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运行与多维性研究论文
时间:2022-10-11 03:17:00
导语:国民经济运行与多维性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2003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上呈现较快平稳发展的态势。当前。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商品、服务、资产等价格上涨压力很大。我国宏观调控不仅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又要防止可能出现的经济下滑,避免大的起落。
关键词:国民经济;运行态势;经济偏快;经济下滑;宏观调控
2003年以来,我国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及农业基础薄弱等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注重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因势利导地采取相应对策,确保了国民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遇到来自国内外的不确定性因素还在发展,宏观调控面临很大挑战。
一、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问题
2008年,我国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骤然增加,国内有突如其来的雪灾、地震、严峻的通货膨胀和可能出现的投资反弹等问题,国外有美国次贷风暴的进一步蔓延、美元持续不断贬值和持续高位的国际油价和粮价等问题。国内外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宏观经济形势面临的复杂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潜伏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在2008年,物价无疑是最热点的话题,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重大任务。
我国资源的稀缺性及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进口资源成本价格的迅猛上涨,引发了输入型通货膨胀。从全球角度看,我国是世界上人均资源较少的国家。只有煤炭人均资源占有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86%,其他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随着资源的不断耗竭,资源稀缺性成本越来越高,国际稀缺资源传导成本价格,成为引发我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2007年以来,受国内农产品价格和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我国物价几乎呈现逐月走高的趋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4.8%,创1997年以来的新高。目前,造成物价上涨的国内外因素尚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物价上涨的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物价面临的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一般说来,物价控制在4%以内,为可容忍的通货膨胀。2008年,中央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目标确定为4.8%左右,意味着物价形势很严峻,也表明政府对此作了充分估计。但对今年的物价形势也不必惊慌失措。这一轮物价上涨,与20世纪80年代乃至90年代初不同,当时是商品全面短缺,现在是供求总体平衡,通过中央正确的宏观调控措施的作用,可以把物价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我国已成为世界的贸易大国,进出口额名列世界第三位,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际市场的关联度逐步提高。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原油、铁矿石和粮食等产品的消费大国。2007年全球粮食总储备下降到3.7亿吨,比2005年下降16.2%,粮食库存只占当年总产量的17.1%,占当年总消费量的16.5%,低于世界粮农组织确定的世界粮食安全线。迄今,全球粮食储备量已减少到30年来的最低水平,给世界粮食安全笼罩上了阴影。2008年初,国际油价开盘高走。据分析,国际每桶石油价格上涨10美元,对国内通货膨胀输入是0.05%;巴西矿业巨头淡水河谷与日本新日铁、韩国浦项最近达成铁矿石涨价协议,2008年国际铁矿石价格将上涨65%;2007年以来,我国煤炭进口平均价格由1月份的每吨43.2美元大幅上扬至12月份的每吨54.4美元,预计国际煤炭价格短期走高的态势不会改变;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所有大宗粮食的价格都创10年来新高。2006年,用玉米、糖料、高梁等农产品加工生物燃料的产业快速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兴起导致农产品市场出现结构性变化,推动国际农产品价格走高。从全球看,在世界能源价格坚挺的背景下,农产品价格上涨将是持续性的,很难回落,这必然拉动国内粮食价格的上涨。现在主要粮食出口国都在减少粮食出口,一是为保证国内供应,减轻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二是将抬高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粮食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政治问题,涉及到国家安全。我们必须站在经济转型与经济安全的高度,对农业发展做全面战略考虑。我国近10年来粮食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目前我国粮食产需仍有缺口,2004—2006年,我国粮食净进口分别为497亿斤、445亿斤、508亿斤,3年累计净进口l450亿斤。200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告诫全国人民,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在解决农产品供求矛盾问题上,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2008年中央财政预算投入5625亿元,比2007年增加1307亿元),另一方面又得放开对农产品价格的管制,管制农产品价格必然导致农产品价格涨幅小于农资价格涨幅,反过来加大农产品价格上涨压力。