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主体技术创新方式研究论文

时间:2022-06-03 04:58:00

导语:企业为主体技术创新方式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企业为主体技术创新方式研究论文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两种传统技术创新主导模式分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新要求等进行讲述,包括了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导的技术创新模式、企业内部集成式技术创新模式、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方进行传统技术创新合作的目标及动力分析、以企业为主体技术创新体系的资源集成模式等,具体资料请见:

论文摘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任务。本文通过对当前和以往占主导地位的两种技术创新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当前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所面临的新的环境与需求,提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新模式,并对其的实现途径进行了一些探讨。

论文关键词:技术创新资金投入活动主体成果转化

1导言

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选择了外延式的经济增长道路。然而,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国退民进政策导致的所有制结构变化,给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科技体制一贯采取的科技体制,严重的阻碍和影响了企业和高校自发技术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对我国当前及以往占主导地位的两种技术创新模式进行分析发现,产、学、研传统的技术创新体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是实时同步的,而是脱节的,由此产生的信息传输滞后问题,以及相关科研单位对市场反应的冷漠问题,一方面造成高校大量科研成果由于没有实际用途而搁置,另一方面使得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创新部门而不能及时的将市场信息反馈、生产成具创新性和市场性的产品。因此当前技术创新模式亟待改进。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退民进政策的提出,中小企业被全面放开,其中大部分全面转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民营经济通过自身不断调整和发展壮大,逐渐进入新的领域和部门。这赋予了企业很大程度的自主权,使得企业自身独立研发成为可能。而国家对于创新的观念,由以往并不十分强调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到现在提倡所有制变化、股份制股权多元化、以及深化科研机构转制,都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对于创新不关心或者少参与的状态,企业有了进行自主研发的激励动因。同时,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我国对自主创新的日益重视,都使得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成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面对新环境、新要求,必须找到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新模式。

2两种传统技术创新主导模式分析

2。1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导的技术创新模式

以高校为主导的技术创新方式,表现为高校在日常教学科研中,发现并研制出科研成果后,主动联系企业,寻求企业科技资金的投入,以期项目能够顺利进行。然而,这种模式也存在以下问题。

(1)资金缺口较大。高校自主研发资金有限,大部分是通过国家拨款而来,在有限的经费下,很难进行大规模、高质量的研究,高校必定会对各种可行项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产出进行取舍。由于科研成果才是高校的创新目标,故某些真正有实际利用价值的创新成果只是作为这些深、难、僻研究成果的副产品而出现,并不是高校进行研究的主要目的。

这些副产品出现的概率本身并不大,即便是出现了,也很可能因为经费的不足而不能继续研究下去。此时,高校会寻求企业的参与与支持。因缺乏对市场的了解,高校所产出的研究成果并不一定就是企业想要的。即便研究路子没错,但最终的成果也不一定是企业最满意的需求。因此,企业对这些科研项目的投资是极为挑剔且苛刻的,如果在成果形成之时再把已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所研究出来的成果拿回去进行“回炉”,无疑是对资源的极大耗费。因此,在研究之初就应该对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进行评估,并由企业对研究成果进行逐一筛选和准确定位,只有真正符合企业要求的科研成果,企业才愿意对此项成果进行投资。最后,待企业生产试制完成,新产品打入市场的时候,才有可能经受得住严峻的考验,不合市场需求的成果与产品,仍会被无情地弃除。由此可见,高校自行研发,将技术成果进行转让的技术创新方式,不仅是及其被动的,而且常常是无效的。

(2)信息沟通渠道不畅。以高校为主导的技术创新模式

信息传递渠道如图1所示。在图1中,由于高校与市场的分隔,科研之初高校对市场的实际需要知之甚少,由此产生大量不具备实际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经过一步步筛选,最终真正达到市场要求的极为有限。而即便成果顺利打入市场,也决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市场还要对这些成果进行进一步的考验与测试。其间出现的应用问题,先反馈到企业,然后再由企业将信息传递到应用研究及中试机构,而后再通过它们向下传递给高校和科研院所,这样经过层层传递的信息,不仅容易失真,而且也易遗失。如图1所示,可将在科研活动中高校与市场之间信息的流通渠道看成是一个循环系统——高校(科研院所)作为科学技术和知识的主要发源地和集散地,源源不断的向上输送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再经过层层考验,最终到达市场的只有很少量的部分,这些成果要真正创收,进行资本的循环,就类似一个降雨的过程。由于从市场反馈信息的层层传递和阻隔,最终到达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从高校(科研院所)输送出去的资源多,而回收来的信息少,久而久之,这种信息的平衡就会被打破。最终造成资源大量的浪费,研究无法顺利进行。

