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条件制约论文

时间:2022-07-29 11:58:00

导语:经济地理条件制约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经济地理条件制约论文

【正文】

由于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和经济地理条件,一些地区长期保持传统农业占主导的经济发展格局。虽然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工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这类工业经济后发展地区又一次面临严峻的考验。这类地区若能把握时机,处置得当,就有可能乘势而上,后来居上,否则,就会失去宝贵的发展机遇,重新拉大与工业经济先发性地区的差距。因此,适时制订对策,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摆在工业经济后发展地区面前一个十分现实而急迫的任务。

(一)

由于经济地理条件的制约和原有经济发展基础的局限,后发展地区工业经济成长有着十分鲜明的个性和特点。

第一,发展速度相对领先,但基础仍然脆弱。这类地区以传统农业为主,长期来国家投入不多,基础设施薄弱,工业弱小,经济整体实力处于中下水平。改革开放以来,这类地区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及其影响力相对较弱,加上经济发展滞后,人们穷则思变,求富心切,敢于实践,勇于创新,因此市场取向的改革起步较早,工业经济凭借市场拉力,从小到大,发展速度相对领先,以较短的时间跨过了工业化初期,进入或开始进入工业化中期。但是这类地区发展基础脆弱的问题也明显存在,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人才、技术准备不足,工业经济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呈放大态势,属典型的速度型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第二,加工工业比重大,但稳定性较差。这类地区资源条件较差,一般无富集资源可作依托,本地区财富集散面窄小,市场容量不大,因而产业选择大多是单位产品原材料需求量不大、以生活消费品为主的加工工业,形成原材料和产品市场两头在区域外的发展格局。一方面,原料供给、产品成本受制于上游产品供给状况及其价格的变化,企业增支因素多,消化任务重;另一方面,产品销售受区域外市场变化的影响,反应敏感,起伏较大,不利于持续、稳定发展。

第三,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但城市大工业发展滞后。长期来,这类地区几乎没有大的国有工业,仅有的一点工业,也是50年代末和60年代中期兴办“五小”工业而形成的地方国营小企业,以及由小手工业发展起来的城镇集体工业,没有可能进行工业发展所必需的资本原始积累。这类地区改革开放后的初始发展资金,完全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农业经济的发展来提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不仅为工业发展积累了初始资本,还为其作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先期培训。“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成了这类地区发展的主旋律,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镇集体工业也在传统法制外得到快速发展,农村工业化步伐大大领先于其它地区。随着城乡集体工业的发展,产业转移使家庭工业应运而生,成为城乡居民特别是广大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私营工业也有所发展。因此,这类地区较早地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率先在这类地区起主导作用。但城市大工业由于受资源、资金和原有基础的制约而发展缓慢,以乡镇工业为主体的县域经济成为这类地区经济布局的一大特色。

第四,中小企业成为发展的主流,但主导产业不明显。这类地区由于工业发展的初始资本来源于农业,来源于民间,必然带有量小、分散的特点;体制上也因为刚刚开始冲破传统计划经济的束缚,人们的市场经济观念和市场经济知识还比较缺乏,资本原始积累十分不足,因而中小企业成为企业组织构成的主体而优先发展。相反,由于国家投入少,全民工业薄弱,大企业、大产品的发展一直是薄弱环节,不但数量少,企业规模、素质和整体实力与工业经济先发性地区相比,也均处于劣势。正是这样的企业组织结构,造成产业离散度大,主导产业不明显,规模经济效益也不理想。

第五,块状经济特色明显,但区域中心城市功能不强。这类地区工业经济的发展,主要启动点是乡镇工业和城镇集体工业,一户帮十邻、一村带一乡的扩张式发展,成为重要的发展形式,造就了一大批“一村一品”、“一乡(镇)一品”、“一县一品”的块状经济,形成了不同层次、区块式发展、多样化的特色经济格局。由于以若干特色产品为龙头发展块状经济,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必然促进特色产品专业市场的发育,而市场的繁荣,又支撑工业的快速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共同发展。工业与市场的兴起,同时推进了现代中小城镇的形成和繁荣,继而进一步带动和支撑产业的发展。特色产业、专业市场、城镇建设三位一体,有机结合,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成为块状经济发展的鲜明特点。但与此同时,由于城市大工业发展相对不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也相应滞后,因而形不成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十分薄弱,经济的二元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二)

后发展地区工业经济特殊的成长背景所决定的以市场为导向的轻型经济结构,支撑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这类地区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大为增强,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工业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开放型经济也已达到一定程度。但其先天不足所造成的“低、小、散”的弱点,如果说发展初始阶段曾被强劲的发展态势所掩盖的话,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国内外市场竞争更趋激烈的今天,其消极作用就暴露得越来越明显和充分了。产品档次不高,技术含量低,缺少自己的品牌,市场竞争力弱,市场占有率连续下滑;企业组织化程度低,技术装备差,经济效益不高;区域经济产业层次低,传统工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产业和行业结构雷同,缺乏发展后劲。因此,在近些年中,与已率先进行结构调整的工业经济先发性地区相比,又呈现差距逐渐拉大的态势。若再不抓紧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将陷入难以为继的境地。

