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监事会制度分析论文

时间:2022-02-22 02:27:00

导语:公司监事会制度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公司监事会制度分析论文

一、公司监事会制度的法理学分析

(一)成本理论是公司监事会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石。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下,作为企业所有者的股东,由于不具备经营企业的能力与经验或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以及由于股东分散化导致的直接管理成本的无限增大,需要将企业经营权交给专业管理人员来掌管、执行。基于此,股东与管理人员之间形成了私法上的委托关系。然而,在这种委托-关系中,股东(委托人)关心的是自己财产的安全、保值和增值,董事、经理(人)却有着自己的利益驱动因素。董事、经理(人)在代人理财的过程中,既拥有庞大的权力,又有自己的利益考虑所在,可以肯定,他们很难像企业主那样追求公司资产的有效使用,甚至可能以牺牲公司及股东的利益来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决策不当、滥用权力乃至中饱私囊的行为势必引起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损失,这种损失便是著名的“成本”。正是由于“成本”理论的提出,把如何在保证公司经营者拥有一定“弹性”权力的条件下,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约束,以减少成本和控制风险的难题摆在了各国立法者面前。在这种背景下,公司监事会制度孕育而生,并通过各国公司立法的发展(主要是大陆法系国家)逐步趋于成熟与完善。

(二)分权制衡理论是指导公司监事会制度逐步发展与完善的依据。分权制衡理论本是由英国的洛克和法国的孟德斯鸠提出,美国的汉密尔顿等人发展的一种政治学说,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被确认为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近代以来,由于受成本理论和分权制衡学说的影响,在公司内部组织机构设置上体现了权力分立和制衡的原则,即公司的重大问题决策权由公司权力机构的股东会行使,公司的经营管理权由作为公司业务执行机构的董事会行使,公司的监督检查权由作为公司监督机构的监事会行使。[1]近来年,随着各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公司制度的发展,在经营的效率化、合理化、专业化前提下,将公司权力逐步集中于直接经营的董事身上成为时代的必然,于是股东会的权力弱化,董事会的权力不断加大。常言道:权力趋于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面对权力日益膨胀的董事会,公司内部组织机构的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无疑将受到严峻的挑战。因此西方主要国家,尤其是大陆法系国家的公司立法继续贯彻“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思想,在加强董事会权力的同时,逐步完善和强化了公司监事会的监督职能,防止董事会的经营管理人员拥权自重正是在分权制衡理论的指导下,西方各国公司监事会制度逐步趋于成熟与完善,在规范公司经营活动、保护股东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三)公司监事会监督权的行使以出资者所有权为基础。首先,从公司监事会的权力来源看,出资者投资形成公司法人财产,但出资者不可能分散地行使公司各项监督权,于是出资者依据分权制衡理论将监督权授予自己选举出来的机构--监事会,由监事会代表出资者行使对公司董事会和经理人的监督权。由此可见,监事会行使的职权是出资者赋予的监督权,是由出资者所有权决定的,是出资者所有权的延伸。其次,从监事会与董事会关系来看,一方面,监事会与董事会分别代表不同的产权主体,监事会所有权是法人财产权的基础,但是法人财产权如果不能正确行使,出资者的投资就可能血本无归。因此,出资者要派出自己的代表来行使监督权,保障出资者所有权不受法人财产权的侵害。另一方面,监事会以出资者的利益为导向,董事会以法人的利益为导向。在一般情况下,董事会作为股东会的意定托管人,股东利益和法人利益是一致的,但是如果股东对董事缺乏有效的监督,董事会就有机会,也有可能做出不利于出资人的经营决策。因此,监事会作为出资者监督权的主体,是公司正确经营的保障。[2]