2.2企业内部集成式技术创新模式

该模式是企业应对当今激烈市场竞争环境而采取的一种以企业自身为主导地位传统技术创新方式。随着企业竞争战略由“红海”向“蓝海”的演化,企业越来越重视创新的重要性。在技术改造的过程中,企业受到双重动力的推进,一是盈利动力,满足市场、顾客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开发出独特创新的产品,继续赢取利润;二是危机动力,企业面临不创新即死亡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开始主动寻求与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技术促进方之间的合作。运用企业的资金、场地、信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知识等资源,进行互助式的合作。图2是以企业为主导的传统技术创新模式。

在图2中,企业接受来自于市场的信息,并从中总结提炼对自身有益的部分。在这些市场传递来的信息中,有可能转化成为技术创新成果的并不少,但是,由于企业自身科研水平及科技实力有限,与外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纽带较为松散,与学界联合时谈判费用较高,以及交易成本及沟通成本等的考量,企业一般并不会把每一个对它来说值得研究并且有益的市场信息转化为研究对象。由此,这一部分从市场输入进来又被企业所获取的宝贵信息资源,首先经过企业自身的选择性吸收,一部分被企业抛弃转而为其他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吸收,另一部分则被白白空置、浪费掉了。真正能够进入企业,被企业实际考虑的市场信息,已经大大减少。企业确立研究项目后,自己有能力的,一般都会自主研究,有时会咨询相关高校或者科研单位,寻求一定帮助。只有对于那些企业无能为力的部分,它才会转给处于市场边缘的高校或者科研机构来立项研究。整个过程中,企业对高校的信任度并不高,而且由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实体,双方沟通速度和效果都不是很高。对于瞬息万变的市场所反馈的信息,企业也不能随时与研究机构分享,由此易造成成果利用价值不高和研究的延误。

2.3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方进行传统技术创新合作的目标及动力分析

传统的产学研技术创新合作以委托开发、项目咨询、合作课题等方式实现。这种合作的形式多以项目为纽带,三方仅投入自身部分或少量资源,联系方式松散,经常项目结束的同时三方之间的合作关系也宣告终止。由于这种结合形式的松散性,没有明确的主体,出现问题容易相互推诿,而实现盈利时各参与方间又纷纷抢功,缺少一套科学的、相对合理的利益分配及风险分担机制。同时,由于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渠道不畅,三方追求的目标,以及各自对风险的感知判断均不相同,这种形式的技术创新往往进行得不够理想。下面以图3来说明。

在图3中,分别从学术成果、目标利润、市场风险,以及技术风险等四个维度对与科技创新成果有关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定位,如图中坐标系所示。对于高校来说,它的目标是追求学术成果的先进性和复杂性,而对项目最终的利润很少注意,高校对项目的技术风险采取积极回避的态度,而对于项目投产后的市场风险如何却漠不关心。因此,在图3中,高校的定位为图示1区。具体表现为,对于所研究项目与高校研究质量和水平密切相关的学术成果要求高,技术风险要求低。对于项目投产和运营后所取得的利润要求很少,因此项目的市场风险可以很高。对于科研机构来说,它和高校类似,但是由于科研机构的建立一般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与市场进行了一定的交流,因此,科研机构对于市场风险的回避性要比高校强,对于目标利润的追求也比高校略大。它的定位主要在图示1、2区。而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它是完全的利润导向型实体,最大限度的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的天性,因此显而易见,企业对于目标利润追求高,对于市场风险回避大。由此,也不可避免的使得它对于高校和科研单位在技术研发过程中的风险和学术成果产出的目标不那么在意。甚至,这些与它自身的目标还是相冲突的。在图2技术创新三方形成的矢量三角形中,由于三方的动机不同,“力”不朝同一方向,甚至有些“力”还是相互抵消的,因此三者的合力不大,三角形也不稳定。技术创新的优势不能够完全发挥出来。因此,在传统的松散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结合的形态下,由于三者的目标与定位差别很大,这种结合方式,并未达到最佳合作效果。此时,急待一种新的产学研技术创新模式的出现。

