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理论问题探讨
时间:2022-03-18 03:33:32
导语: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理论问题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中,关于需求弹性的大小与需求曲线形态的关系有必要在理论上予以澄清;目前通行的外部性的定义是需要改进的;对公共产品和公共资源特性的有的理解也应得到某种矫正;边际成本定价与平均成本定价的选择和取舍有必要作进一步的说明;对I=S恒等式与I<S或I>S之间的“矛盾”应有符合理论逻辑的解释;对投资乘数的相关分析也可更加深入。
关键词:需求弹性;外部性;公共产品;投资乘数;垄断价格管制;投资—储蓄均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是相对比较成熟的,但如果认真仔细地推敲,还是会发现其中有的理论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地加以探讨、澄清甚至矫正。有的理论问题则是在相关教材上没有被明确、清晰地阐述的,甚至是被忽略的。对于这样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反复探讨和深入分析,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意义。
一、关于需求弹性与需求曲线的形态
一般认为,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越平坦,表示该商品的需求弹性越大;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越陡峭,表示该商品的需求弹性越小。如图1所示,商品甲和乙的需求曲线分别为D1和D2,同样是价格从16元下降到14元,或者说同样是价格下降12.5%,商品甲的需求量从2单位增加到3单位,增加了50%,而商品乙仅增加了20%。显然,较平坦的D1线比相对陡峭的D2线表示的商品的需求弹性更大。但也有人不认同这种说法。例如一本翻译成中文的国外教材(霍尔和利伯曼,2004)在谈到需求弹性问题时,就认为“第一,不要将一条需求曲线描述为是富有弹性的或者是缺乏弹性的,因为需求可能在需求曲线上的某一段上是富有弹性的,而在另外一段上是缺乏弹性的。第二,不要将需求曲线的平坦或者陡峭与它是否富有弹性或缺乏弹性等同起来”[1]79。因为在该教材看来,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不同区间的需求弹性是不一样的。所以,就整条需求曲线而言,它是不能表示需求弹性的大小的。如图1,在需求曲线D1上,从A点移向B点,表示价格下降了12.5%,带来需求量增加了50%;而当从B点移向C点,表示价格下降了约14.29%,仅带来需求量增加了约33.33%。也就是说,AB区间与BC区间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在需求弹性大小与需求曲线形态的关系问题上,虽然有些教材采取了不正面直接论述的回避态度,但也有少数教材与上述那本教材持类似的看法,即认为平坦(或陡峭)的需求曲线并不意味着该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大(或较小)。我们认为,平坦(或陡峭)的需求曲线意味着该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大(或较小),或者说,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其需求曲线会较为平坦,反之,需求曲线会较为陡峭。Ed=∆Q∆PPQ∆Q/∆P∆Q/∆P∆P/∆Q首先,需求弹性的公式为,其中的为需求曲线的斜率的倒数。在P、Q之值既定条件下,商品的需求弹性Ed(绝对值)越大,意味着之绝对值越大,相应地也就是商品需求曲线的斜率之绝对值越小,需求曲线越平坦。可见,需求曲线的斜率本身虽然不是需求弹性,但需求曲线的斜率(也就是需求曲线的平坦或者陡峭程度)与需求弹性的大小是存在相关性的。从数学意义上说,线性曲线的斜率(或者说斜率的倒数)肯定是在总体上反映和刻画了平面坐标图上横轴代表的变量与纵轴代表的变量之间的某种关系的特性,对这种关系特性的反映和刻画不应被轻率地否定。著名经济学家曼昆(2006)明确指出:“由于需求的价格弹性衡量需求量对价格的反应程度,所以,它与需求曲线的斜率密切相关。••••••通过某一点的需求曲线越平坦,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通过某一点的需求曲线越陡峭,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小。”