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边地区矿业国际合作战略构思

时间:2022-06-19 11:32:00

导语:沿边地区矿业国际合作战略构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沿边地区矿业国际合作战略构思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矿业市场继续加速融合,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参与矿业国际分工,导致国际矿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世界矿产资源供需格局正处于变革的重要转型区,争夺全球矿产资源和控制国际矿业市场的博弈日益激烈。面对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未来矿产资源消费仍将较快增长的严峻形势,必须从战略高度谋划矿产资源战略,以国际化视野有效开发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外交等手段保障我国矿产资源稳定供应,以矿业可持续发展支撑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共中央、国务院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做出了在沿边地区设立大型经济特区的重大决策。自2010年5月开始,先后在新疆喀什和霍尔果斯、内蒙古满洲里、云南瑞丽、广西东兴设立经济特区。我国沿边地区具备独一无二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多与邻国资源富集区相邻,或者本身即是矿产资源的富集区,同时沿边地区国际口岸扼守矿产品进出口的重要通道,矿业及其相关产业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沿边地区的开发与建设,应以经济特区为核心,用好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在东部发达地区和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和加快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发挥资源优势,尽量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北部,自西向东分别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等重要矿产资源出口国交界,边境线长达1175公里。边境线之长、接壤国家之多,在全国各地(市)和新疆各地州中均名列前茅。全地区共有4个国家一类口岸,下辖6县一市均为边境开放县市。地区地质构造上位于哈—中—蒙世界级有色金属成矿带中段,地跨阿尔泰和准噶尔两大构造单元,地质构造复杂多样,岩浆活动频繁,变质作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优势矿产多。本区已发现矿产4大类,94种,占全国拥有矿种171种(含亚种)的54.97%,占新疆拥有矿种138种(基本不含亚种)的68.12%。经不同程度普查和勘探的有51种。发现矿产地千余处,评价矿床227处,其中大—中型矿床114个。阿勒泰地区在地缘上得天独厚、区位优势明显,并且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具有发展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矿业国际合作的先天优越条件。作为典型的边疆矿业经济区,新疆阿勒泰地区发展矿业国际合作的战略探索对于我国其他类似地区开展矿业国际合作具有积极的先行示范作用。

1阿勒泰地区矿业国际合作前景分析

1.1周边国家矿产资源潜力

近年来,阿勒泰周边的俄哈蒙三国边境地区经济持续好转,政局基本稳定。由于区域各方所处地理位置差异性和环境相似性,使得各方在经济资源等方面具有极强的互补性,特别表现在矿产资源方面。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都是世界著名的矿产资源富集国,也是矿产品出口大国。近邻阿勒泰地区的哈萨克斯坦国东哈州是哈矿产资源富集区之一,储备了全国48%的铜矿、47%的锌矿、37%的铁矿、52%的黄金矿等。距中国新疆吉木乃口岸60公里的哈国斋桑县境内已勘探发现储量可观的天然气和储量亿吨的露天煤矿。与地区相邻的俄罗斯中部西伯利亚联邦区,自然资源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储量极其丰富,预测资源蕴藏量占全俄的80%,石油储量占65%,天然气储量占85%,镍储量占71%,铜占69%,铅和锌占85%,煤占80%,另外铝、钼、锑、钨、铀等有色金属和铁、铬、锰等黑色金属等储量在世界也名列前茅,资源开发潜力十分巨大。近邻阿勒泰地区的蒙古国西部科布多、巴彦乌列盖、乌布苏三省是世界著名的贵金属、多金属、稀有金属主要矿区,矿产品是该地区主要出口商品。

1.2周边国家矿产资源可供性分析

得益于近年来国际市场石油、天然气价格的大幅攀升和部分矿产资源的稀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等国的矿产品出口获利丰厚,在国际矿业市场繁荣的刺激下,俄哈蒙三国矿产资源勘查不断有新发现,矿业已成为各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俄罗斯是世界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能源出口极具潜力。俄贸易部拟定的《俄联邦2010-2015年对外经济活动构想草案》提出,“2010-2015年,燃料、原料商品将构成俄罗斯的出口基础”。石油工业在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石油工业产值在俄GDP中所占比重超过30%,石油企业收入占该国财政预算收入的50%以上,在国家税收总收入中的占比高达89%,石油出口占出口总值的60%。另外,一些固体矿产品出口在俄对外贸易中也占有较大比重。哈萨克斯坦是世界矿产品出口大国之一,矿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70%以上。矿业创造的产值约占哈GDP的10%左右,矿业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约为59%。蒙古国是矿产品出口大国,其出口占全国出口总值的近70%。矿业对GDP的贡献率10%,在工业中所占比重为70%。铜矿出口占蒙古国总出口值的40%。蒙古国铜精矿占世界铜精矿供给量的4%。

1.3国际合作前景分析

阿勒泰周边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矿产品的重要进口来源。矿产资源的进出口,促进了我国与周边国家双边贸易的发展。据有关资料,我国主要短缺或具有比较优势的矿产品中,成品油、铬铁矿、铝土矿进口量在70%以上,其他矿产如石油、天然气、钾盐、铜矿、铁矿和锰矿等都有可能扩大进口。目前我国从周边国家和地区进口的原油主要来自俄罗斯、铁矿石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铬铁矿来自哈萨克斯坦;铜精矿来自蒙古国;钾肥主要来自俄罗斯。近年来中国与俄哈蒙三国双边贸易发展迅速。2009年,中俄双边贸易额为395.09亿美元,我国进口俄罗斯的三大传统商品是钢铁、木材和化肥。中哈双边贸易额为140亿美元,其中60%以上来自矿产资源出口。中蒙双边贸易额在蒙古外贸总额中所占比重为47.4%,中国连续11年保持蒙古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地位。中国从蒙古国进口的主要商品是矿产品和畜产品等。我国与俄、哈、蒙三方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建立起的密切贸易关系具有非常明显的互补性,展示了矿业国际合作广阔的发展前景。