随着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程度的深化,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供求与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保持国内粮食市场供求与价格稳定的难度随之加大,需要我们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初级产品贸易上,我国也是净进口国。国际市场石油、粮食、矿产资源等重要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从外部加剧了我国的通货膨胀压力。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化解可能出现的风险,国内的能源、粮食、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就会迅速放大,引发明显的通货膨胀。要应对国际初级产品市场价格快速上涨的态势,最根本的还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寻找替代品或大幅减少消耗。与此同时,还要逐步理顺资源价格,使资源价格在市场机制中发挥杠杆作用,以利于引导资源的合理消费。至于价格如何接轨,时机、节奏和步骤怎样把握,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很难事先设定时间或目标。总的原则是不要对我国经济运行产生过大冲击,在全社会和老百姓能承受的范围内,寻找适合我国国情、对各方面震荡比较小的办法来进行。以粮价调控为例,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因此面临巨大压力。中央政府除价格调控外,确保粮食补贴到位应成为最重要的政策手段。当前我国粮农面临的是种粮成本上升的压力。2008年3月,二胺由去年同期的2700元/吨涨价至4400—4600元/吨,尿素由1600元/吨涨价至2000元/吨,复合肥价格更是上涨48%,种子价格也不同程度上涨。2008年2月8日,国家在年初公布提高最低收购价的基础上,再次提高稻谷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两次累计提高幅度分别是9%-10%和4%-7%。在目前农民新增收入中,来自非农产业收入比重接近60%。因此,要调动农民增产粮食的积极性,重点应放在落实各项粮食直补(包括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提高最低收购价)政策。
房地产价格也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2007年,伴随房地产价格的猛涨,房地产投资热度持续升温。全年房地产销售总额为2.9万亿元人民币,而房地产公司购买土地的总额就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经历2007年二、三季度的房价大涨后,2007年第四季度以来,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涨幅趋缓,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出现回落,一些房地产企业开始打折销售,市场观望气氛弥漫。这能否说明我国长期供不应求的住房供需状况是否就此将出现逆转呢?这需要进一步观察。2007年全国房地产市场总体供需两旺。在人民币升值、流动性过剩、房地产市场预期看好的背景下,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房地产开发领域,全年完成的商品住宅投资增长32.1%。尽管商品住宅投资大幅度增长,并没有缓解供不应求的矛盾。据40个重点城市2007年全年统计数字,商品住宅批准预售面积同比增长约10%,登记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4%,供求指标增幅相差近14个百分点,有效供给依然不足。供应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与一些开发商取得土地后没按期开发有关。二手房交易市场和租赁市场不够活跃,也是造成住房市场有效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目前,由于部分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销售量明显下降并出现有价无市的状况,一些城市的地价也大幅回落,甚至出现土地流拍。这一市场信号的变化,使人们对房价普遍上涨的预期也发生相应变化,观望的气氛较为浓厚。这表明部分城市住房供求矛盾有所缓和。房地产市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第二套房房贷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四成的政策出台、从紧的货币政策和央行连续6次加息等,抑制了部分超前消费和投资性购房需求。二是地方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加大和各地限价房计划供应量增加,分流了部分购房需求,使更多的中等及中等偏低收人家庭寄希望于通过政策性住房这一途径解决住房问题。三是由于一些城市房价上涨过快,大大超过购房者的承受能力,部分购房者不得不推迟改善性购房计划。再加上市场波动带来的预期变化,一些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和观望是必然的,或许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虽然房地产市场出现一些波动,但需求旺盛仍然是现阶段房地产市场的基本特征,供给总量不足仍是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突出问题。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快速城市化带来的新增城市人口首次置业的需求。二是城市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带来的旧房换新房、小房换大房的改善性需求。三是人口结构变化和持续的旧城改造、城镇房屋拆迁带来的刺激性需求。四是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压力和负利率造成的投资性、投机性需求,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外资投资需求。
在解决住房供求矛盾问题上,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方向,这不仅因为我国城镇住房已有80%是通过市场交易的,同时还因为市场机制可较好地适应不同家庭的多样化的住房需求,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这在解决居民住房问题上应处于基础性地位。但住房又是高附加值产品,不是绝大多数家庭都能买得起,这就要求把市场调节房和政府保障房有机结合起来。当前面临的困惑是,廉租保障房的比例确定到什么程度,既能解决困难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又能与市场化方向相衔接。目前新成立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思路:低收入家庭依靠政府提供廉租房解决住房困难,中低收入家庭依靠经济适用房解决住房问题,政府只研究限价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住房政策,高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由市场解决。