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经济学价值论论述
时间:2022-06-11 04:55:00
导语:古典经济学价值论论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国内外学术界对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的评判,有的集中于其边际效用论,认为边际效用存在难以衡量的难题;有的认为其价值论是一种主观主义的产物,因而是非科学的理论体系。本文从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与牛顿自然哲学观的关系出发,或者说从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是牛顿自然哲学观影响下的一种理论建构的角度,通过具体比较两种理论体系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深入认识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的实质。
一、线性因果决定论与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
新古典经济学家并不是物理学家,我们不能说新古典经济学价值理论是牛顿自然哲学观的翻板,但鉴于牛顿自然哲学观的巨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几乎遍及当时所有的学科,因此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深受牛顿自然哲学观之影响,认为线性因果决定论是经济学家研究经济现象、建立价值理论的方法论前提就不足为奇。具体而言,这种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古典经济学家相信经济现象服从严格的因果决定论
重建经济学价值理论,没有方法论的指导是不可想象的。新古典经济学家所处的时代是牛顿自然哲学观取得巨大胜利的时代,仿照牛顿力学体系建立一门精确的经济学基础理论是当时经济学家的目标和梦想,而牛顿力学体系中因果决定论的巨大解释力给予了经济学家们极大的震撼和深刻的启示。正因为如此,门格尔在其主要作品中开宗明义地宣称:“一切事物都受因果规律的支配。这个大道理是没有例外的;并且,我们若要在经验的范围内,去找寻这个原理的相反例子,也将是徒劳无益的。不断进步着的人类发展,不但没有动摇这个原理的正确性,而且还使人们对于这个原理的使用范围的认识,比从前更为扩大。所以,对这个原理不可动摇的和不断增长的承认,是与人类的进步相结合的。”随后他又指出:“我们人类从这一状态到与此相异的另一状态的过渡,除依从因果规律而外,其他都是不可想象的。”[1]可见,门格尔对于按照因果规律认识经济现象、揭示经济规律是深信不疑的,其他的新古典经济学家也都强调逻辑推理,重视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认为经济现象服从严格的因果决定论,否则科学的经济学价值论是难以建立起来的。
(二)新古典经济学家把线性因果决定论作为建立理论体系的方法论武器
在定义其价值论的第一个支柱———财货时,门格尔就直接运用了因果关系。他认为:“与人类欲望有因果关系的物,我们叫作有用物,我们认识了这个因果关系,并在事实上获得此物以满足我们欲望的力量时,我们就称此物为财货。”[2]从这里可以看出,门格尔把“人类对此物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为“财货”这一理论范畴建立的前提条件之一。门格尔在定义价值时,也是运用了因果决定论的。虽然他的价值论包含欲望和财货两个因素,但是他的价值论的本质是“一种财货对我们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对这种财货的支配,对于我们欲望的满足,具有一定意义的原故。”[3]这就是说,门格尔的“价值”定义指的是拥有财货对于福利的一种判断和评价,是一种主观的财货价值,即财货的价值就是财货能满足人的欲望。在这种关系中,“财货”能满足人的欲望是因,“价值”是果,门格尔的“价值”定义就这样通过运用因果关系决定论在欲望与价值之间建立了一种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既是建立在牛顿自然哲学观基础之上的,让经济学家们感到心满意足;同时,这种价值论又与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有着根本区别;此外,这种价值论还可以在经济学说史上找到其理论渊源。所有这一切使新古典经济学家们便认为他们站在了时代的前沿,对经济学价值论作出了开创性的理论贡献。
(三)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只要给出初始条件就可以推导出主观效用价值论
