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中生态侵略

时间:2022-03-26 11:10:00

导语:西部大开发中生态侵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西部大开发中生态侵略

一、西部地区生态安全现状

生态安全是指一定区域内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以环境资源为物质基础、以环保产业为救济手段的生态系统的综合平衡。而目前西部地区的生态现状令人堪忧:森林减少,草原退化;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展;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水荒;近年来自然灾害更是频繁。《1卯8中国环境统计》对全国各地区、各城市1997年在城市市政建设、城市供水和用水情况、城市环境卫生、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各地区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以及后期的发展状况都排在全国的后位,西部省份的环保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难以实现对生态系统的救济功能。长期以来,人们对西部的资源状况也存在着错误的看法,以为只要把西部无穷无尽的资源开发出来,那么西部地区经济的迅速增长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在现实的条件下,这种错误的看法是不能成立的。只有对西部资源条件的优势和劣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在大开发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西部发展的道路。西部土地总面积占全国的杯.2%、人口占7.1%,人均资源占有量可以说是较高的。但是,在优势的同时也有与之共存的劣势。西部不仅水资源总量偏少、分布不均和生物、耕地资源质量不高,分布零散。而且还存在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方便、工业基础薄弱、人口稀少、自然条件不利等一系列因素,因此,导致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很不充分,但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以及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日趋广泛的流动,使东部地区利用国外的资源已成为可能。与国外的资源相比,西部资源过高的开采成本,以及在世界资源产品市场上,原料型产品存一定程度的过剩都使得西部地区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所以对西部大开发的希望不能简单地寄托在资源品的开发上,西部大开发必须达到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两者中的任何一方面没有做好,都失去了进行西部开发的意义。

二、西部地区生态任略分析

所谓生态侵略也称生态殖民、生态剥削。是指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在利用不发达地区资源的同时,向该地区转移污染和危害环境的工业、设备、产品和有害废物。(一)来自国内发达地区的生态侵略近年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进一步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而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某些企业可能向西部转移那些相对落后、污染环境、低附加值的夕阳产业。在大开发中,随着东部和西部地区经济技术交流的深人和西部地区对外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遭受生态侵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在西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土地、矿产、森林、水等资源以及能源的消耗必然加快,从而形成新的环境压力。西部的自然资源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要富有一些,在开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西部省份的某些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无节制地出鲁初级产品和稀缺资源,加剧西部的资源危机。西部是我国唯一一块可供大规模开发的“处女地”,它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国内企业为尽可能地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可能会以增加资源消耗、不处理污染物等牺牲环境的手段求取竞争实力的增强和贸易的发展,这就给西部地区造成严重的生态侵略。(二)来自国外的生态侵略我国目前的环境政策法规标准一般要比发达国家宽松,容易使一些污染严重的产业、设备、产品以及有害的废物以“合法”身份进人我国。由于引进项目的增加和我国环境法还有待完善,难免会对部分项目缺乏全面的环境评价,在西部大开发招商引资中,一些不法外商有可能乘机向西部转移重污染行业,或者以经济利益为诱饵,出售陈旧设备。还有西部各省份为了加快引进外资速度,可能盲目招商引资,许多项目往往在相当短的时间内立项开工,使选址、环境影响评价等环境管理工作落后,产生新的环境问题。

三、西部地区生态俊略对策

基于对西部生态安全现状、西部地区未来经济发展的考虑,必须将以下几点确实做到实处,才能消除来自国内国外双重的生态侵略危机,真正实现西部地区的经济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一)加快完善、落实国内环境资源法律、法规政府在制订经济贸易发展战略时,要考虑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西部各省份在经济开发时,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效益,优先发展绿色产业、推广清洁生产,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落到实处。所以必须制定和完善环保产业专项法律体系,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力度,推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保证环境部门的发言权和一票否决权,对污染排放超标的企业要限期整顿,达不到要求的必须关闭。同时要严格控制有一定污染但国内确需且有治理技术保障的项目引进,并要求按其母国环保标准执行。加快制订各种技术法规,阻止那些不符合我国环境和卫生安全标准的外国产品进人我国市场。要切实加强涉外经济、贸易中的环境执法,以铁的手腕保证执法的严格和公正。(二)加强环境培训与提高社会各界环保意识相结合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强环境教育与培训,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是贯彻这项基本国策的基础工程。环境培训主要是加强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训练以及环保制度等。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发挥强大的舆论监督作用,引导社会各界参与环境质量的监督和治理的同时,对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公开曝光。要大力倡导群众性的环境非政府机构,把国家的环保法规、政策转化为全民的环保行为甚至生活方式,使得每个人每个时刻都能关注环境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全民族的环保素质和生态安全意识。(三)积极发展环保和高新技术产业西部省份在治理污染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尤其要限制污染型企业的发展。中西部省份除陕西省比较重视环保系统的科研教育情况外,其他省份对此的关注远远不够。发展西部的环保产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新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在西部大开发中我们不能重复过去的开发模式,必须准确地把握现代经济发展的大方向,这样才不会使西部的开发落后于经济发展的趋势,导致“二次开发”。当然西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必须考虑到西部的现实状况,不能盲目发展高新技术,同时也要考虑到来自高新技术产业的污染风险。(四)运用环境管理中的经济手段与直接管制手段相对应的经济手段能使当事人以他们自身认为更有利的方式对特定的刺激作出反应。面临国内国外的双重生态侵略危机,西部地区应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采用强有力的经济手段,如1.排污

收费;2.产品收费和收税。对于那些在制造或消费过程中产生污染或需要处理系统的产品进行收费或课税。产品的收费依据于产品对环境污染的特征或对产品本身收费;3.押金一退款制度。是在那些具有潜在污染产品的价格之上征收一个附加费。当这些产品或这些产品的残留物被返还到收集系统中从而使污染得以避免时,该附加费将被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