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公共体育设施管护的经济学分析

时间:2022-03-19 01:01:00

导语:有关公共体育设施管护的经济学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有关公共体育设施管护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经济学分析工具(投入产出原理及效益最大化原则),把西方经济学中的行为外部性——消费行为外部性同我国公共体育设施的管护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试图探讨我国公共体育设施大量出现提前报废现象的原因,并以加强设施管理、延长设施使用寿命和提高利用率为出发点,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提出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管护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财产消费行为负外部性使用权监督成本

EconomicAnalysis

onMaintenanceofthePublicP.E.Establishments

Abastract:Byliteratureanddocuments,thestudyconnectsthetheory“externalities”inEconomicswiththemaitenanceofthepublicP.E.establishments,usethetoolsofEconomicstodiscussthereasonsofthediscardofthepublicP.E.establishmentsaheadofscheduleandputforwardsomeadvice.

Keywords:commonproperty;externalities;access;cost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及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越来越重视休闲娱乐,而健身活动更是受到男女老幼的青睐,因为它既可以放松精神,又能强健体魄,是调节身心健康的最佳方式。对健身活动的极大需求不仅吸引了大量私人资本进入该领域,而且政府也逐渐增加了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投资。政府利用各种投资渠道,在一些公共场所修建了供社会公众免费使用的健身设备、设施。在现实生活中,公共体育设施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遗憾的是,这些设施使用寿命都不长,新建没多久便失去其应有的功能,成为一种摆设。有关部门调查发现,公共体育设施遭人为破坏的现象比较严重,不少设施提前报废,造成国家财产的极大损失。相比之下,私人投资的体育设施,却较少出现短期内严重损坏及提前报废情况,原因何在呢?本文拟针对该问题从经济学角度进行一些探讨。

1、公共产品理论简介

产品有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分。公共产品是由政府部门生产的,并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和服务,又被称做“集体消费产品”。其显著特点是它们在消费上具有非抗争性与非排他性。非抗争性是指,对于任何一给定的公共产品产出水平,增加额外一个人消费该产品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增加,即消费者人数的增加所引起的产品边际成本等于零(如海上的航标灯,航标灯一旦建立将为所有过往的船只指示航向,增加过往船只的数量并不需要额外增加维持航标灯的成本);非排他性是指只要某一社会存在公共产品,就不能排斥该社会任何人消费该产品(如一国的国防一经建立,就不能排斥该国任何一位公民从国防受益)。而私人产品是指那些在消费上具有抗争性(rival)与排他性(exclusive)的产品。对私人产品而言,增加一个消费者的消费就要增加产品的数量,一个人消费某种产品,另一个人就不能同时消费这一产品。现实生活中真正同时具有这两种特征的产品很少,多数产品只具有两种特征中的一种特征。公共体育设施就只具有非排他性而不具有非抗争性,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公共财产,它是社会成员共有的,因此不能排斥任何一个社会成员使用,但使用者人数的增加会影响其他人的使用效果,这无疑会增加每一个使用者的使用成本(此处主要指不能顺利和正常的使用公共体育设施所带来的影响)。

2、公共体育设施使用上的经济学分析

2.1外部性

外部性(externalities)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其原意是指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造成了影响而又未将这些影响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之中。可以分为生产活动上的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和消费活动上的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行为主体的生产或消费活动使他人或者社会受益并且受益者无须花费任何代价;负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行为主体的生产或消费活动使他人或者社会受损而他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现实生产、生活中外部性是经常存在的。比如,某个人在公共场所抽烟、扔垃圾,在方便自己的同时,却影响了他人的健康,而他并不会因此向受害者支付任何形式的补偿费用,即他未将这些负面影响记入其抽烟和乱扔垃圾的成本中去,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时常出现在公共场所抽烟、乱扔垃圾的现象;又比如,一个人在自己住房周围养花种树净化环境会使邻居及其周边受益,但他的邻居并不会为此向他作出任何支付,这种外在影响是正面的、有利的。对于公共体育设施而言,社会成员消费行为上的负外部性是明显而突出的,因为个人行为所带来的成本(公共设施的养护、重置成本)由集体承担,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相一致。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在财产为公众共同所有的情况下,公共财产通常会遭到过度使用。

2.2外部性分析

下面我们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来说明公共财产的滥用。如图所示,该图是单个体育设施使用者的成本与收益曲线。横坐标表示使用者的使用量,纵坐标表示使用者的成本与收益。图中,AR线是使用者的平均收益曲线,MR是其边际收益曲线,MPC是使用者的边际私人成本,MSC是使用者的边际社会成本。由于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私人成本加私人使用公共体育设施给社会造成的成本,因此,MSC曲线位于MPC曲线的上方。为了讨论的方便,假定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都是常数。图形显示,每个使用者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总是使自己的使用量达到Qp点,在使用量达到这一水平时,边际私人成本等于边际收益(MR=MC是实现最优使用量的必要条件)。从社会角度看,最优使用量应该是Q*的数量,因为在这种使用量下,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显然,个体使用者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却违背了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在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中每个使用者都会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过度的使用公共体育设施(在这里,“过度使用”既包括正常使用过度,也包括非正常使用,即不讲究方式、方法的使用),造成公共体育设施的提前损坏、提前报废,极大的浪费国家资产,最终影响全体社会公民的福利。