牛顿自然哲学观认为,只要给出运动的初始条件,依据牛顿力学定律就可以得出物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运动状态。同样,新古典经济学家也认为,只要给出经济活动的初始条件,他们就可以得出财货在某一时刻所具有的价值。那么,新古典经济学家所认为的初始条件是什么呢?答案不是财货。门格尔明确地指出:“凡是能够完全同样满足人类欲望的财货,哪怕它在外形上是属于不同的类或不同的种,但从经济的观点来看,则是应该将其看成完全同质的财货的。”[4]所以他又说:“经济人在评定财货价值的时候,通常只着眼于支配该财货所能获得的欲望满足的意义;至于使一定欲望得到满足的该财货的数量,则不过是次要的因素。”[5]不过,在评定财货价值的时候,新古典经济学家并不是指的一般欲望,而是“这种财货的具体量的价值,将等于由这种财货的总支配量所预先安排的欲望中的最不重要的欲望满足所具有的意义。”[6]门格尔认为,欲望以及具体财货所能满足的最小欲望,才是具体财货的价值决定原则;并且“这样一个价值决定原理,才使用于一切价值现象,并在人类经济领域内找不着例外。”[7]庞巴维克等其他的新古典经济学家在论述价值决定原理时也大同小异,容不赘述。
二、绝对时空观与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中的鲁滨逊经济
(一)牛顿力学中的绝对时空观
由于个别物体的机械运动具有相对性,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必须相对于一定参考系才有意义。惯性参考系必须相对运动的物体而言,它本身是不动的。那么,到底有没有惯性参考系呢?牛顿力学认为有,这就是绝对空间、绝对时间。牛顿说:“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8]也就是说,绝对空间是绝对的虚空,而且永远绝对地静止着。牛顿又说:“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在均匀地,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它又可以名之为延续性。”[9]这就是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二)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中的鲁滨逊经济
在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中,为了论证财货的用途只能满足人的欲望、人类对此财货具有支配能力,就必须对人类所处的经济社会状态作出严格限定:该社会的财货用途简单明了,只是用来消费的;人类的欲望也比较单一,只需要满足一些生理性的需要;人与财货之间的关系比较直接,不存在一些另外的财货不能满足人的需要,也不存在人对某些财货的用途不认识;人与人之间没有交换关系,更没有复杂的人类社会交往,等等。具备这些特征的社会是什么社会形态呢?除了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原始社会外,就是作家笔下的鲁滨逊经济。事实上,新古典经济学家们列出的那些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门格尔以从事最单纯采集劳动的澳大利亚族人为例,他们使用原始森林的野生果获得欲望的满足。有的学者在论及新古典经济学家所列出的这些例子时,往往认为这是从人与物的关系、从人的心理感觉来说明价值问题的。这种观点虽有一定道理,但我们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家并不是故意采用这些脱离社会的例子,其实这里也与牛顿力学体系一样,是其理论体系的需要。既然价值是一件财货或各种财货对物主福利所具有的重要性(庞巴维克语),那么这个定义只涉及财货与人的福利,而没有谈到其余的内容,所以与这个定义相适应的经济现象形态当然就很简单。相反,假若以较复杂的经济社会为例,物主福利并不以财货为满足,比如还包括人的尊严、人的能力的发挥,或者说,大量的财货并不是用来满足人的福利,那么新古典经济学的价值定义就无法说明这些复杂社会的经济现象。只有假设在鲁宾逊社会里,人的经济行为非常简单,几乎就是一些生理需要,财货数量也非常稀缺,那么人从同量物品取得的满足程度才可能是逐渐递减的。这就是新古典经济学家所谓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因此,要论证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存在,就需要以鲁宾逊社会为例;鲁宾逊经济并不是一种故意虚构,实在是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体系的需要。
三、无限细分思想与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中的个体经济分析
(一)牛顿力学中的无限细分思想
牛顿的力学定律是想给天上的行星和地上的物体建立一个统一的力学体系,那么这些不同物体具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牛顿认为:“整个物体的广延性、坚硬性、不可入性、能动性和惯性来源于其各个部分的广延性、坚硬性、不可入性、能动性和惯性;因此,我们可以下结论说,一切物体的最小微粒也具有广延性、坚硬性、不可入性、能动性,并且赋有其固有的惯性。这是整个哲学的基础。此外,物体中已经分割开而仍连在一起的微粒,可以彼此分离,这是一个可以观察到的事实,而那些尚未分割开的微粒,我们也能像数学上已证明的那样,想象它们是可以分割为更小的部分的……那么,我们就可根据这条法则得出结论说,未被分割开的微粒和已经分割开的微粒一样是可以无限的分割,而且实际上是可以无限地把它们分离开来的。”[10]虽然牛顿也认为物体可分割性要得到实验的证实,但这种无限细分思想还是给牛顿自然哲学观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只要我们了解了一个小的物体,那么整个物体的性质就可以从中得出。
