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应注意问题探讨论文
时间:2022-12-13 10:34:00
导语: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应注意问题探讨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必须以单重经典作家的原创思想为前提。而单重马克思的原创思想,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所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有:明确原创劳动价值论的思想源流和经典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坚信劳动价值一元论已揭示了社会财富创造的本质,以及认清在尊重马克思原创思想前提下完善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努力方向。
【关键词】原创思想劳动价值论创造价值劳动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而劳动价值论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体系的基石。近年来,关于如何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已成为理论界讨论的一个热点。在此,笔者也想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个人的浅见,主要是从尊重经典作家的原创思想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有欠妥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一、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必须以尊重经典作家的原创思想为前提
同志在2001年7月1日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于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
同志的讲话深刻地揭示了当前深化对劳动价值论认识的必要性。当代中国的发展,尤其是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已出现了许多与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时不同的新情况,概括起来诸如:(1)由于生产自动化的发展,单位商品中活劳动的含量大大减少;(2)由于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精神劳动(科学劳动)对生产发展的作用,已大大超过工人的直接劳动;(3)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变化,已使工农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在社会总劳动中所占的比重日趋减少,而商业、金融业以及各种为生产服务和为生活服务的部门即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则日趋增大,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第三产业的工作人员甚至可占到总劳动人数的60%一70%。而运用我们所熟知的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基本论断,如“商品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活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等,来解释这些新情况时,确实会遇到不小的困难。
近年来,理论界掀起了讨论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识的热潮。众多名家也纷纷撰文,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诸家观点中,主张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者有之,主张用“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供求价值论”等取代劳动价值论者亦有之。当然,前者居于主流,后者只是少数。而在坚持或否定劳动价值论的不同学派内部,又有各自见解上的具体差异。
对于学者们的这些讨论,笔者主要从这个角度来观察,即:深化对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识,是否是以尊重经典作家的原创思想为前提。笔者注意到,在现有的讨论中,确实出现了有悖于这一原则的问题。比如,有的学者提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已不能解释今天出现的新情况了,需要用新的价值论取而代之。而他提出的理由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有适用条件的,这些条件是指:原始的纯粹的实物交换,没有货币居间,更没有资本的余地;除劳动外的要素都是无偿的;劳动是简单劳动而不是复杂劳动。他认为,“在超越了这些条件后,劳动价值论的有效性至少是值得怀疑的”。
这种分析,实际是把马克思研究劳动价值论所使用的方法,错认为是劳动价值论的适用条件。这是在没有认真读懂马克思的原创思想情况下进行的分析。马克思研究价值形式发展虽然是从原始公社时的物物交换开始,但这并不意味着劳动价值论仅仅适用于研究的起点,恰恰相反,在逻辑的展开与历史的发展相一致的基础上,马克思运用劳动价值论,先是揭示了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进而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经典作家原创思想的博大精深程度,在这位学者的研究中显然被大大低估了。
另外,还有这样的情况:一些学者强调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在新时期的完全适用性。他们提出,马克思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时,虽然还只是身处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初期阶段,生产自动化还不存在,但“马克思就以其无比犀利的洞察力,预见到了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必然会向着自动化机器体系方向发展,并由此引起人们经济关系以及相应的经济理论的变化”。所以,“如果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的丰富内容充分发掘出来,是完全可以说明现代市场经济的各种复杂现象的”。
这种观点,似乎又高估了马克思在创立劳动价值论时,其原创思想所能达到的高度。马克思可以有先见之明,可以早在一个半世纪以前,就已经高瞻远瞩地看到今天出现的问题,并进行了超前性的研究。但马克思毕竟不是神,他怎么可能完全估计得到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各种复杂现象?他原创的理论学说的内容再丰富,恐怕也不能充分解释今天所面临的所有新情况。
事实上,不管是低估还是高估了马克思原创劳动价值论的分析,都是没有充分尊重他的原创思想。在当前,我们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必须以尊重经典作家的原创思想为前提。
二、尊重马克思的原创思想,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所应注意的问题
在笔者看来,要尊重马克思的原创思想,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1.必须首先明确原创劳动价值论的思想源流和经典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
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体系来讲,劳动价值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正如曼德尔所说的:“经济科学发现了价值这一组成因素,便掌握了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钥匙。没有劳动价值论,便没有剩余价值理论,也没有办法把利润、利息、地租归到唯一的根源上来,也就没有办法理解最近一百五十年来工农业生产神秘的波动。
