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账户功能分析论文
时间:2022-09-19 08:19:00
导语:国民经济账户功能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国民经济账户以生产核算为起点,经过对收入分配及使用、资本形成、金融交易等经济流量的核算,最后归结为资产负债的存量核算。从国内核算角度看它主要由经常账户、积累账户、资产负债账户三大类账户组成。本文以联合国编著的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SNA)为蓝本并辅之于一套国民经济模拟数据,对国民账户中这三大类帐户的功能进行解读。正确解读国民经济账户,可以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生产、收入分配及消费、积累、资产负债等的脉络把握得更加清晰和准确。
[关键词]国民经济账户经常账户积累账户资产负债账户
国民经济账户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采用的主要核算方法,它是以国民经济为整体,运用账户来描述国民经济生产分配使用和资产负债形成全过程的经济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最高层次,用以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过程和全貌。
国民经济账户由一系列的账户表式组成。它首先通过流量账户对某一个时期内国民经济活动形成的变化进行核算,这里包括对生产、收入分配及使用、资本形成、金融交易等总经济流量的核算,然后通过存量账户核算某一时点上的资产负债存量状况。其中主要有经常账户、积累账户、资产负债账户三大类,前两类为流量账户,第三类是存量账户。本文以联合国等编著的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SNA)为蓝本,并以经济总体为例辅之于一套国民经济模拟数据(单位均为亿元),对国民账户中这三大类账户的功能进行解读。正确解读国民账户,可以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有深刻的理解,对生产、收入分配及使用、积累和资产负债的脉络把握得更加清晰和准确。
一、经常账户涉及生产、收入和收入的使用
经常账户通过设置生产账户、收入初次分配账户、收入再分配账户和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分别对生产过程、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及其结果可支配收入的使用加以核算。经常账户分左右两方,右方记来源,左方记去向。左右两方合计相等。
1.生产账户
生产账户是国民经济账户序列中的第一个账户,是对生产成果和价值形成的核算。生产所形成的收入要结转到后边的账户中。生产账户的初始流量是总产出,即生产成果,本例中为3737,扣除中间消耗1883后得到平衡项国内生产总值1854。
2.收入初次分配账户
收入初次分配是生产成果——国内生产总值在生产要素所有者和政府之间的分配,从两个层次设置两个账户核算。
(1)收入形成账户
收入形成账户从生产者角度记述直接与生产过程相联系的各种分配交易。其收入来源是生产账户的国内生产总值1854,使用方则是生产创造的收入,这包括劳动报酬762、生产税净额191、固定资本消耗222和营业盈余679。营业盈余是平衡项,它是收入形成的来源。
(2)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是收入形成账户的继续,其初始流量是收入形成账户转来的营业盈余679,加上住户部门应收的雇员报酬766,政府部门应收的生产税净额191,以及获得的财产收入416,再扣除财产收入的支付391,得平衡项国民原始净收入1661。(该指标及以下各类净收入、净额均未包含固定资本消耗)
3.收入再分配账户
收入的再分配账户核算在初次分配基础上进一步产生的各种经常转移收支,最终目的是计算国民可支配收入。它与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紧密联系。原始净收入1661作为收入再分配账户的来源.来源方列示了各种经常转移收入1106,同样在账户的使用方列示了各种经常转移支出1135,于是国民可支配净收入1632就作为平衡项出现在账户的使用方。
4.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
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显示可支配收入是如何在最终消费和储蓄之间进行分配的。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来源方是收入再分配账户的平衡项国民可支配净收入1632,使用方是最终消费支出1399和储蓄净额233。储蓄净额是国民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的平衡项。它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来源。
二、积累账户涉及资产、负债的变化和净值的变化
积累账户反映非金融资产、金融资产、负债、净值方面的所有变化。它同样分左右两方,左方记资产变化。资产的变化不论是正的还是负的,都记录在左方,负债的所有变化及净值的变化则在右方。左右方合计相等。经济交易引起的资产负债变化由资本账户、金融账户核算,资产其他数量变化和资产价格变化结果由资产其他变化账户核算。下面就是积累账户的几个表式。
1.资本账户
