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技术进步与工业发展关联性研究论文

时间:2022-01-05 03:36:00

导语:地方技术进步与工业发展关联性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地方技术进步与工业发展关联性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天津;近代;技术进步工业发展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对天津近代技术进步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指出天津近代技术进步呈现出阶段性、多元性等特点,并且与工业发展呈现出同步性特征;历史证明,技术进步促进了天津近代经济增长和工业结构调整。

天津近代工业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前期准备,因而在生产技术上明显地落后于当时的外资企业,但作为西方工业产品的替代品进入市场后,不可避免的会与泊来品在价位、质量、性能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使企业进行技术进步迫在眉睫。技术进步也就成为近代工业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源泉所在。技术进步是某地区实现工业化的前提和基础,工业化的实现过程又为技术进步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继续前进的动力。在天津近代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近代工业的发展和壮大除了依靠大量的资本投入和充裕的廉价劳动力以外,更离不开技术的进步。

天津近代工业技术进步的特点

(一)模范企业的技术扩散

在近代工业技术进步过程中,模范企业的技术扩散起了重要作用。天津三条石是天津铸铁业和机器制造业集中的地区,其铸铁和机器手工业作坊逐步完成了向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过渡,其中真正影响三条石技术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秦记铁铺的出现,二是天津机器局的设立。秦记铁铺的秦玉清本是打行炉出身,能用干模、硬模铸件技术制作各种农具和生活用品,尤其是秦记的铁锅,远近闻名。后来,秦记铁铺衰落,但秦记铁铺培养的徒工大都在三条石自立门户,成了铸铁业的技术骨干。秦玉清的另外两个徒弟,后来在法租界马家口与人合伙开设了著名的义顺铸铁厂。

(二)技术进步过程中的技术依赖

在技术引进过程中,近代工业企业显现出了过度的技术依赖。20世纪之前,天津近代工业的技术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例如大沽船坞从1880年建坞,就让英国人掌握船体、轮机和财政大权。建成后,船坞的财政管理和生产大权都被英国人所控制。船坞生产的主要原料都是从外国买来的,而机床又是清政府用高价从英国进口的废旧设备。总之,从用人、购料、设备上看,大沽船坞完全依赖外国。天津机器局虽然没有被外国人控制,但机器设备甚至煤炭都要依赖进口。20世纪以后,虽然天津工业企业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仿制,但依然没有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三)技术进步的多元性

天津近代工业企业的技术引进表现为生产关系多元化、资金来源多元化和工业结构多元化。第一,在生产关系方面,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官僚资本、买办资本和民族资本企业相继在天津出现,它们常互相转化、混合。如大沽船坞由官办资本转为官督商办资本,开平矿务局被英商骗走矿权后由官督商办资本转为外国资本。还有天津北洋时期的大量企业都有军阀官僚资本加入,成为一个以资本市场为纽带的混合体。还有很多中外合资企业,如开滦煤矿、耀华玻璃等。在资本形态频繁变化的同时,为扩大生产规模也不断进行着技术引进。第二,近代天津在技术引进的资金来源方面也表现出多元化。早期的技术引进多采用“息借商款”、“复拨官款”的官商合资或向外国银行贷款的方式,企业为此往往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

技术进步与工业发展的同步性

一个国家的技术进步,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但对一个地区特别是对于一个企业的局部而言,实现技术水平的升级,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走完别的企业在较长时间内走过的科技进步路程。对于天津近代工业来说,由于其自身所存在的资金、人才技术储备等方面的先天性缺陷,选择自主开发的原始性技术创新存在的难度颇大,而选择技术引进的技术创新模式,用先进企业的技术装备生产性能和质量更为优越的产品,无疑是一条切实有效的发展途径。特别是对于天津企业来说,通过技术的引进,不仅可以节约资金,降低风险,而且还可以由技术破译而积累技术学习的能力。

第一阶段,发端期(1860-1895年)。1860年以后,便有外资企业在天津设厂,使用现代机械设备修理船舶和农产品加工,官办与民办工业开始出现,主要以洋务运动期间的官办类企业为主,设立时均从国外进口机器设备,但数量与规模都不大,如1883年天津机器进口值仅5.6万关平两,1893年下降到2万关平两。进口机器的范围也很小,主要是原动机、锅炉和机械加工设备等。因为在20世纪以前,天津工业刚刚起步,对机器的需求较少,自然进口值不是太大,种类也不多,此时天津现代工业产业以出口加工业为主。

第二阶段,发展期(1895-1922年)。甲午战争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天津内河轮船航运和铁路运输相继开通,成为现代工业成长的大动脉,有力的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大批外商企业和外国洋行到天津投资,为技术引进创造了一定的便利条件。天津机器总的进口情况从海关册的统计中可见一斑。天津进口的机械设备种类主要是电气机械及原动机、锅炉、纺织机器、汽车及零件等,进口的品种比前期更加广泛。因为进入20世纪后,特别是天津工业的黄金发展时期,天津近代工业获得长足的发展,民族工厂累计约有2304家,资本总额累计约8796.5万元,涉及66个工业门类,以纺织业、面粉业等为主的天津轻工业产业体系逐渐形成。

第三阶段,波动期(1922-1940年)。据统计,1933年天津机器进口值由1922年的418万元下降到136.5万元,之后开始逐年增加,到1939年达390.6万元,基本接近1922年的水平,之后又开始下降。进口机械设备的种类主要是电气机械及原动机、锅炉、纺织机器、汽车船舶及零件等,进口的品种与前期基本相同。从进口比重看,1934年机器设备进口值占进口总值的21.8%,1935年为22.3%。与此同时,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天津工业出现了波动发展,1928年后天津工业规模和数量开始下降,直到1936年才开始恢复,1941年达到最高,对应的机器进口自然也出现了波动发展。但在1936-1941年间,技术引进与工业发展的趋势并不一致。

第四阶段,衰退期(1940-1949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天津进口的机器设备逐年减少,到1946年,机器进口值仅占进口总值的5.27%,比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下降了十几个百分点。而这一时期,天津进口的消费品大量增加,1946年和1949年的进口值占进口总值的比重都在60%以上。因为这个时期,天津工业迅速衰退,很多工厂停业或倒闭,自然不会产生引进机器的动力。

结论

天津近代技术进步与工业化进程的历史经验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增长特别是工业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近代工业发展水平,特别是企业规模决定了当时技术水平的高低。近代天津工业中的绝大部分企业规模都很小,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资本注册的1153家企业中,仅有107家的资本在万元以上,占工厂总数的9.3%,而且主要集中在纺织工业、化学工业和食品工业。资本在万元以下的企业占工厂总数的91.2%,而且这些工厂机械化程度低,很多还处在手工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孙德常,周祖常.天津近代经济史[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

2.罗澎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M].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33

3.宋美云,张环.近代天津工业与企业制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4.王培.晚清企业纪事.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5.姚洪卓.近代天津对外贸易1861-1948.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6.天津社会局.天津之工商业(上卷).1931

7.天津港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