二、我国公司监事会制度现状及缺陷

(一)我国公司监事会制度的现状

我国在《公司法》中规定了监事及监事会作为我国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虽然在现阶段,监事会对经营管理层即董事会和经理起了一定的制衡作用,但是由于立法过于简略,缺乏可操作性,在制度上存在漏洞,并且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现有的这些立法规定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贯彻,因此,我国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的监事会工作仍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不少公司的监事会还未进入角色,绝大多数监事根本不会“监事”,事实上,在许多公司中,主要由工会主席,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财务科长组成的监事会,无法独立于董事会,因此,期望其切实行使监督权力颇有些勉为其难。此外,受知识、阅历所限,有些监事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

(二)我国公司监事制度的缺陷

1、体制上的原因

我国《公司法》颁布之时,正遇到国有企业改革向现代企业制度模式转轨,《公司法》便当然地担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即要为国企改革服务。于是,一批又一批资产相对优良的国企被改制成上市公司。我国政府和经济学界、法学界检讨上市公司成败得失以及所提的就诊方案可谓是不胜枚举,其中公认的一个问题是国有股一股独大[3]。我国目前规模较大的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主要出资者仍为国家或国有法人企业,国有股一股独大的事实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国企不受监管的“官本位”观念将继续泛滥,这样,公司的股东大会往往就是大股东会,公司董事会变成了大股东的利益代表,监事会也就成了大股东控制的非核心机构,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同时为了保证国有股的控制权,选举的人选占据包括监事会在内的所有机关的位置,以将公司的所有权力控制在国有股股东手中,这样,股东选出的监事多为国有资产或国有法人资产的代表,监事会往往“成为安排行政人员的摆设”,更有甚者,一些公司的监事会成了安排即将退休干部的老干部局,这些公司的监事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效益缺乏一种内在的深切关注。此外,有些公司的监事会主席和监事长期从事政工或行政管理工作,不具备基本的财务知识,这样,他们审计财务报告走过场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

2、监事会地位缺乏独立性

监事的选任受到董事的影响过大,往往是造成监事会无法有效行使监督权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公司法未规定董事会对监事人选的提权,但事实上多数股份公司的监事都由董事会指定,股东大会象征性地通过。在董事会操纵下产生的监事会常常是董监一体,难收监督制衡之实效。

公司法规定要设立监事会,以监督董事会和总经理的经营活动和日常工作。但监事是专职还是兼职?是否到公司领薪金或支取其他形式的报酬?对此,公司法未作进一步规定。这看似小事但却直接影响到监事的独立性和实效性。欲使监事会正常执行职务,必先保证其经费的充足。但公司财务操于经营者之手,监事会经费依赖董事会拨付,必使董事会得以借此对监督活动事事掣肘。事实上,以我国的上市公司为例,大约80%的监事会成员在公司担任不同级别的行政职务,他们都在公司拿薪金,他们的任用和提拔都受到董事会和经理层的约束。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监事会的独立性和监督实效。于是监事会经常性

工作便蜕变为对公司的中期报告、年终报告进行纯粹地形式性“审核”,公司财务部门编制的虚假财务报表、大股东通过控制董事会实施的关联交易行为等,在监事会并未遭遇障碍。即使就是在形式上实施的监督,法律上也未规定具体的操作程序以及对相关费用的独立进行安排。

在我国二元制的公司治理结构下,监事会名义上与董事会平级,实则上是董事会和经理层的附庸,其地位实际上较低,作用更是难以发挥。

3、监事会成员构成不合理

监事会的人员和组成,应当保证监事会具有足够的经验、能力、专业背景,以独立有效地行使对公司财务的监督和以董事和经理人员履行职务行为的监督。监事必须具有财务、会计、审计、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具有与股东、职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广泛交流的能力。

目前我国监事会的组成人员中,监事大多来自公司内部,且多数为控股股东委派。由于监事会成员身份和行政关系上不能保持独立,其工薪、职位基本上都由管理层决定。并且其教育背景和业务素质普遍较差,监事会根本无法担当起监督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职责。至于我国公司法规定监事会中应当包括适当比例的职工代表,立法本意是提高职工在公司经营中的地位,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但公司雇员对拥有人事任免权的经营者能否真正起到监督作用?相反这种地位不独立的内部监事与经营者合谋的可能性倒是很大。

