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学逻辑相对理性思考

时间:2022-10-27 10:55:00

导语:马克思经济学逻辑相对理性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马克思经济学逻辑相对理性思考

摘要:相对理性经济人假设是在马克思经济学逻辑基础上提出的,这一假设主要强调了人的行为与外部约束条件的动态交互以及约束条件的动态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评价相对理性程度的多要素动态评价体系。这一研究不仅试图挖掘、提炼出马克思经济学关于经济人以及理性分析的科学内涵,而且还将对构建一个更为贴近现实、更为客观、对现实社会更具有指导意义的经济学方法论体系有所贡献。

关键词:经济人假设;相对理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在探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假定前提条件时,关于经济人假设的理解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类认识是否定经济人假设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地位,把这一假设条件看作是西方经济学特有的经济范畴;另一类认识则在批评新古典经济人假设的同时,承认并试图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理论。

笔者同意后类观点,因为马克思经济学巨大的理论包容量是任何经济理论体系都无法比拟的。如果从经济人的角度来考察马克思经济学,则可以梳理出马克思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理论脉络,这是我们构建一个科学经济人假设的重要理论根据。

一、马克思经济学关于经济人假设的重要思想脉络

首先,马克思的“经济人”实际是经济关系人。马克思认为,人们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发生着两个方面的联系:一是人与自然的联系,即通过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生产出以物质资料为载体的物质利益,这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二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人们在与自然发生联系的同时,相互之间必然发生着一定的关系,即生产关系。为此,他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经济关系人的根本特征是资本关系人,如他指出:“作为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获取剩余价值”。

其次,马克思的经济关系人是在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相互矛盾运动中存在着。马克思先以简单商品经济为例分析了经济关系人理性的矛盾运动过程,马克思认为,简单商品生产者关于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是有理性的,但是,这一理性只是个体理性,而这个个体理性是否符合社会理性。或在多大程度上与社会理性相符合,完全取决于私人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这要在商品交换中才能见分晓。但在交换中要实现这一转化则是一个惊险的跳跃。因为:第一,私人的个体理性与实际的社会理性在质上很难一致。如马克思分析到,(1)商品生产带有很大盲目性,不可能精确地估算出社会需要,即使即期估计可能是正确的,但随着时间的移动,也可能是错误的。(2)社会需求本身也在不断变化,如果商品生产者墨守成规,就不能满足社会新的需要。(3)社会需求是有限度的,同时存在着竞争者,所以可能有一部分商品卖不出去。第二,私人的个体理性程度与实际的社会理性程度在量上很难一致。马克思认为,(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变化的,因此在商品交换中,商品能换到多少货币很难确定。(2)即使某种商品都包含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这种商品的总数仍有可能包含耗费过多的劳动时间,因为,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只有符合社会总劳动对该商品生产部门所分配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是必要的。因此,马克思指出“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而“最愚蠢不过的教条:商品流通必然造成买和卖的平衡”。正因如此,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谈到经济人的理性问题,但是,他的理论中已经包含了这一理论内容。

接着马克思分析了在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转化为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使经济人理性的矛盾更加扩大了。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虽然社会化了,而生产资料和产品却属于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服从于资本家攫取剩余价值的狭隘利益,广大雇佣工人则处于被无偿剥削的境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两组利益矛盾:一是,个别企业有理性的利益追求与整个社会利益无理性运动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要求企业生产是有组织的,各个企业能完全理性地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的问题。可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使各个企业并不完全了解社会的需求,造成整个社会生产又极其无序和非理性化。二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供给与需求相对缩小的利益矛盾。资本家对剩余利益的无限贪欲和迫于外部竞争的压力。必然要改进生产技术,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而资本主义信用的广泛发展为其提供了可能。但这些无限供给却归资本家所有,并且资本家在扩大无限供给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雇佣工人的剥削,而且资本的积累、集中、积聚又造成大量工人失业,农民、手工业者破产,从而,整个社会的需求日益相对减少。当上述矛盾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整个社会的宏观经济波动就不可避免。因此,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企业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矛盾正是资本主义利益矛盾运动的表现,并且这些利益矛盾的发展与激化,最终将导致资本主义制度整体利益的丧失。