[2]95其次,需求曲线上不同区间的需求弹性确实是有差异的,但不能据此否认需求曲线的形态可以在一定意义上表示需求弹性的大小。举例来说,市场数据显示猪肉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或者说在大多数情况下的需求弹性较小,也就是猪肉价格上涨时,市场需求量不会明显减少。但假设价格上涨到高达譬如每斤70元时,需求量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减少,即这时的需求弹性较大。我们不能因此去否认猪肉的较为陡峭的需求曲线的经济意义,或者去否认猪肉的总体上较小的需求弹性的客观性。再譬如,某奢侈品的需求弹性较大,但在价格上涨到非常高的水平(假设单价为5000元)时,其呈现的需求弹性很可能较小,因为其单价为4900元时,市场需求量就已经很少了。这时价格上涨100元,需求量的变动比率已经很不明显了。但我们不能因此去否认该奢侈品的需求弹性在一般意义上较大的事实。再次,人们在谈论商品需求弹性的大小时,往往是在不同商品之间进行比较,这时的“不同商品”的需求曲线的具体形态当然也就有相对平坦或者相对陡峭之分了。如上面的图1所示,假定D1与D2分别为商品甲和乙的需求曲线,甲的价格从16美元下降到14美元,使得需求量从2单位增加到3单位;而乙的价格从16美元下降到14美元,使得需求量仅从2单位增加到2.4单位。这难道不说明相对平坦的需求曲线表示商品的需求弹性比相对陡峭的需求曲线表示的商品的需求弹性更大吗?或者说,分别按照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的对应关系所描绘的需求曲线难道不是一条较为平坦,而另一条较为陡峭吗?举例来说,西瓜在每公斤0.50~0.70元的价格区间的需求弹性与每公斤1.20~1.50元的价格区间的需求弹性肯定是不同的,但这并不妨碍它的需求弹性在一般情况下,总体上比作为生活必需品的食盐的需求弹性大的理论判断,当然也不妨碍它的需求曲线比食盐的需求曲线表现得更为平坦。或者可以这样来理解,尽管西瓜和食盐在不同价格区间的需求弹性分别都是不同的,但总体而言,在不同的价格区间,西瓜的需求弹性一般均比食盐的需求弹性要大。这就如同图1所示的,商品甲的需求曲线D1虽然在AB区间和BC区间的需求弹性不同,但AB区间和BC区间的需求弹性均分别比商品乙的需求曲线D2在AE区间和AF区间的需求弹性要大。如果说因为需求曲线上不同区间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就不能断言平坦的需求曲线表示的商品的需求弹性比陡峭的需求曲线表示的商品的需求弹性相对较大,那为什么根据两种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的对应关系描绘出来的需求曲线会有平坦与陡峭之分呢?如果说因为商品在不同价格区间的需求弹性是有差异的,就不能总体上去判断商品的需求弹性的大小,那岂不是说对任何一种商品,都不能说其需求弹性是大还是小?著名的蛛网模型也是建立在相对平坦(或相对陡峭)的需求曲线表示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大(或较小)的理论基础上的。也正是因为理论上认为相对陡峭的需求曲线表示的需求弹性较小,所以经济学上,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比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更为陡峭。因此,完全垄断厂商的陡峭的需求曲线决定的均衡产量较低而均衡价格较高,垄断竞争厂商的较为平坦的需求曲线与LAC曲线相切的位置离LAC曲线的最低点较近,代表的均衡产量较高而均衡价格较低。经济理论据此认为垄断竞争市场比完全垄断市场更有经济效率。如果说不能认为相对陡峭的需求曲线表示的需求弹性较小,那么上述的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岂不是都要被推翻?那样一来,岂不是几乎整个微观经济学都要改写了?垄断竞争市场厂商的需求曲线之所以较为平坦,就是因为该市场不同厂商提供的产品之间的差异性较小,即产品之间的可替代性较强,使得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而完全垄断市场厂商的产品的可替代性较弱,使得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上述的那本教材(霍尔和利伯曼,2004)在后面谈到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问题时,又承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比垄断厂商的更加平坦”[1]242,垄断竞争市场产品的可替代性较强,而这种较强的可替代性带来的是产品更富有需求弹性[1]81。