划失误或不科学所造成的浪费,远远超过普通人的想象力,动辄以几亿或几十亿计算”。
(三)建立有利于劳动力转移和集聚的劳动力市场机制,使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
一要打破城乡分割壁垒,消除劳动力流动和集聚的行政性障碍,建立“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由择业”的市场化就业制度,其关键是加快城市就业用工、福利体制和社会保障三位一体的改革,以消除劳动力市场不完全竞争的病根。
二要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支持系统,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包括信息咨询、职业介绍、技术培训、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协调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加快建立城乡沟通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使分散的小农户与大市场连结起来,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和合理使用。
三要加强劳动力市场的法制建设,依法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益。防止市场垄断、歧视、非公正交易及侵犯自主交易权和人身权利、契约权利等不正当行为,使劳动力转移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四)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素质
一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全面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包括义务教育、各类型高中、技校、职业中等教育等资源,加快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城乡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不断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同时,要加强对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使农民高度重视对子女的教育,让更多的农村孩子通过教育离开土地、走出农村,进入城市或城镇工作和生活。
二是结合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农民培训。农业科技人员要深入实际,把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送到农民手里,让他们能掌握一项致富的技术,尤其要加大对青年农民技术培训的力度。
三是加大对外出打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要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加快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从而达到减少农村人口和培养新型农民的目标。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需要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但政府不能唱独角戏,把所有的事情都承担起来,而应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与企业之间创造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政府可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引导更多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实行以订单、定向、定岗培训为重点的培训机制,使培训和就业对接。这也是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战略的一个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龚映清,王瑞.城镇化与解决“三农”问题关系研究[J].农业经济,2007,3
2.李永周.农村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消费启动[J].消费经济,2004,1
3.应焕红.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及其政策建议[J].科技与经济,2009,5
4.周晓农.加速农村城镇化,促进农村现代化[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5.傅晗,黄长春,赵强.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提高农民素质的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4)
- 上一篇:社保局就业工作部署
- 下一篇:县供电公司团委年终小结与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