可见,经济人以及经济人的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矛盾运动是马克思经济学中一条明晰的主线。在此,马克思经济学主要采用宏观的、动态的、客观的分析方法,通过对资本主义整个制度的产生、发展、灭亡的全过程的剖析,间接地揭示了经济人理性变化运动规律,并将它的内在性归结为利益矛盾的存在、发展与演化,这一分析逻辑只有马克思经济学所独有的方法论体系才能完成。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经济学在阐明了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的冲突以及追求两者一致性的重要性的过程中,已经包含了理性的相对性的思想,即个体理性不是孤立的,而是相对他人、相对社会而言的。因此,笔者的相对理性经济人假设正是从这个角度对理性问题作出了进一步的分析。

二、相对理性经济人假设的理论分析

所谓经济人的相对理性,就是指经济人个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决策和行动过程中,相对于整个社会环境以及外部的约束条件而言,其理性是相对的。1、经济人的理性是相对和变化的

经济人是理性还是非理性,是相对于与之有利益相关的外部世界、相对于某一时间阶段来讲的。如果不考虑个体行为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作用所带来的影响,仅从孤立的给定条件出发来评判个体行为的理性程度将会得出非常片面的结论,因此评价个体理性时必须充分认识到其相对性。具体而言,理性的相对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人在对某一行为作出决策时,是不能脱离他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经济人的决策要依赖于外部世界提供的便利条件和约束条件,另一方面,经济人的决策又会对相关的外部世界产生影响。(2)个体行为指向的对象由于受到个体行为和社会条件的影响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也就是说,行为主体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面对的对象也是相对的。(3)在对个体理性进行考察的时候,不能只孤立地看到条件本身是什么,而是要看到这一条件在具体的环境下对个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因为,同一事物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时点、对不同的行为个体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4)经济人个体行为过程是由个体与其他行为方的行动一步一步连接而构成的,是一个个体行为与约束条件互为因果的发展过程。行动的每一阶段由于行为各方不同的行为模式和一些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得不确定,不确定的阶段性结果又影响着下一阶段个体的选择空间和结果,此过程具有显著的相对性。(5)个体行为的最终结果理性与否的评判也是相对的,这一方面取决于个体行为者事先的理性预期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具体的社会背景条件,也就是说必须将个体本人的影响和对外部的影响结合起来考察,不能孤立的来看待。

就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人理性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人的完全理性实际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非完全理性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经济人的理性程度也存在一个由非完全理性逐步接近完全理性的发展过程。所以,经济人的理性是动态的、变化的。就普遍联系的角度看,经济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是一个动态的相互作用过程,这种动态交互贯穿于个体行为的全过程,表现为经济人个体本身以及对其构成影响和约束的外部条件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这是因为经济人作出决策时所面临的外部条件并非一经给出就静止不变,同样的,经济人也不是在作出首次决策后就再无其他行动。一方面,经济人会不断地受到外部条件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经济人的变化又对外部条件产生着反作用。正是这种经济人与外部条件的变化和交互作用使得经济人的理性具有动态性。

2、经济人的理性约束条件是多元和动态的

经济人作为社会中的人,其行为要受到各方面条件的约束,这些约束条件是多种多样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而这些条件本身在不断变化,其影响程度也随着它们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发生着变化。

首先,约束条件是多元的。作为被抽象出来的经济活动承担者,经济人必然是以某种方式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去的个体。个体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行为必然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约束,这些约束条件主要有:

一是按照约束条件的来源,可以划分为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类。主观条件指的是个体自身的各种约束条件,主要包括个体的相关知识水平、计算和判断能力、体力状况、性格倾向等等。客观条件指的是个体外部的各种约束条件,如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信用状况、直接利益相关者状况等等。

二是按照约束条件与个体行为结果的相关程度,可以划分为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两类。直接条件指的是对个体的行为及其结果有直接影响的因素,间接条件指的是对个体的行为及其结果没有直接影响,但可能会通过其他因素的传递而最终对个体产生影响的因素。

三是按照约束条件的动态程度可以分为相对固定的约束条件和相对变动的约束条件。相对固定的约束条件是指,在一定时期变化不大的因素,相对变动的约束条件是指在一定时期变化较大的因素。

此外,约束条件之间也可能有着某种程度的互相影响,有时候,这种影响还可能是非常明显或非常重要的。多元的约束条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种既相互抵消又互相加强的作用力,这使得它们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机制更为复杂。

其次,约束条件是动态变化的。在个体对某一行为作出决策并付诸实施的全过程中,与该行为有关的约束条件也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所谓“给定条件”只是在某一特定的时点上的条件。以事前、事中、事后分别的约束条件来评判个体的理性程度,可能得出差异巨大的结果。