可见,这本教材后来实际上又承认了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需求曲线较为平坦,或者说,较为平坦的需求曲线表示该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大。实际上,国内外许多教材都用图形展示或文字阐述的方式说明了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需求曲线较为平坦[2]96-98[3]78[4]69-71。有的教材(高鸿业,2011)在提示平面坐标图上横轴与纵轴的刻度可能会影响到需求曲线的倾斜度的正确显示时,也认为较为平坦的需求曲线表示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大通常是“可行的”[5]32。有的教材之所以提到平坦的需求曲线不一定表示商品的需求弹性大,是因为平面坐标图上横轴或纵轴的刻度选择不同(即表示的P、Q的空间位置不同)可能会使得需求弹性大的商品的需求曲线显得并不平坦,例如前面的图1中,如果绘图时将横轴上的刻度定得使2单位与4单位的距离画得很近,那么需求曲线D1就在图上显得很陡峭了。但仔细阅读这些教材后,就会发现它们并不是在一般意义上否认平坦的需求曲线表示商品的需求弹性大,尤其是在平面坐标图上不只是单独地考察一条需求曲线①,而是在可比较意义上考察不同弹性的两条及更多需求曲线的时候,较平坦的需求曲线肯定表示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大。例如,两个坐标图上横轴或纵轴的每一刻度单位分别表示变量值增加2%时,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需求曲线肯定显得较平坦。综上所述,因为需求曲线不同区间的需求弹性有所不同,平坦(或陡峭)的需求曲线意味着该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大(或较小)的说法也许不是非常严谨,但在一般的理论意义上是可行的,不影响利用其建立相应的经济学分析框架,更无必要去完全否认它们之间的关联性。这正是几乎所有微观经济学教材在相关的理论分析中将平坦的需求曲线视作表示该商品需求弹性较大的原因。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点弹性是不同的,所以不能说平坦的需求曲线表示的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大。这种观点的错误与前述的那本教材的错误几乎是相同的,这里就不赘述了。仅另作说明的是,根据点弹性的公式,即使在两条需求曲线的交点,点弹性的大小也是不一样的,如图1中的D1曲线上的A点的点弹性大于D2曲线上的A点的点弹性,这还是因为需求曲线斜率的原因。
二、关于外部性
外部性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但实际上外部性的涵义却是含混不清的,以至于连国外许多著名的教材都没有给出明确清晰的定义(胡石清和乌家培,2011)[6]。许多教材(例如:卢锋,2011)对外部性的常见定义是个人或企业的经济活动给其他个体或社会带来了危害或利益,而受损者或受益者并未因此得到相应报酬或支付相应价格[7]252。按照这样的定义和解释,有的学者就发出了质疑,如果张三开的餐馆让附近的一家拉面馆被迫关闭,那岂不是张三开的餐馆产生了负外部性?岂不是政府应该对这种负外部性进行治理,即强令张三的餐馆关闭?或者要求张三对那家拉面馆的损失进行补偿?历史上汽车的出现使得马车没有了生意,汽车难道也是产生了负外部性?而且,根据现在关于外部性的通行定义,受损者如果得到了相应报酬(补偿),或者受益者如果支付了相应价格,似乎就不应被看作产生了外部性。那么,产生污染的企业如果根据同周边居民或单位的谈判议定的补偿价格进行了补偿支付,就变成了没有产生负外部性?再譬如,农民种植油料作物带来了成片油菜花盛开的美景,难道农民向观赏者收取一定的观赏费用后就会改变油菜花美景让人赏心悦目这一正外部性的客观事实?况且,这样的收费往往是很难充分实现的。一些教材对外部性还有另一个定义或解释,即认为外部性指的是个体成本(也译作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分离。如果某项活动使得社会成本(社会损害)高于个体成本,那就意味着产生了负外部性。譬如,某化工厂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损害了周围的环境,给周边民众的健康造成了损害。