资本账户用于处理非金融性资本交易,初始流量是储蓄净额233,加上资本转移收支净额-3后,形成用于投资的资金总来源230,扣除资本形成净额192(414-222)之后,得到平衡项资金余缺38,资金余缺要通过金融市场来调剂,资金余缺为正值时,表明资金剩余,要流向金融市场;当资金余缺为负值时,要从金融市场拆借资金。
2.金融账户
金融账户记录各种金融交易引起的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变动,金融资产和负债主要指通货、存款、证券、贷款、股票等。其左方记录由交易获得和处置的金融资产净额641,右方记录由交易发生和清偿的负债净额603,金融资产净获得减去负债净发生之差额作为资金余缺记在帐户右方,使帐户两方保持平衡。初始流量和平衡项都是资金余缺38,它通过各种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上得以实现。当资金余缺为正值时,资金净借出;当资金余缺为负值时,资金净借入。
3.资产其他变化账户
资产其他变化账户记录以非经济交易引起的资产数量变化,以及由于价格变化而形成的持有资产(或负债)的收益和损失两部分。
以上账户反映的是自生产开始,经过收入分配及使用、资本形成及金融交易的全过程,是流量核算。流量核算的特点是只对某一个时期内经济活动形成的变化进行核算,不反映其他时期流量变化,以及某一时点上的存量状况。
三、资产负债账户显示资产、负债存量及一国的国民财产
资产负债账户主要是对国民经济存量的核算.它将历期累积下来的资产负债存量进行核算,反映一国的“家底”。它一般有期初资产负债账户、资产负债变化账户和期末资产负债账户三部分:期初和期末资产负债账户把资产列在左方,负债和净值列在右方。净值即资产与负债之差,是资产负债表的平衡项,从整个国民经济看,即为一国某一时点上的国民财产。就每类资产和负债而言,期初和期未资产负债之间的变化产生于积累。净值变化等于资产变化减去负债变化。由资产负债变化账户体现。表式如下
1.期初资产负债账户
期初资产负债账户对一国期初拥有资产负债存量状况加以核算,该账户的平衡项:期初净值=期初非金融资产+期初金融资产-期初负债=9922+6792-6298=10416
2.资产负债变化账户
资产负债变化核算是指对一段时期内即期初与期末之间全部资产负债所发生的价值变化的核算,可以区分为经济交易引起的、某些意外事件和价格变化而导致的资产负债数量变化两类。前者通过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核算,后者通过资产其他变化账户核算。
即:资产负债变化量=经济交易引起的资产负债变化量+某些意外事件和价格变化而导致的资产负债变化量=资本账户中非金融资产变化量+金融账户中金融资产负债变化量+资产其他变化账户中的资产负债变化量
如:非金融资产变化量=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消耗+资产其他变化账户中的非金融资产变化量=414-222+290=482
金融资产变化量=金融资产获得净额+资产其他变化账户中的金融资产变化量=641+89=730
负债变化量=负债发生净额+资产其他变化帐户中的负债变化量=603+74=677
净值变化量=储蓄等引起的净值变化+资产其他变化引起的净值变化=230+305=535。
同时,净值变化是该账户的平衡项,即净值变化=资产变化-负债变化=非金融资产变化+金融资产变化-负债变化=482+730-677=535。
3.期末资产负债账户
期末资产负债账户反映一国期末拥有资产负债存量状况。其期末资产负债存量通过期初资产负债账户和资产负债变化账户两大账户的相关数据求得。
即:期末资产负债=期初资产负债+资产负债变化量
如:期末非金融资产=期初非金融资产+非金融资产变化=9922+482=10404
期末金融资产=期初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变化=6792+730=7522
期末负债=期初负债+负债变化=6298+677=6975
期末净值=10416+535=10951。
同时,期末净值是该账户的平衡项,即期末净值=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末非金融资产+期末金融资产-期末负债=10404+7522-6975=10951
以上我们解读了如何运用国民经济账户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从数量上加以描述,实质上国民经济账户的功能就是:通过账户中的一系列统计指标对国民经济各环节、各方面加以总量描述,从而全面、系统、完整地记录国民经济生产、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消费和积累的不断循环过程,以及国民财产和财富的不断增加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联合国等:国民经济经济核算体系1993.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译,1993
[2]袁寿庄等编: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3]赵彦云主编:国民经济核算.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4]钱伯海编:钱伯海文集第五卷《从教五十周年》《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5]夏荣坡:解读国民经济账户内在逻辑联系.中国统计信息网,2003.8
- 上一篇: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创新论文
- 下一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