对于个体的决策行为来讲,所有约束条件在一定时期内都可能发生变化。不同约束条件的变化对个体行为结果的影响可能是同一方向,也可能是不同方向,有些影响互相抵消,另一些可能互相加强。因此,处在不断变化中的约束条件对个体行为后果的影响同样处在变化之中。在最初时点上被认为是理性的决策随着约束条件的不断变化有可能产生与其预期有差异的结果,差异的程度随着约束条件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历史上不止一次出现过由于某些突发事件而导致的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导致资本家投资的实际结果与预期大相径庭。从事后来考量,这些投资行为应该被判断为非理性的,而这一结果正是由于外部的约束条件产生戏剧性变化的结果。

约束条件不但本身不断在变化,而且对特定个体行为的影响力也是在变化的。如在生产中,原材料价格变动对产品生产的利润率有直接影响?然而我们也要看到,这种影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以欧佩克石油供应变动对世界各国国民经济的影响为例,80年代以前,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对欧佩克的石油供给依赖性很强,以至于欧佩克70年代的减产造成各国连续多年的萧条,从这里可以看出石油作为原料对生产利润的巨大影响。但是,正是认识到了这种过度的依赖性,各工业国此后开始寻求其他渠道以削弱欧佩克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萧条以后的几十年间,两方面的变化使得欧佩克对工业国生产的影响力明显减弱了,一是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的飞速发展,二是许多非欧佩克成员国的石油出口逐渐占据了越来越多的世界石油市场份额。因此,欧佩克的石油产量对世界经济虽然仍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其程度已经不能与80年代之前相提并论了。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技术进步给生产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生产的各种约束条件的影响力也随着技术进步在不断改变。因此,约束条件对个体行为理性程度的影响也必须动态地来考察。3、经济人的理性评价体系不是个体的而是社会的

经济人的完全理性实际是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统一。对于所有个体经济人而言,他们都是按照决策时所掌握的信息作出自己认为最优的决策,如果仅从个体的角度进行孤立的判断无疑都是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并不是真正的理性,因为这种事前貌似理性的决策经常带来的是事与愿违的结果。个体要达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就必须让自己行为的结果满足社会的需要,即只有达到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统一,才可以说人达到了完全的理性。然而由于人的信息搜集、处理、计算等能力都是有限的,加上外部世界的高度复杂和不断变化,这种统一的达到是偶然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个体只能不断接近这种完全理性。

经济人的社会理性是不可控的。个体理性是单纯从行为者个人角度出发所进行的评判,个体行为者对外部条件的信息进行搜集、判断和计算,并作出自己认为适当的决策,为自己的决策承担后果。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对理性的判断所牵涉到的因素或变量有限,因而比较容易控制。社会理性远远不同于个体理性,社会理性的实现不是单个或有限个体的行为的结果,而是全社会无数个个体经过极其复杂的动态交互过程而形成的。它受到大量处在不断变化中的因素和无数个个体行为的共同影响,而且这些因素和行为本身又都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对社会理性是难以加以控制的。

理性的评价体系是社会和事后的。个体行为与外部约束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多重均衡的产生,行为的整个过程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随时都有可能产生变化。这可能是由于个体行为的结果在外部条件的制约下具有不确定性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个体的行为与外部制约条件的相互作用造成的结果并不是能够事先完全确定的,最终的真正结果是多重均衡中的一个,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结合。

三、经济人理性程度的测量标准

基于上述,经济人理性程度的考察和测量标准具有全面、动态的特点。

对于具体的个体理性评价案例,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简洁的理性程度测量模型。模型设定个体的理性程度是0—1之间的某个数值,其中,“1”表示完全理性,“0”表示完全非理性,数值越大,理性程度越高。显然绝大多数情况下个体的理性会是介于0和1之间的某个数值。

理性程度测量的基本方法如下:

①:R0=R0(a0,b0,cR0…);

②:Rt=Rt(At,at,bt,ct…),t=1,2…n,O≤At≤1,0≤Rt≤1;

③:at=at(R-1),bt=bt(Rt-1),ct=ct(Rt-1)…;

④:X=(R1+…+R和+Rt+Rt+1+…Rn)/n

在上述公式中,R0表示最初时点上(第0期)个体行为对社会利益影响程度的初始值,由a0,b0,c0等确定;a0,b0,c0等是在第0期给出的社会中a,b,c等具体要素的初始值,为常数;Rt表示t期个体行为对社会利益影响程度的函数,At表示个体在t期对自身行为的调整系数,at,bt,ct等分别表示t期个体行为对社会中a,b,c等具体要素的影响程度;x表示最终获得的个体理性程度的数值。