4、监事会职权不足

由于董事会执行的经营管理职能具有活跃性、日常性和综合性,因而即使是在监事会权力比较强大的德国,董事会也比监事会更有实权。与董事会相比,监事会的弱势地位极大地妨碍了其监督功能的发挥。因此,许多国家近年来都致力于强化监事会的权力,以有效制衡董事会。相比于其他大陆法系国家的公司法,我国公司法对监事会职权的规定尤为不足,且缺乏监督的必要手段。首先,公司法中对于监事会监督董事经理的行为没有提供法律保障,这样不可能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如公司法规定监事会有权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但法律却未能规定,如果董事会怠于或者不同意召开,监事会如何保障自己的监督权的实施。可见此规定并无多大实质意义。再如公司法规定监事会或监事的职权包括“当董事和经理的行为损害公司利益时,要求董事和经理予以纠正”,却未规定纠正和制止上述行为的请求方式,更未规定对簿公堂的诉讼方式,没有明确监事会或监事相应的起诉权。这样即使发现了问题,由于公司法条文缺乏可诉性,而无法实行有效之监督。其次,公司法中规定的监事会的具体监督行为主要强调的是对公司经营管理方面的监督,缺少人事方面的监督,不能对董事经理进行人事方面的监督,这种对公司的监督本身就是无力的。

5、有关监事资格的规定存在法律上的缺陷

其一,公司法未对自然人兼任监事的最高数额作出限制,由于个人精力有限,兼职过多势必不利于其监督权的经常、充分和有效行使;其二,未对关联公司董事兼任监事的问题作出调整,不利于确保监事独立行使职权;其三,未对与公司董事具有其他特殊关系的人员担任公司监事予以限制,难以确保监事地位之超然独立。

6、监事无权以个人名义开展监督工作,削弱了监督的力度。

我国的《公司法》体现了监事会集体行使职权的原则,法律没有赋予监事可以个人名义开展工作的权利或权力,所采用的是民主集中制的工作方法。这样,公司的大股东就可以通过控制监事会主席达到控制监事会的目的。从法律程序上讲,监事会要对股东会负责,当监事会欲纠正董事或经理违规行为时,若遭到拒绝,监事会将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该大会应当在两个月内召开。当然,公司法规定的这一时间较长,容易出现对股东利益包括股东知情权的保护不及时情况。也就是说,监事会没有权利在特殊情况下代表公司或临时召集股东大会,监事会的地位不独立,监督职能不到位,监督的力度受到削弱。

三、我国的公司监事会制度的改造和完善

造成公司监事会监督权难以有效行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目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企业公司化改造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要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优化,要求公司监事会制度的完善。然而,从哪里入手扭转监事会工作不力的现状,完善公司监事会制度,进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无疑是一个艰难的抉择。由于从观念和体制入手,尤其是从观念入手完善公司监事会制度费时长、风险大、见效慢,因此,我们应当着力于填补公司立法上监事会制度的缺陷,通过立法的完善,逐步加强监事会的监督权力,促使体制转变和人们观念更新,实现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优化,最终为我国企业公司改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有力的保障。

具体的应该如何填补公司法上的监事会制度,我认为,对西方的法律的借鉴是行之有效,而且应该是可以立杆见影的。把西方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律的精髓和我国现在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对我国公司法的修改,包括监事会制度的改造和完善,具有重大意义。

从当今世界的公司监督模式来看,德国的监事会制度应该是最值得中国借鉴的。德国的公司治理结构采用的是双层制。公司设股东大会、监事会和董事会三个机关。监事会和董事会呈垂直的双层状态。公司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监事会,监事会任命董事会成员,监督董事会执行业务,并在公司利益需要时召集股东会会议。董事会按照法律和章程的规定,负责执行公司业务。德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最大特点是监事会和董事会有上下级之别,监事会为上位机关,董事会为下位机关。

