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发展

时间:2022-03-26 11:11:00

导语: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保障理论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对社会保障理论进行了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揭示了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在论述资本主义社会中各种收入及源泉时,马克思指出:“这个不变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从物质方面来看,……总是处在各种会使它遭到损失的意外和危险中,……因此,利润的一部分,即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从而已体现所追加劳动的剩余产品(从价值方面来看)的一部分,必须充当保险基金,……甚至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之后,也必须继续存在的唯一部分。”①马克思只是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对生产资料所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的角度来谈建立保险制度,没有涉及灾害和事故对生活资料和劳动力所致损失的补偿问题。众所周知,资本主义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资料归资本家私人所有,工人一无所有,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生了灾害和意外事故,对资本家来说,重要的是对不变资本的物质形态即生产资料所造成的损失及其补偿,至于可变资本,则是用来购买工人的。工人的伤亡对资本家来说并不构成对再生产的威胁,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支强大的产业后备军,当工人伤残了可踢出门外,死亡了可换一批。因此,马克思只从不变资本物质形态遭损的角度谈建立保险制度就绝非偶然的。然而,在社会化大生产中,不仅仅是生产资料,处于“会遭到损失的意外和危险之中”的,而且生活资料和劳动力也是经常处于遭到损失的意外和危险之中。由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对生活资料和劳动力所造成巨大损失或损害,是经常发生的。但是,“大工业在瓦解旧家庭制度的经济基础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家庭劳动的同时,也瓦解了旧的家庭关系本身”。②因此,国家有必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描绘未来社会的宏伟蓝图时,不仅提出要对生产资料建立保险制度,而且论述了对劳动者也要建立保障制度。早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一文中就提出:“建立国家工厂。国家保证所有的工人都有生活资料,并且负责照管丧失劳动力的人。”③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也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建立保障制度。2、阐明保险基金的来源。马克思认为,不管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保险基金最终都是来源于社会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产品或剩余价值。他指出,为了补偿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致的经济损失,“利润的一部分,从而只体现新追加劳动的剩余产品(从价值方面来看)的一部分,必须充当保险基金”。④又说:“保险必须由剩余价值补偿,是剩余价值的一种扣除。”⑤恩格斯也说过:“防止‘损失’的保险费确实是从剩余价值中提取的,但它算在利润之外”。⑥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如果我们把‘劳动所得’这个用语首先理解为劳动的产品,那末集体的劳动所得就是社会总产品。现在从它里面应该扣除……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⑦“剩下的总产品中的其他部分是用来作为消费资料的。在把这部分进行个人分配之前,还得从里面扣除:第一,和生产没有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第二,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第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总之,就是现在属于所谓官办济贫事业的部分。”⑧这里马克思不仅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建立保险制度,而且论证了社会主义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总产品的一种扣除。这部分扣除是人们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产品的一部分。因为这种扣除必须是在除了维持人们的最低生活水平和社会简单再生产还有剩余的条件下,才有可能进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社会生产是劳动人民为自己创造财富的手段,因而社会主义生产是劳动人民自己的生产。作为社会再生产不断进行的重要保障的保险基金,对劳动者来说是必要的,因此创造保险基金所花费的劳动也是必要劳动。这种从阶级观点来分析的必要劳动,从社会生产一般观点来看,同时又是维持人们的最低生活水平和社会简单再生产所必要的劳动之外的剩余劳动。3、阐述社会保障的分配。马克思指出,社会保险基金的扣除,“在经济上是必要的,至于扣除多少,应根据现有的资料和力量来确定,部分地应当根据概率论来确定,但是这些扣除根据公平原则无论如何是不能计算的”。⑨即社会保障规模取决于社会剩余产品的价值量和社会保障物品的可供量,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因此,社会保障分配要遵循适度的原则,既要体现社会保障的功能,又不能阻碍生产力的发展。4、阐释社会保障的功能。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保险制度具有两大职能:一是“分摊损失”职能。“补偿风险的保险费,只是把资本家的损失平均分摊,或者说,更普遍地在整个资本家阶级中分摊。”⑩剔除其资本主义性质,即是说社会保障把个人的风险及损失分摊到整个社会,由社会承担。二是“补偿损失”功能。“这种基金是收入中既不作为收入来消费,也不一定用作积累基金的唯一部分。它是否事实上用作积累基金或者只是用来补偿再生产上的短缺,取决于偶然的情况。”○11保险基金的特殊功能在于它既不用于直接消费,也不直接用于积累,而是用来补偿风险造成的损失。保险基金是否可以用作积累,取决于风险何时发生以及风险发生后所造成经济损失的程度。如果用于补偿损失后还有剩余时,也可以用作投资。因此,保险基金用于积累是偶然的,用于补偿风险是必然的,是保险基金固有的功能。5、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质。社会保障属分配范畴,是对部分剩余产品或国民收入的一种特定的分配和再分配,是一种特定的分配关系,它具有社会属性。马克思说;“在分配是产品的分配之前,它是(1)生产工具的分配;(2)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个人从属于一定的生产关系)。……这种分配包含在生产过程本身中并且决定生产的结构,产品的分配显然只是这种分配的结果。”○12这就是说,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社会保障是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其性质由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是社会生产关系在社会保障领域的体现。资本主义社会保障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从资本主义社会保障本质看,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根据资本的共同利益和需要,通过社会保障的形式保证劳动力再生产而已。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制度,“装出一副大慈大悲的样子,———但也只是在他们的利益需要这样做的时候才如此”。○13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一书中也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保障的实质,他说,这是资产阶级从工人身上掠得一只火腿,丢还给工人一根香肠。从资本主义社会保障支出看,它是工人阶级劳动力价格的一部分,采取同劳动无关的政府恩惠的形式,从而造成国家福利的假象。社会保障基金包括三个来源:一是工人缴纳的保险税。这种保