把个体行为从决策开始到行为结束分为n+1个阶段(从0到n)。R0这一时点上行为尚未开始,因此其值由a0,b0,c0等初始值给出。Rt表示t期个体行为对社会利益影响程度的函数,Rt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数值越大,表示个体行为在该期对社会利益的贡献越大。Rt是一个以At、at、bt、c。等为自变量的复合函数。其中,Al是个体在t期对自身行为的调整系数,该系数介于0—1之间,At对函数值有着明显的修正作用,这里就体现了个体根据实际情况对行为进行着动态的调整,以及这种调整对行为结果的影响。at,bt,ct的值分别是t-11期个体行为对社会利益影响程度的函数R。的函数,它们反过来又决定着t期个体行为对社会利益的影响程度。最后,把从第1期到第n期(由于第O期行为尚未开始,因此不计算在内)个体行为对社会利益影响程度的数值取一个平均值,得出的x就是我们要测量的个体理性的数量值。该值介于0和1之间,数值越大,理性程度越高。可以看到四种典型情况:(1)个体一开始就不考虑社会利益,以后也一直不考虑社会利益,那么最终值将会接近于0,即该个体理性程度很低;(2)个体一开始就充分考虑社会利益,以后也一直调整自身行为以适应社会需要,那么最终值将会接近于1,即该个体理性程度很高;(3)个体一开始并不考虑社会利益,但以后逐步调整行为以适应社会利益,那么最终值将会接近于区间中段;(4)个体一开始充分考虑社会利益,以后却渐渐走向自私,不再考虑社会利益,那么最终值也将接近于区间中段。

上述理性程度测量模型的依据是,相对理性经济人假设认为,只有当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一致时。个体才是真正理性的,因此,理性评价的主要原则是看个体行为结果是否体现了这种一致性。个体行为的整个过程划分为若干区间,个体行为对社会利益的总体影响程度是由个体行为的动态调整和社会中受到个体行为影响的各个具体因素共同决定的。个体行为与约束条件之间的动态交互充分表现在:约束条件在每一期作为自变量对个体的行为构成影响,而这一期的个体行为的结果又作为自变量对下一期的约束条件构成影响。个体在每一期都会根据上一期行为的结果对下一步的行为作出调整,这将使得每一期的个体行为对社会利益的影响都有所不同。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相对理性经济人假设的理性程度测量模型不仅考虑到个体行为起初的目的和最终的结果,而且考虑到个体在行为过程中的调整所带来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以社会利益的实现为基本考察原则的模型。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评价经济人究竟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问题就容易多了。如上所述,如果经济人一开始就考察到社会利益,而在整个过程也一直调整自身行为以适应社会需要,那么最终值将会接近于l,即该个体理性程度很高,可能接近完全理性。这说明经济人如果是理性的就不能是自私,就算他是自私的,他也必须如贝克尔所说要掩盖起来。如果经济人一开始就考察个体利益,在以后的过程中也不考察社会利益,那么最终值将会接近于0:即该个体理性程度很低。这也说明自私人是非理性的,其结果也不可能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因为正如马克思所分析的,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相一致时利益才可能达到最大化。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古典主义经济人假设存在的最大悖论就是自私人与完全理性人是无法统一的。

四、相对理性经济人假设的理论价值

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也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这一经济范畴的确立,为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逻辑起点。这样,经济学在研究经济问题以及人的经济行为时,可以不需要考虑所有的影响因素,而是把人在经济意义上的特点抽象出来,这使得经济学对人的行为分析大大简化了。但它的完全理性、完全自利等假设也因其与现实的不相符合而不断受到质疑。斯密之后。先后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博弈论等诸多经济学流派或学说都直接或间接地对经济人假设进行了继承或修正。

中国学界关于理性经济人的创新观点也很多,如程恩富关于理性与非理性并存的“新经济人”假说,孟捷关于马克思经济学继承和发展经济人假设合理成分的分析,李炳炎关于科学经济人的理性说,郑贵廷等关于“适应性理性经济人”假说,以及市场经济理性的观点等,这些研究成果都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逻辑条件下发展了经济人理论。笔者提出的相对理性经济人假设与以往的各种经济人假设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这一假设认为经济人的理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其相对性主要体现在经济人的行为与外部世界普遍联系,并与外部世界有动态的相互作用,从而对其理性程度产生影响。这与以往的各种经济人假设大多把经济人的行为看作是孤立的或与外部世界不存在动态交互影响的假设有重大差别。

