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化水平体系的完善探究
时间:2022-01-12 02:36:00
导语:国家信息化水平体系的完善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文关键词:信息化测量比较分析评价指标
论文摘要:20世纪印年代美国与日本等国学者对信息化水平的测度理论与方法进行过研究,为信息化发展的定量研究莫定了基础。2001年7月我国公布了《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但是,随着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需要我们对原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客观而公正的评价,并对我国国家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做进一步完善,使其更加科学、合理。
1美国学者信息化水平的测度理论与方法及其评价
1.1马克卢普、波拉特信息化水平测度的理论与方法
一般认为,最早对信息经济进行研究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里茨·马克卢普(F.Macluph),1962年,他在《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布》一书中提出知识产业的概念,并在分析知识生产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对产业部门的划分从中分离出知识产业,并用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反映美国知识产业的发展状况。1977年,美国经济学家马克·波拉特(M.Porat)出版了专著《信息经济》,在研究马克卢普提出的理论基础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信息经济的测算方法,建立了一个以信息部门占国民生产总值(GNP)比例为指标体系的测算模型,人们把这种方法称为波拉特法。波拉特法的核心是将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信息部门(指直接从事信息活动且直接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指依附于其他部门,所生产的信息产品和服务不直接向市场出售,而是直接为所依附的部门消费的部门),并分别对其占GNP的比重和信息劳动者就业占总劳动人口就业的比重进行测度。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GNP的测算方法如下。
1)一级信息部门。测算一级信息部门GNP的基本方法是最终需求法。其计算公式为:
GNP二C+I+G+(X一M)
式中:
GNP-一一一级信息部门的GNP值;
C(消费)—消费者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和消费量;
I(投资)—企业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和消费量;
G(政府购买)—政府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和消费量;
X-M(出口净额)—产品和服务的国外销售额减去从国外的购买额。
2)二级信息部门。波拉特认为这类不直接进入市场的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产值由以下两方面的投入量构成:①在非信息行业的信息劳动者的收入构成;②非信息行业购入的信息资产(如用于信息生产和服务的各种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
将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的GNP相加就得到信息产业的GNP。
马克卢普和波拉特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对信息经济进行了定量研究,提出了信息产业的概念、范围和定量测度方法,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并没有提出信息化的概念及内涵,只是通过定量分析研究信息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变化等,反映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因此,国际上一些学者认为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变化过程就是信息化发展的过程,并认为波拉特法是信息化水平的一种测度方法。依据波拉特法,许多国家在20世纪70~80年代结合本国信息产业的特点及规模,对各自信息化发展程度进行了测算。
1.2对马克卢普、波拉特信息化水平测度的理论与方法的评价
美国学者关于信息化水平测度的理论与方法,其理论贡献在于:
1)在研究马克卢普有关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波拉特首次以信息商品是否进人市场交换为标准,将信息产业划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使人们对信息产业的概念、结构和产值构成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这种划分方法可以使人们不仅能通过市场交换,而且可以在社会生产和经济运行过程中认识信息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
2)波拉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信息经济测度的理论与方法,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为我们间接对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评价方法。因为信息产业与信息化是生产与应用、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信息产业的发展变化是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
3)波拉特法为我们以价值指标(信息技术产品的价值形态)测度信息化发展水平提供了理论与方法,因为信息技术、信息产品和服务是通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消费来实现其价值的。假设在信息技术产品进出口额大体相等的情况下,用信息产业GNP及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这一指标,就可以间接地大致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并对不同国家信息化发展进程进行分析比较。
4)波拉特法可以避免单纯以实物指标(信息技术产品的实物形态)测度信息化发展水平时,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因信息化指标选择上的不同,或指标选取的多少而造成的测度结果的不可比性或进行比较时出现困难。
