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十二五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时间:2022-04-02 11:37:00
导语:小议十二五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文关键词:工业结构,服务业发展,新兴产业,重化工业
论文摘要: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在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随着分工程度的加深,以及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条件越来越复杂,二、三产业之间的界限将被打破,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与金融服务业、技术研发业、教育培训业、咨询业、物流业之间将形成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局面。
中国工业已经进入必须依靠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发展的阶段。尽管“十一五”时期中国工业结构的调整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制约和影响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问题仍然突出。
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将缓慢上升或基本稳定,工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将有所提高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周期性调整的影响,“十一五”以来,我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结构地位有所下降。“十一五”前四年,工业占GDP的比重除2006年有所提高之外,其余年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2009年,工业占GDP的比重为39.7%,比“十五”末的2005年下降了2.1个百分点,而同期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了2.9个百分点,表明这一时期工业增速低于服务业增速。尽管如此,我国目前仍处于钱纳里发展阶段划分标准的工业化中期阶段,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发展经验看,处于这个阶段的经济体通常把工业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服务业的增速持续高于工业增速的可能性不大,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通过国际比较也可以发现,我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尚未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工业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逐渐消退,工业将回归快速增长的轨道。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在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随着分工程度的加深,以及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条件越来越复杂,二、三产业之间的界限将被打破,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与金融服务业、技术研发业、教育培训业、咨询业、物流业之间将形成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局面。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我国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工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程度的提高将成为“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大特点。
重化工业化进程仍将持续,但重工业比重提高的速度有所放缓
“十一五”以来的数据显示,我国重工业产值占整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保持在70%以上,工业结构重型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十二五”期间,在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的共同推动下,可以预期我国工业结构的重化工业化进程仍将持续。首先,投资对重工业发展的拉动作用将持续存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高速铁路网建设、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中西部地区大规模改善基础设施等新建和续建的重大投资项目必将大力促进钢铁、建材、化工、设备制造等重化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的城市化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阶段,“十二五”期间,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也将导致对住房、道路、通信、水电煤气等公用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大,从而为重化工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其次,消费结构转型也是推动我国工业结构重型化的一股力量。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逐步由温饱型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以食品、服装、日用品为代表的轻工产品在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持续下降,而以汽车、通讯电子设备为代表的重工业产品的比重将不断提高。
我国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新一轮重化工业化已经持续了10多年,在这期间,重化工业的发展并没有完全承担起环境破坏、资源的影子价格以及劳动力补偿的真实成本,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在促进重化工业行业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提高、资源价格的改革和劳动保护的加强,重化工业增长速度与增长质量之间的矛盾在“十一五”期间逐渐激化,重化工业化增长方式亟待改变。“十二五”期间,重工业的发展将很难通过单纯追加投资实现规模的扩张,一方面,部分行业已经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国家将限制对这些行业的投资行为;另一方面,资源环境约束的增强也不允许大规模向重化工业行业追加投资。未来一段时期,重化工业的发展将更多依靠高新技术对传统生产工艺的改造,以及劳动者技能水平的提高和产品质量的改善,其发展重点也将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高。因此,“十二五”期间,重工业比重的提升速度会有所放缓,重化工业化将进入深化发展的阶段。
新兴产业的发展将提速,但高端制造所占的比重有限
随着新兴产业战略地位的提高和未来发展环境的改善,可以预期,“十二五”期间,新兴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速,其占工业的比重也将明显上升。首先,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积累,我国新兴产业的市场规模和技术水平都得到显著提高,从而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其次,2010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将这些产业作为当地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在中央和地方的产业促进政策的推动下,“十二五”期间,科研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向新兴产业部门转移的速度必将加快。再次,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将促使新兴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全球信息技术革命还在深化发展,我国也在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推动信息技术参与工业生产技术和组织方式的变革。
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在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生产工艺和管理方式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总体上看,我国新兴产业在国际分工体系和全球价值链中,大多从事的是高技术产品中的低技术制造环节,产品附加值不高,劳动报酬率低。“十二五”期间,我国新兴产业向产业链高端环节的迈进还存在内、外两方面的障碍:从自身实力看,我国长期实行的“市场换技术”战略导致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外来技术存在较大依赖,企业缺少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些企业长期被锁定在低水平的加工环节,新兴产业的发展缺乏自主技术的支持;从外部环境看,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还将面临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压制。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大型跨国公司不仅通过海外直接投资、离岸外包、战略联盟等方式在全球范围扩展业务,不断加大对全球市场的控制力度,同时还借助在技术和创新成果上的积累,牢牢控制产业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并采取技术转移、专利控制等手段对我国新兴产业向高端发展形成阻碍。鉴于这些原因,“十二五”期间,我国新兴产业向高端制造迈进还存在许多障碍,中低端制造所占比重过大的问题还将持续。
产业组织结构将有所优化,但大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难度加大
“十二五”期间,我国产业组织结构将有所优化。首先,一批超大型企业集团将进入世界著名跨国公司行列。2010年,中国大陆地区已经有44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行列,有3家企业挤入全球前10位,而在2000年,世界500强名录中还只有8家中国企业的名字,我国超大型企业的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十二五”期间将有更多的领军型企业出现,引领中国工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其次,部分行业产业集中度过低的问题将得到改善。“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深入实施节能减排战略,治理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也将加快,一大批不具备规模经济性、生产工艺落后、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能源浪费大的企业将被关停,机械、冶金、有色、炼钢、水泥等行业“小、乱、散、差”的产业组织特点将会有所改变,行业集中度将提高,行业整体效益将有所改善。
从“十一五”以来的情况看,大型企业利润增长的速度低于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从我国大型企业的特点看,国有大型企业集中于具有较强的行业垄断性或地域垄断性的行业,比如电信、石化、港口等,且形成过程大多伴随政策性的资产划拨、重组,市场机制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有限,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也较弱。“十二五”期间,一方面,通过产业政策进一步扩大这类国有企业规模的效果将减弱;另一方面,并不是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企业要真正通过竞争扩大市场、提高利润还需要转变经营观念,提高对市场的适应能力。
- 上一篇:化工学院教学工作总结
- 下一篇:十二五发展循环经济的分析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