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菜价的原因及策略综述
时间:2022-07-18 05:41:00
导语:高菜价的原因及策略综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高菜价对我国民生和经济发展的危害。
2010年初,大蒜、绿豆、生姜的价格接力式地疯狂上涨,并纷纷超过猪肉的价格。而这一系列“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的接力涨价所产生的示范效应引起了更大范围的菜价持续性上涨,使老百姓手中的“菜篮子”陡然沉重了起来。如果高房价是当今社会最大的民生问题,那么高菜价就是最直接最凶猛的民生问题,房价的上涨对大部分中低收入者来说影响毕竟有限,但蔬菜却是家家户户每天的必需品,它的影响具有强制性。菜价的不合理上涨必将极大地限制低收入水平家庭的正常消费,甚至会威胁到他们的生存问题,这也将会对我国社会的稳定造成很大的冲击,甚至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带来很大的政治风险。如果菜价的上涨显著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购买力,那么这样的价格上涨是应该理解和支持的,因为我国农产品的价格长期相对偏低,合理的上涨能促进经济的良好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但问题是这一波菜价的疯狂上涨并没有使农民的收入增加多少,因为菜价上涨的大部分收益都流向了流通环节和进行炒作的游资手里。同时,菜农还要承担游资炒作之后价格下跌的风险。这样,菜价的不合理上涨不仅“伤民”而且“伤农”。同时,农产品的价格具有很大的放大效应,能进一步推动原材料、工资、劳务等各项成本的上涨,最终推高各类产品的价格,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因此,高菜价的控制刻不容缓。
二、高菜价形成背后的原因。
(一)气候异常与游资的炒作直接推动价格上涨。
2010年初,我国局部地区出现了低温雨雪、干旱等异常气候,使这些地区的农产品产量下降,加上恶劣天气对交通运输的影响,造成了短期的供不应求,从而使蔬菜价格上涨。同时,国内游资乘机炒作:一方面散布虚假消息,制造菜价上涨的预期;另一方面对较易保存的农产品,如大蒜、绿豆等进行囤积,造成菜价飞涨,牟取暴利。而造成游资们一次次得手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鉴于蔬菜价格较低的特性,往往只需几百亿即可通过杠杆效应垄断全国的某类农产品,这与房价动辄需要上千亿资金比起来,相对容易得多。其次政府在对农产品的宏观调控方面存在漏洞,将蔬菜的生产流通完全交给市场来自我调节,缺乏像对待粮食、猪肉等食品的宏观干预手段,使游资的炒作有机可乘。最后在蔬菜上涨的谣言四起时,政府缺乏及时、权威的信息公布机制和菜价异常波动的应急机制,从而导致菜价的疯狂上涨。
(二)蔬菜基地的减少与人们对蔬菜需求的增长之间的矛盾。
为了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副食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政府其实早在1988年就开始实施“菜篮子”工程,经过20多年的发展,老百姓餐桌上的菜品已,大大地丰富了。然而,在近几年的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工业和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许多城市的郊区菜地面积已大幅度下降,尤其在房地产业巨大利益的驱使下,城市周边大量的农业用地被侵占,使蔬菜基地的面积大大减少。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生活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对蔬菜的摄入量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据有关数据显示:近10年来人们对蔬菜的摄入量增长了50%以上。蔬菜基地不断减少、产量不断降低而人们对蔬菜的需求却不断的上涨,这就必然造成城市周边的“菜篮子”无法满足本地居民的需求,使得商家只能从外地引进,而这种改变显著地增加了运输成本,抬高了菜价。
(三)流通环节过多是菜价上涨的关键。
对于2010年菜价的疯狂上涨,气候的异常和游资的炒作不过是偶然因素,或者是一个导火索,菜价上涨背后隐藏的是蔬菜生产流通过程中的一个痼疾——臃肿的流通环节。据商务部统计,在我国农产品销售价格中,流通成本占了50%左右,而这一比例是欧洲的两倍以上。蔬菜从菜农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中,一般要经过收购商、区域市场、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市场,再到零售市场。在这些环节中,层层加价,使菜价很难降下来。同时,在这些环节中,大多是小规模经营,效率低成本高,且容易造成蔬菜价格的不稳定和投机,为游资的炒作埋下了伏笔。另外,近年来石油公司连续多次上调燃油费,也对菜价的上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正如前文所述,目前城市中的大部分蔬菜都要通过长途运输从外地输送过来,而燃油价格的上调必然使长距离运输的成本显著提高。从2010年的数据来看,由于燃油价格上升,仅从山东到北京的运输成本就增加了15%~20%,而从海南运往北京的成本则增加得更多。此外,再加上“绿色通道”制度的不完善和高速公路过高的费用,都使菜价的运输成本不断增加。