但是,在他们的理论与方法中也存在着一些缺陷,表现在:
1)用波拉特法直接测度信息化发展水平,模糊了信息产业与信息化的概念。信息产业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从事信息技术开发研究、生产信息设备和产品以及提供信息服务的产业集合体。信息化是指现代信息技术、产品以及信息资源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从而加快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信息产业是信息化的供给和前提条件,而信息产业的发展又是信息化不断深化的结果。
2)从实践发展看,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不断深人,导致各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不仅仅以本国对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的需求为导向,特别是以“出口导向型”发展信息产业的国家,信息产品的出口额在信息产业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其一定时期信息产业GNP及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就不能准确地反映该国家一定时期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出口的信息产品只能反映别国的信息化水平,反之亦然)。
3)由于波拉特法仅仅通过对信息产业GNP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测度信息化发展水平,因而使信息化过程中其他因素的发展状况不能得到全面的反映。例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信息化主体水平等。同时波拉特法对信息化水平的反映不够直观、具体,而且测算复杂,对统计资料的要求较高。因而各国在应用该方法时都相应作了一些变通。
2日本的信息化指数法及其评价
2.1日本小松喃清介的信息化指数法
信息化指数法是由日本经济学家小松畸清介于1965年首先提出并使用的。日本的信息化指数模型由4个二级指标和11个三级指标构成。4个二级指标包括:信息量、信息装备率、通信主体水平、信息系数。
信息量指标包括5个三级指标:人均年使用函件数、人均年通话次数、每百人每天报纸发行数、每万人书籍销售点数、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
信息装备率指标包括3个三级指标:每百人电话机数、每百人电视机数、每万人电子计算机数。
通信主体水平包括2个三级指标:第三产业人数的百分比、每百人中在校大学生人数。
信息系数又包括1个三级指标:个人消费中除衣食住外杂费的比率。
日本信息化指数法计算采取的是平均算术法。由于三级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无法直接进行比较,所以首先需要将指标值转换成无量纲的指数值,最后求得反映信息化程度的总指标值—信息化指数值。
2.2对日本信息化指数法的评价
信息化指数法的贡献在于:
1)信息化指数模型既可以纵向比较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时期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变化和趋势,又可以从横向截面上考察某一年度不同国家信息化水平的差别,并且显示出测度指标直观、数据易查找,测算简便、实用等特点。
2)信息化指数法可以从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对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产品以及信息资源实际应用的角度(产品的实物形态),直接测度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信息化水平,从某种意义上避免了用波拉特法进行测度时进出口因素的影响。
3)信息化指数法从理论上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信息产业与信息化概念上的区别,从而使人们能够对信息产业与信息化的内涵和二者之间的关系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但是日本信息化指数法也存在缺陷,主要反映在:
1)该指标模型反映的指标体系还不够完善。囿于理论发展和对信息化概念内涵理解上的局限,该模型指标体系的四要素显得过于简单。该模型没有设计反映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的指标,也没有反映与信息化密切相关的信息产业供给能力的指标,因而该指标体系显得不完整,从而不能全面和准确地反映国家信息化发展水平。
2)该指标模型仅选取实物测度指标,从而使指标体系缺乏长期稳定性。信息化指数法,没有选取价值测度指标(产品的价值形态)来反映信息化的发展水平,而仅从信息产品实物应用的角度,测度国家信息化发展水平,这样会因为不同国家在指标选择上的不一致或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指标选取的不一致,而造成对测度结果的不可比性或不可连续性。
3)信息化指数法在计算上采用平均算术法,对其指标体系中的4个二级指标和11个三级指标没有赋予不同的权重,从而不能区分出指标变量对最终信息化指数贡献的不同。因此,有些学者在对该模型进行补充或修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指标通过赋予权重系数的方法区别各种变量的作用,并根据权重系数测算最终的加权信息化指数。
3对我国国家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评价与完善
3.1我国国家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对信息化理论和信息化发展水平测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在加世纪80年代中期才刚刚开始。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在1997年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国家信息化的定义: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信息技术,深人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同时,根据上述定义,确定了信息化体系框架,包括:信息资源、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与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等6个方面。与此同时,我国的专家学者也取得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