1、与新古典经济人假设的区别

在新古典经济人假设中:个体的决策是在给定价格参数和收入约束的条件下最大化自身的效用。个体的效用函数只依赖于他自己的选择,而不依赖于其他人的选择,最优选择只是价格和收入的函数而不是其他人选择的函数。经济作为一个整体,人与人之间的选择是相互作用的,但对个体来说,所有其他人的行为被事先总结在作为参数的价格当中,个体作出决策时既不考虑自己的选择对别人的影响,也不考虑别人的选择对自己的影响。

从上述对新古典经济人假设特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出,它与相对理性经济人假设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假设经济人至少在其行为的过程中是孤立的,外部世界的全部条件仅仅被概略地总结为以价格形式表现的参数,这些参数是事先给定的,而且一经给出便不再变动。经济人的行为与这些参数之间没有动态的交互关系。只要经济人的决策已经作出,则外部世界的情况无论怎样变动,都不会再对经济人在考察期内的行为产生影响。相对应的,经济人的行为在考察期内也不会对外界产生任何影响。

与此相反,相对理性经济人假设最强调的便是:经济人的行为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外部世界有着动态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会对经济人的行为及对其行为的理性程度的测量产生重要影响。外界因素对经济人行为的约束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变化。

2、与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区别

新制度经济学对经济人假设的修正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把古典假设中经济人的无限理性修正为有限理性。这一修正不仅对经济人假设本身,而且对此后经济学、管理学的分析框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限理性假设还被行为经济学等学派所接受并发展。

从有限理性假设本身来看,它无疑比无限理性假设更接近现实。然而,有限理性实际上只是修正了经济人假设中自身利益最大化行为的约束条件,而不是最大化行为本身。就这一点,它并没有对古典经济人假设有所突破。有限理性理论所指出的经济人行为的约束条件是事先给定的条件,在经济人根据这些条件作出决策后,这些条件的变化不再纳入对经济人理性程度考察的范围,经济人行为的结果对这些外部条件的反作用也不再加以考虑。与此相反,相对理性经济人假设在分析经济人理性的时候不仅要把约束条件作为动态的可变的因素加以考虑,同时也要考虑到经济人行为的后果对这些约束条件产生的影响,是一个不断变动且交互的复杂的过程。

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的制度化过程被看作是社会行为主体追求个人理性化的过程,在它的研究中,涉及到具有各种不同行为倾向的个体的独立选择行为及其相互影响,以此为出发点来讨论个体所表现的各种行为特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冲突、竞争与合作。从这点上来说,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理论中包含了经济人与其他个体以及外部世界的其他约束条件之间相互的影响。但是,与相对理性经济人假设所说的动态交互影响不同,新制度经济学主要说的是社会的制度背景对个体行为方式的约束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制度是一种社会博弈规则,是人们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框架。在新制度经济学这里,对于经济人来说,他所要接受的制度约束是给定的。虽然长期内制度会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发生在对经济人理性的考察期内,也就是说,制度是经济人效用函数的一个事先给定的稳定的约束条件,而不是一个变量。

3、与博弈论的合作理性的区别

博弈论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相对于忽视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片面强调完全竞争的传统经济学而言,博弈论更注重经济生活中各个方面决策主体的相互影响、作用、依赖和制约,从而也更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不过,博弈论所阐述的决策主体受到的影响、作用等机制与相对理性经济人假设的观点仍然是有区别的。

在博弈论的理论中,个体的理性实际上是一种合作理性,即个体要真正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就必须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及其他博弈参与者的行为模式,并与对方进行适时的合作。博弈论中个体受到的动态交互影响限制在与其他博弈参与者之间,而没有涉及到其他的重要约束条件。实际上,博弈论在这点上还是遵循了以往各种经济人假设的方法,它把社会制度、生产技术水平等都作为博弈中给定的约束条件了。毋庸置疑,对于个体的决策来说,博弈中其他参与者的行为对其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除了博弈参与者之外,外部条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与博弈论只把其他参与者作为变量,而把外部的影响作为给定条件相比。相对理性经济人假设不仅考察与所考察的经济人进行博弈的其他个体和他的相互影响,还考察其他外部条件对经济人行为的作用,这种作用是一个贯穿始终的动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