这些损害及化工厂本身的财务成本一起构成的社会成本明显大于该化工厂的财务成本(个体成本),所以,污染属于负外部性。但根据这一定义或解释,上例中的张三开的餐馆也同样产生了负外部性,因为张三餐馆的经营上的财务成本加上拉面馆被迫关闭的损失(社会成本)肯定大于张三餐馆本身经营上的财务成本(个体成本)。所以说,现在的外部性的通行定义是容易产生歧义的,是有缺陷的。而且,根据现在关于外部性的通行定义,个人和企业的任何活动都会产生正外部性或负外部性,因为这些活动几乎都会给处于直接或间接竞争关系及合作关系的其它个人或企业产生影响,对社会公众产生影响(叶德磊,2018)[8]。也就是说,外部性这一概念就没有了起码的理论特质了,那还怎么利用它来进行有效的理论分析呢?结合经济学理论对相关问题的分析,我们认为应该将负外部性定义为社会个体的行为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社会有害性,相应地,正外部性就是社会个体的行为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社会有益性。按照这样的定义,张三开餐馆的案例不属于负外部性,因为虽然发生了拉面馆的倒闭,但是张三的餐馆开张了,而且张三开的餐馆更受人们的喜爱,社会大众的获益更大。也就是说,张三开的餐馆并未产生总体上的社会有害性。上述的汽车的出现也没有产生负外部性,因为汽车取代马车是使社会获益,而不是使社会受损。根据外部性的新的定义,污染仍然属于负外部性,因为污染一定范围内使得社会受损了。相反,如果某企业对自己的员工进行培训,这会产生正外部性。因为这些员工的个人素质或技术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从而一定范围内社会也会从中受益。可见,外部性的新的简明定义可以消除现有通行定义带来的歧义与混乱。至于直接的受损者或受益者是否得到了相应报酬或支付了相应价格,实际上不影响外部性的评判。例如,即使某化工厂就其产生的污染向周边居民及单位支付了足够的货币补偿,也不能改变其产生了污染这一负外部性的客观事实。
三、关于公共产品和公共资源的特性
一般认为,公共产品的两大基本特性是非竞用性和非排他性。过去许多教材将非竞用性(nonrival-ness)翻译成非竞争性,但那样容易使人将它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市场竞争(competition)的反义词来理解。非竞用性是指,对产品消费的增加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任何增加,即消费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产品边际成本等于零。例如,对于航标灯来说,增加过往船只的数量并不会额外增加航标灯的运作成本。非排他性是指产品具有消费上的共享性,难以或不可能排除、限制任一消费者对它的消费。例如,航标灯可以由许多过往船只共享其服务功能,人们难以或无法排除过往的船只享用航标灯的服务功能。公共产品还可以细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严格具备非竞用性和非排他性两种特征的产品属于纯公共产品。如经济制度、气象预报、航标灯等。但对于准公共产品,有的教材(例如丁娟娟等,2007)认为它是只具备一定的非竞用性但不具备非排他性(即可以完全排他)[9]340。例如,作为准公共产品的教育,一定范围内增加学生数量不会增加教育体系和教育设施的运行成本,但学生数量超过一定程度后,教育的运行成本也需要增加。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收费只允许交费的学生享受学校教育,也就是将不交费的学生排除在学校教育之外。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高速公路也是如此,可以不允许未交纳通行费的车辆进入高速公路行驶。但如果说准公共产品不具备非排他性的话,则不仅是对社会现实情况的不正确概括,也破坏了经济学概念内涵的一致性。因为准公共产品和纯公共产品一般被统称为公共产品,而公共产品的特性通常被描述为具备非竞用性和非排他性两大特性。如果准公共产品完全不具备非排他性,那就无法理解公共产品的两大特性了。有的教材将准公共产品的特性描述和理解为具备一定(有限)的非竞用性和一定(有限)的非排他性是正确的。严格来说,准公共产品在技术上是可以做到排他的,例如高速公路可以做到将不交费的车辆完全排除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教育也可以通过收费制做到将不交费的学生一律排除在学校教育之外。但这些产品的社会公益性和提供它们的政府的公共职责使得对它们的收费或其它排他性措施实际上是受到一定制约的,例如,高速公路的收费不能过高,有些高速公路是免费的或在某些阶段是免费的;有些级别的学校教育是免费的或收费不能完全补偿成本(需要政府财政补贴)。