按照通常的说法,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就是为了奠定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理论基石,是为了揭露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实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和运行特点。但是,笔者认为这种看法并不完全妥当,因为这不符合原创劳动价值论的思想源流。
劳动价值论的思想渊源,最早可追溯到早期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中世纪著名神学家马格努以及阿奎那的“公平价格”学说。不过,到了十七世纪中叶以后,在政治经济学的古典学派那里,才正式形成了劳动价值论。英、法两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布阿吉尔贝尔等人,首先提出了劳动价值论思想。而亚当·斯密则在这个基础上系统地加以论证,他强调“劳动一般”是一切商品的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并把他的全部经济理论与之有机地联系起来。但斯密并没有建立起前后一贯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商品价值由该商品所能购买或支配的劳动决定;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价值则由工资、利润和地租三种收入构成了。大卫·李嘉图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斯密劳动价值论中的不彻底性和错误,继承了其正确内容。他坚持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建立了以劳动价值论为中心的经济理论体系。但他不了解价值的本质和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没有认清劳动的二重性,混淆了劳动和劳动力,所以在运用价值规律解释利润问题时,就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困难。
马克思在吸收古典学派价值理论中的科学成份和批判其庸俗成份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他从分析商品人手,论证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指出价值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他考察了价值表现形式以及价值规律的要求和作用,揭示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商品拜物教,并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剩余价值论,以此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暴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为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可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虽然是无产阶级的斗争武器,却是从资产阶级的古典经济学说发展过来的。古典经济学家提出了劳动价值论,他们这样做恐怕并不是为了捍卫无产阶级的利益,而应是缘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正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和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这一历史时期手工工人的劳动技艺对于产品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马克思走上了和资产阶级进行思想斗争的道路,应该是由于他对劳动价值论的坚持。而不是由于马克思天生就和资产阶级过不去,所以要提出问题—揭示剩余价值的起源和本质,结果解决了问题—依靠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对今人来讲,只有明确了原创劳动价值论的思想源流,才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来深化对这一理论的认识。
另外,明确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时的时代背景,对于我们深化认识也是相当重要的。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是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初期;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为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实际是以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研究背景的,所关注的劳动价值创造也是比较偏重于体力劳动方面,基本集中在物质生产领域。只有把握住了这种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我们才能够根据形势的变化,有针对性地来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2.坚信劳动价值一元论已揭示了社会财富创造的本质是对马克思原创思想的最大尊重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可称作劳动价值一元论,即认为价值是包含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抽象劳动)的凝结。商品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活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与活劳动相对立的、表现为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的过去劳动(或称死劳动、物化劳动)不是价值的源泉,而只是借助于活劳动(具体劳动形态的活劳动)把它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是否承认商品生产过程耗费的活劳动是创造价值或形成新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区别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与非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的根本标志。公务员之家
近年来,在深化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识的旗帜下,一些学者提出需要补充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比如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加进某些新的因素,像“非生产性劳动”和“非劳动生产要素”,确立“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等,他们认为,这样就既可以从马克思的理论出发,又能对现实间题作出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在笔者看来,顺应时代的发展,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进行丰富和发展,这是完全应该的。但是,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明确,马克思原创的劳动价值一元论实际已揭示了社会财富创造的本质,对此不应有任何置疑。这是对经典作家原创思想的最大尊重。
为什么说劳动价值一元论实际已揭示了社会财富创造的本质呢?
