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分析论文
时间:2022-02-05 08:54:00
导语:公允价值计量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1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计量进入会计准则已经是晚近的时代了。虽然在会计准则的构思上,公允价值计量的雏形已经早早地出现了,但是作为一种计量属性的应用,首次出现还是在20世纪的美国。
200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财务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作出如下定义:公允价值是指报告实体所在市场的参与者之间进行的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收到的价格或转移一项负债所支出的价格。
我国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也对公允价值作出了定义: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也就是说,公允价值是指一项资产或负债在自愿双方之间现行交易时,不是强迫销售所达成的购买、销售或结算的金额。其最大的特征就是来自于公平交易的市场,是参与市场交易的理智双方充分考虑了市场的信息后所达成的共识。
从二者的定义中看,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的交易双方是客观公正的,交易方式是有秩序的,并且该项资产或负债已经在市场上存在并且在时间上要连续存在,而且该项资产或负债在交易过程中必须是合法的、自愿的,不属于类似恶意的低价抛售或者恐慌性抛售等被迫交易。从而,可以看出,公允价值计量需要一个重要的条件,即公平交易,那何为公平交易,而交易又如何达到公允是公允价值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公允价值的引进可以说是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会计思维和会计方法,其应用的不断扩展也体现了公允价值正在体现作用,但是就目前的经济形式而言,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并非能被所有人所接受。
1.2公允价值的争议公允价值在美国翻译为fairvalue,意思是公平的价值。公平几乎所有的人都能知道其存在的意义,但是作为交易的双方怎样才能做到公平,衡量公平呢?
法律角度看,公平在法律上意为justice,即公正、正义。一切法律都必须按照这样的宗旨为指导思想。因此,在会计法上,公平原则的表现就极为重要,首先要遵循交易主体平等的原则,即双方同为法人或者自然人,然后双方的意识必须达成共识,即不存在舞弊、强迫交易、恶性竞争等问题,如果存在两者的统一,无论市场的波动如何之大,交易就能符合公平原则。因此,公允价值的存在性是公认的,但是如何定义公平交易确是实质性的问题(陶迎迎,许彩燕,2008)。
如果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条件下,并且无任何流通问题,那么公允价值交易的公正性并不会受到太大的争议。而对于不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计量要估计其重置成本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在具体会计实务中一般演变为“管理层判断+某一估价模型”(于永生,2007)。问题是如果出现资产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其存在流动性,那么交易双方的意识误区就会产生,那么从管理层的判断到估值模型的计量就会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使得公允价值的交易存在缺陷,而且这个缺陷并不能靠管理层自身的提高或者企业的不断进步就能弥补的。这就是公允价值存在的最大问题,即交易的双方对资产的价值判断存在不同方面的理解(于永生,2008)。
仔细分析不难看出,公允价值的问题所在主要是两方面,其一就是什么是公平的交易,其二为缺少活跃市场的资产公允价值如何确定。对于第一个问题,无论是FASB还是GAAP的准则,并未对什么是公平交易做出定义(欧阳世芹,朱开,2008),也就是说公平交易他是一个抽象性的概念,这是需要人们的理解才能够达到一个共识,这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完善的不止是计量方式,其基本的定义也存在不足之处,所以应结合法律的角度完善公允价值的定义;对于第二个问题,公允价值的计量还是只能依靠上述提出的模型来实施,但是管理层的判断会造成不同层面的意见,导致其成为双方公平交易的障碍,因此,在市场不活跃的情况下,公司应尽可能多使用可观测数据,尽可能少使用不可观侧数据,通过模型估计未来现金流并折现,褥到的现值可以作为资产的公允价值。当然,如果采用不同的方法可能计算出不同的现值,具体采用哪个数据是管理层自身的权力。但是无论哪个数据,都无法真正掌握公允价值,从而引发出的计量方式的改进也在所难免(FASB-157)。
正因为公允价值计量的上述特性,在次贷危机爆发的关键点上,公允价值的公允性受到了强烈的质疑,引发了对公允价值议论的热潮,并且衍生出了拥护以及反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两派势力。
公允价值计量的拥护者们认为,首先,公允价值的目的就是为了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其只是财务报表中的一个点,并非能够引导次贷危机走向金融风暴,其次,公允价值作为一种会计计量方式,并不能够从经济问题上去否决它,不能把所有责任归咎于公允价值的计量,第三,从历史成本的缺陷出发去引出公允价值的必然性,他们认为,历史成本虽然在交易的当下能够衡量资产的价值,但却不能够持续地影响,这样会使得财务报表缺乏真实性,可靠性。
但是作为反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一派则认为,历史成本是最好的,最可靠地计量方式,其理由在于历史成本的不会因为资产的价值变动幅度过大,而财务报表的稳定性可使投资者的信心增强,在这种计量模式下,只需要少量的主观判断,降低了企业管理层方面的错报风险,也能使外部审计师明确目标,减少犯错的可能性。此次次贷危机爆发后,许多银行等金融机构就把矛头直接指向公允价值,认为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夸大了次贷产品的损失,放大了次贷危机的范围和深度,并且由于公允价值计量的真实性,许多巨额减值的资产被迅速地反应在会计报表中,使得上市公司出现证券价格的暴跌,资产缩水程度加深,造成投资者的恐慌,从而达到一个恶性循环。