德国监事会制度具有以下特征:1、监事会的地位高,权力大。德国的监事会拥有相当大的权力,特别是任命董事会成员和批准某些特别交易的权力,使监事会实际上已拥有了几乎控制董事会的权力。具体而言,监事会的职权包括:(1)董事会的任免权。德国股份公司法规定,监事会任命董事会成员,同时任命1名董事为董事会主席。如果董事粗暴地违反董事义务,没有能力执行业务,或股东大会丧失了对他的信任时,监事会有权撤销任命和更换董事会主席。(2)监督权,包括财务监督权和业务监督权。监事会有权检查公司财务状况,可以查阅公司帐簿等财务会计资料,可以委托监事或专家检查公司财务。可以随时要求董事会报告公司的重要业务执行情况;董事会有义务定期向监事会报告关于公司的经营方针、营利能力、营业过程、资金周转、人员事务的状况和对公司或其子公司十分重要的交易等情况。(3)特定交易的批准权。虽然公司法将经营决策权赋予了董事会,监事会不得以任何方式插手公司的实际管理,但公司章程可以明确规定,对于某些特定的交易,董事会必须事先得到监事会的批准后才能进行。(4)特殊情况下的公司代表权。公司的代表权原则上属于董事会,但在董事与公司之间产生诉讼时、董事有禁止的竞业行为时、董事与公司交易时等特殊情况下,监事会可代表公司。(5)临时股东会的召集权。如果公司利益需要,监事会有权召集股东大会。2、职工在监事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结构是德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最大特点,而职工是通过参与监事会来达到对公司治理的。根据德国法律的规定,监事会成员由职工代表和股东代表共同组成。职工选举职工代表进入监事会。3、银行在公司监事会中占有重要地位。银行在德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具有主导性的作用,这种主导性作用的发挥是通过监事会来实现的。德国很多公司的监事会中都有大银行的代表。[4]

我国的上市公司中,股权不是极度分散,而是过度集中,公司一般都有控股股东。而且,我国的证券市场发育不成熟,公司融资相当大程度上还依赖于银行,这与德国比较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我国银行不能持股,不能成为公司的股东。同时,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也是一种二元制的结构。公司在股东大会下设董事会与监事会两个平行的机构。这种治理模式也十分接近于德国公司的双层制治理模式。但在我国二元制公司治理结构下,监事会的权力不象德国监事会,我国的监事会无法了解实情,又缺乏监督手段,起不到监督作用。

有鉴于此,我认为,借鉴德国的监事会制度,提高我国监事会的法律地位,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改进和完善监事会这一专门监督机构的构成和运行机制,有效改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较为混乱的现状,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操作上也相对较为方便。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造我国的公司监事制度:

(一)修改现行《公司法》,赋予监事会独立的法律地位

法律赋予监事会监督职权,而监事会能否有效行使监督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保持自身的独立性。[5]也就是说,独立性是公司监事会制度的灵魂,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是监事会有效履行监督权的根本前提。因此,我认为,在我国公司立法中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赋予监事会独立的监督地位:

1、应确保监事会在组织机构上的独立。

(1)要限定监事的准入资格。我国的《公司法》对监事的准入资格规定不明确,使得许多监事无法胜任工作。不论监事的品行如何,如果监事对经济、法律等相关知识不了解就会造成监督被削弱,甚至无监督机制可言。故应当对我国公司的监事资格包括年龄、资历、专业、品行等进行条件限制。而且,应当限制子公司的董事、经理或财会人员担任母公司的监事。

(2)应进一步完善职工代表监事制度。我国《公司法》将监事会职工代表的比例留给公司章程规定,而公司章程又是股东会制定的,股东的主观随意性较大,可能会使职工代表的比例很少,不能形成监督制约的力量。职工代表成了虚设,职工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所以,我国的公司监事制度应当明确规定监事会中职工应占的比例数额,取消由公司章程规定的做法。

