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经济结构科学发展论文
时间:2022-06-25 10:04:00
导语:调整经济结构科学发展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我国已经进入只有调整经济结构才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调整我国的经济结构,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早日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经济结构调整;科学发展观
我国已经进入只有调整经济结构才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深层次问题的根本举措,也是巩固当前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切实把我国经济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努力实现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不断开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一、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
1、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
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各组成部分的地位和相互比例关系,从宏观看,包括社会总需求结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从微观看,包括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等。调整经济结构的实质是通过结构的变动,使同等数量的要素和资源投入,获得更大的产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转变过多地依赖要素和资源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转变过多地关注经济规模的扩张而忽视经济增长质量的做法,转变过多地关注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社会协调发展的行为,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更加注重资源的节约、环境的改善,更加注重区域差距、城乡差距的缩小,更加注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本质上看,这些都是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所以,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
2、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性
经济结构调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生活中许多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仍然处于较低层次,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有些领域、有些环节的问题甚至更加突出。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呈现六大特征。
(1)从产品结构看,产能过剩与供给短缺并存。目前重化工业产能过剩现象加重,并可能导致基础设施部分能力闲置,一些产业出现“逆向调整”倾向。据统计,我国钢铁产能过剩1.6亿吨,但2009年3月却成为钢材净进口国。全国水泥行业过剩产能达3亿吨,仅2009年4月投资达129亿元,同比增长65%。对外依存度较高的高新技术产品,因国外企业大幅削减产量而导致供给短缺。服务业相对滞后,难以满足消费意愿,比如为生产服务的产业刚刚起步,适应老龄化社会需求的“银发产业”还处在萌芽阶段。
(2)从组织结构看,行业垄断与过度竞争并存。受金融危机冲击,在电力、石化、煤炭、民航等行业,国有企业因财政扶持闯过难关,不少民营企业却折戟沉沙。行业垄断性进一步增强,资源性产品价格弹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调控空间受限。同时,因市场萎缩,纺织、电器、电子、钢铁、机械制造业等行业过度竞争态势加剧,利润率普遍下降。
(3)从区域结构看,梯度转移与同质布局并存。从2009年前5个月投资和贸易额看,中西部增幅明显高于东部沿海,天津、福建等沿海地区“第二梯队”也逐渐发力,支持全国经济触底回升。另一方面,各地同质布局现象严重,区域分工不够明晰,像电子信息、汽车板材、动漫等在众多省市均有大项目上马。
(4)从产业结构看: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规模扩张与资金、人才、品牌等要素制约并存,而新兴产业单兵作战与重复建设并存,我国已在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产生了不少居世界前列的成果,各地根据个别技术大上项目,搞单兵作战,由于缺乏系统性和配套能力,技术成果难以转化为产品产业优势,从全国范围看,存在高水平重复建设现象。
(5)从市场主体看,重组加速与联动不足并存。各类企业合纵连横、兼并重组,但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仍有待提高,上下游一体化经营还不多见,产业战略联盟远没形成,缺少“行业领袖”。
(6)从投资结构看,财政热投与民资蛰伏并存。据统计,2009年1至5月,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35万亿元,同比增长32.9%。有关专家估计,约46万亿元民间资本在谨慎观望,其中包括约26万亿元的企业和社会资本。
二、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彻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将经济增长由投资性拉动向扩大内需转变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也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首要任务。要坚持内需为主,内外需结合,在开放型经济条件下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充分发挥国内需求潜力巨大的优势,着力增强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作用。
较长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和出口拉动,消费的贡献相对较小。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必然会带来经济增长稳定性下降,国内市场规模扩张受限,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等问题,从而增加宏观经济运行的风险,降低经济运行的质量。鉴于此,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加快传统产业向新兴战略性产业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必须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目前中央已经推出七大新兴战略性产业: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产业。
3、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重在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有针对性地解决各地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重在扭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增强发展的协调性;重在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集中资源扶重点,重点支持新区域经济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已经批复了包括海南旅游岛、重庆两江、安徽皖江、图们江等十一个区域振兴规划。
4、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全球经济竞争已经从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发展到了价值竞争、品牌竞争;要有价值和品牌,就必须有自主知识产权;要有自主知识产权,就必须进行自主创新。目前国内企业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发明专利数量少、技术集成能力薄弱、关键技术自给率低的现状,已经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制约。只有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为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摆在突出位置,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队伍,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同志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调整我国的经济结构,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早日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结构矛盾呈现八特征调整紧迫性更突出》2009年07月23日新华网
[2]2010年2月3日同志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讲话
[3]《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4]互联网相关资料综合
- 上一篇:党总支创优争先近期工作汇报
- 下一篇:公司中层先进事迹申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