2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计量
2.1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企业对金融工具交易有了更多参与,因此会计计量的方法出现了很多难题,许多在现行的会计计量模式下计算的价值都缺乏真实性和完整性。从1999年到2003年期间,公允价值的方法以及改制的程度都不断地加大。我国也对公允价值的计量做出了明确的定义:
在公允价值的应用方面,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例。
在会计处理上,如果按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进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为例,企业在取得投资时,应作如下分录: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交易的金额)
投资收益(交易发生的相关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从中可以看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是按照购入时市场公平交易的价格以及相关费用确定的。这与历史成本的差异并不大,但是如果企业的资产价值出现比较大变动时,则需要确认变动并将其计入当期损益。当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即公允价值上升时,作以下会计分录: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如果公允价值下降,则做相反分录: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益
根据上述处理方式,可以发现,当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时,不但要在账面上反应资产的价值下降,而且还要在当期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从而影响企业净利润,。如果资产的市场价值处于不断缩水的情况,公允价值的计量则会进一步加剧这一现象,企业为使资产负债表不过于难看,会被迫出售这类资产,而这样的恐慌性抛售会进一步加剧恶性循环,使得资产的价值更加缩水。企业在丧失信心的情况下将会采取极端的措施,走向破产。而如果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则无论市场波动性如何的大,其账面价值也不会改变。
2.2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次贷即次级按揭贷款,次的意思是指:与“高”、“优”相对应的,形容较差的一方,在次贷危机一词中指的是信用低,还债能力低。
次级抵押贷款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与传统意义上的标准抵押贷款的区别在于,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那些因信用记录不好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人,会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住房。
因此次贷危机的爆发也就是次级按揭贷款的违约情况不断地增加。次级按揭贷款是国外住房按揭的一种类型,贷给没多少收入或个人信用记录较低的人。之所以贷款给这些人,是因为贷款机构能收取比良好信用等级按揭更高的按揭利息。在房价高涨的时候,由于抵押品价值充足,贷款不会产生问题;但房价下跌时,抵押品价值不再充足,按揭人收入又不高,面临着贷款违约、房子被银行收回的处境,进而引起按揭提供方的坏帐增加,按揭提供方的倒闭案增加、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大幅度提高,最终引发了金融危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2.2.1信用消费监管失灵。人们寄予希望的房地产企业首先成为了次贷危机的爆发点。美国为了复苏2000年开始的经济退减,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房地产刺激政策,包括增加投资、减免税额、大幅降息等。这就加大了美国国民消费的欲望,房贷条件降低,甚至出现了零首付的状况。在房价不断走高时,次级抵押贷款生意兴隆。即使贷款人现金流并不足以偿还贷款,他们也可以通过房产增值获得再贷款来填补缺口。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大量的投资者入驻房地产行业,并且不断地进行炒作,抬高房价,以至于最后引起过度的价格膨胀,产生金融泡沫。在人们进行过量次贷消费的情况下,有关部门没有做到整体的宏观调控,使得次贷的风险增加。
2.2.2衍生金融工具的滥用。为了想要规避金融风险,金融机构创造了大量的衍生工具来。并且在不断地通过风险转移进行金融资产的交易。就拿CDS来说,CDS是信用违约互换,如果不出现信用主体违约事件,则CDS卖方没有任何现金流出;而一旦信用主体出现违约,CDS卖方有义务以现金形式补偿债券面值与违约事件发生后债券价值之间的差额,或者以面值购买CDS买方所持债券。卖方可由主承销商或商业银行等第三方来担任,并且可以在银行间市场或其他市场进行CDS的交易,从而转移自身的担保风险,使得其成为金融衍生工具,但是随着资产的减值,CDS价值下降,违约情况频繁出现,银行等金融企业的贷款无法收回,因此大量的CDS被抛售,并且不断地转移到世界各国的投资者,引发的次贷危机也就不断地扩大。
在美国政府长期政策扶持、美联储长期的低利息政策,使得美国房地产投资市场迅速发展,刺激社会消费激增。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危机逐渐被积蓄起来,投资市场流动性过剩,引发社会通货膨胀。为了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美国政府被迫提高短期贷款利率,使得次级信用贷款者还款能力下降,大量的次级贷款无法收回,引发次贷机构的倒闭与次贷投资业务的亏损(苏延春,2009)。
