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收入差距原因与措施阐述
时间:2022-04-02 02:30:00
导语:居民收入差距原因与措施阐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关键词:贫富差距;对策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而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最终目的是共同富裕。
收入差距的扩大逐年累计起来就形成了财产差距的不断扩大。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将接近50%,收入最低的10%家庭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仅会维持在1%左右,80%的中等收入的家庭仅占有财产总额的一半。据报道,2010年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最富有的10%家庭与最贫穷的10%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将超过8倍,将有六成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
一、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贫富差距
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分配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单一的按劳分配转向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按劳分配中引入市场机制,居民个人收入趋于多元化。在这种新的分配体制下,中国人的收入水平有了普遍的大幅度提高,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统计显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猛增到2000年的2253元,剔除价格因素,22年间增长了3.7倍,年均递增7.7%;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提高到6280元,实际增长了2.6倍,年均递增6.3%。绝大部分群众解决了温饱,步入了小康阶段。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正呈扩大趋势,城乡差距过大,居民收入悬殊等问题逐步明显。
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基尼系数。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属于均等分配的区间,0.3-0.4属于合理区间,0.4-0.5表明收入差距过大,超过0.5说明出现了两极分化。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均”。当然,基尼系数不是绝对的,运用它时必须考虑具体条件,如它会受到测算的区域和人群的大小、统计数据的真实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从我国的基尼系数来看,据国家统计局测算,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大致为0.21-0.24,城市居民的基尼系数大致为0.16-0.18,说明当时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基本上呈现平均主义状况。到2000年6月,我国城乡居民的综合基尼系数达到0.408,而且从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曲线来看,仍呈继续扩大的趋势,但也处于国际公认的“比较合理”的区间内。因此,我国居民贫富差距有所扩大,但“没有达到严重的地步”。
二、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应对措施
收入差距的扩大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是绝大多数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现象。根据库茨涅兹倒U曲线理论所揭示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规律,一个国家在从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过程中,收入差距先呈扩大的趋势,然后才进入缩小的区间。即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收入差距会扩大;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定量时,收入差距就会逐步缩小。倒U曲线反映了绝大多数国家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高速增长的大国,二元经济特征非常明显,在一定时期出现收入差距的扩大也是难以避免的。适当差距的存在,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差距过大,又会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降低效率。所以,我们要加大调节力度,缩小收入差距。防止贫富差距扩大的途径有以下方面:
(一)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逐步消除两极分化
只有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才能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根本条件和不可少的基础。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绝对不能动摇。鼓吹私有制,走资本主义道路,其结果只能导致两极分化。
(二)时刻把发展经济放在第一位,推动经济的高速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根本途径。唯有做大“蛋糕”,才能合理地分切蛋糕,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就是一句空话。
(三)发挥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缩小贫富差距
应适时开征适量的财产税、遗产税和赠与税,预防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的“财产分配的不平等引起收入分配的更大不平等”。应加大对违反税法的处罚力度,尤其要严厉打击各种偷漏税的行为,通过对责任人进行曝光和重罚的手段,树立税法的威严。
(四)关注贫困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休系
1、逐步扩大保障覆盖面,多方面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被喻为现代社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2、创造就业机会,拓宽就业渠道,减少因失业导致的贫困。政府有关部门应创建各种形式的生产自救基地和转业培训基地,根据失业职工的不同特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职业技术的培训提高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能力。同时要积极培育中介组织,搜集和沟通就业信息,为失业职工进行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帮助自谋职业的失业职工解决实际困难。
3、发扬勤俭持家和互相帮助的美德,引导贫困家庭建立补欠的风尚。
(五)加大调节力度,缩小城乡地区收入差距
一是实行完整的货币化工资制度,提高居民持久收入;二是积极开辟投资渠道,扩大居民收入来源;三是鼓励智力劳动和智力投资,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者的收入,加快中等收入群体的成长;四是通过制度创新,控制和缩小城乡与地区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常兴华.个人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0(36).
2、侯国栋.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的出现及治理[J].党政干部学刊,2002(5).
3、李培林.中国贫富差距的心态影响和智力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2).
4、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5、卢中原.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研究[M].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
6、邓莉.我国个人收入差距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
7、陈建东.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J].当代建设,2001(3).
8、丁林梅.关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探讨[J].理论界,2004(5).
9、袁敏.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与贫富悬殊问题研究[J].中国统计,2001(5).
- 上一篇:学校创先争优述职个人汇报
- 下一篇:十二五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探索
精品范文
10居民消费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