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高管管理促进农信社发展透析

时间:2022-01-14 10:34:00

导语:强化高管管理促进农信社发展透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强化高管管理促进农信社发展透析

论文关键词:农村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监管

论文摘要:农信社高管人员对农信社的经营管理及风险控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对农信社高管人员的监管,存在监管手段落后、监管措施不到位、监管制度不科学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最关键的是监管部门必须树立“人本监管”的理念。

农村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是农信社一切经营管理活动的主体、核心,对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及风险控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农信社的监管,首先要树立“人本(以人为本)监管”的理念,加强对农信社高管人员的监管,促使农信社高管人员不断学习提高、更新思想观念、依法依规经营、发展壮大业务、提高经营效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但是,在当前对农信社高管人员的监管中,仍存在监管手段落后、监管措施不到位、监管制度不科学等问题,大大降低了监管的效果。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对防范化解农信社金融风险、确保农信社稳健发展至关重要。

一、农信社高管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存在局限性。

一是审核机关难以鉴定有关报审材料的真实性。按照规定,农信社对高管人员拟任人进行资格审查申请时,必须向审核部门提供拟任人的“硬件”和“软件”材料,硬件材料包括身份证、学历证书、专业技术职称证书的复印件,软件材料是指拟任人品、业务能力、管理能力、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方面的综合鉴定。审核部门对硬件材料的真实性可以通过与原件核对予以查证,但对软件材料的真实性则必须经过调查才能予以证实。由于有关规定没有对此做出严格要求,一般审查部门实际上也就没有去查证所报综合鉴定材料的真实性,仅根据报来材料便做出审批意见。二是有关审核环节缺位。按照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可根据需要对适用于核准制的拟任人进行考试、考察或谈话”。由于规定中没有明确指出以上工作是任职资格审查必需的环节,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审核部门由于人手紧、工作量大等原因而没有对拟任人进行考试、考察或谈话,失去了一次综合了解拟任人的机会。因此,从实际情况来看,任职资格的审查基本上等同于对拟任人学历等硬件的审查,审查部门对拟任人的综合了解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由于审查不严,致使部分有学历但无能力或思想品德低劣的人混入农信社领导层,对农信社的经营管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对农信社高管人员考核不力。

一是考核尚未形成制度。对高管人员实施不定期考核是监管部门对农信社高管人员进行任职期间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当前,基层监管部门一般都没有建立对农信社高管人员的考核制度,上级部署考核才实施考核,考核次数极少。二是考核不到位。在考核农信社高管人员的过程中,监管部门只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听高管人员本人的述职报告,第二件事是听中层干部的意见。考核结果不是优秀,即为良好。这种考核办法存在很大的形式主义,对督促农信社高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作用不大。三是高管人员档案管理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相当部分上级农信社监管部门在考核其下级部门的监管档案管理工作时,一般只注重有没有,规范不规范,而对工作的质量目前还没有予以足够重视。比如,对农信社高管人员的档案管理,目前重视的是有没有审批材料、离任稽核报告等要件及这些要件是否规范,而对这些材料中是否对该高管人员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能否为考核高管人员提供准确依据,则很少关注。农信社监管仍然停留在合规性监管层面,没有真正转移到风险性监管层面。

(三)农信社高级管理人员离任审计制度不够完善。

一是离任稽核缺乏独立性。现行农信社或联社高管人员的离任稽核是由其上级管理机构组织稽核部门进行的,离任稽核实际上是一种行业内部审计。很显然,这种行业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不能起到应有的监督效果。二是离任稽核报告的透明度不高,没有将离任人的工作业绩或经营失误向其所在机构的干部职工公开,致使群众的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发挥。三是有相当部分离任稽核报告不够严肃,对离任人的工作业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负责任没有进行认真分析,所作评价不是以深刻的事实依据做基础,而是建立在简单抽象的评述之上,离任稽核报告千篇一律。毫无疑i司,这种离任审计只是走过场而已。所提供的离任稽核报告自然也就不能真正成为监管部门进行审查的参考依据。监管部门亦没有要求对离任稽核报告的客观、准确、全面与否进行严格审查,只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了报告就行。

(四)农信社行业内部管理制度不科学,对高管人员监管不利。

一是农信社高管人员缺乏内部监督〕农信社的内部监督机构是监事会。但按照目前农信社的体制及有关管理法规来看,监事会与理事会并不处在同一地位,主要表现在:县联社监事长与理事长、副理事长、主任、副主任不采用同一审核制度,前者采用较松的备案制,而后者采用较严的核准制;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0年第一号令,农信社监事长既不属于备案制也不属于核准制,按理不属于高管人员,而农信社副理事长、副主任都属于高管人员。监事长的地位低于理事长、监事会的地位低于理事会,监事会就成了理事会的一个附属机构(事实上如此),监事会对理事长、副理事长、主任、副主任等高管人员就难以进行有效监督,从而导致农信社相互制衡的内部机制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用,自然也就增大了监管部门对农信社高管人员监管的难度和工作量。二是农信社上下级高管人员管理存在弊端。按照规范化的管理体制,县联社对辖属农信社行使管理职能,但其管理权限中不包括对农信社高管人员的任免权。农信社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由其理事会选举产生,监事长由其监事会选举产生。农信社主任由其理事会聘任,县联社仅可以向农信社推荐主任人选。目前,县联社普遍反映,联社既不能对农信社高管人员进行任免,也不能进行调整,因此,联社所建立的对农信社的各种考核机制根本就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事实上,由于人事权的限制,联社难以对农信社实施有效管理。在农信社行业管理效果不佳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对农信社高管人员的监管难度自然增加。