(二)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中的个体经济分析
个体经济分析方法是后来的经济学家提出的,但是个体经济分析方法则是由新古典经济学家明确使用的,这在经济分析史上还是第一次。所谓个体经济分析,是指对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的分析。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就是边际效用价值论,所谓边际效用价值论是指一件物品的价值,是由他的边际效用量来决定的。那么,边际效用量又是怎么决定的呢?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首先,每一个进行经济活动的理性人在满足需要时,会确定某种先后次序;其次,在财货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他会选择先满足最重要的需要,再满足一些次要的需要;最后,当他不具有某部分财货时,他的满足中最不重要的需要就不能得到满足。新古典经济学家就把这个最不迫切的那一部分具体需要的重要性定义为该件财货的价值。不仅如此,新古典经济学家还认为:“边际效用学说不仅是价值理论的要旨,而且由于它能对一切经济交易提供解释,它是全部经济理论的要旨”,“我们将利用价值理论作为指导来观察和解释在它范围内的一切现象。”[11]从推导边际效用价值论的逻辑顺序来看,新古典经济学家是指满足商品需要或交易的单个的人,需要也指的是单个需要。因此,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是建立在个体经济分析方法之上的。其实,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目的并不满足于对单个人或财货的分析,而是以此为基础,对整个经济现象作出理论解释。所以,新古典经济学家从个体经济分析中得出了边际效用规律后,就认为这是经济现象的普遍规律,认为它适用于解释所有经济现象。就像牛顿力学规律只要分析了单个的物体,所有的其他物体的运动规律都可以得到解释一样,新古典经济学也认为分析了单个经济单位,市场交易中的所有经济现象都有了一个统一的解释,“想为经济行为求得科学的基础”的目标从而得以实现,经济学下一步的任务就是运用这个价值决定规律解释各种不同的经济现象,“边际革命”至“凯恩斯革命”这一期间经济理论的发展历程就是沿着这一轨迹展开的。
四、牛顿力学微粒(原子)说与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中的经济人思想
(一)原子(微粒)说
微粒(原子)说是牛顿力学的必要补充。牛顿为了给热、光、电等自然现象用力学语言描述,就必须揭示他们背后共同作用的力学机制。虽然他早期也曾接受过笛卡尔的“以太”论,而当他进行深入研究后就抛弃了“以太”论,明显地倾向于原子论的立场了,即试图用原子论的立场解释自然现象背后共同作用的机制。牛顿微粒(原子)说含有较多古代原子论的特征:(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万物的始基,原子不再可分。(2)原子有两种属性:大小和形状,但它们很小,所以看不见。它们在数量上是无限的。(3)原子按一定的形状、次序和位置结合和分离,形成万物及其消长。(4)存在着静止的绝对的虚空,原子在其中运动。(5)由于原子不可破坏,故物质是不灭的,不可能无中生有,也不可能在毁坏中化为乌有。[12]不过,牛顿使这些微粒(原子)具有更多的力学性质,并使它们与力学定律联系起来,从而使他能够断言“整体的广延性、硬度、不可入性、可动性和惯性,起源于粒子的广延性、硬度、不可入性、可动性和惯性。”
(二)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中的经济人思想
经济人思想是古典经济学宝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古典经济学的批判者———新古典经济学家继承了这份理论遗产并加以改造,使之成为新古典经济学价值理论中的经济人思想,它主要包括两个命题:经济人是自利的。追求自身利益是驱使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牛顿力学把光、电、磁等现象都简单地概括为原子的大小和形状,指出原子是牛顿力学的一种理论抽象;新古典经济学家也把经济人视为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人的经济行为所作的理论抽象。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除自利的财富欲外,还有其他动机。之所以要排除这些其他动机或因素,是因为它们对个人经济行为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在经济活动中,唯有增加财富这种目的比其他目的更明确,这种动机在大多数人身上体现为一种比较一致的、强大的力量。就追求财富目的来说,经济人是自利的。经济人在行为上是理性的。人能够根据自己的市场处境判断自身利益,并使自己的谋利行为符合从经验中学到的东西,从而使所追求的利益最大化。牛顿力学认为原子是物体的最基本单位,原子在虚空中运动。新古典经济学家也认为,一切经济现象都可以视为无数经济主体在市场交换中追求自身利益的结果,市场交换的基础是经济人的理性行为。因此,理解市场经济现象最有效的办法是分析经济人的行为。只有通过研究每一个经济人的理性行为,才能理解由无数经济人经过自愿交换后出现的市场次序。自利的经济人是新古典经济学展开其价值的前提,而理性经济人参加的市场交易是经济人的活动轨迹,再加上新古典经济学家暗含的市场经济体系,三者共同完成了对经济人活动的完整说明。如果说微粒(原子)说是理解牛顿力学的必要补充,那么经济人在市场中的行为却是解释整个市场行为的基础。微粒(原子)、经济人都被各自学说视为理论分析的基础。