三、高菜价难题的解决之道。
(一)建立权威的信息公布机制和完善的市场监督制度。
信息不对称是炒作的基础,在这波“蒜你狠”、“豆你玩”的炒作中,炒家们正是通过散布虚假信息,制造错误的市场预期,进而囤积居奇,牟取暴利。因此,政府应首先建立权威的信息渠道,将各种农产品的产量、价格等信息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布,并进一步建设全国蔬菜价格信息网络系统。其次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督制度,对于大蒜、绿豆这类较易储藏的农产品进行市场干预,通过有关部门出面直接收购贮藏,在市场出现波动时,通过收购和抛售来调节市场的供需平衡。目前我国对大米、小麦、猪肉等都有这种托市收购的宏观调控,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对于同样重要的蔬菜也应当进行有效的调控以防止游资的投机行为,填补这方面宏观调控的空白。最后加强对市场投机的监察力度,对于这种散布谣言、哄抬物价、从而牟取暴利的不正当经营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并以法律手段予以严厉打击。
(二)强化蔬菜基地的建设与生产布局。
目前,城市中的“菜篮子”蔬菜基地被房地产业和工业等部门“挤出”的现象越发严重。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种情况,首先政府应当进一步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蔬菜生产基地与相关配套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扩大蔬菜基地的规模、改善蔬菜基地的生产条件,做到在增加产量的同时提高蔬菜基地的抗灾能力。其次提高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引进新技术,培育和推广耐寒、耐旱、易保存、高产的新品种。再次调整全国生产布局规划,防止主要产地过度集中。例如:我国的食糖主要产地集中在云南、广西,占了全国的80%以上,西南地区发生大旱之后,使该地区甘蔗产量大减,造成全国食糖的供应紧张,为游资的炒作创造了条件。因此,政府有必要重新规划全国生产基地的布局,为了分散风险而牺牲部分效率。
(三)缩减流通环节、加大扶持超市的力度。
流通环节过多是造成菜价居高不下的关键因素,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流通环节过多的痼疾。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重心在于流通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化物流体系,通过超市与农民、蔬菜基地直接签约,实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储藏,实现农超对接,使生产地的蔬菜直接进入终端市场,而减少中间环节、解决小规模经营的低效率和高成本,降低菜价。目前,农超对接已是国外普遍采用的一种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亚太地区农产品经超市销售的比例达70%以上,美国达到80%,而我国仅为15%左右,这就要求政府要加大力度扩大“农超对接”的范围。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流通环节,节约成本,同时,通过双方签约能够使农民的生产更有目的性,减少盲目种、盲目卖造成的风险,也避免了菜农“年初种、年尾发愁卖”的问题,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但是,要想让超市在调节菜价上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还需要考虑其中的税收问题。根据现行的制度,超市卖菜要缴纳13%的增值税,由于农民不可能提供发票,而村乡组织开据的收购证明又不能在异地抵扣,使得这13%的增值税增加了超市的成本,抬高了菜价,使得超市相对于农贸市场的价格优势并不明显。因此,政府有必要将农业税的免税政策扩大到超市的销售环节,取消这13%的增值税,让利于民,达到降低菜价的目的。
气候异常和游资炒作是这次菜价上涨的直接推手,但长期以来积累的隐患才是这一波菜价上涨的根本原因。过高的菜价不仅影响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更可能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和一系列社会问题。然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同时也是机遇,这一波菜价上涨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也让人们在关注中了解到菜价上涨背后深层次的原因。相信只要人们尽快建立权威的信息公布机制和完善的市场监督制度,把强化“菜篮子”工程市长负责制和蔬菜基地的建设做到位,把缩减流通环节和扩大农超对接的范围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就能让菜价回到合理的波动范围。
- 上一篇:电力部门工作要点小结
- 下一篇:粮价上涨因素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