而在美国宽松的房地产投资政策下,在房地产市场上形成大量的“次级抵押贷款”造成的危机,继而成为了引爆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当“次级抵押贷款事件”暴发后,冲击波传导到了“次级债券”,又引爆了“次级债危机”(张永鑫,2009)。一场原本只涉及单一地区、单一金融产品的危机已经通过“蝴蝶效应”演变成了一场波及全球金融市场的飓风。这次的金融危机原则上是一个经济问题,在于次贷危机引发的流动性不足、金融创新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监管,公允价值计量也许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它并不是由公允价值导致的,不能全面否决公允价值建立。恰恰相反,理论界和有关部门应通过这次金融危机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会计准则,提高会计准则在揭示、控制风险方面的功效。
2.3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从上述原因中不难分析,金融危机的根本是在于次贷过度宽松以及金融泡沫的大量产生,其本身并不是由于公允价值导致的。公允价值自身并没有错误,从会计上讲,公允价值反映的企业财产的真实性反而会降低企业的金融风险。如果现在的市场环境是一个有序的、正常的环境,公允价值的计量确实能够指引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但是次贷危机的爆发下,因为市场的混乱,大量的资产减值,那么公允价值的计量就变成了金融危机的催化剂了,因此公允价值成为众矢之的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以雷曼公司为例,其第二季度减计资产接近亿美元,第三季度则粗升至亿美元以上。减计资产直接影响金融机构在资本市场中的运转,如信用等级下降、借贷成本抬升、担保金不够充足等。因此,每当财报公布巨额减计前后,金融机构都会传出以各种形式融资的消息。雷曼公司就在其第二季度财报出炉之际不得不融资亿美元自救。而如果按非公允价值的传统会计准则,即使市场情况不乐观,银行持有的某些资产价值已大打折扣,财务报表上也不会迅速即时地反映出来(旷野,2008)。
再以美国三大银行的摩根大通为例,从2009年最新出具的财务报告中可以看出,其第四季度的净收入为7.02亿美元,平均每股利润7美分,与之相比的是去年同期的29.7亿美元,每股利润86美分。其表示,在处理了一项价值13亿美元的合资业务和风险管理业务后,摩根大通的每股收益至少下跌了28美分。摩根大通公布的数据还显示,第四季度摩根大通提供的信贷亏损增加到54亿美元,2007年为85亿美元,而税前的抵押贷款和调控贷款余额只有29亿美元。另外,数据显示摩根大通投资银行部门在第四季度亏损23亿6千万美元,利润仅为1.24亿美元。信用卡部门已经亏损3.71亿美元。坏账率从07财年第四季度的3.89%上升到了5.56%。次贷的相关损失就比同期增加了近一倍的数字,而利润的也比同期下滑了将近一半。
3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的建议
3.1要坚持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经过多年论证的科学方法。无论金融危机多严重,公允价值计量反应的信息公允透明,正是维护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决定权利。公允价值计量诞生于美国证监会支出历史成本对防范金融风险无济于事的危难之际,这本身说明,公允价值天生具备防范金融风险的性能。公允价值在世界各地的广泛运用使得其展示出了某些领域的优越性,这是历史成本所无法达到的,这也是整体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3.2公允价值应用的有序扩展目前,我国在应用公允价值放慢的经济业务并不多,因此,对于一些已经在国际准则中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我国也要尽量要求使用,并在今后有意识地、逐步地将这类资产扩展。比如:①存在比较成熟交易市场的资产计量和列报。如有价证券、汽车、房地产等长期资产,汽车等固定资产的加入会使得企业的财务报表能展示更加真实的资产价值。②未来现金流量和内含利率基本能够可靠确认会计要素的计量和列报。比如,融资租赁的资产、期限较长的赊销收入及一些长期负债等。现金流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评级以及贷款的宽度,因此采用公允价值的计量能够有效地避免金融风险。③难以用历史成本确认和计量会计要素的计量和列报。比如,金融资产及衍生的金融工具等业务在条件成熟和必要的时候,都可以尝试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逐步尝试某些特殊领域的资产,使得公允价值的计量更具有存在性。
3.3企业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建立良好的公允价值使用环境。在坚持公允价值的观念下不动摇,同时通过证券监管、银行监管,防止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认为调控利润的发生,为公允价值计量的普及和运用,为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准确、完整、真实的信息作出更大的努力。
3.4企业自身必须有效地进行管理。企业必须遵守相关制度以建立良好的管理层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各职务间的权利约束,以较好的状态迎接市场的竞争,给于公允价值的实施建立良好的环境,因为公允价值的交易要尽量建立在活跃市场的环境下,这样资产与负债反应出的真实价值才能避免管理层的判断错误。具体说来,管理层必须具有足够的判断能力以保持对资产公允价值的计量,其次企业内部应该有良好的内控机制,使得公司的规章制度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实施。
3.5要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成为一名具有娴熟的业务能力的会计人员,除了应具备实务知识、会计理论及操作能力外,还要具备较高的管理理论。国家监管部门也要从分发挥证监会、注册会计师、以及审计部门的作用,严格执行会计法的要求并且在审计企业的财务报表中也要与会计人员充分沟通,提高会计人员对于问题的认识程度。公允价值的计量主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要提高判断能力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强道德教育,加强法制教育,要求人员在不违法的情况下做出判断;二是通过后续教育加强业务培训,帮助会计人员熟悉和掌握公允价值处理方法。
3.6改进公允价值准则体系。公允价值的准则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分层推进的过程,先修订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即什么是公允价值如何定义、如何,再将公允价值纳入计量属性体系,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的改变,增加或者改进方法,几个估值方式的运用等,最后再制定专门的公允价值准则。我国虽然修订了会计基本准则,随着今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制定专门的公允价值准则是必不可少的。