列宁创建并领导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对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的阐述更加明确和完善。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应遵循的原则:“最好的工人保险形式是国家保险;这种保险是根据下列原则建立的:(一)工人在下列一切场合(伤残、疾病、年老、残废;女工怀孕和生育;养育者死后所遗寡妇和孤儿的抚恤)丧失劳动能力,或因失业失掉工资时国家保险都要给工人以保障;(二)保险要包括一切雇佣劳动及其家属;(三)对一切被保险者都要按照补助全部工资的原则给予补助,同时一切保险费都由企业主和国家负担;(四)各种保险都由统一的保险组织办理;这种组织应按区域和被保险者完全自理的原则建立。”○14这系统包含了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第一,保障项目。社会主义保障具有保障范围广、项目多的特点。包括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还有对残疾人以及寡妇孤儿所设的各种救济项目。第二,享受对象。包括一切的雇佣劳动者及其家属,不论劳动者身份和企业性质的区别,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各种保障,这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享有平等权利的社会主义优越性。第三,支付标准。津贴支付以劳动者的全部工资为基础,按照补助全部工资的原则发放,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第四,基金来源。保险费由企业主和国家两方负担,劳动者个人无须缴纳保险费。第五,管理机构。由国家建立统一的保险机构管理各种保险业务,以便各项保险基金的统筹安排,同时可以防止多头管理、政出多门互相扯皮的官僚现象,从而减少保险成本。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根据马克思、列宁的理论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同志就指出:“在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下,将采取调节劳资间利害关系的政策。一方面,保护工人利益,根据情况的不同,实行八小时到十小时工作制以及适当的失业救济和社会保险,保障工会的权利;另一方面,保证国家企业、私人企业和合作社企业在合理经营下的正当的盈利;使公私、劳资双方共同为发展工业生产而努力。”○15因此,1948年12月东北行政委员会颁布了《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时劳动保险条例》。这为建国后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同志指出:“由于社会经济改组和战争带来的工商业的某些破坏,许多人对我们不满。……失业的知识分子和失业的工人不满意我们,”○16“我们要合理地调整工商业,使工厂开工,解决失业问题,并且拿出二十亿斤粮食解决失业工人的吃饭问题,使失业工人拥护我们。”○17因此,在企业中建立了失业救济制度。因为当时把失业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认为我国失业是由于旧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造成的,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暂时出现的现象。因此,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就取消了失业救济制度。建国后,为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利,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简称《劳保条例》),实行全国统一的劳动保险立法。《劳保条例》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对保险费的征集、保管和支配、保险的项目和标准,以及保险事业的执行和监督等都做了具体的规定。此外,还制定了关于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时期,由于“”的干扰破坏,《劳动保险条例》被视为腐蚀工人的修正主义的条例,管理社会保险的专门机构被撤销,社会保险基金的征集、管理调剂使用被废止,整个社会保障事业处于混乱状态。社会保障理论的研究也被忽视了。

