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论文
时间:2022-10-25 03:48:00
导语: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形成了很多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他们的出现为我国的民营经济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但是我国的中小企业集群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在发展中遇到很多问题,集群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创新机制还远未形成,政府的作用也很不到位。
一、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现状
在过去的20年中,我国中小企业纷纷走集群化发展道路,变单打独斗为依靠整个群体的竞争力,联手走向市场。不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而且还壮大了县域经济的实力,吸纳了大批农村劳动力就业。但这些中小集群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员工素质普遍低下。不管是老板,还是打工者,绝大多数都是农民,大多是家族式的企业经营管理。2、企业以制造业、尤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产品的科技含量低,附加价值低。3、低水平的重复投资较多,企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基本上是一种无序竞争,经常出现“柠檬现象”。4、集群内企业发展不平衡,企业素质普遍较低,急需加快产业升级。治理结构尚不完善,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制约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因素
1、从经济学角度看,产业集群存在自身的效率空间。产业集群作为中间性组织的一种,有它自身的生存空间和效率边界,只有存在于这个空间的时候,这种资源组织的形式才是有效的。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有企业、市场和中间性组织,如何选择主要受到交易成本(TC)、外购价格(EP)与自我提供成本(IC)三方面因素影响。其中交易成本是指为使交易发生而产生的信息搜寻、交易谈判成本;外购价格是指企业对外采购中间环节产品的价格;自我提供成本是指将所有的中间环节放到企业内部来完成所需的成本。我们以交易量(Q)为横坐标,以价格或成本(P或C)为纵坐标建立坐标系。假定企业交易成本(曲线TC)随交易量的增加而增加;企业外购价格(曲线EP)与自我提供成本(曲线IC)随交易量的增加而减少。图1影响组织体制选择的因素分析
若企业交易成本上外购价格的总成本(曲线TCI+EP)减去自我提供成本(曲线IC)大于零,即曲线TC+EP-IC处于横坐标上方,则所有的生产与交换活动都会整合到企业内部,以达到成本最小化,即采用企业科层组织;若企业交易成本加上外购价格减去企业自我提供成本小于零,即曲线TC+EP-IC在横坐标以下的部分,产业集群就属于这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通过采用中间性组织的方式,比如产业集群,企业自己致力于最具竞争力的价值活动,以实现成本最小化与专业化利益,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
综上所述,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组织资源的方式,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是有效率的。离开了这个范围,通过产业集群来组织交易的费用增高,合作效率降低,它就会被其他的组织形式所替代。
2、产业集群存在“静态优势刚性”。一般认为产业集群通过以下4种特性:专业化分工、地理性临近、群内企业相互关联,以及协同与溢出效应来构成集群竞争优势。然而,这种竞争优势在我国的中小企业集群中存在着很大刚性:(1)专业化分工导致资产专用性过高,集群风险升级。专业化分工使集群内企业以最优规模进行生产的同时,也提高了资产专用性,降低企业对环境的应变能力。加上中小企业的自身资金实力较弱,在投入了大量资金投资专用性资产后,一旦出现全行业衰退亏损,企业主往往只好经营维持下去,或偷工减料极力降低成本,使市场上的产品质量不断退化,威胁到整个产业集群的生存空间。(2)地理临近导致生产决策雷同。由于地理空间的临近,极大地促进了集群企业间的组织学习。这些中小企业拥有相似的生产技能、原材料和技术水平。当这些企业面对相同的机会与威胁时,常常会做出相似甚至相同的生产经营决策。(3)群内企业相互关联导致自我封闭。集群内企业与机构间的相互关联可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但当习惯于集群内部交易后,逐渐不想或是不敢与集群外部企业进行交易,成为一个封闭系统,对于外部知识、技术的获取能力、应变能力不断减弱。(4)协同与溢出效应导致创新不足。由于地理位置上的集中,集群内的企业可以共享公共基础设施等。然而,由于在集群内各企业技术与知识的高度外溢,加上小企业自身的资金不足,使得大家都想坐享创新外溢的好处。这种“搭便车”的思维和行为大大地削弱了企业的创新活力。
三、促进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对策
1、通过市场调节和政府措施来确定合理的集群规模,保持效率空间。产业集群这种组织体制有他自身的效率空间,在这种空间之外,要利用其他的方式来组织资源:比如,市场调节、政府行为等。但是,政府行为一定要依据集群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主要通过制定引导和鼓励企业集群的政策,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而不仅仅是企业群。
2、提高集群企业自身的素质。集群内的企业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与外部企业加强联系,甚至可以成为一些大企业的配套企业,加大集群与外界的联系程度,以提高企业发展的灵活性。要建立鼓励创新的机制,组织技术创新。政府通过成立技术创新中心,向集群内的企业低价甚至是免费出售这些技术产品。此外,还要建立鼓励创新、允许失败的文化。通过区内外企业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进一步提升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
3、建立行业协会,充分发挥作用。通过建立行业协会,一方面可以使集群企业真正实现内抓质量,外树形象,从而提升整个集群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很多政府管不好,也不好管的事情可以交给行业协会去做,使之起到政府与企业之间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 上一篇:种羊生产示范园区探析论文
- 下一篇: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试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