五、“力”与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中的“财货”
(一)牛顿力学中“力”的定义
牛顿为了建立其力学体系,给“力”这个概念下了一个严格而又科学的定义,该定义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力”有所不同。牛顿指出:“外加力是一种为了改变一个物体的静止或等速直线运动状态而加于其上的作用力。”他又指出:“这种力只存在于作用的过程中,当作用过去以后,它就不再留在物体之中。因为物体只需用它的惯性来保持它所得到的每一个新的状态。而外加力的来源则不同,如它可以来自碰撞,来自压力,来自向心力等。”[14]牛顿这里指出的“力”与“惰性力”是不同的。“惰性力”是物体所内在的,只与物体自身有关,所以他说:“所谓物体的惰性力,我的意思是指它们的惯性。”而“力”即“外力”,则是一种“作用”,是“外加的”,一旦外加的作用消失,力也就不复存在。如果说“惯性力”是保持自身运动状态的一种力量,那么“力”或“外力”就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一种力量,该定义中的“力”已经包含了给予物体加速度的含义。
(二)牛顿力学中“力”的分析与新古典经济学
价值论中“财货”分析的相似性。与“力”是牛顿力学中的核心范畴一样,“财货”也是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中的理论支柱之一。同样,牛顿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赋予了“力”以新的定义,新古典经济学家也从自己的理论体系出发,重新定义了“财货”。具体而言,“力”与“财货”之间有以下相似性:两者都是对具体表象的抽象。牛顿抽象掉了产生这种力的相互作用的物理特性,不管这是电的相互作用、磁的相互作用、引力的相互作用,或是推、拉、压、碰撞等相互作用,只要这种作用改变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即它给物体以加速度,他就称之为“力”。与此相似,新古典经济学家也抽象掉了不同财货的经济特性,不管这些财货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是物质的还是个人的,是可转让的还是不可转让的,只要这些财货是用来满足人的需要,或者像门格尔所说“与人类欲望满足有因果关系的物”,就都统称之为“财货”。两者都不研究“力”或“财货”本身。牛顿指出:“由于古人认为在研究自然事物时力学最为重要,而今人则舍弃其实体形式和隐蔽性质而力图以数学说明自然现象,因此我在本书中也致力于用数学来探讨有关的哲学问题”[15]由于当时其他物理学分支尚不发达,包括牛顿在内的科学家对产生“力”的原因并不完全清楚,但这并不影响牛顿的创造性贡献,因为牛顿是从力与物体关系的角度出发的,即只要这种力对物体的运动产生了作用,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力,至于这种力是如何产生的,牛顿认为并不重要。同样,新古典经济学家在研究财货时,其重点并不在财货本身,不是研究财货是如何生产出来的,不是研究不同社会财货生产的特殊性;而是致力于研究财货与需要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且认为这种因果关系规律支配着财货现象。正如前文所述:从新古典经济学财货理论中,我们只知道一些诸如财货是满足人的需要等这些法则的简单说明,却看不到层次分明、论证有力的财货概念运动过程。两者都从可衡量的角度进行了精确研究。牛顿并没有把物体间的一切相互作用都叫做力,而是把力只看作是改变物体机械运动状态的一种相互作用。因此,他所定义的力的概念乃是精确的可以度量的一种物理量,即可以通过物体移动的距离与时间计算出“力”是多少,从而克服了以前许多关于力的模糊定义。同样,新古典经济学家在研究属于经济学范围以内的财货,即经济财货时,认为“它包括一切客观存在的东西,这些东西……是直接能用货币衡量的东西———这种衡量一方面代表生产这些东西的努力和牺牲,另一方面代表它们所满足的欲望”[16]经过这番转换,马歇尔和所有其他新古典经济学家共同使货币成了衡量财货价值的统一标准。
六、加速度与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中的边际效用
(一)牛顿力学中的加速度
