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制度创建与经济发展结合

时间:2022-06-13 11:16:00

导语:社保制度创建与经济发展结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社保制度创建与经济发展结合

众所周知,一定时期的经济基础决定了这一时期对应的上层建筑的设置。也就是说,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收入的增长,必然会对政府提出更高的要求,就是要为人民的生活健康提供更多的保障,这就需要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而同时,一国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的程度也会影响着人们生活工作的积极性,反过来对经济的发展产生或推动或抑制的作用。综合看来,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着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的关系。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健全的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也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与完善的目的和意义

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因年老、生病、失去工作、生育、残疾、死亡、天灾人祸等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时,国家给予的最基本生活保障。社会保障制度是对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利益关系进行统一协调的重要制度。它是通过对国民收入进行再次分配,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制定的一种生活保障制度。它作为每个国家的一种制度构架,是对资源进行统一配置的一种手段,同时对资源配置中市场失去控制时的弥补,也是为了纠正市场经济表面上平等而实际上不平等而作的制度调节,其真正目的是通过对社会资源整体的调节和再分配来保障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从而让每个社会成员共同享受整个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成果。随着社会不断完善和进步,各种不同类型、不同作用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渐构建出一个系统完整的社会保障系统。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效率与公平的矛盾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主要由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和安置等不同形式的制度组成,它充分体现出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现代文明的成果,是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协调整体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二、传统标准下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根源,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派生物,上层建筑是为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一定时期的经济基础决定了这一时期对应的上层建筑的设置。也就是说,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收入的增长,必然会对政府提出更高的要求,就是要为人民的生活健康提供更多的保障,这就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不健全将对经济运行、社会发展,甚至政治层面、道德层面、文化层面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都产生严重的影响,抑制经济的发展。二战后,欧洲各国鼓吹“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社会福利制度,一时间欧洲的高福利社会几乎成为了其他国家人民眼中的天堂。而欧洲之所以得以建立如此高水平的社会保险制度,则是由于其在二战结束后,经济得以快速恢复的结果。与之相反的则是希腊。希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众为了争取高福利的生活,选举了做出高福利承诺的政党上台执政;而政治家们为了赢得选票上台掌权,便不断的提高希腊的国民福利水平。在这样的不断循环中,希腊人过上了令全世界人民羡慕的高福利生活,却也在不断的搭建着自己的债台。美梦总会破灭。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升级,希腊不得不实施紧缩财政的政策,包括制定严厉的紧缩法案、大幅削减养老金标准等,使其社会福利制度严重缩水,让普通希腊人的生活难以为继,无助的人们走上街头,罢工和抗议活动变得司空见惯,其经济危机导致社会福利下降,已经演变成一场社会和政治危机。这样看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以及社会制度的安全稳定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济作为一切事务的基础,在社会保险的实行中也不例外。只有强大的资金支持作为后盾,社会保险制度才得以发展和完善。

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关系

社保制度的建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让人民享受到最低的生活保障,抑或是医疗救助,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消除社会矛盾,尤其是在贫富差距较大的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制度可以避免社会矛盾的激化,从而维护了社会安全和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合适的社会环境,从而有利于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快了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和建设的步伐,新修订的《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应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国家确立了“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险原则,这就可以给多数的城镇居民提供足够的生活保障,使他们不至于陷入“老无所养,病无所医”的艰难困境。而且,因为社会保险中有一部分的支出是要投入到失业或退休人员或者是丧失劳动力的人的身上的,通过这一项支出,有效的确保了他们的基本生活,可以满足他们最低的生活需要,这样就可以缓解失业给他们以及社会带来的巨大压力,有力的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同时也可以让在职职工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有一定的安全感,不会过于担心未来的生活筹划,这样更利于职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可以调节分配,改变消费观念,最终拉动社会经济增长。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必然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为支,不论是通过征收社会保障费还是社会保障税,都有助于对收入分配进行第二次调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入,过去那种“大锅饭”的历史早已远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共同存在的分配制度方式承认了私有制度,但是因为每个人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并不是均衡的,因而会在收入上产生各种差距,最终导致收入分配不均,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公平和效率。而通过对公民征收税费,有助于调节收入差距,通过不同的征收比率,或者对不同的项目征收不同的税额,杜绝了平均主义或吃大锅饭,有助于保障每个人的利益,也实现了收入的分配职能。同时,我们了解到,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居民更加倾向于将自己的收入存入银行中,为将来未知的风险买下一个让自己放心的保险。随着存款数量的增加,人们对自己未来的担忧也会逐渐变小,但是这样做,无疑是限制了消费需求,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天,这样做是极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保险的目的,是为了使退休、死亡、失业、残疾和疾病等原因所导致的个人所得的损失得到某种程度的补偿。

