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要建立稳定机制论文
时间:2022-09-23 06:40:00
导语:改革要建立稳定机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文关键词]矛盾凸显期贫富差距深化改革公平稳定和谐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由“小康阶段”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的时期,这是社会经济激烈变动的时期,是各种利益矛盾凸显的时期。也是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为此,必须从目前中国改革所面临的突出难题出发,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兼顾公平,重视“共享”,缩小收入差别,构建稳定机制。
改革开放28年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目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时期,即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时期,这个时期既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社会各种矛盾的凸显期。要解决各种矛盾深化改革势在必行,因此,这个时期也是改革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改革面临的主要难题表现如下:1.如何找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2.企业改制是按股份制模式走下去,还是另有新的途径?农村改革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怎样向集体化、集约化过渡?3.政治体制改革怎样深化?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体制模式是“党政分开”好,还是“党政合一”好?4.如何正确处理当前的各种社会矛盾,特别是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的矛盾?怎样根治腐败?如何避免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5.如何解决当代中国社会的精神失落、道德滑坡、信仰危机问题等等。如果通过改革这些问题解决得当,就能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反之,就会像20世纪50年代拉美国家的改革那样,出现经济和社会发展脱节,两极分化,经济发展停滞,社会动荡和倒退。可见,这个时期中国的改革面临的形势严峻,风险极高。为此,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重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它是社会公平与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的社会,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与关系得到妥善协调的社会。而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必须重点解决当今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近几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均超过0.4,2003年达到了0.457。基尼系数0.4是国际通行的警戒线,超越这一警戒线则有可能导致社会动荡。我国收入差距拉开距离之大、速度之快这在世界上都是比较突出的。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在进一步拉大,非法收入、灰色收入大量存在,表明社会分配不公还比较严重的存在,这是社会不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要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政府在再次分配时必须更加注重公平,兼顾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人民的利益,努力遏制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带来的成果。
一、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努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农民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许多农民为城市的发展贡献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数以亿计的农民在城市辛勤劳动,得到的是与付出不相称的回报,常常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和种种歧视;农民的负担沉重;农副产品价格低迷,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因此有许多人发出了“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的悲叹。农民收入水平增长缓慢,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比1979年为1.72:1,1998年为2.54:1,1999年为2.56:1,2003年为2.57:1,这样的差距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是最突出的,亚洲国家一般是在1.52.0之间。如果我们把农村不能享受的住房、医疗、物价补贴、各种社会保险计算进去,实际至少要高出5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村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健康发展,就不能有安全和谐的社会大局。因此,首先是政府必须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要改革和完善农村投资金融体制,健全农业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开发农业和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其次,要全面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再者,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逐步消除户籍、就业、身份等方面的制度性障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保护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使进城农民融入城市,与当地城市人和谐相处。
二、对不同区域的功能准确定位,着力缩小地区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推行不平衡发展战略,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开发,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从办经济特区到经济开发区,从沿海城市到内地城市,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小三角到大三角依次推进,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政策与财政的倾斜,资金与技术的聚集使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腾飞的同时,也使中、西部地区出现了被边际化的趋势,使本来就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异越来越大,因此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十分正确的。
十届人大在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同时又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列入重大战略方针,这是实施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体现。我国西部内陆地区资源丰富、经济文化落后,这些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开发大西北,可以实现东西互动互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有利于边疆稳定和民族的大团结和大融合。老工业基地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正在背上沉重的包袱,这些地区如果得不到政府的重点关注,不采取措施振兴这些老工业基地,这些地区的人们将会失去对改革的信心。