有限的排他性也就意味着有限的非排他性。所以准公共产品具备一定的(或有限的)非排他性。将准公共产品的特性之一理解为有限的非排他性,也有助于在实践上督促政府履行其基本的公共职责。而将准公共产品企图当作一般产品进行主要以赚取利润为目的的经营主张和行为(例如“教育产业化”的主张等)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与将准公共产品的特性错误地理解为完全的排他性相关联的。根据非竞用性与非排他性,还可以定义公共资源。公共资源是大自然提供的。一般认为公共资源具备一定的非竞用性且同时具备非排他性。但有的教材在阐释公共资源的这些特性时,常常语焉不详或者容易让人产生疑惑。例如,作为公共资源的大牧场、大渔场等现在不是经常有禁牧期、禁渔期吗?这说明是可以排他的(即不具备非排他性)。还有的教材在解释公共资源的一定的非竞用性时,喜欢举例说,在公共渔场一定程度内增加捕鱼的船只,不会影响其他人或船只捕鱼,但如果捕鱼船只的增加超过了一定程度,就会影响到其他人或船只捕鱼的数量,增加所有人捕鱼的成本。上述的理解和解释是不够正确的。产品的非竞用性是针对该产品供给或再供给的成本而言的,而不是直接针对是否影响其他人而言的。就渔场的非竞用性来说,应该是这样来理解,一定程度内增加捕鱼的船只和捕捞数量并不会影响该海域渔场生态的正常的自我修复,即渔场继续产鱼的边际成本近乎于零。但捕鱼船只和捕捞数量超过一定程度后,就会影响该海域渔场生态的自我修复,或者说,增加渔场生态的修复成本,也增加捕捞的难度,从而增加捕鱼者的成本。另一方面,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虽然特定时期的一般意义上的禁渔、禁牧等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面对规模庞大的海洋渔场或者譬如呼伦贝尔大草原规模的牧场,则很难绝对地排斥有人在禁渔或禁牧期间进入渔场或者牧场捕鱼或放牧。所以经济学上还是倾向于认为公共资源一般意义上具备非排他性。再深入推敲,所有的公共资源都只具备一定的非竞用性吗?太阳是公共资源,再多的人享受阳光的照明或者在阳光下取暖,太阳的成本也不会有任何增加,也就是说,太阳具有严格意义上的非竞用性。所以,公共资源应该是具备一定的非竞用性或完全的非竞用性且同时具备非排他性。
四、关于政府对垄断厂商的价格管制
理论上,这种价格管制的办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边际成本定价法,二是平均成本定价法。如图2,采用边际成本定价法,政府规定垄断厂商的产品价格最高只能为P2,P2为厂商的LMC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所代表的价格。垄断厂商当然不会选择低于P2的价格。由于P2此时固定不变,P2N是一条水平线,因而它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就成了垄断厂商的MR曲线。也就是说,边际成本定价法在这里体现了MR=MC的原则。这时的产量为Q2,厂商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产量,否则不符合MR=MC原则,厂商的利润会减少。由于NQ2>FQ2,厂商仍可获得超额利润。政府可通过增加对垄断厂商收取税费等办法,来消除它的这部分超额利润。但图2只是针对那些在LAC曲线上升阶段进行生产经营的非自然垄断厂商而言。图3表示的则是自然垄断厂商的情形。自然垄断厂商的LAC曲线一直在下降,LMC曲线处于LAC曲线的下方。这时,如果按边际成本定价法,价格为P1,低于Q1产量水平的平均成本,厂商会亏损,因此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采用平均成本定价法,把价格定为P2,即LAC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之点代表的价格。这样,垄断厂商可获取正常利润。但是,在图2显示的情况下,政府为什么不直接采用使垄断厂商只能得到正常利润的平均成本定价法呢?这是许多教科书没有正面论述和回答的问题。其实,回到图2,如果采用平均成本定价法,价格为P3,这时厂商宁愿将产量控制在低于Q3的某一水平(譬如Qa),因为Qa时的P3高于该产量的LAC,厂商不仅能获得超额利润,还可以因消费者在P3的价格水平无法获得该商品充分的市场供给(Q3)而给政府施加压力。所以,在图2显示的情况下,只能考虑边际成本定价法。
五、关于I=S与I>S及I<S的“矛盾”的解释