(3)确定一定比例的专职监事。为了使监事能够独立、公正、客观、有效地行使监督权,防止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共谋而损害公司与股东的利益,各国公司立法普遍有执行机关成员不能相互兼职的规定,我国《公司法》也未能例外。但我国公司中的监事实际上多为兼职,监事会也没有自己的常设办事机构。监事会的日常监督职能需要监事经常工作,所以为了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设立一定比例的专职监事是非常必要的

2、应确保监事会在经费上的独立

监事对公司董事、经理等的监督是多方面的,当依赖监事自身的力量不能对董事及经理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监督时,往往会需要支出一笔费用。例如,需要聘请执业律师、注册会计师、审计师等专业技术人员来协助自己实现监督权,必然需要经费。若让被监督者出这些费用,显然会受到阻碍,导致监事会的监督权不完整或者根本无法行使。所以公司法应当从立法上保障监事会的经费不受董事会制约而独立。

3、应确保监事会在职权行使上的独立

权力制约只有在权力相当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在公司董事会权力日益扩大的今天,监事的权力显然也要随之变化,否则便会威胁监事会的独立性,从而造成监督不力。立法显然应当就监督无效果时的救济措施给以明确规定,而我国的公司法恰恰就没有这一规定。所以,法律还应当赋予监事以下权力:

(1)监事单独行使职权的权利。监事会不可能天天开会,但监督却要天天进行,所以赋予监事单独行使监督权很有必要。特别是职工代表监事,因其全日制在公司上班,有及时行使监督权的优势,从而不必因不能及时召集监事会而着急,对此权力,我国公司法应当作出相关规定。

(2)业务监督权。我国《公司法》规定了监事会的财务监督权,就这也是事后监督权,而没有规定监事会的业务监督权,使得公司的业务监督成为法律上的空白。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监事会都拥有对公司业务的同意权,包括巨额投资、借款、放贷等重大业务事项、生产部门的设立变更、职工工资福利补贴的重大变动、重大或重要诉讼等。所以,我国立法应当将业务监督权和财务监督权都规定为监事会权力,以强化监事会的职能。

(3)临时股东大会召集权。我国《公司法》只是赋予监事会有条件地“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召集股东大会的权利在董事会。也就是说,只有在提议被采纳的情况下,才可能会召开股东大会。若监事会在监督过程中,发现与公司有重大利害关系的紧急情况须交股东大会决定,而此时董事会无法召集或监事会的提议被否决,势必有损于股东的利益。所以,公司法应当规定监事不仅有召集临时股东大会提议权,而且有为了公司利益而在特殊情况下的直接召集临时股东大会权。

(4)公司代表权。众所周知,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的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而监事会只是公司的监督机构,无权代表公司。然而,当董事或与董事利益一致者侵犯公司利益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时,若仍由董事会代表公司,公司的利益和股东的权益及易受损。因此,当公司与董事之间发生权益纠纷,或者董事自己包括与董事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和公司发生业务交往时,法律应规定由监事会代表公司。[6]

(二)增加监事会的法律权利。借鉴德国的做法,设置权力较大的监事会,扩大其职权范围,以有效制衡董事会。除我国现行公司法规定的职权外,还可以赋予监事会以下职权:

1、董事弹劾权。我国公司法中规定的监事会的具体监督行为主要强调的是对公司经营管理方面的监督,不能对董事经理进行人事制约,这种监督本身较为软弱。赋予监事会对于董事、经理的弹劾权,可以临时召开股东大会执行弹劾程序,这对强化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2、业务拘束权。所谓业务拘束权,即董事会决定较为重大之特定事项时,须事先经监事会授权或同意。德国股份公司法和欧共体公司法第5号指令均规定了监督机关的业务拘束权。虽然董事会有权独立执行公司业务,但也不可恣意妄为。不受监督的权力往往人导致权力的滥用。我国公司法应赋予监事会的这一权力,使监事会能对董事会执行的业务活动进行监督。

3、临时股东会的召集权。我国公司法应直接赋予监事会临时股东大会的召集权。

4、公司代表权。一般情况下公司对外代表权由董事长或董事会行使。但当公司的某些对外行为与董事会成员有利害关系时,若仍由其代表公司势必难保公平合理,因此,应赋予监事会特殊情况下的公司代表权。