调整工业经济结构,是一个涉及解决深层次矛盾,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目前,围绕支柱产业,依托现有企业,组建大型、特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程度,努力抢占规模经济的制高点,增强竞争优势和发展实力,已成为工业先发性地区结构调整的主要形式和发展方向。不少工业经济后发展地区争相仿效,把它作为自己调整结构、治理“低、小、散”问题的重大举措,其结果,不但与工业经济先发性地区、结构调整后的优势相比较仍相对处于“低、小、散”的境地,而且由于照搬工业经济先发性地区结构调整的方式,在调整过程中还留下了严重的隐患。一是产业结构雷同,重复建设在新的水平上再次大量出现,不但形不成自己的优势,还造成资金和资源的巨大浪费;二是工业后发展地区产品离散度大,没有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搞集团、上规模,带有很大的理想成分,容易忽视市场的导向,给企业留下可怕的“胎里疾”;三是这类地区既无大企业可依托,又无巨额资本积累,行政推动往往成为组建企业集团的主要手段,板块式的拼凑,使存量资产不能有机重组,实现优势互补,还可能放大劣势,拖垮原有的优势企业。这些调整过程中所隐藏的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容易同时迸发出来,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工业经济后发展地区的结构调整,决不能不顾条件和基础,照搬别人的成功经验,必须从自己的特殊性出发,扬长避短,注重特色,以己之长,克人之短,以“田忌赛马”之策,赢得竞争和发展的主动。

从本地实际出发,探索自己独特的结构调整之路,必须正确把握和发挥工业经济后发展地区的特殊优势。从工业经济成长的特殊进程看,这类地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形成较早,国民经济市场化水平相对领先,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发性优势;工业成长总体历史短,产业构成新,国有工业的历史包袱相对较轻,对市场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和困难,承受能力相对较强,在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选择上具有一定的后发性优势;工业与流通、企业与市场结合比较紧密,市场配置资源所构筑的区域经济特色比较明显,在独特的行业和领域,具有相对的整体优势;城乡工业化进程相对领先,作为发展主体的中小企业生机旺、活力强、机制活,在工业经济从小到大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支懂管理、善经营、敢于改革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企业家队伍、经营管理者队伍和技术开发队伍,在同类企业竞争中占有相对优势。

工业经济后发展地区的结构调整,就是要凭借上述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现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和资产存量优化重组,以科技进步为支撑,选择符合本地实际的调整之路。

(三)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结构调整的载体,也是区域经济多种优势的集中体现者。如何保持、发挥并进一步发展作为工业经济后发展地区发展主体的中小企业比较优势,是这类地区结构调整的关键。这也就是后发展地区工业经济特殊成长背景所决定的结构调整的特殊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世界工业经济发展进程中集中与分散两大趋势并存,以追赶科技进步为前提的中小企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光明的发展前景。一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产业发展的多层次、多阶段共生共存共溶,以及后工业化地区存在的诸多发展优势,为处于开放中的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地区工业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换以及跨阶段、跳跃式发展提供了可能;二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现代加工技术的专业化、小型化日趋成熟,为以加工工业为主的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三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发育与逐步成熟,十几亿人的巨大消费需求扩张以及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对以生活消费品生产为主的中小企业发展必将产生强劲而持久的市场拉力;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消费结构的层次性,以及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巨大压力的存在,为相对领先发展地区的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转换时间和要素资源;五是跨国公司和国际大集团在我国直接投资企业的存在,工业经济先发性地区大型、特大型企业集团的形成,随着科技进步和自身发展规律的作用,必然进一步细化分工、扩大合作,这既为大、中、小企业的联合发展提供了可能,也为中小企业通过跳跃式发展上升为大企业、大集团提供了机遇。

由此可见,发挥中小企业优势既有需要也有可能,显然是工业经济后发展地区结构调整现实的明智选择。但面对众多的中小企业,切入点或启动点的确定,又成为举足轻重的一环。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这个结论应该由市场来下。企业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在于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大小。无论是适应市场,还是创造市场,最终都集中在由市场决定的产品本身,即要由产品的现实市场占有率和预期市场前景来决定。因此,产品理所当然成为结构调整的切入点或启动点,结构调整必须从优势产品的培育、发现和发展开始。