3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新要求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资金投入方、研发活动方,及成果转化方是最为关键的三个参与要素。以往,企业被定位成资金投入的主体,而研发活动以及成果转化,则被认为与其他参与方关系更大。由此形成一个企业投入,高校、科研院所研发,政府转化的传统技术创新模式。然而,这样的模式,由于三方之间的交流不畅、目标不同以及职责、利益分配不完善,三方的合力很难形成。

新的技术创新模式,要求各参与方以企业为中心,向企业研发内核输入自身优势资源,在企业内部实现资源的集成。

3.1以企业为主体技术创新体系的资源集成模式

图4描述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模式中各类资源的集合方式。可见,所有的资源均围绕企业这个轴心进行整合,高校由以往单纯的向企业输入研究成果,转向为向企业输入人才、知识、成果并存;科研院所由以往向企业输入已研制的技术成果,转向为向企业输入技术、知识,和经验;同时,中介机构开始发展,成熟,提供给企业信息和服务支持;市场给企业源源不断的提出新的要求与方向,为技术创新的开展提供导向;与此同时,企业也会不断吸取和借鉴市场中其他企业的先进理念和模式,了解业界最新动态。这样,经过各个不同主体的各类优势资源的导人,这些资源在企业内部开始相互作用,化合协整,企业自身的技术研发内核不断成长,形成企业自身新的科技优势,最终形成科技成果产出,这些产出又向外辐射给各类资源投入实体,形成一个相对稳固的资源转移闭合回路,使得各投入方又可以将资源转化,继续实现对企业内核的投入。

3.2以企业为主体技术创新体系的合作方式

传统的技术创新,产、学、研三方是以项目为联结的松散的结合方式,彼此之间间隔较远,三方之间的交流大多只限于在研项目,项目结束,合作即解散。这种结合方式类似于“黑箱”:不论是企业委托高校或科研院所做的技术项目,还是高校和科研院向企业转移的科研成果,合作方彼此之间不知道对方研究的内容及机理,他们关心的仅是最后结果。因此,这样的松散式、任务式的结合方式往往导致合作方相互之间并不关心,对项目的责任感不强,动力不明显。另外,由于合作方彼此之间经过了层层连接,资源传输很慢,信息渠道也不通畅,

图5中,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技术的提供方,其研究成果的转化有两种方式:其一是高校或科研院所先独立研究出科研成果,遇到资金问题,再寻求企业的资金支持,由企业对其成果进行转化;其二是接受政府指派的研究任务,由政府划拨资金,最终的研究成果交由政府。对于第一种方式,由于是对企业直接展示成果,企业对高校成果之前的研究几乎一无所知。企业将成果转化,推向市场,接受市场检验,当成果在检验和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则市场将问题信息反馈给企业,再由企业传递给高校。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动力机制与高校类似,在此就不赘述。对于第二种方式,由于受到政府科研任务的指派,高校和科研院所不用担心资金的来源及成果的转化问题,因此研发的主动性和紧迫感较弱。对于企业而言,它置身于变化的市场环境之中,通过对市场信息的甄别,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项目,以此项目为节点,向知识的技术方——高校或相关科研院所寻求智力支持。在图5中也可以看到,企业和学界的需求往来是不平行的,表现为双向箭线的扭折。这样的模式,显然在信息传导及动力链条上耗费过多,不适于技术创新活动的展开。同时,在资源的集合与利用方面,这类传统的技术创新模式表现为大学向企业的技术转移以成果转移为主、大学与企业之问的科技合作以委托研发为主、企业的研发集成以技术集成为主,因此各类资源之间存在明显界限和主体差异,不利于资源的协同优化。基于此,现提出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新模式,