4结论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扮演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若金融工具不用公允价值的计量,是否能反映其内在价值呢?如果按照历史成本的计量,金融风险就完全不存在吗?在市场交易中,价格是围绕价值的上下变动而变动,正是要用公允价值的计量才能给投资者最准确的市场信息。
公允价值的使用是近年来才开始实施的,因此还远远谈不上完善,如果经济持续增长,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水涨船高,有关各方都皆大欢喜,没有人会去挑公允价值计量的毛病,大家都会认为公允价值真正反映了资产的价值。一旦市场急速下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又会随着市场价值的下降而急速缩水。这时,包括公允价值计量在内的一切制度,都成了替罪羊。这就是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的真正面貌,计量工具成为了人们利益的牺牲品,但却又引导人们进行不断地改革。
虽然公允价值计量的难度越来越大,不确定的因素也越来越多。但是,从长远来看,坚持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采取多种措施,多管齐下的方式改善公允价值是正确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陈开贵.公允价值计量和意义.[J].百家争鸣.2008(6).325.
[2]付智博.从国际金融风暴看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J].理论界.2009(65).
[3]胡筱蓓.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思考[J].工作研究.2009(1).51.
[4]李睿.公允价值计量探析[J].国际商务财会.2009(1).44-46.
[5]罗兵.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允价值计量[J].海外经济.2009(2).33.
[6]欧阳世芹,朱开.次贷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的在思考[J].财会研究.2008(12).149-150.
[7]苏延春.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364).74-75.
[8]陶迎迎,许彩燕.从金融危机看公允价值的使用[J].财会研究.2009(03).252-253.
[9]王秋月,陈群梅.美国金融危机下我国如何运用公允价值.[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1),143-144
[10]王泽霞,郑建克.公允价值计量要点及难点分析.[J].经济论坛.2008(2),135.
[11]杨辉,陈敏.金融危机中如何看待公允价值计量.[J].财会研究.2008(24).37-39.
[12]于永生.美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评介.[J].会计研究.2007(10).
[13]张红玉,刘爱敏.公允价值若干问题探讨.[N].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9(2)(3).70-72.
[14]张鹏.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之我见.[J].管理观察.2008(24).205-206.
[15]张清玉.现行会计中公允价值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1).31.
[16]张荣山,雷振.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建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36).98.
[17]张维卿.浅析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利弊.[J].商业经济.2008(3).42-43.
[18]张颖.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素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360).99.
[19]张永鑫.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362).72-72.
[20]周炳伟.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资产应用的思考.[N].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45-46.
[21]TonyvanZijl,GreffreyWhittington.DeprivalValueandFairValue:AReinterpretationandaReconciliation.[J].<WORKINGPEPERSERIES>.2005(16),135-138.
[22]ZhiyunLiu.Fairvalueofinternationaleconomiclawinglobalization.[J]<FrontiersofLawinChina>.2008(3).423-454.
摘要: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会采用历史成本的计量,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股权分置的改革,越来越多的股票、债券的上市挂牌以及大量的金融衍生产品的流通,金融资产的交易已经形成了较为活跃的市场,因此,传统的历史成本已经无法满足投资者对信息的需求,也无法客观的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他们需要更为详细的、更为公正的财务报表披露,以了解其投资产品的真实价值。
关键词:公允价值次贷危机建议
- 上一篇:公允价值计量可靠性探究论文
- 下一篇:现代信用风险计量模型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