道理实际上很简单。我们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讲到根上,就是源自于人类劳动能力的提高(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自然界从原始状态演变到今天这种状态,也是归因于人类世界的劳动。概括起来,就如杨圣明教授所说:“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世界,三位一体,这就是劳动价值论的本质所在。
而即使从人的日常生活来看,他也是首先必须解决吃、喝、住、穿的问题,才能生存,进而发展。这是一个公理性常识。由此衍生出来,那就是人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从事其他社会活动。而劳动价值论实际上就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论证这一公理性常识。
在笔者看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作为西方经济学主要支柱的效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相比,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前者实为深人到问题本质之处,也可以说是深入到人类灵魂深处的分析;而后者只是停留于问题表面的分析。马克思称后者为庸俗,也并不为过。
当然,对事物本质和事物表象的分析,都是我们现实生活所需要的。况且,在现实的人类世界中,既有哲人,又有俗人,俗人的数量还远多于哲人。通常来讲,深邃的理论并不容易为人们所普遍接受,浅显之说反而被众人传颂。所以,在现实社会中,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庸俗的效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可以并存,而后者似乎还更有市场,也就不足为怪了。
3.认清在尊重马克思原创思想前提下完善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努力方向
在尊重经典作家原创思想的前提下,顺应时代的发展,对马克思原创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这是完全必要的。生活在一个半世纪以前的经典作家,毕竟不可能预见到今天出现的所有问题。而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劳动分工的日益深人,已使得创造价值的劳动呈现出许多新变化与新特点,劳动价值论虽然是真理,也应该与时俱进,而这就涉及一个认清前进方向的问题。
在笔者看来,发展和完善劳动价值论,今人的努力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要重新界定“创造价值劳动”的范畴,二是要实现劳动价值论的数学化。
关于重新界定“创造价值劳动”的范畴:按照马克思的原创思想,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这一论断在非物质生产极不发达的19世纪是无可非议的。而在今天,精神劳动和服务劳动在社会总劳动中所占的比重日渐增大,非物质生产部门在社会总部门中所占的比重日渐增大,智力劳动在个人劳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也日渐增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扩大“创造价值劳动”的范围。而按照一些学者的说法,将这一范畴界定为社会总体工人的“总体劳动”也许是合适的。这种“总体劳动”,不仅包括生产过程的直接劳动,而且包括一些间接劳动;不仅包括简单劳动,而且还包括复杂劳动;不仅包括生产商品的劳动,而且包括生产服务的劳动;不仅包括体力劳动,而且还包括科学劳动、精神劳动、管理劳动等等脑力劳动,而且脑力劳动日益成为创造价值的主体。
而鉴于我们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在界定这种“总体劳动”的范围时,需要特别注意有效劳动、无效劳动以及非法劳动之间的区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劳动应是指创造价值的劳动,即劳动创造的使用价值的量与质均符合市场需求与政府的政策法律规定。无效劳动,则不为市场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不可能创造出新的价值,甚至有些无效劳动还表现为“负效劳动”,如损害环境的生产劳动可能是“负价值”。至于非法劳动,其中的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劳动,其本身虽然也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即有效劳动,但却属于非法劳动,应进行法律制裁;而此外的那些有害活动或有害服务,不仅不创造价值,而且会损害社会总价值,都是无效劳动,且更应受到法律制裁。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数学化:这是要在方法论上对劳动价值论进行发展。在今天,数学化已经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最为基本的规则和要求。数学的方法渗人经济学的概念、命题、定理、原理和体系及其产生、检验、认可的每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进展几乎没有一个是离开数学而独立发展的,甚至数学和经济学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严格定量、可计算、可模型化、可分析、可测度、可形式化表达、可逻辑证明几乎已成为一种铁律和体制性要求,这无疑是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一次巨大的飞跃和发展。适应于这种发展,将马克思博大精深的理论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无疑是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的一个重要发展取向,必将进一步深化我们对于这一理论的认识。
- 上一篇:企业成本控制分析及措施探究论文
- 下一篇:国贸专业教学连带从业资格关联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