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城市化进程的原因
时间:2022-11-16 05:03:00
导语:解析城市化进程的原因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我国的城市化路径表现出了和西方国家以及其它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特征,也因此,对我国之前的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的考察不应太多参照其它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历程,即以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范式,我国城市化各阶段的动力应如表1-1所示:
表1-1城市化动力机制演变过程的一般划分
城市化阶段城市化主要特征动力机制演变趋势
初期阶段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城市规模小、数量少;城市的扩张表现为“量”上的扩张,即外延扩大。工业化与制度是城市化基本动力;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增加;经济与技术等资源匮乏,制约城市化发展。
中期阶段城市化高速发展;城市在外延扩大的同时也开始了内涵的进展。工业化、制度仍是重要动力;产业结构的转移推动力开始显露;经济与技术等资源约束机制得到缓解。
后期阶段发展速度趋于平缓;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内涵的扩大,即质量上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转移已经成为主要的后续动力;制度的变迁能有效地促进城市化往更高层次的发展。
2.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三大动力
城市化动力机制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不同时段、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其城市化动力结构是不同的。城市化进城的动力有很多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力是多种多样的,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主导力量,城市化作为动态的过程,主要表现为政府政策影响、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转换三种基本动力,属于城市化动力的核心表现。
2.1制度变迁
制度和政策因素对我国城市化,尤其是区域城市化的影响巨大。我国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制度安排。人口在城乡之间的迁移具有明显的政治运动特征,而不是由于经济原因的驱动而引起的流动。国家对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实行了非常严格的控制,加上在农村不让农民发展工业、运输业和商业等制度安排,使农村无法内生发展小城镇,致使这一阶段城市化发展进程非常缓慢,甚至出现一定时段上的停滞和倒退。
2.2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
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无疑又加速经济增长。
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加大,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科技进步会加速经济增长,深刻地促进产业集聚及产业结构的转换,影响城市化进程,可以说技术进步是城市化发展的源动力。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动人口向城市转移。
2.3产业结构的转换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是产业的空间集聚,也就是工业化过程。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演进会改变城市的形态和规模,进而影响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城市化发展的本身,就是变落后的乡村社会和自然经济为先进的城市社会和商品经济的历史过程,所以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而在产业革命之后,工业化则成为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中国“一五”时期和改革开放以后的快速城镇化过程,也证明了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力量。随着工业化步入现代化阶段,第三产业开始崛起,并一跃成为城市产业的主角,成为大城市的后续动力。
2.4三者与城市化的关系
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转换和制度变迁共同推动城市化进程,但其各自推动的方特征、方式及其表现形式是不同的。首先,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体现在城市效率与城市竞争力上,产业结构对城市化的推动主要是从整体上、总量上体现的;制度变迁对城市化的影响往往还要体现在结构上、形态上,比如对城市的规模结构的影响。
3.对策
3.1调整城市发展战略,完善城镇体系
我国在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上,一直贯彻“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的方针,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一方针已不适应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因此,应顺应潮流,适应形势,及时调整方针。目前应确立“发挥大城市的优势,强化中小城市的功能,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镇体系。城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意味着城市化由低级向高级转化。
3.2积极发展小城镇,推进城乡一体化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及时改变指导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方针,有重点的选择和扶持一批县城和主要建制镇,促使其成为农村地区现代经济新的生长点,推动乡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这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城镇是城乡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是大中城市发展的基地,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因此,应充分发挥中小城镇的优势。目前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规模偏小,布局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土地浪费严重,户籍制度管理滞后等问题,国家应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加以引导,重点要搞好小城镇规划,配套建设各项基础设施,并逐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实现城乡经济的最终顺利接轨。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而小城镇的大力发展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3.3加强政策管理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应大力强化土地利用管理,提高城市规划的法律效力,加强政府对城市建设的参与力度和对城市化发展的调控强度。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引导城市和产业的空间发展方向;通过城市规划的真正实施,调控城市和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并尽可能应用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手段,提高政府决策部门的管理水平,以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 上一篇:急诊护士个人护理心得感想
- 下一篇:大学生村官基层学习个人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