2战略构想

围绕实施全方位走出去战略和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发挥新疆阿勒泰地区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区域间的合作机制,将周边地区矿产资源纳入本地区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实施空间,把开发利用境外矿产资源与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地区重点口岸、矿产品冶炼工业园区和奎北铁路为依托,以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矿产和铜、镍、铅、锌、钼、钨、铁、铬、锰、金、磷等固体矿产资源为重点,以建设全国最大的还原铁和新疆重要的黑色金属生产基地、新疆最大有色金属采选冶生产基地、新疆重要的贵金属生产基地为目标,以独资、合资、合作和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为主要形式,加快境外矿产资源开发、引进和利用进程,全面提升与周边国家矿业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努力将本地区打造成我国开发和利用俄、哈、蒙等国矿产资源的重要基地,为推进矿业深加工建设、加快工业强区步伐,实现本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新疆和全国矿业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3政策建议

3.1实施全方位走出去战略,推进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充分利用国家“走出去”战略扶持政策,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原则,积极支持已经入阿勒泰地区的地勘企业到蒙古、哈萨克斯塔、俄罗斯等周边国家进行矿产资源风险勘查。2010-2015年,加大周边三国非油气矿产资源的前期调研工作,重点矿种是富铁矿、铜矿、镍矿、铅锌矿、锡矿、铝土矿、铬矿、磷矿等我国急需和本地区发展冶炼和深加工的矿种,选择大型-超大型矿床外围成矿条件有利地段和一些工作程度较低的成矿带进行勘查。蒙古国矿产资源丰富,且正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因此2011-2015年首选国家应是蒙古,择机拓展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地区)。支持本地区企业和引进国内其他有实力的企业,利用援外优惠贷款,对周边三国特别是毗邻地区已探明矿产资源且具有相当规模、正在开发、资源属我国急需的矿山进行整体或控股收购。加强与周边三国毗邻地区在经济安全与风险防范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建立双边风险防范合作机制。

3.2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境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围绕实施全方位走出去战略,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发挥阿勒泰地区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区域间的各种合作机制,将周边地区矿产资源纳入本地区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实施空间,把开发利用境外矿产资源与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紧密结合,以地区重点口岸、矿产品冶炼工业园区和奎北铁路为依托,以油气、煤炭等能源矿产和铜、镍、铅、锌、钼、钨、铁、铬、锰、金、磷等固体矿产资源为重点,以建设全国最大的还原铁和新疆重要的黑色金属生产基地、新疆最大有色金属采选冶生产基地、新疆重要的贵金属生产基地为目标,以独资、合资、合作和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等为主要形式,加快境外矿产资源开发、引进和利用进程,全面提升与周边国家矿业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3.3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矿产品选冶加工贸易以本地及周边地区优势矿产资源为基础,适当提前建设有资源保障的矿产品选冶加工贸易基地,延伸矿业生产链条,提高本地区矿产品附加值,防止或缓解外运大量初级矿产品所带来的能源和动力紧张,带动本地区相关产业发展。进行矿业深加工所需主要矿产资源,优先考虑利用蒙古的矿产资源,其次是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

3.4深化与周边地区经贸、科技合作大力推进本地区与周边地区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加快人员货物流通。深化区域各方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加强人才和文化交流,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开发为重点,加快建立区域科技项目合作机制和成果转化平台。进一步扩大矿产资源领域合作,提高资源类产品进出口在地区外向型经济的比重。把加大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的着力点放在充分利用周边地区资源上,进行以资源互补为主的深层次合作。扩大地方企业进口石油、天然气、石油石化加工设备的份额。引导企业运用国家鼓励境外资源开发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基金政策,与周边国家合作开发资源性产品再进口,或通过“市场换资源”、“工程换资源”、“贷款换资源”等方式,建立多元稳定可靠的能源、资源供应渠道,既带动所在地区经济发展,又促进双边经贸合作,满足新疆和地区经济发展对资源类产品的需求,促进内外循环,实现双赢。努力将阿勒泰建成新疆利用境外资源、开辟境外市场最便捷的陆路通道,建成我国重要能源接替区和能源生产基地。

3.5加强对周边国家国情、市场、法规和政策研究联合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中介组织等力量,组成专门研究机构,通过出国考察、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收集相关资料等途径,对周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市场需求和矿业投资环境、投资项目等进行分析研究。围绕信息搜集、分析整理、应用等诸多环节搭建服务平台,建立与我国驻周边国家经商参处、企业、研究机构的矿业信息交换制度,形成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为企业开拓周边国家矿业市场提供信息指导服务,为地方党委、政府开展利用周边国家矿产资源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加强与周边地区地学界和矿业科技领域合作交流,提高科技合作水平,为开展国际矿业合作提供技术支撑,解决技术障碍。合作开展重点合作地区的基础地质研究、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矿产资源储量评估规范与标准的对比等。

3.6建立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平台组建周边国家矿业法律研究中心,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矿产资源法及相关立法进行翻译、整理,及时掌握对方矿业市场和法规、政策等方面的动态。组织开展针对实际问题的专项调查研究,为政府和企业就与周边国家进行矿产经营合作的具体问题,提出专业性的对策方案。组织建立适应矿产国际化运作的国际法律人才队伍;建立对周边国家矿产领域合作方面的法律人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