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发展研究论文
时间:2022-08-31 09:08:00
导语:服务业发展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本文分析我国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缓慢的原因,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服务业;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稳定上升。到2005年,增加值比重达39.9%(经国家统计局调整后的数字),比1979年上升18个百分点;就业比重由1979年的12.6%增加到2005年的31.4%,增长18.8个百分点。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上升,成为扩大就业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部门。服务业的发展,不仅依赖于其他产业发展为之创造新的需求,也依赖于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水平提高而形成的新需求。这两方面的需求都将不断扩大,从而为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和市场空间。但是,如果服务业自身生产效率低下,产业素质不高,内部行业结构不合理,适应能力不强,也难以加快发展。事实上,我国服务业确实存在这些问题。因此,分析我国服务业生产率低增长的原因,进而提出提升对策,尤为重要。
一、我国服务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一)服务业市场化进程缓慢,对外开放程度低。由于许多服务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有些还涉及国家主权、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因此,我国对服务业曾经实行较严格的管制,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对外开放程度较低。从三次产业的改革顺序看,服务业的改革在整体上大大滞后于农业和工业改革。而且,服务业涵盖范围广、门类多,改革难度大,比农业、工业改革更为复杂。目前,我国服务业领域还存在较多的带有垄断性质的行业或部门。如,电信、金融、保险、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广播电视等,非公有经济的进入被限制或禁止,国有经济处于垄断地位或直接垄断经营。垄断行业由于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压力,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因此,大部分垄断行业的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低,服务价格居高不下。
(二)服务技术效率低下,技术进步缓慢。我国服务业未能充分利用资金和人才资源的优势,未能有效地把资源投入转化为促进服务业发展的生产力。顾乃华、李江帆曾借助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使用面板数据,分析了1992年至2002年间我国服务业的增长效率特征。其结果表明,在此阶段,中国服务业的发展远未能挖掘出现有资源和技术的潜力,技术效率低下,服务业发展的粗放型特征比较明显。
(三)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缓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传统服务业比重偏高,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低,新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业内部结构低级化趋势明显。以2005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构成看,交通运输仓储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住宿业等传统行业的增加值比重占整个服务业比重高达45%,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整个服务业比重仅有30%。此外,教育、卫生、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比重也不高,与发达国家服务业的结构截然相反。传统服务业比重大,现代服务业比重小,意味着服务业生产率较低的部门比重大,生产率较高的部门比重小,从而使整个服务业的生产率低。
二、加快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服务业市场化改革进程,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领域。应加大服务业的市场化改革力度,特别是加快推进垄断性服务行业的改革,除个别涉及国家安全和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领域外,都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重点是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引入竞争机制。国外的实践证明,引入竞争机制是打破垄断局面、提高垄断行业效率的有效手段。随着加入WTO后过渡保护期的结束,我国WTO谈判中所承诺的服务业开放领域将要全部实现。尽管服务业的全面开放会给国内的服务企业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但开放带来的竞争效应和示范效应,将促使国内服务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从而带动我国整个服务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以及服务价格的降低。
(二)加大服务业的科技投入力度,促进服务企业的技术进步。应通过加大对服务业的科技投入力度(即ICT投资),促进其技术进步,从而提高生产率。如,交通通讯业、金融证券业进行ICT设备投资的效果就很显著。
(三)加强劳动力的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吸引高素质劳动力流向服务业。近年来,服务业承接了大部分新增就业人员和从农村转移过来的剩余劳动力,但这些劳动者的素质不高,劳动技能有待提高,而且大部分劳动力主要流向交通运输仓储、商业贸易、餐饮等传统服务行业。因此,加强劳动力的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吸引高素质的劳动力流向服务业,既是解决劳动力就业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服务业增长、提高效率和竞争水平的途径之一。
(四)调整服务业内部结构,促进结构优化升级。针对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处于较低级化阶段的现状,政府有关部门可通过制定合理的服务业发展政策来引导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包括金融保险、商务服务、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等为生产提供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比重,改变服务业结构不合理的局面,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五)增强顾客在服务消费中的参与程度。通过发挥顾客在服务生产过程的配合作用,增强顾客的参与程度,依靠消费者来提高服务生产率是可行的。如,自助餐厅、自助加油站、自助银行等自助服务的形式被广泛采用,目的就是让消费者参与到生产中来,降低企业的服务运作成本。同时,这一方式由于使消费者减少费用和节省时间,消费者可从中得到实惠,因而为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
(六)改变消费需求的时空分布,减少和缓解服务供需结构的错位与失调状况。服务产出的不可储存性和非转移性决定服务供需双方不可避免会出现错位现象,使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因形成的时间或地域不一致而产生供求矛盾。如在节假日期间,国内各大旅游景点、商场人满为患,并出现住宿难、吃饭难、买票难、乘车难等一系列问题。服务需求旺季时服务供不应求,而在淡季时,则出现服务供过于求,造成服务产品的浪费与服务设施的大量闲置。此时运用服务需求管理,如预定和预约制度、分类管理、差别化定价等措施来改变消费者的需求选择,将高峰期的服务需求转移到低峰期,从而会使服务供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七)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服务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可从根本上改变收集、处理、利用信息的方式,也对决策和响应速度提出新的要求,从而导致组织结构的巨大变革。另一方面,计算机系统取代中层监督控制部门的大量职能,加强了决策层和执行层的直接沟通,使中层管理的作用大为降低,从而减少了管理层次和信息失真,削减了机构规模,提高了管理效率。因而,要加快服务业信息化进程,建立必要的信息披露制度和网络,促进同行业公平竞争,进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八)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引导。加快发展我国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要消耗大量的土地、能源和原材料,同时会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而服务业从总体上看,具有资源消耗低、对环境和生态相对友好的特点,发展服务业能减少经济增长对资源的消耗,减轻增长产生的环境与生态压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多样化,会增加对旅游休闲、卫生保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需求。因此,需要相应的服务行业加速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人民群众希望有能够安居乐业的良好社会秩序,要求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也需要政府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如教育服务、医疗服务等。我国农业人口多,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业中的就业人数会持续减少,而工业面临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任,难以吸纳较多的就业人数,这决定我国新增的就业人数及从农业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只能进入服务业。事实证明,制造业的竞争力将越来越依赖于生产服务业的有力支撑,通过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由于服务业发展直接涉及到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在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要从战略高度谋划服务业的大发展。政府要通过制订中长期规划、政策扶持、制度创新等配套措施,推动服务业技术升级、结构优化、加快发展,不断增强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
-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语文策略研究论文
- 下一篇:小学生数学课自主发展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