任何运动的变化,无论是速度的增减,还是方向的更换,牛顿都称之为运动的加速度。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是这样表述的:“运动的改变和所加的动力成正比,并且发生在所加的力的那个直线方向上。”[17]牛顿这里所说的“运动的改变”,用今天较精确的语言来表述就是“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即加速度。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一物体上的净力成正比,与净力的方向相同。根据第二定律,物体加速的原因就是非平衡性作用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强,产生的加速作用就越大。用数学语言表示,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一阶微商。牛顿根据运动第二定律,还解释了为什么在地面上一切物体自由下落均有相同的加速度:因为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仅与地球的质量和它的半径有关。如果我们把地球看作是一个密度均匀的规则球体,那么在地面上的高度相同的任何地点这一加速度的大小都是一个常数。这表明,一切物体均以相同的加速度作自由落体运动。
(二)加速度与边际效用之间的相似性
其一,加速度和边际效用都是各自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概念。A•P•弗伦奇在《牛顿力学》一书中指出:“我们必须深入一些去讨论这样量,它在联系运动本身(运动学)和由力控制的运动(动力学)方面,证明是起关键性作用的。这就是加速度。”(弗伦奇,1980)在牛顿力学中,“力”是一个关键性的概念,力学就是研究力的大小、方向、运动轨迹等。但“力”的大小是怎么衡量的呢?牛顿第二定律给出了答案:作用于一物体上的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因此,加速度就成为了衡量力的重要工具:要测定任何力的大小,只要测定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即可。所以,加速度成为了牛顿力学中的核心概念。正如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一样,边际效用也是效用时间的变化率。根据新古典经济学价值决定原理,要知道一物品的价值,就必须知道该物品满足人的最不重要需要时的效用,这种“最不重要需要”或“最小需要”就是边际效用,因此边际效用就成为衡量物品价值的尺度。如果说新古典经济学是建立在其价值论基础之上的,那么这个基础的支柱就是边际效用定律,有些学者把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称为边际效用价值论是有其科学根据的。其二,加速度与外力作用成正比,边际效用与财货数量成反比。牛顿第二定律揭示力和加速度的数量关系,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中的边际效用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庞巴维克说:“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决定价值的根源,并寻求这些边际效用量本身是由什么情况来决定的。答案是:它是由需要及其供应之间的关系决定的。”他又指出:“只要把这条规律简短地写出来就够了。这一规律是:需要越广泛和越强烈,边际效用就越高;需要越少越不迫切,边际效用就越低。这就是说,一方面,要求满足的需要越多和越强烈,另一方面,能满足该需要的物品量越少,则得不到满足的需要阶层就越重要,因而边际效用也越高。反之,需要越少和越不迫切,而能够用来满足它们的物品越多,则下层的需要也可得到满足,因而边际效用和价值也就越低。也可以用一个近似而不太精确的方式来说:有用性和稀缺性是决定物品价值的最终因素。”这就是说,财货数量与财货满足需要的程度是决定财货价值的两大因素。[18]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外力作用于加速度是成正比关系,而财货作用于边际效用是成反比关系。
(三)加速度和边际效用在各自的理论体系中都是恒定的
在牛顿力学中,地球上一切物体都以相同的加速度作自由落体运动。而在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中,物品的边际效用似乎本来是不相等的。例如,完全相同的物品,对不同的人就有完全不同的主观价值;一堆相同的物品,对同样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会有不同的边际效用;一堆相同的物品,当用作不同的用途时也会出现不同的边际效用,等等。既然边际效用是决定价值的根本尺度,而边际效用本身却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新古典经济学家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维塞尔对此有明确的论述:“用价值来计算以代替用效用来计算可以使经济计算简化,这已随着经济状况的发展而愈明显。当效用公式日益变得更加令人厌烦而又更不明确的时候,价值公式却变得更加广泛和统一化,尤其在加入成本问题之后。这一点我们以后要讨论到。在货币成为交换媒介的场合,人们为了贸易的目的,对所有东西都同样按其货币价值来计算;所有的效用,尽管变化无穷,都用货币价值来计算,每个货币的价值彼此完全相等,而出现在计算中的货币价值则为同一单位的倍数。”[19]这就是说,当边际效用本身是不确定或计算太复杂时,新古典经济学家以货币的价值作为计算物品边际效用的尺度,而假设货币的边际效用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以及对任何人都是不变的。