宏观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投资—储蓄恒等式:I=S。但在分析现实经济社会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问题时,又常常可能存在I>S或I<S的情形。如何从理论上来说明和解释它们之间的“矛盾”呢?许多教材在这个问题上也是语焉不详。有的教材(吴信如,2013)通过区分“事前平衡”与“事后平衡”,甚至通过将投资I区分为意愿投资(I意愿)与非意愿投资(I非意愿)来解释[10]29,其核心意思是在I=S的恒等式下发生了实际投资与所谓意愿投资的不一致,从而存在I>S或I<S的情形。这样不仅不能解释清楚,反而让人们在理解上更加困惑。所谓的意愿投资是主观概念,几乎无法确定。理论上一般从一个假设只存在家庭消费部门和企业生产部门的两部门经济中展开分析,从收入的角度看,GDP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收入总和。由于总收入不是用于消费,便是用于储蓄。即有:GDP=C+S。但一般将GDP简写为Y(代表国民收入),从而有:Y=C+S。从支出的角度看,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不存在政府购买(G)和净出口(NX),因而,GDP=Y=C+I。于是有:Y=C+S=C+I,因而I=S。这被称之为投资—储蓄恒等式。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恒等是从储蓄、投资以及GDP或Y的定义出发得到的逻辑性结论,或者说是从国民收入会计学意义的角度而言的。但理论上的投资—储蓄恒等式并不意味着现实经济社会中的收入与支出总是相等的。举例来说,某国的企业共进行了100亿美元的投资,其中包括了一部分存货投资,这些存货投资除了一部分体现为购买的原材料等存货以外,还有高达30亿美元是体现为企业生产出来后卖不出去的产品(企业的存货投资中,一般常常会有一部分生产出来的待售产品暂时存放在仓库。但如果这部分产品过多,超出了正常销售过程中的合理库存比率,那就意味着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虽然这时的I(100亿)=S(100亿),但I的内部构成表明经济社会的总支出小于总收入,或者说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这说明从储蓄、投资以及Y的定义出发得到的I=S的逻辑性结论并不意味着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全部售卖出去,这时的总支出就显得过小。当然,也可能发生产品供不应求、支出过大的情况。例如,由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市场需求过旺,使得企业的原材料和燃料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体现为企业购买原材料等的存货投资被迫过小,小于合理库存,即这时投资—储蓄恒等式中的I虽然在总量上等于S,但I的内部构成反映了产品供不应求。经济学上对于投资与储蓄关系的讨论,经常不是在投资—储蓄恒等式的会计学意义上进行的,而是从现实的市场均衡的意义上讲的,那时就可能存在C+I(总支出)<(或>)C+S(总收入),即I<S或I>S的情形。如果I<S或I>S,就意味着收支不均衡。
六、关于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的计算公式是:KI=1/[1−b(1−t)+m],由于同一国家不同行业、不同部门都是根据这一公式来测算投资乘数效应的,所以理论上,在不同行业和不同部门增加相同的投资所产生的乘数效应也是相等的。具体而言,一笔等额的资本投资于信息产业或水泥行业或餐饮行业等都是相同的乘数效应。这显然是不符合现实的,起码是不完全符合现实的。可见,投资乘数在理论逻辑推演过程中,假设了很多条件。但问题是,几乎所有的教材只是介绍和论述了假设条件基础上形成的投资乘数,并没有充分分析它的理论局限性,或者没有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延伸和深入分析。理论上,投资乘数认为初始投资可以一轮一轮地带来国民收入的增加而没有考虑其他因素。譬如,新增投资1亿元于水电工程,可以在一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下带来水泥、发电设备等相关企业的收入增加。但除了投资乘数理论所描述的这种收入增加外,还会带动水泥、发电设备等相关企业的投资也增加,因为这些企业要增加投资以便满足其产品需求的增加。这种投资的增加也是会带来收入的增加的,而投资乘数理论对此却没有给予分析或者说假定它们不变。不同行业的产业链的长短是不一样的,显然,新增一笔投资在不同行业所带来的产业链上的投资增加也是不一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投资乘数效应是有差别的。