为缓解房地产市场供求矛盾,有关部门应适当增加住宅用地供应量,严格落实中小户型住房政策,强化金融政策实施效果,提高投资尤其是投机的机会成本,控制外来投资购房规模。在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方面,应大力查处开发商囤地、捂盘惜售的现象。同时应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建设,增加有效供应。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2008年的工作要点有一个重要转变,即特别强调抓紧建立住房保障体系,重点发展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积极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加大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力度。这标志房地产政策向住房保障倾斜,我国房地产市场将由过去单纯市场化改革转向市场与保障并行的双轨制,伴随着保障性住房所占比例的上升,房地产开发商垄断住房定价权的局面将被打破,房地产价格的走向将发生实质性变化,人们期待着一个理性的房地产市场的到来。公务员之家
近几个月来,股票市场价格出现较大幅度回落。2008年第一季度,A股总市值从33.68万亿元下降到21.60万亿元,缩水12.08万亿元,相当于2007年国民生产总值的40%。主要原因是投资者对股票市场未来发展不确定性的预期。据央行对全国七大城市的抽样调查,居民支出选择中,认为在当前物价和利率水平上,更多地投资股票和基金最合适的占比,2007年第三季度达历史峰值44.3%之后,第四季度大幅回落8.5个百分点,下降至35.8%,2008年第一季度继续回落8.2个百分点,达27.6%,两个季度累计回落16.7个百分点。这一轮股票市场价格大幅下跌,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外部原因是美国次贷危机让人们看到金融泡沫对实体经济的严重冲击。在A股市场60多倍市盈率的高估值面前,股指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问题在于不应作出过度悲观的估计。几经起伏的中国A股市场又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股票市场逆转必将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最直接的影响是银行业的中间业务收入。与此同时,把资金逼回银行,还会带来诸多难题。一是加重银行经营负担。目前银行贷款受到严格限制,流动性很大,居民储蓄进一步加大,银行业绩会被拖垮。二是不利于发展资本市场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三是由于银行股在股价指数中权重较大,一旦银行股效益受到储蓄回流的影响,会进一步拖累股市,并形成恶性循环:储蓄回流越来越多——银行效益越来越不好——银行股股价下跌并拖累整个股指下滑;股指越是下滑,储蓄越是更多的回流,银行的效益就越差,到头来股市价格越是下跌。更令人担心的是,一旦资金大量的从股市撤出,回流到银行,银行一方面存在付息压力,更严重的是,银行资金充裕,诱发大量放款冲动,可能发生严重信贷风险。为此,国务院2008年的工作要点指出,要优化资本市场结构,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着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二、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问题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上呈现持续、平稳、快速发展的好形势。但也出现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存在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价格由结构性上涨转为全面通胀的风险。多年来,我们一直没有解决好“三过”问题,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及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引起的外贸顺差过大。其实,这些问题都相互关联,而最核心的问题是投资增长过快。即由投资增长过快而形成的“经济怪圈”:投资增长过快导致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导致外贸出口过大,外汇因此储备过多,迫使货币增发过多,信贷增发过快,反过来促使投资增长过快。这个怪圈形成的根源在于收入分配不合理,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失调。这就必须合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和严把土地、信贷闸门和市场准入标准,严格执行项目开工条件。坚决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提高限制发展行业的准入标准和项目资本金比例。与此同时,必须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及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进一步完善消费政策,拓宽服务消费领域,稳定居民的消费预期,扩大即期消费。为此,必须发挥财政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的作用,增加对薄弱环节、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支出。继续调整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结构,较大幅度增加“三农”、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节能减排和廉租住房建设等方面支出。与此同时,要继续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冲流动性力度,合理发挥利率杠杆的调节作用。要注意控制中长期贷款增长,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完善担保、贴息等制度,加大对“三农”、服务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支持。
