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发展视角下的当代中国现状
时间:2022-02-15 11:30:00
导语:探求发展视角下的当代中国现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本文首先全面阐述了发展的内涵,通过该含义说明了中国在物质财富、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得与失,进而对此做出了简要评析,并探讨了如何应对。
关键词:发展物质人文生态
一、发展的内涵
发展简单说就是一个社会之中社会成员各种需求满足程度的普遍提高。它的完整含义可以概括为:社会成员的各种需求(物质需求、人文需求、生态需求)满足程度改进的总和,各主体利益(私人利益、群体利益、人类整体利益)的共同提高及其关系的协调。一个国家的发展内容包括多个方面,但主要由物质、人文、生态三个层次构成。
(一)物质领域内容
短期经济景气,即通过经济增长促使社会成员获得就业收入的机会并使之获取物质财富,体现为GDP的增长、就业率提高、居民收入增长等。长期经济发展潜力,即通过技术、教育、企业的发展来形成支撑其长期经济增长的潜力。国家经济安全,即通过经济或政治手段使本国在可预见时期内的经济得到保障,包括国民赖以生存的国土及稳定生活环境的保障、未来经济增长中的各种资源和技术发展的保障、未来发展中风险的预防和制约等。
(二)人文领域内容
人文发展及社会稳定,即通过社会发展和社会福利政策等来促使国民在健康、休闲、文化等方面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同时通过有效的国内政治制度等来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减轻社会矛盾进而维护社会稳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即逐步地建立并完善与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它能反映国民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利的平等,有利于缩小国民经济利益的差别和较好地体现公平与效率。各民族强有力的融合和文化传承,即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盛带来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的依存感而带来的凝聚力。
(三)生态领域内容
抑制自然环境质量的恶化,即在生产活动、消费活动中限制环境污染,对有重要生态价值的自然功能区进行有效地保护,对已经有所破坏的则予以恢复,着力限制自然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风险性。国家发展还应为人类整体、后代人、地球生态做出贡献,推行顾及地球生态和后代人利益的制度和行为准则。
而从“私人”、“群体”、“人类整体”三个利益层面的关系来看,作为一个社会的“发展”,必然要求三个层面的利益同时得以改进,任何一个层面利益的改进都不应该损害其他层面的利益。这三个层面的利益应是相互照应、相互促进的,如果为了追求某一层面利益而损害到其他层面的利益,这就必然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二、中国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而且由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发展包括制度完善等方面也是成绩斐然。但具体到发展含义所涉及的各个层面,则既有坚实的一面,也有薄弱的一面。具体来说有:
(一)物质财富方面
一个国家的发展首先体现在物质财富的增长,如生产和投资的总规模、社会总收入和总消费等方面。以此来看,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发展,并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在2009年成为仅次于美、日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并有望在2010年底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09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约合4.9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7%;财政收入6.85万亿元,增长11.7%;粮食产量53082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6年增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5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实际增长9.8%和8.5%。
中国2009年外汇储备余额突破两万亿美元,达到2.4万亿美元,领先全球各先进国家。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2073亿美元,其中出口12017亿美元、进口10056亿美元,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而且在进口方面仅次于美国、德国,是世界第三大进口国。在国家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一揽子宏观经济政策的推动下,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消费大国。2005年以来,中国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名列世界第三位。预计到2010年末,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突破10万亿元。
仅就物质财富的发展来看,中国的发展成就是巨大的,应给予充分肯定。但就人文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来说却略显薄弱。
(二)社会发展方面
改革开放30余年来,随着国家的全面发展和整体进步,中国在人文社会方面也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在社会发展方面最突出、最具综合性的问题是城乡差距与东西部区域发展差距,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城乡差距首先体现在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方面,30余年来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长期维持在2.5:1左右的程度,这是一极大的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在近年又有持续拉大的势头,2007年就已达到了3.2:1的水平,已经远远超出了合理的城乡差距水平。正如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回答“居民人均纯收入”的问题时所说,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是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8%,确实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稍快一些,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确确实实在继续扩大。如果考虑到城乡教育、医疗保障、最低收入及失业养老社会保障等社会福利的差别,则城乡的差距会更大一些。
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走的是一条非均衡发展路径,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区域发展差距不断强化,最具代表性的是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从人均GDP数据来看,各省级区域的发展差距极为悬殊。如上海在2009年人均GDP达到73124万元,而贵州省仅为7264元,两者对比,相差悬殊。东部地区整体的人均GDP为西部的两倍多。