(五)对监管部门农信社的监管力量配备不足。

一是监管人手严重不足。目前相当部分基层监管部门没有单独设立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只在金融机构监管股设立一个岗位行使对其辖区农信社的监管职能,一般为1到2人,1至2个监管人员要做十几种非现场监管报表,撰写监管报告,还要进行许可证管理、档案管理、机构变更审批或初审、现场检查、调研等工作,根本就没有时间对农信社高管人员实施跟踪监控、约见谈话等监管手段。自然,对农信社高管人员的监管是否到位也就可想而知。二是监管手段落后。目前,多数基层监管部门电脑设备严重不足,几个人共用一台电脑,工作效率极其低下,这样也导致对农信社高管人员疏于监管。

二、对策与建议

俗话说:“谋事在人”、“事在人为”。这说明,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加强对农信社的风险监管,首先要加强对农信社的从业人员尤其是高管人员的监管。当前,在对农信社高管人员的监管中表现出来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监管部门对树立“‘人本监管”理念的意义认识还不够。因此,监管部门当务之急要站在“人本监管”的高度,改进监管措施,提高监管手段,完善监管制度,确保农信社稳健发展。

(一)要认真把好农信社高管人员市场准人的审查关,提高农信社领导的整体素质。审查机关不仅要通过报审材料对拟任人进行了解评价,还要通过侧面调查进一步了解拟任人的情况,同时借此查证报审材料的真实性。对提供虚假材料的申请机构要严肃处理。另外,要从制度上强调把对拟任人进行考试、考察或谈话作为任职资格审查的必需环节,以深刻了解拟任人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管理素质。通过严格审查,使那些真正能正确贯彻执行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熟悉并严格遵守经济金融法律法规,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以及相应的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风险意识强,工作作风正派、廉洁奉公的金融干部进人农信社领导层,为农信社的稳健发展提供坚强的领导力量。

(二)要加大考核力度,督促农信社高管人员保持清正廉洁、提高工作绩效。考核是一种掌握情况、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有效手段,农信社监管部门要建立定期的考核制度,加大对农信社高管人员的考核频率,并采取灵活多变的考核方式,确保全面深人地掌握高管人员的品德状况、管理水平及工作绩效,而不能讲形式,走过场。要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考核对象,指出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其迅速整改。对考核不称职的高管人员要坚决运用有力的监管手段,或建议农信社的上级管理部门对其进行调整或降职等处理,或取消其一定时期甚至终身的任职资格,强化考核效果,并以此戒勉他人。此外,要积极改进农信社高管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尽快实现从注重合规性监管到注重风险性监管的转变,有效防范道德风险滋长。

(三)要完善农信社高级管理人员的离任稽核制度。按照规定,离任审计应全面、客观、真实地评价离任高级管理人员。离任审计报告是监管部门考核、审查高管人员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下任高管人员的基础。因此离任审计是对农信社高管人员进行人本监管的重要环节,建立科学的离任审计制度非常重要。一是要明文规定,农信社高管人员的离任稽核部门应该是监管部门,或是监管部门认可的外部审计机构,而不是行业管理部门,将内部稽核转化为外部稽核,提高稽核的独立性。二是规定离任稽核报告要向职工代表大会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进一步提高离任稽核报告的公正性。三是执行离任稽核的机构,要坚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客观、真实地评价离任高管人员,使离任稽核报告真正成为考核、审查农信社高管人员的依据。

(四)强化行业内部监督,建立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管相结合的机制,提高对农信社高管人员的监管效果。监管部门对农信社的监管是一种外部监管,始终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可能监控到高管人员的每一个行为,因此,要充分发挥农信社内部监督的作用,建立一种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管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机制,提高监管效率。首先要取消对监事会的歧视政策,提高监事会的地位,使监事会能够真正履行监督制约职能,进一步明确联社主任、理事会、监事会三者的执行、决策和监督关系,从而健全农信社内部管理机制。其次监管部门要与农信社监事会加强沟通,相互协调。农信社监事会要定期向监管部门汇报农信社高管人员的情况及其他有关情况,监管部门则要加强对农信社监事会的指导和监督,对不称职的监事长及监事会成员实施监管手段,充分调动监事会的积极性。

(五)要高度重视和解决监管部门力量配置不足问题,使对农信社高管内员的监管真正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