三、打破行业垄断,缩小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行业收入差距过大也是社会分配不公的一种重要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资收入差距在被合理拉开的同时,行业差距越拉越大。如果全国各行业的平均工资指数为1,最低行业工资、平均工资、最高行业工资比1978年为0.76:1:1.38,1997年为0.67:1:1.42,1998年为0.61:1:1.42。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在国有企业的月薪只有1000元左右,而在外企则高达20003000元。曾有报道,一家证券公司的小车司机年薪达10万元,像电讯、金融、保险、证券、电力、煤气等行业的工资明显高于其它行业,这些行业工资收入明显偏高症结就在于垄断地位。垄断导致竞争缺失一方面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大行业间的矛盾。长期以来,垄断企业的高福利,邮政、通信等行业层出不穷的霸王条款,因为“一枝独秀”养成的恶劣服务态度,说收费就收费的“蛮横”,无不让公众深恶痛绝。据一项调查统计,92.7%的老百姓对垄断企业的高收入不满。因此,必须引入竞争机制,特别是让民营资本进入那些法律未禁止的区域,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同时,国家要制定不同层次人才的合理价位指导体系,收银员、电脑维护人员按技术等级确定基准工价、最高工资价位、最低工资价位,不管是移动公司、电力公司、证券公司还是公务员,同一工种人员的工资价位只能在合理的区间波动,并接受税收等手段的调控。不同的职位,特别是垄断行业的不同职位应投入市场,让所有的社会成员公平地参与竞争,尽可能地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在实现个人自身价值的同时,促进各行业的蓬勃发展。
四、坚决打击非法收入,逐步杜绝灰色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造成收入差距悬殊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非法收入和灰色收入的大量存在。形成大量非法收入的原因有:一是偷税漏税。以2004年为例,个体、私营企业漏税面达到90%,实际缴税占应缴税款的比例一般只有10%~20%。《光明日报》曾经披露:每年个体、私营企业偷漏的税款就达260亿元。这些流失的税款每年可以造就26万个百万富翁,2.6万个千万富翁。二是制假贩假、坑蒙拐骗、走私贩毒,使少数人手中聚集了大量的财富。三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在改制中,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据统计:1982~1992年,国有资产流失达5000亿元,其中50%流入少数权力者手中。四是一些干部贪污受贿,买官卖官,利用手中的权力批土地、批项目,中饱私囊,敛取了大量钱财。非法收入造就了中国大量的“问题富豪”,非法收入的大量存在严重地扭曲了我国的分配制度,造成了两极分化,而广大人民对“问题富豪”拥有的大量财产的合法性并不认可,因而形成一种“仇富的心理”,这样加深了富裕阶层同普通收入阶层的感情鸿沟,促长了老百姓对干部队伍的不信任情绪。如果不及时改革分配制度,理顺收入分配秩序,必将引发社会动荡。因此,坚决打击非法收入对社会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灰色收入”的大量存在,也不容忽视。据统计部门统计,中国2003年的收入为3.6~3.8万亿元,但当年国家的全部工资总额只有1.1~1.2万亿元,剔除城市人口中其它合法来源的收入1万亿元,灰色收入为1.5万亿元。90年代每年的储蓄总额为全部工资总额的80%,其中1994年超过工资总额44亿元,2002年居民储蓄超过工资总额3000亿元,居民的消费与灰色收入基本可以持平。灰色收入来源五花八门:住房补贴、公费医疗、节假日补助、各种奖励,令人眼花瞭乱。“灰色收入”在转型时期,各种制度尚不够完善,有的在短时期内有存在的必要和合理性,但随着社会制度的完善和形势的变化,其弊端和危害也越来越明显。单位与单位之间盲目攀比,一些职能部门把手中的权力变成牟利的工具,乱收费、乱罚款、截流私分国有财物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许多职工的心中,领导是否有能力就看是否能为单位多捞钱,是否能为职工多发福利。单位之间,由于“灰色收入”的差异,造成了福利少的单位职工的心理失落和工作消极,也造成了广大人民对政府的行政行为的怀疑、不信任和不合作,使行业之间、行政管理与被管理之间出现了不和谐。因此,必须逐步杜绝各种灰色收入,规范分配领域秩序。
五、改革税收征管和社会保障制度,实施“调高”、“扩中”、“保低”政策,构建公平合理的分配格局
党的十六大指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受法律保护”。只要是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不管获取的收入有多高,都是受法律保护的,人们也是能够理解和承受的。像袁隆平、刘翔获取高额奖励,人们认为他值。一些企业家大胆开拓,艰苦创业,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人们认为未尝不可。因此“调高”不能是劫富济平,而是政府利用税收手段对高收入阶层进行调控,实现再分配的公平。一个奥运会冠军的奖励,一个歌星的出场费,究竟实实在在值多少,一个私营企业主其资本收益、管理才能应获取多少,从雇用劳动者身上获取了多少,这些,恐怕谁也说不清、道不明。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由于对生产要素占有的差异,分配的天平会向生产要素占有者一方倾斜,使收入的差距越拉越大。因此,必须加大个人所得税的征缴力度,引导高收入阶层人士从事社会公益事业,回报社会,拉近与其它收入阶层人的感情距离。
“扩中”就是增加中等和中低收入人群的比重,提高中等和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扩中”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城镇失业、待业队伍庞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数字惊人,这是社会不安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提高劳动者技能。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实现城乡互动,打破农民进城受到的户口,身份的限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引导城市资金、技术向农村流动。促进农村产业化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实现。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力争使中等、中上等收入群体达到65%。这样能够很好的缓解社会分配不公,促进共同富裕,维护稳定大局。
“保低”就是保障困难户和最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来源,遏制低收入群体的继续扩大和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相对下降。为此我们要建立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探索农村养老、医疗保障途径,使广大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每一社会成员都有安全感、归属感。
总之,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既要坚持以法治国,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又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要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要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各阶层人民又能和谐相处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读》[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第1版。
[2]本书编写组《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M]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05.10第1版。.
[3]《审议<反垄断法>:打击垄断行为》[N],北京,新华每日电讯。2006.6.25.
- 上一篇:跨国收购失败研究论文
- 下一篇:发展循环经济与完善制度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