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探究论文
时间:2022-12-13 10:39:00
导语: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探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要素产权的不同归属,生产要素的贡献者要求获得相应的收益。对经济主体而言,建立市场型报酬机制即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最公正的分配方式,对没有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分配主体则应发挥政府职能,调节分配关系,兼顾效率与公平。
【关键词】: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价值论收入分配
收人分配事关全社会所有成员的切身利益,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占有重要一席,分配问题解决得好,能较快推动生产发展、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对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问题,我们不能简单、笼统地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仅仅是目前经济改革发展的需要,还必须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因此,我们要全面看待劳动价值论,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价值论,探索生产要素分配规律的理论支持,并为要素参与分配的方式、比例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一、生产要素的含义和按劳分配的片面性
生产要素是指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所需要和使用的各种具有相对特殊功能的基本因素。传统经济时代的基本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生产要素的构成有所扩展。科学与技术、知识与信息、管理与创新等越来越在社会财富贡献中显示出重要作用。因此,劳动仅仅是生产要素之一,在社会物质财富中,如果仅仅按劳分配,那么,分配尺度的公正性就值得考虑。
马克思理论指出社会主义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但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在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的基础上。在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的基础上,即人们为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作出贡献的不同,只能是因为人们劳动能力的差异,在收人分配上要将这种贡献差异反映出来,只能通过劳动这一尺度。因此,公有制条件下的分配方式,天然地应该是按劳分配。
当前,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现实选择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于马克思所提的“生产资料社会占有”,导致分配制度也不能只是按劳动尺度分配。实际上,即使在仅仅只有公有制的条件下,也不是仅按劳动尺度分配就能解决好分配问题。比如,假设有甲、乙两家国有企业,国有资本总额和经营效益都相同,甲是完全的国有国营,乙是实行的承包经营,在收益分配时,显然乙企业的厂长或经理应该多分配,他会要求获得经营风险收益。同样,假设有甲、乙两家企业,甲是国有企业,乙是集体企业,两家企业的资本总额和经营效益也相同,在向国家分配时,甲企业应该比乙企业多上缴,因为乙企业的资本收益不能被国家剥夺。
二.价值源泉论与财富源泉论分野
如果我们不能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按劳分配理论,就可能使改革停滞不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指出:商品具有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价值和使用价值二者既相区别又有联系,价值载体是使用价值。“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生产出来产品,价值分为。+v+m。其中,。用来补偿消耗的生产资料,v+m是劳动者劳动创造的用于分配的新价值。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按劳分配的收人和私人企业中劳动者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收人,主要是产品价值中的v。国家、集体、劳动者个人及私人资本所有者等不同投资主体,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人,主要是产品价值中的mo按照张维达的论述,分配的是价值,参与分配的主体包括劳动者和其他投资主体;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就导致“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不一致的矛盾。
在此,我们不免要问,分配的对象到底是价值还是使用价值,其他投资主体的贡献在哪里,这在理论上必须搞清楚。否则,实践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就站不住脚,我们必须从对马克思理论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马克思理论中的“按劳分配”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不存在其他投资主体,所有的人都均衡地拥有对社会生产资料的产权。由于现实经济不具备这个前提,经济成分呈现多元化,就不能生硬套用“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由于具体劳动和其他非劳动生产要素都为物质财富即使用价值的创造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因此,社会物质财富的分配必须考虑劳动和非劳动各自的贡献,明晰分配的对象是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而不是价值这种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财富源泉多元论的具体体现。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反作用于生产,就应该是坚持价值创造的劳动价值一元论,在分配时坚持财富贡献多元论;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在不同经济时代,生产方式是不同的,决定了分配方式也应该随之变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信息、创新越来越在财富创造中发挥重要作用,那么,知识、信息、创新的贡献者也应该要求相应份额的回报,否则,就会挫伤相应生产要素贡献者的积极性,制约生产力发展。公务员之家
三.产权理论与市场型报酬机制
产权就是财产权,是出现于现代经济学和法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最一般的含义就是对某种财产的占有权,这种占有权具有排他胜、专属性。自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明确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尤其是提出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来,产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其中刘诗白教授认为产权可以有这样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主体拥有的对物和对象的最高的、排他的占有权,也就是通常所称的财产所有权;二是主题拥有的由法律规定的最高占有权、支配权、收益权和处置权,这是对财产所有权的具体化;三是最高主体—法定主体的所有权结构和财产人、委托人之间为润滑经济活动,减少营运成本而实行的产权安排,是所有权、支配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架构的自觉设置。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这四个方面的含义在不同领域,不同经济组织形式中都有所体现。生产要素的基本特征,一是直接或间接为生产所需,二是具有明确的产权归属。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体制运行框架下,人们对生产要素占有权上的不平等关系奠定了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经济基础和法律依据。“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在深化经济改革过程中,所有制形式多元化,分配尺度的确立也应多元化,建立公平有效的分配关系应该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而不能人为确定“按劳分配”多一些,或者“按生产要素分配”多一些。打破传统的福利型分配机制和平均主义陋习,确立市场型报酬机制,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注重效率优先,运用激励相容原理,以科学的分配关系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对直接参与经济活动过程的要素投人主体即各方经济主体来说,根据生产要素贡献者贡献的大小和要素的市场价格来支付报酬,是最公正的分配方式;对没有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其他社会成员来说,在分配关系上就应发挥政府职能,通过收入分配的调节,建立全社会“民享”的全面小康生活。
- 上一篇:国贸专业教学连带从业资格关联研究论文
- 下一篇:美国电影中的青少年形象塑造探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