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和服务业分析论文

时间:2022-08-31 08:50:00

导语:制造业和服务业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制造业和服务业分析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从实证出发,通过计算得出直接消耗系数、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一系列产业关联指标,分析出机械制造业服务业之间产业结构的关联程度低、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低、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的特征,揭示了保持机械制造业这一传统优势产业核心地位的重要性,并通过生产性服务高度化,重点培育现代服务业来推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机械制造业投入产出产业关联

服务业从性质和组成来看,主要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咨询、信息服务、科技开发、商务服务、教育培训等行业。也有人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八类行业:批发零售业、餐饮旅馆业、交通仓储业、通讯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业、公共及个人服务业、其他服务业。

服务业从作用来看,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指那些为满足中间需求、向外部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性投入服务,用于商业运作和更进一步的生产而非用于满足最终消费和个人需要的行业。消费性服务业指用于满足最终消费和个人需要的服务业。若从服务业出现的时间顺序来看,服务业可分为传统的服务业和新兴的服务业。

一般来说,传统服务业包括运输、邮电、仓储、批发零售、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等服务行业;现代服务业通常提供的服务属于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服务,包括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广告、市场调查、会展、会计事务,律师事务和管理咨询等服务行业。论及服务业与机械制造业的关系,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二者是紧密联系的,总体表现出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关系。

产业关联分析

(一)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公式

感应度是指产业部门的前向关联度,它主要由感应度系数来反映。感应度系数是指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个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它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用公式表示:。式中,b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i行、第j列之值。感应度系数反映的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对某一个产业部门产品的需求与依赖程度,也反映了该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产业链中所居的地位。

影响力是指产业部门的后向关联度,它主要由影响力系数来反映。影响力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b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i行、j列之值。影响力系数反映的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某一个产业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品需求的波及程度,也反映了该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产业链中所居的地位。显然,影响力系数Fj越大,第j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因此,影响力系数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一个产业部门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可能产生的带动作用太小。

本文选取六个部门,他们分别是机械设备制造业,运输邮电业,商业饮食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其他服务业。根据这些行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表计算得到这六个部门在1997、2000、2002年三个年份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见表1。

(二)感应度系数

从横向来看,1997年感应度系数较大的部门有机械设备制造业、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2000年感应度系数较大的部门有机械设备制造业、运输邮电业、商业饮食业、金融保险业。2002年感应度系数较大的部门与2000年相同,没有变化。感应度系数一直较大的有机械设备制造业、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而商业饮食业从2000年也加入到感应度较大的行业。综上可以看出,机械制造业对传统服务业的敏感程度较高,这些行业发展对机械制造业的需求较大,而对现代服务业的依赖性却较小。

从纵向来看,各部门感应度的变化如下:机械设备制造业感应度系数表现出先升后降,总体趋势是上升。感应度系数上升的部门有机械设备制造业、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下降的部门有商业饮食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其他服务业。说明机械设备制造业对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依赖性增强,对商业饮食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依赖性越来越小。

(三)影响力系数

从横向来看,1997年影响力系数较大的部门有机械设备制造业、商业饮食业部门,影响力系数大于1。2000年影响力系数较大的部门只有机械设备制造业。2002年影响力系数较大的也只有机械设备制造业。可以看出,机械制造业影响力系数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保持较大影响力。商业饮食业部门一直处于第二位,但从影响力较大变为影响力较小。说明机械设备制造业对运输邮电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其他服务业的拉动作用不大,只对自身产业的发展作用较大,唯一对商业饮食业拉动力在1997年还比较大,但随后在2000年和2002年影响力系数变化都为负值,呈逐渐下降趋势。机械设备制造业对整体的服务业拉动程度不高,对服务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小。

从纵向来看,各部门影响力的变化如下:机械设备制造业影响力系数表现出先升后降,从1995年到2000年是上升,2000年到2002年是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所以,总体趋势是上升,都比1995年的影响力系数高。运输邮电业的影响力系数先降后升,上升幅度大于下降幅度,总体趋势呈上升。影响力系数上升的部门有机械设备制造业、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下降的部门有商业饮食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其他服务业。说明机械设备制造业对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拉动力呈上升趋势,而且都表现出先降后升,预期未来对这两个行业的带动作用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对商业饮食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影响效果越来越小。

(四)交叉关联

总体来看,机械设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关联程度不高,尤其是机械设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行业的拉动力从1997年到2002年一直表现为不足,甚至有些部门影响力还在下降,但比较乐观的是有些部门影响力上升。机械设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行业的感应程度总体上也较小,只表现为对部分服务部门的敏感度较大,而且感应程度越大的部门,感应度越上升,例如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感应度越小的部门,感应度越下降,例如商业饮食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呈两极分化趋势。结论和启示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处于较低层次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在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与人均GDP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我国机械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消耗系数可以看出,服务业对机械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少,即投入生产的生产性服务比重低,说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处于较低层次,不利于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从价值链的构成来看,许多环节明显与生产性服务相关。生产性服务是产品价值的重要构成和产品差异化的主要来源。生产性服务业与机械制造业相互促进、共生发展。制造业发展对服务的需求不是在制造业生产体系外部展开,而是由制造业技术进步、分工深化和管理方式变革所引起的对服务的中间需求扩展所带动,即在制造业生产体系内部展开。这种对服务的中间需求大部分与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信息的搜集、处理、加工和生产有关。因此,这种需求所带动的服务业的发展必将导致制造业生产组织结构变革和分工的深化。

(二)传统服务业比重过高,现代服务业比例偏低且结构不合理

日益兴起的现代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扮演了新的动力角色。传统服务业比例偏重,新兴服务业比例偏小,传统服务业饱和,竞争过度,而新兴专业服务的机构和业务的规模都比较小,业务范围狭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关制度和体制不完善,缺乏高素质资本、管理、技术,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现代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低,一些行业(比如信息技术、电信、会展等)存在政策性进入壁垒和垄断现象;现代服务业参与全球化的程度较低,缺乏国际竞争力。

机械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关联度最小,而且这种结构性的失衡很严重。正确处理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关系,明确优先发展的重点行业,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从而切实提高机械制造业竞争力。因此,要在巩固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信息服务、咨询中介服务、科技服务、教育、文化等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要优化整个服务业的内部结构。

参考文献:

1.向蓉美.投入产出法[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顾乃华.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