应该坦率地承认,作为工业经济后发展地区,一般意义的优势产品及其竞争优势并不存在,产品一般都具有档次低、技术含量少、价位低的特点,主要是以中低收入阶层为消费对象的低档、低价赢得竞争的相对优势。随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心理的变化,这种相对优势正在明显弱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只能从特殊性上做文章,即必须从众多的产品中筛选具有相对优势和特殊优势的产品。具体地说,就是要实行专一化战略和差别化战略,或主攻特殊的顾客群,或着眼于产业链、产品线的优势细分区段,或以特定地区市场为主导目标,或在同类产品中确立自己的鲜明个性,等等。一句话,就是要做足产品“名特优”和市场“特殊性”的文章,形成“小商品、大市场,高科技、专业化”的具有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高关联度的“小型巨人”企业和企业集团或企业群体,在产业链中起龙头作用,提高产业集中度,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营造“小型巨人”企业、企业集团或企业群体,要紧紧扣住具有相对优势或特殊优势的产品,抓一批基础素质好、经营机制活、竞争能力强,有希望做大的企业;抓一批处于产业关键部位,能够发挥行业龙头骨干作用的企业;抓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要加大改革的力度,以改革促调整、求发展,通过存量重组和增量扩张,使这些企业规模合理化,形成规模经营优势;延伸产业链,形成以优势产品为中心,优势企业为龙头,直接投资和非股份安排、紧密和松散、分工与合作相结合的企业集团或群体,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整体竞争实力,再造新一轮中小企业发展的强劲优势。

在围绕优势产品进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同时,必须同步有效地进行企业技术创新。从总体上说,中小企业一般都存在技术储备少、设施装备差的问题,其背后就是缺人才、缺资金。因此进行技术创新,首先,要解决人与钱,即技术源和资本源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这两大问题只能依靠市场机制。一方面要实施开放的人才策略,培养、引进人才,组建或壮大龙头、骨干企业的科技开发机构和队伍;实行合作攻关,维护知识产权,有偿分享成果,组织行业技术研究和开发机构;采取技术参股、有偿转让、利益共享的办法,形成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科技研究和开发队伍,解决企业的技术源问题。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优势产品品牌效应和龙头企业的集聚作用,让有限的高质资产去吸纳、调动更多的民间资金和社会资本,解决资本源的问题。从而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先进装备及管理,增强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能力,实现技术创新,保持国内的相对领先地位,并努力快速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以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四)

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市场机制这只无形的手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与之相辅相成。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筛选、培育“名特优”产品,营造“小型巨人”企业或企业集团,更是需要政府的政策导向、组织协调和行政推动。具体说来,可采取以下措施:

1.统一思想认识,调整发展思路。调整工业经济结构,是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结构不调整,整体素质不高、市场竞争力下降、经济效益低等日益突出的矛盾就无法解决,增长方式也不可能转变。因此,必须统一对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必要性、紧迫性、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现代化意识,使结构调整真正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并用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观念指导结构调整。从工业经济后发展地区的实际出发,以产品结构调整为核心,实行企业组织结构及其他方面的相应调整,使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有效地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

2.实施名牌战略,拓展国内外市场。要尊重市场法则和规律,从现有的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构成出发,注重创新,确定一定时期的优势产品目录和合理化发展规模,实施名牌战略,增强竞争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在充分利用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要实行扎实有效的行政推动,如建立领导协调机构,制订扶持政策,组建科技服务和信息、咨询网络,明确政府职能部门及公用事业部门责任,组织协调重大技术攻关、工艺革新和产品开发,落实激励措施等,以保证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发展目标的实现。

3.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要加快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企业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能够自觉接受市场导向、促进本企业产品优化、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市场竞争主体,激发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变化和长远发展要求而主动调整结构的内在动力,为经济结构优化构筑坚实的微观基础;积极理顺产权关系,推进存量资产优化重组,为企业的结构调整、规模经营和技术进步提供现实条件和便捷途径;进一步改革公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公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体系,不断促进公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不断提高公有资产的质量,充分发挥高质量公有资产的中坚和导向作用,发展优势产品,壮大优势企业,推进整体调整;加快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市场经济法制体系,强化执法力度,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运行秩序,并发展、完善、提高中介服务机构,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社会环境。

4.进一步增大经济开放度,扩大结构调整和发展空间。扩大经济开放度,有利于进一步引进技术、引进资金、引进管理,促进结构调整。在大产品、大企业均为弱势的工业经济后发展地区,更可利用对外对内开放,拓展结构调整空间,或与跨国公司、国内外大企业紧密联合,成为这些大集团的重要成员发展自己;或进入这些大企业的产业链,占有稳固市场,壮大自己;或在大产品、大企业的真空地带,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从而在开放中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提高结构调整的质量和效率。

5.正确运用政策导向,加大调控力度。政策导向是政府调控和行政推动的有力工具和主要手段。要根据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及发展战略,在与国家产业政策衔接的同时,从本地实际出发,制订自己的产业政策,明确发展方向;根据鼓励和限制的具体目标制订财政、信贷、用地、公用设施等方面的优惠扶持和限制政策,促进优胜劣汰,解决长期来“大而全、小而全”和低水平重复、粗放经营的顽症。与此同时,还可借鉴日本和我国台湾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些具体做法,如设立专门化服务机构、建立各种基金等等,使发展目标和产业政策真正成为结构调整的强大推进器。

工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很广,难度很大,在后发展地区调整工业结构更有其特殊的困难。但是,只要准确把握自己发展的特殊性,遵循市场法则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工业经济后发展地区的结构调整一定能顺利推进,在不断加速的工业化进程中保持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