四、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建国后,我国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以计划经济和产品经济作为理论基础,沿用原苏联的“国家统包”模式建立起来的。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越来越迫切地要求改革旧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保障制度。因此,对社会保障理论的研究也广泛开展起来。其主要理论成果有:1、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不断深化。对社会保障制度重要性的认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而逐步提高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改革开放至十四大前。这一阶段,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化方向逐渐改革,国有企业经历了放权让利、承包制、股份制试点等改革阶段。这时,企业很少破产,对社会保障的要求不明显,因而对社会保障作用的认识不足。(2)十四大至十五届五中全会。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必然使企业有生有死,经营不好的企业要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因此,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保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1994年朱钅容基同志在全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会议上指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最重要的配套改革”。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破产难,《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难以执行,根本原因就是社会保障体系极其脆弱,破产企业的职工难以安置。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制约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因此这一时期将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国企改革的配套措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3)十五届五中全会至今。2000年召开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建议》指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这已经不是把社会保障制度仅仅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而是把它放在经济体制和整个社会发展的高度来加以定位。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从我国现实情况看,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产业结构处于大调整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处于关键时期,特别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朱钅容基总理在2000年5月召开的“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座谈会上指出,“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实践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的要求。”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强调我们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正是贯彻这一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2、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具体设计。传统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在计划经济和产品经济的基础上,在苏联国家保险制度的示范下建立起来的。其中包括:(1)国家保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公费医疗、工伤及生育保障、国家救济、国家福利事业、军人保障、物价补贴、住房福利、教育福利等);(2)企业保障(职工劳动保险含:退休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与生育保险等,职工福利,职工生活困难补助等);(3)乡村集体保障(农民合作医疗、“五保户”制度、军属优待、集体救济等)。其特点是以国家为直接责任主体,以就业保障为核心,劳动分配与福利分配相结合,并按照城镇与乡村二元化方式进行设计和实施。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经济体制进行了市场化改革,特别是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传统社会保障制度丧失了计划经济和乡村集体经济的基础,因此必须进行改革,重新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新型社会保障框架包括:(1)社会保险: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公务员养老保险、农民养老保险;(2)社会救济:自然灾害救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乡村“五保”制度等;(3)社会福利:全民福利、残疾人福利、老年人福利、妇女儿童福利、军人福利、教育福利、住房福利;(4)优抚安置:军人抚恤、退伍军人安置、军属优待等;(5)社会互助:社区互助、民间机构互助等;(6)其他制度:公务员医疗补助、住房公积金等。尽管到目前为止,这种体系仍然存在着城市与乡村壁垒,但其制度安排却是以项目的保障性质来划分的,它摒弃了原有制度的封闭性和受益者的身份性,体现了新制度的社会性和平等性。在新型社会保障的道路选择和技术策略方面,十五届五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要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这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将社会保障置于经济的内生环境中,考虑了经济效率与经济增长,体现了社会保障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社会保障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公平与效率相一致的原则。在资金筹集方面,建立可靠、稳定的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措机制和有效营运、严格管理的机制,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模式,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在管理体制方面,实行税务机关征收、财政管理、社会保障部门委托银行发放的收支两条线、服务社会化的管理体制。这一制度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而逐步完善起来。总之,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经历了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从理念到制度安排的发展过程。它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同时又不断为社会保障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注释:

①②④○11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958、536、958、958•

③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58•4•

⑤马克思•资本论[M]•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5•198•⑥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人民出版社,1976•444•

⑦⑧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9、9-10、9•

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6卷(第3册),393-394•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99•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568•

○14列宁•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布拉格”)全国代表会议[M]•列宁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59•449•

○15选集[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1082•

○16○17选集[M]•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