3、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养护的措施探索

针对公共体育设施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负外部性问题,一方面需要群众提高道德修养以做到在科学、正确的使用过程中能够爱护公共体育设施,但另一方面,作为投资主体的政府理应承担起管理和维护的主要责任。而政府该怎样做才是最有效的呢?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讲则是如何做到花费一定成本使效果尽可能的好或者为达到一定效果而使自己花费的成本最小。要解决负外部性造成的公共体育设施的过度使用乃至提前报废问题必须从外部性产生的原因出发,从而探讨如何把群众行为的负外部性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3.1产生外部性的原因分析

外部性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由一个共有的变量所引起。A、B共同享有的特定变量,可能是双方的效用函数共有的,也可能是双方的成本函数共有的.共有变量对A和B都有利,也可能对它们都有害,或者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有害。第二,由模糊产权引起。对于一些供给量相对固定的资源,你使用越多,留给我使用的就越少,在产权(厂商或个人对某种资源或财产所享有的权利,一般包括资源或财产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自由转让的权利)共有的情况下,每一个使用者将从自我满意度出发尽力多使用资源,而较少考虑共有资源的承受力。第三,市场组织成本所引起的。所谓市场组织成本即是指组织一个新市场,并维持其运行所必需的管理成本或费用。如果市场组织成本超过其所带来的新增收益或所避免的损失,那么新的市场体系将难以维持。

对于如何解决外部性问题,经济学界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办法,但都因其局限性而缺乏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英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可以通过明晰产权防止负外部性,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科斯定理成立的重要前提,那就是谈判或者交易无成本,然而在现实经济中,谈判不会没有成本,谈判本身得花费时间,谈判中提出的证据要花费精力去收集,而谈判所达成的协定得动员人力物力去监督执行,其结果往往会因为谈判成本太高而使协议根本无法落实;另外,有观点认为,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补贴将私人的边际成本或边际收益调节到社会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这样,私人的行为就不会对社会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但是,政府一般不具有设定最优税收或补贴的充分信息,或者即使政府获得了这方面的充分信息,但付出的成本巨大,从而使税收或补贴的效果大打折扣。

3.2防止负外部性的措施探索

要有效的防止负外部性,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从引起外部性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入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能一概而论的照搬理论。

3.2.1明确负外部性行为后果的承担主体

公众在使用私人体育设施时,一般会自觉遵守使用规则,科学合理的使用设施,原因在于其行为后果的承担主体(设施所有者)是明确的,他的行为直接影响着设施所有者的利益。因此,在他使用设施的过程中,其行为会受到引导和监督。公众负外部性行为的后果承担者显然是国家,但国家是一集体概念,最终的后果其实是由社会公众承担的,负外部性直接影响着社会公众对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

3.2.2加强公众的使用权权利意识

公共体育设施由国家投资,国家是所有者,所有权是明确的,而使用权是社会成员共有的。社会成员在使用公共体育设施的过程中,较具有随意性,他人也往往视而不见,正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公众的权利意识不强,没有意识到他人对公共设施的破坏就是对自己使用权利的侵犯,因此,必须增强公众对公共体育设施使用权的权利意识,作为权利主体,要保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就必须互相监督,这也是公众内部进行自我管理的经济成本最低的有效方法。

3.2.3运用市场运行机制增强使用权的外部监督力度

政府作为所有者可以考虑运用市场运行机制来实现监管的目的。衡量这种运行机制的可行性的标准是监督成本是否大于公共体育设施的日常养护成本。具体来讲,监督成本的主要支出是监护人员的工资,这笔支出是笔固定开支,一定范围内不随设施使用量的变化而变化,相对而言较容易控制,且数额也不会太大;设施的日常养护成本有一个极大值和极小值,极大值为设施的彻底报废,“养护”成本为重新购买设施的支出,极小值则是在使用者都非常科学的、爱惜的使用公共设施的情况下的自然损耗。针对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绝大多数的公共体育设施的日常养护成本较高。所以,可以肯定的是,从平均值看,日常养护成本一定大于监督成本,监督是划算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收集不同区域、不同种类体育设施的毁损情况及支出的养护成本来确定监护人员的人数及相关的支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使用者的使用权进行外部约束,与使用私人产品相比,除了无须支付使用费以外,使用者也要保证自己在使用公共设施后他人的继续使用不受影响,否则也要承担赔偿的责任。

参考书籍:

《新编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郭羽诞陈必大主编

《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厉以宁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