5、监事会的单独诉权。即当董事为自己利益而与公司交易或对公司提起诉讼时,监事会代表公司。同时,监事会在董事(会)或董事长侵犯公司利益时,监事会可以公司名义对董事提起诉讼

(三)完善监事会组织体系。

1、引入外部监事制度。我国监事会的人事任免体制存明显缺陷。监事会成员一般产生于公司内部,隶属于公司的董事或经理,这种地位使监事们和自身利益缺乏安全保障,监事们不可能进行大胆监督。建议借鉴国外有关外部监事的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使监事能摆脱公司大股东和董事会对监事的不当控制,增强监事会的客观性和独立性,让公司外的专业人士发挥其专业特长,有效地履行监督职责。

2、改进职工监事制度。德国职工监事制度的良好效果,是因为欧洲各国强大的工会是职工监事得以发挥作用的背景。在我国目前的工会体制下很难指望职工监事有足够的实力与经营者抗衡。因此,公司法应对职工监事制度加以改进。或者限制职工监事的比例,而代之以外部监事;或者强化职工监事的地位,如规定职工监事的豁免权,改变职工监事仰人鼻息的状况等。

3、合理搭配监事会成员。监事会由于行使监督职权的需要,要求监事会的成员是一个懂经营管理、财政法规等各方面业务的监事的科学组合。我国内地公司法并没有明确规定监事会成员中必须要有1各审计师担任。实际上在我国股份公司的监事会中真正熟悉经营业务的人很少,监事会权威性也就无从谈起。

4、确立监事资格认定制度,以立法的形式规定监事任职的积极条件和消极条件。选任监事必须对其资格进行严格审查,确保监事有能力履行监事职责。

(四)完善监事会的监督手段。公司法对于监事会监督手段规定的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为了更好地使监事会对公司进行监督,应当明确赋予监事会必要的监督手段。因此,可以将董事会中具有监督职能的下设委员会如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转到监事会之下设立,并明确规定各委员会的职权。此外,还可规定监事会可以独立聘请中介机构对其履行职责提供协助,监事会行使职权时,可聘请律师、注册会计师、执业审计师等专业人员。

(五)建立独立监事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公司法对监事规定发与董事相同的对公司应负的义务,也规定了违反义务所承担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等。但是立法却没有规定监事违反如注意义务、忠实义务等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对于保护公司和债权人的利益不利。因此,法律应明确规定监事违反义务时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同时,立法也应建立一套激励机制,鼓励监事履行自己的职能,更好地发挥监事制度的作用

结语

公司监事会制度是商事公司制度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职权部门分权制衡、降低成本的必然选择。我国公司法实施和企业公司化改造过程中,公司监事会制度由于观念、体制和立法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功效,甚至于产生监事会虚化现象。这显然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因此,鉴于我国公司目前的现状,对公司监事制度进行改善,就显得尤其重要。当然,仅仅从制度层面和立法方面来完善我国的公司监事制度,还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其他一些制度对监事制度的改善也可产生影响。我国的公司监事制度建设任重而道远,我坚信,随着现代企业越来越规范,法制的越来越完善,我国公司监事制度的改造和完善工作一定会是卓有成效的。

参考文献

[1]郑岩山.公司制的异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杨瑞龙.现代企业产权制度[M],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

[3]毛亚敏.公司法比较研究[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4]梅慎实.现代公司机关权利改造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5]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保护[M],法律出版社,2001

内容摘要

公司监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司内部的运行起到监督、管理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当前我国,由于公司体制的不规范等其他各种原因,监事会的地位得不到保证,功能难以实现。本文在对监事会制度进行法理学分析的基础上,借鉴世界上先进国家的监事会制度,试图在立法上加强对监事会的地位、权利、实现手段等的规定,以保证我国的公司监事会能够切实的发挥作用,为我国企业公司化改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

监事会法理学分析现状体制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