在新的技术创新体系中,产、学、研三方的关系不再像以前那样松散,而是通过资本的纽带结合紧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方组成类似于等边三角的稳固联盟,相互合作建立技术创新实体,彼此之间以资本为纽带进行合作。在这个新模式中,高校、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向系统提供自身的优势资源,共同构建强大的企业技术创新内核。它们的结合不再是“黑匣子”的方式,而是“通透式”的,各自技术互补,知识共享,共同研究,合力开发。由图还可以看到,产、学、研三方位于联盟外的边界是封闭的,但是在联盟内部,它们的边界却逐渐稀释淡化,甚而融为一体(见图中合作区域内虚线部分,代表合作方相互之间的融合)。三者融合交集,是技术创新最活跃、最有效的区域,因为它集中了合作中产业界和学界的联盟可能提供的所有优势资源。因此该区域也最易产生技术创新成果。这样的模式,使得合作方相互之间信息传递、知识共享、合作稳定,较之于之前的传统模式,均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

4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途径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就必须改变过去将企业仅仅看成是技术创新参与者的看法,协同其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关系,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先进技术知识和学术水平,真正把企业当作创新活动的执行者和受益者,同时明确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尽可能的将高校和相关科研院所的人才、知识和技术资源向企业转化,使其能与企业进行有效长久的配合。

4.1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扶持力度

政府应通过财税、金融、贸易等多方面的支持措施,对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进行扶持。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交流,实现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知识、技术向企业顺利、平稳流动,也使得企业能将其所获得的市场信息及时反馈给其智力支持机构。政府要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创立良好的法律环境。通过政府平台、配套措施的支持,密切企业和高校的联系,为产业界和学界的联合打好基础。

4.2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摊机制

对于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要给予有力的保护,激励企业对自主研发的支持和投入,为其解决后顾之忧。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应当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对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防范,进一步确立和完善高校、科研院所对企业研发的支持地位,对于它们所做的贡献,要通过利益共享机制进行激励。

4.3完善人才交流机制,完成高校、科研院所智力资源与企业的对接

建立健全企业和高校的人才联系纽带,将高校的人才引向企业,实现高科技人才对市场的了解以及其与企业间高新知识的转移,高校应定期为合作企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深人企业进行合作交流,配合企业知识转移计划的实现,建立新的、有效的产学研人才交流与合作以及知识共享制度,使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人才驻留于企业,完成大学高级职称专业教师有相当比例的时问在企业驻留的制度创新。完善以项目为纽带的人才交流制度;建立产学研人才流动的保障制度(如社保续接、产权安排、合同规范等)拓展和完善企业博士后体系;建立产学研访问学者制度;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建设;建立产学研开放式创新团队制度、导师制度、讲师制度;等等。

4.4建立技术创新资金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技术创新资金的来源充足

除政府直接拨款进行技术创新研究之外,企业应当多渠道的吸纳其它各种风险投资基金和机构投资,争取社会闲散资金的参与。政府应完善技术创新企业的评级机制,设立并完善评级机构对企业进行评价,吸引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对发展前途好、预期效益高的企业进行投资。各大银行应专门设立扶持技术创新企业的贷款体系,给予其低息贷款。

综上所述,通过对目前占主导地位的两种技术创新模式的分析,可以发现单纯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导或者以企业自身为主导的模式,在资源的整合利用以及信息的传递效率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憾,已经难于适应当前技术创新发展的需要。随着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我国对自主创新的日益重视,使得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成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当今企业间的竞争,更多表现为企业技术竞争层面上的竞争;而以经济、科技等为主的综合国力竞争也主要表现在企业的技术竞争力水平上。技术和市场的竞争是从微观上对企业技术创新提出的要求,而以经济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竞争是从宏观上对企业技术创新提出的要求。面对新环境、新要求,必须找到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新模式。由此提出的技术创新体系新模型,以企业为主体,结合各方优势资源在企业内部进行整合,旨在培养企业自身的研究能力,同时提高资源共享的效率和信息的传播速率,以期适应当前市场新的环境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