(三)生态环境方面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也在不断增加:中国煤炭消费量每年约占世界煤炭总消耗量的26.6%,为全球第一煤炭消费大国。2007年中国煤炭需求总量超过25亿吨。煤炭的过度消耗已给生态环境造成一系列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第二大国,仅次于美国,约占世界排放总量的13%,美国为23%。中国是世界原油消耗与进口第二大国,根据海关总署的初步数据统计,2009年原油进口量达到2.038亿吨,每天大约410万桶,净购买量达到1.987亿吨。中国已成为电力第二大消费大国。家用电器是耗能大户,仅家用空调一项每年耗电量就达400亿度以上。2009年中国汽车累计产销突破1300万辆,同比增长创历年最高,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汽车消费的普及化带来了能源的大量消耗、污染物的巨大排放、土地资源的大量占用。同时在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按当前的投入产出水平推算,以目前每年25万亿元GDP的基数估计,年均9%的增长率对全国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大致为:每年煤炭消耗约为25亿吨;每年石油消耗约为3.5亿吨;每年废水产生量为3500亿吨,而未加处理的为2000亿吨;每年废气排放量为100亿立方米,而未加处理的是50亿立方米;每年废弃物的排放量为15亿吨,而未加处理的为12亿吨;每年造成的水污染损失相当于15000亿元;每年造成的土地资源损耗相当于10000亿元。
三、综合评价
(一)从“发展内容”的角度分析
30余年来,中国在物质财富方面的发展突飞猛进(表现为GDP、投资、居民收入等的快速增长),但当前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因土地、水、粮食等生存资源短缺而造成的贫困依然存在。影响物质财富“中长期发展”的技术、教育等因素发展依然滞后。就物质财富的“长远发展”方面,尤其是对于影响国家未来经济安全如水、能源、耕地等各种资源的保障、未来发展中的风险预防等仍显薄弱。相关部门虽有所关注,但收效甚微。
近年来中国在短期目标下的人文发展及社会稳定,精神需求如教育、健康、休闲、艺术等方面提高很快。而且政府把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重要工作目标,短期成效较为显著。但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滞后于经济发展,使得国民间收入差距、社会地位差别、政治权利差别不仅没有缩小而且在扩大,某些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既不体现公平又不体现效率的制度依然存在。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国民的民族自豪感、中华民族的依存感、巨大的民族凝聚力也显著增强。但在文化的传承方面却任重道远,如由短期的经济利益需求而导致的全民在教育、娱乐、消费等方面都在有意无意地追逐西方文化。
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等方面也存在不足。如生产生活中产出的废弃物是不断增加和累积的,尤其是不加甄别地引进外资使得发达国家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进入国内,更是恶化了这一态势。由环境污染、自然灾害频发所造成的贫困人口每年都大量产生。总的来说,生态环境质量在持续下降,被保护与应保护的自然生态区比率偏低,对生态功能区的开发远超过可承受的程度,也即环境质量总体下降、局部改善。另外我国对于全球和全人类有重要影响的自然生态区尚缺乏主动的作为。
(二)从关乎发展的各种利益关系角度分析
近年来,在资源和环境方面普遍存在“公有地悲剧”,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及地方税收依赖的企业为了短期的经济增长,不惜掠夺性地开采自然资源、不计环境代价地排放污染物和不顾及“外部性影响”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生态环境与治理方面普遍存在“搭便车”现象,如对环保治理不主动、不积极,等待中央处理。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制度上缺乏有效的调节惩罚机制和地方政府领导不正确的政绩观,如主要关注经济的繁荣和GDP的增长等。
近阶段,中国社会成员和地区间的财富差距问题不断加剧。政府尽管在缩小贫富差距、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保障的程度、手段、范围等方面还不是尽善尽美。尤其是对农村贫困或富余人口、城镇失业人口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的力度还较小,在制度上也缺乏对弱势群体权益的有效保障。笔者认为,在制定有关福利保障制度时必须遵守“罗尔斯公正原则”,即应着重改善社会最低群体的福利。在减小地区差距方面,中央政府也在努力作为,如制定并积极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等。尤为关键的是在处理区际关系时必须遵守帕累托改进原则—即各个地区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应给其他地区的发展造成损害,若有损害应当给予补偿。
毋庸讳言,中国在这一发展阶段,对地球资源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公有地悲剧”的态度,如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贡献于世界经济增长一样,中国的高速增长也对地球环境质量变化有一定影响。
四、结论
笔者认为,上述对中国当前“发展”评析中所提到的问题,也是政府应着力解决并且必须解决好的。具体主要有:解决好贫困弱势群体(贫困和农村地区、贫困和失业人口)的物质满足与社会保障需求,缩小社会各阶层的贫富和区域发展水平的差距,建立和完善体现公平与效率的制度;减轻全民的生存生活压力,有效地解决好地方政府不计后果的GDP增长、企业不择手段的获利和个人不顾及生命安全的谋生行为;有效地解决水资源、能源、粮食、土地等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问题;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保障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谨慎地对待和处理好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和由此可能成为世界污染中心的问题,进一步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和有效地治理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水体污染和解决好农耕地丧失等问题;积极地参与有关地球生态和人类整体利益的国际活动。这些问题的妥善处理对于建设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洪银兴.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李晓西.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5)
3.王国平.共和国历史上的发展观演变及其启迪.理论前沿,2007(14)
4.郭熙保.论发展观的演变.学术月刊,2001(9)
5.刘石成.发展经济学发展观的理论评析及演变趋势.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5(5)
- 上一篇:传统文学批评对网络文学的挑战透析
- 下一篇:社保局就业工作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