它改变了原来通过个人储蓄来弥补损失的方式,因此人们不必像原来一样将大笔的金钱存入银行中,而是倾向于积累较少的金钱,所以在个人储蓄方面人们会有一些改变。而它们共同的效果,就是可以使人们恢复消费信心,扩大内需,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任何事物都是存在两面性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在某些情况下也是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如果社会保险制度超前发展,势必会对企业和个人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损害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如果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滞后,没有能够合理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就会打击人们的积极性,阻碍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导致社会保险制度不能成为调控经济的一个有效手段,最终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的相互制约也是显而易见的。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其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要与所采取的经济手段相适应。从具体情况来看,通过分析比较,我们认为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障的制约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约了社会保障规模的大小,如发达国家经过几百年的探索发展,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较大成就,因而有强大的经济做为后盾,逐渐建立起适合本国条件的相对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高福利的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因经济发展落后,在国家财政支出方面存在困难,因此难以建立起健全的社会保障网络。二是决定了社会保障的标准,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因而社会保障水平相应提高;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因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三是制约了社会保障政策,如资本主义国家采取效率优先从而制约社会公平;我们国家逐渐采取效率兼顾与公平协调更有利于社会保障的健康发展。四是如果社会保障制度过度超前,也会对企业和个人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损害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竞争力。如果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滞后,没有能够合理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就会打击人们的积极性,阻碍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导致社会保险制度不能成为调控经济的一个有效手段,最终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说,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之间存在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着社会保障的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发展,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合理运用资源和恰当分摊负担及利益,两者是同等重要。

四、目前对我国经济协调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建议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必然要求是公平的,奋斗目标是逐步覆盖城乡所有劳动者,这是个长期的工程,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中共中央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统筹协调做好各项工作,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这充分说明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工作,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任务。目前我们认为我国在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逐渐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应该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在扩大社会保障基金来源方面,我们必须发动全体人员积极参保,积极缴纳社会保险费,做到广覆盖;同时鼓励单位和企业积极进行捐赠。另一方面国家要在财政投入方面建立起一种合理有效的社会制度,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比例保持必要的投入力度,特别是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应该主要是财政投入。二是继续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要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同时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快失业、工伤、生育、学生保险制度建设;根据新的形势要求,建立起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救助方面,对城市所有居民要做到应保尽保,对农村要逐步建立全覆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制度。在社会福利方面,要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发展残疾人事业,根据新的人口发展趋势,努力完善老年人的各项保障措施。在慈善事业方面,完善社会捐赠免税减税政策,加强对各项捐赠款项的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使慈善事业惠及到更多的困难群众。要充分认识收入差距过大造成的社会问题,努力做到公平公正,积极协调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体系支撑市场经济运行的稳定器和安全网作用。要从根本上理顺我国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劳动关系的转变、流动人口与固定户籍人口的利益冲突、地区之间与城乡之间发展失衡等复杂格局,社会保障体系就必须发挥应有的调节和保障作用。三是要发挥商业保险的重要作用。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都是以保障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是国家通过立法而实施的。而商业保险则是在这个前提上的补充,是根据个人或家庭的经济情况,按照需要做到谁投保谁受益,多投保多受益,满足更高层次的社会保障需求。建立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覆盖城乡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决定了社会财富的初次分配是按要素分配的,因此存在着不公平,而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达到相对公平。从这方面可以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安全网。缺乏社会公平,经济发展也难以持久。随着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个人或家庭收入差距总体来说呈现出继续扩大的趋势,如果不及时加以矫正,势必会影响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20世纪拉美地区有的国家由于只重视效率而忽视了社会的公平,导致贫富悬殊,社会不稳定发展到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结果是顾此失彼。所以说,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保障。总之,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但作为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合理适度的社会保障制度还能够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只有充分认识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规律,彻底认清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保险制度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建立起繁荣和谐的新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