七、作用、反作用定律与供给、需求决定均衡价格理论
(一)牛顿作用、反作用定律
牛顿作用、反作用定律即牛顿第三定律。该定律从本质上阐明每一个存在的力都有反作用力,从而对力的概念作了完整的概括。牛顿认为:“每一个作用总是有一个相等的反作用和它相对抗;或者说,两物体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永远相等,并且各自指向其对方。”[20]牛顿举例说,任何东西拉引或推压另一个东西时,同样也要被那另一个东西所拉引或推压。如果一个物体撞在另一个物体上,并且由于它的力的作用而改变后者的运动,那么这物体的运动也将发生一个相等而指向相反的变化。牛顿作用、反作用定律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被人们称为最美妙的定律,它深刻地告诉了我们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哲理:一个孤立的点本身完全不能施力也不能受力,力的产生仅仅是两个实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且一物体对另一物体的推力或拉力正如另一物体对它的推力或拉力。作用和反作用之间是互为前提、互相依托、互相作用、缺一不可的。牛顿的贡献在于不仅揭示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本质,而且用数学工具将它定量化。
(二)供给、需求决定均衡价格是新古典经济学家的基本共识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并不是每个经济学家都认为供给和需求决定价值,门格尔就是一个例外,他反复强调价值理论的主观性,即从主观而不是客观方面去理解价值,更不主张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理解价值。在对别人在双重意义上使用价值这一概念时,他评论说“他并没有达到任何统一的原理”。[21]但是,在新古典经济学价值理论发展过程中,建立在边际效用论之上的供求决定价值逐渐成为新古典经济学家的共识。庞巴维克指出:“买一件大衣不是使他省下一些努力,而是使他失去一些满足。这一损失的总量,正如我在同沙林争论的著作中所指出的,恰恰决定于这些物品所能满足的最终需要的重要性。损失了这种物品,也就损失了这些最终需要的满足。而最终需要的迫切程度,又由当前的需要和供应的关系所决定的。”[22]本来,在新古典经济学家看来,边际效用是决定价值的,但在以分工为基础的现代经济社会里,市场交换产生的是价格,那么价格与边际效用是什么关系呢?维克塞尔没有回避这个问题,他明确地回答:“假如交换价值事先已定,则边际效用就将为交换价值所调节……所以最终的均衡问题即依靠交换以形成的生产与消费间的均衡问题,在未知数之中就包含着生产和消费的数量、货币的相对交换价值及与此成比例的对各特定个人的边际效用等数量。”在接下来的论述中,维克塞尔更是把正效用、反效用与机械力学的有关理念联系起来,从而认为供求均衡与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平衡是普遍正确的真理。他说:“交换价值就决定在双方力量相平衡的水平上。在这双方力量中,一方面是消费的愿望(效用或消费的满足),另一方面是生产的困难,制造的不便利和不舒服(有时叫做负效用或反效用),边际效用或反效用之成为决定性的要素,与其他许多在外表上看来似非而是的均衡现象是颇为一致的,但同时———从伦理观点和社会观点看来,虽然这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一一它却表明在自由竞争条件下所发生的经济现象的纯机械的性质。”[23]本文研究表明,新古典经济学家们创造性地借鉴牛顿自然哲学观,系统改造了古典经济学理论范畴,建立了与古典经济学颇为不同的经济学体系,这一体系使经济学在科学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其贡献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该体系内在逻辑比较严密,对市场经济现象有较强的解释力,至今仍是众多经济学人学习和研究的基础。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正如牛顿力学没有穷尽物理学一样,它只是对低速宏观物理现象的一种数学描述,新古典经济学也是在偏好不变、市场出清、结果最优等假设前提下,按照牛顿自然哲学观的理论框架对市场经济现象的一种理论建构,它的成功和缺陷与牛顿力学相比有较大的相似性。因此,从“牛顿自然哲学观影响下的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角度开展比较研究,或许对推进经济学基础理论创新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学术准备。
- 上一篇:镇政办农村危房改造方案
- 下一篇:农业景观资源旅游研发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