虽然2008年和2007年一样,强调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但有一点不同,即首次提出要防止经济下滑,避免大的起落的问题。为此,必须密切关注经济形势的变化,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分析研究,把握好宏观调控的节奏、重点和力度,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正面临诸多外部挑战,这种挑战一方面来自于美国经济放慢及由此引发的全球经济降速。另一方面,来自国际原油价格和原材料价格以及以粮食为代表的大宗农产品价格不断走高,给世界各国造成不稳定性和通货膨胀压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与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可低估。以外贸为例,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因素”中,出口占重要位置。美国和全球经济放慢将使我国整体出口环境趋紧。从2007年10月至2008年2月,我国进口增速一直高于出口增速。从外贸出口总额看,2008年第一季度增长21.4%,比2007年同期降低6.4个百分点;从外贸进口总额看,2008年第一季度增长28.6%,比2007年第一季度上升9.4个百分点。外贸顺差同比减少50.2亿美元。外贸顺差减少是我国宏观调控的结果,但这无疑会影响总需求。就国内因素看,2008年以来,物价上涨压力趋大,消费必然会受到一定的抑制。我国居民消费信心指数已从2007年10月的96.5下降到2008年2月的94.3。这就存在着如何防止经济下滑、避免大起大落的问题。要防止我国国民经济可能出现下滑的风险,在外部需求降低的情况下,就要从扩大国内需求着想。与内部需求相比,外部需求相当于最终需求,因为外贸出口意味着产品退出本国再生产过程。与外需不同,内需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投资拉动,而投资过度增长会形成产能过剩。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投资动力强劲,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很高。因此,严格控制投资过快增长,便成为防止经济过热、产能过剩风险的重要措施。针对这种情况,必须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有针对性、有选择地扩大投资。与此同时,要着力扩大消费,因为消费也是最终需求。当前值得注意的是,占较大比重的住房消费明显收缩,如何引导住房需求平稳、可持续增长,需要有相应配套措施。应该说,从紧货币政策与稳健财政政策的组合,并不完全是收紧、收缩型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是一种中性的政策,对应付不确定性风险有较大的弹性。
三、我国宏观调控必须把握的几个基本原则
(一)在指导思想上,更加注意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务院2008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既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又要防止经济下滑,避免大的起落。一旦国民经济增长缓慢,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失业率上升。如果我国经济增长放慢,那怕是一个百分点,意味着大量农民工和刚毕业的学生,将面临失业或变相失业,出现高通胀、高失业率。而以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之所以会出现大起大落,究其原因,就是在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高速度。几乎每一次宏观调控都是在经济过热到难以为继时,不得不被动地进行治理,难免大起大落。我们这一轮宏观调控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重点放在防止过热,即在经济运行出现偏快或过热苗头时,就主动进行微调,未雨绸缪,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这样,既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不大起,又防止经济增长速度大起之后的大落,延长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期。
(二)在宏观调控的重点上,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宏观调控的重点上,再也没有比“三农”问题更重要了。我国历史上每一次较大的经济波动,几乎都与农业出了问题有关。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8个百分点,其中6.8个百分点是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
(三)在宏观调控的措施上,更多地利用市场化手段,并注重发挥组合效应。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宏观调控的对象、经济活动的主体多元化了,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自主化和市场化。在这种社会经济条件下,客观上要求宏观调控必须更多地利用市场化手段。为此,宏观调控应采用如下三种组合:一是手段组合,坚持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二是政策组合,即发挥货币信贷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土地政策、外贸政策、外汇政策等多种政策组合效应。三是工具组合,如,在货币信贷政策中,综合运用准备金利率、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窗口指导等市场化工具。
(四)在宏观调控的时机和力度的把握上,做到适时、适度、有节奏地多次小步微调。20世纪90年代末以前,针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多半表现为集中性和大力度。就是当经济陷入严重过热、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时,为迅速扭转经济过热的局面,就集中性、大力度地出台一系列调控措施,结果往往造成通货膨胀率被强制压制下来的同时,经济增长率也随之大幅度下降。而这一轮的宏观调控则具有预见性、及时性、渐进性,表现为适时适度的多次小步微调,以尽可能保持经济平稳快速运行。
(五)在宏观调控的目标上,注意处理国内与国外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八个统筹”中有“两个统筹”涉及到国内与国外的关系。以前,由于对外开放的力度不大,我国宏观调控主要考虑国内因素。但进入2l世纪以来,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国际因素的影响。这时,宏观调控就要注意统筹国内与国外的关系。如,为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对内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加强公开市场业务等措施;对外也要相应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取消或降低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对资源性商品开征或提高出口关税,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以及加大国内必需品的进口,等等。采取内外结合的调控策略,既有利于解决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又有利于解决外贸顺差过大问题,还有利于节能减排,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 上一篇:中国北方城市景观设计手法论文
- 下一篇:园林铺装设计的生态效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