在此基础上,2001年7月,国家信息产业部公布了《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设计提出了20项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分别为:①每千人广播电视播出时间;②人均带宽拥有量;③人均电话通话次数;④长途光缆长度;⑤微波占有信道数;⑥卫星站点数;⑦每百人拥有电话主线数;⑧每千人有线电视用户数;⑨每百人互联网用户人数;⑩每千人拥有计算机数;(11)每百人拥有电视机数;(12)网络资源数据库总容量;(13)电子商务交易额;(14)企业信息技术类固定投资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15)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16)信息产业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17)信息产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全国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8)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全部基础设施投资比重;(19)每千人中大学毕业生比重;(20)信息系数。
《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的公布,标志着我国对信息化水平测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
3.2对我国国家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评价
我国公布的《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与美国和日本学者提出的信息化水平测度的理论与方法相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以《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为标志的信息化指标体系是建立在对国家信息化概念进一步界定基础之上的。虽然日本在加世纪印年代最早提出了信息化的概念,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其概念的内涵已不能反映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变化。我国在1997年召开的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对国家信息化概念的界定,为国家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指标体系更趋全面与完善。我国国家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既吸收了日本信息化指数法理论与方法的优长之处,也借鉴了美国学者马克卢普、波拉特有关信息化水平测度研究成果的合理内核,其指标体系既包括反映信息技术、产品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指标,也包括反映与信息化密切相关的信息产业发展状况的指标,同时还包含反映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指标,因而使指标体系更趋全面和完善。
3)该指标体系中的数据易收集、测算方法简便,因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该指标体系的数据大部分在现有的统计数据中可以获得,而且其测算方法可以采用加权平均法,因而具有测算简便、实用的特点。以该指标体系和测算方法对国家信息化水平进行测度,基本上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地区一定时期的信息化水平和发展态势。
但是根据上述对美国和日本学者关于信息化水平测度理论与方法的评价,笔者认为其指标体系还存在有待发展和完善之处。主要有:①指标体系还不够完善,因而还不能全面准确地测度一个国家的信息化水平和横向比较不同国家的信息化进程。例如,其指标体系中缺乏信息化价值测度指标,如信息技术及其产品消费总额、信息技术及其产品消费总额占总消费额的比重等。②指标体系中由于选取的实物测度指标偏多,因而稳定性相对较差,不利于长期对一个国家或不同国家的信息化水平进行比较。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以及信息产品千变万化,因而其指标体系就会缺乏相对稳定性。③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没有通过指标结构的设计得到充分的体现。虽然其指标体系己经对各指标的作用进行了说明,但各指标之间关系没有通过指标结构不同层次的设计得到充分的反映。
3.3对我国国家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完善
为使我国国家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更加科学与完善,并有利于国际间的比较,建议在指标体系和指标结构上进一步加以完善。
4结论与几点说明
1)上述关于国家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完善,是在《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基础上进行的,仅供国家有关部门参考,并试图通过对上述观点的阐述与从事这一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做进一步的探讨。
2)完善后的指标体系,主要是在原有指标基础上增加了信息化价值测度指标,以使我们能够从对信息技术、产品及其服务的价值形态上,反映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从而使指标体系更加完善,并具较强的稳定性和国际间的可比较性。
3)完善后的指标体系,在指标结构上进行了调整,设立了3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和20个四级指标,使各指标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能够从指标结构中得到明确的反映,进而使其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
4)该指标体系中对信息产品消费总额的测算包括对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产品、服务的消费额的测算。对一级信息部门产品和服务消费额的测算包括:消费者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额、企业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额、政府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额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国外进口额。二级信息部门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额构成可按本文介绍的波拉特法计算。
- 上一篇:薪酬管理制度在煤企的作用探究论文
- 下一篇:薪酬管理框架中的选择浅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