而且,在不同行业增加投资的中长期综合效应也是有差别,甚至是有重大差别的。譬如,在高科技行业增加100万元投资与在一个餐馆林立的小镇上投资100万元开设一个小餐馆的中长期综合效应甚至短期综合效应都是有差别的。投资100万元开设一个小餐馆在初期可能会通过餐馆装潢对建筑材料的购买,对蔬菜等食材的购买,对餐馆职员的付费雇用等途径最终引起国民收入的倍数增加。但是,这个餐馆可能维持了三个月后,就因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而发生亏损,被迫倒闭。因此,它对国民收入增加的拉动作用也几乎随之消失。或者,这个餐馆虽然没有倒闭,但因为生意不太好,它每天购买的食材比较少,雇用的员工也很少,后续对国民收入增加的拉动作用很小。餐馆老板因投资亏损,不仅不能进行新的投资,还会被迫减少自己的消费。而高科技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好,那初始的100万元投资除了一开始带来数倍的国民收入的增加外,还能继续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同时,乘数具有逆向性,即投资的减少也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倍数减少。但如何理解投资的减少带来国民收入的倍数减少呢?许多教材也没有清晰地分析和说明。这里可以举例来说,假设某经济体上一期的投资为100亿美元,投资乘数为5,则这笔投资会带来新增国民收入500亿美元。而本期投资为70亿美元,即比上一期减少了30亿美元,投资乘数不变。70亿美元的新增投资会带来新增国民收入350亿美元,即比上一期的新增国民收入减少了150亿美元,这就是减少30亿美元的新增投资所产生的乘数效应。还有一个问题,假定b=0.4,t=0.5,m=0.3,根据前述的投资乘数的公式计算得到的KI≈0.9,这岂不是新增投资所带来的国民收入反而减少了?许多教材对这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者人们容易出现的理解上的困惑并没有明确的解释。实际上,由于作为边际消费倾向的b值一般远远大于税率t和边际进口倾向m的值,且存在0<b<1,0<t<1,0<m<1,所以一般存在KI>1。例如,当b=0.8,t=0.1,m=0.03时,根据前述的投资乘数的公式计算得到的KI≈3.23。为什么一般存在b>t及b>m呢?举例来说,譬如一国民众新增收入的70%用于消费是很正常、普遍的,即b=0.7,但民众承担的税率(实际上是平均税率)不太可能超过70%或者60%,一国新增收入中用于进口的比率也不太可能超过50%,我国2019年的这一比率就只有14.45%。所以,一般也就存在b>t及b>m。1−b(1−t)+m=1−b+bt+m>0上述情况也说明,如果税率过高,就会严重抑制经济活动中的乘数效应。如果边际进口倾向过高,意味着大量的国民收入会溢出到国外,也会抑制经济活动中的乘数效应。t和m同时过高的话,甚至可能使得KI小于1,但不会小于0〔因为0<b<1,0<t<1,0<m<1,所以乘数公式中的〕,那就意味着增加的投资中有相当一部分以及国民收入通过税收渠道和进口渠道流失而脱离投资—收入的循环。t=TtYt=∆Tt∆Y∆Y=∆C+∆I+∆G+∆(X−M)∆C+∆Tt+∆M∆Y∆Y∆(X−M)∆G∆Tt∆Y=∆C+∆I+∆G+∆(X−M)=20+22+15+(12−16)=53∆C+∆Tt+∆M=20+19+16=55>∆Y∆Tt∆M∆C∆M∆Tt∆C+∆Tt+∆M∆Yb+t+m=∆C+∆Tt+∆M∆Y那么乘数公式中的b、t、m三者之和是否一定小于1或等于1呢?不一定。根据t的经济学含义,可令,假设税率不变,则有。由于,因而,有可能小于,也有可能大于。因为可能为一个很小的正值,甚至为负值。也可能小于。譬如,(某货币单位),而。换一个角度考虑,在增加的进口中,既有消费者增加进口的消费品,也有企业增加进口的投资品,还有政府部门增加购买的各种进口品,而政府部门增加购买的进口品可能就是用新增税收()的一部分购买的。也就是说,与、与分别都有部分重叠关系。从这个角度考虑,大于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所以,可能大于1,当然也可能小于1。
作者:叶德磊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 上一篇: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思考
- 下一篇: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的运用
精品范文
10微观经济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