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服务业的SWOT分析
时间:2022-01-11 09:03:36
导语:发展现代服务业的SWOT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现代服务业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基准.本文通过SWOT方法对临汾市发展现代服务业进行相关分析,指出临汾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有利于临汾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策略.
1临汾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1.1本文采用的现代服务业指标本文研究的临汾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以下行业:(1)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行业;(2)金融保险业;(3)房地产业;(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址勘察业:(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7)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8)教育;(9)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1)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2临汾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1.2.1增加值持续增长2007年~2012年,临汾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保持了持续上涨的态势,由2007年的101.5亿元提高到2012年的197.1亿元.全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山西省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基本稳定在7.7%~9.2%之间,但2009年以来,临汾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山西省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图1).1.2.2增速变化幅度大2007年~2012年,临汾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速变化幅度大.与山西省相比,临汾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率趋势与山西省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率趋势大致相同,与全国相比,变化幅度大于全国,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仅2010年、2011年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图2).
2临汾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SWOT分析
2.1优势2.1.1自然条件优越临汾市气候特征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无霜期长,适宜农作物生长.作为全省的产粮重地有着特殊的地位,临汾市矿产资源丰富,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2].2.1.2空间区位条件良好临汾市地处山西南部,相较于其他地市级,有独特的地理区位和交通便利优势,北与晋中、吕梁毗连;南达运城,与运城市同属于黄河金三角经济圈内[3];西与陕西隔河而望,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2.2劣势2.2.1现代服务业规模偏小,比重偏低2012年,临汾市经济总量为全省第三位,但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31.2%,不仅比全国低13.4个百分点,而且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2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九位.2007年~2012年,临汾市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基本稳定在52%~60%之间,而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大约稳定在30%~35%之间,服务增加值比重低于工业增加值比重17个~30个百分点[4].工业的强劲发展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滞后,使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变得异常艰巨.2.2.2行业协调发展能力较弱受行政性垄断、行业与城市开放度的限制以及体制与机制的制约,临汾市现代服务业行业发展不平衡,内部结构不尽合理.相当多的新兴行业普遍规模小,行业协调发展能力较差,发展水平较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仍处于起步阶段[5],分别占第三产业的比例为5.01%、1.36%和0.63%.2.2.3专业性人才缺乏复合型高端专业人才短缺,这体现在新兴产业领域,如金融、信息化、文化动漫、物流、旅游、房地产等领域的高端人才缺乏,制约着这些领域的发展,更制约着临汾现代服务业的壮大.2.2.4现代服务业发展动力不足2012年临汾市的城镇化水平为44.1%,同期山西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分别为51.3%和52.6%,临汾市城镇化水平远低于山西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临汾城镇化水平的滞后,必然会制约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2.3机遇2.3.1各级政府对服务业发展空前重视当前,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很重视服务业的发展,正在改变传统的“重工业、轻服务业”观念,出台了若干不同层次的文件、措施,为服务业的发展争取相对公平的待遇,不断改善其发展环境,降低服务业的发展门槛,增加服务业领域的投资.临汾市出台了一系列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规划文件和指导意见.《临汾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临汾市“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提高服务业在地区经济中的比重.2.3.2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2000年~2012年,临汾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158元提高到18126元,收入决定消费,收入的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的变化.2000~2012年,临汾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35.6%降到28.6%,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51.7%降到36.2%,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将成为临汾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推动力.2.3.3城镇化进程加快将推动服务业发展2012年,临汾市城镇化率达到44.1%,根据国际通行标准,已经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并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快速增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拓宽临汾市服务业的发展空间.2.3.4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有助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临汾市新建南同蒲和侯马至禹门口电气化铁路,开工建设了大(同)西(安)客运专线、山西中南部出海通道;新建和改造国省干线公路933公里.临汾机场即将建成通航,一大批货运场站、仓储设施相继完工,现代物流业发展所需要的交通、信息等基础条件基本形成.“硬环境”的完善,将为今后促进临汾现代服务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2.3.5低碳经济之路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走低碳经济道路是我国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依次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的重心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占主导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占主导转变.目前,临汾市是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低碳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促使第三产业比重越来越高,呈现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工业社会向服务型社会转变.2.4挑战2.4.1周边城市对临汾市服务业的挑战国家批准建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临近的运城市也是金三角重要的一极,对临汾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提升将产生巨大压力,临汾市的交通优势,开放优势必将面临严重挑战.另外同周边城市尤其是太原在吸引人流、物流、商流,发展商贸流通业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太原市拥有区位与交通、历史与人文、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科技与人才等发展服务业的优势.2.4.2西安、郑州和邯郸对临汾现代服务业的挑战正在开发建设的西安国际港务区、河南郑州国际陆港项目以及河北邯郸国际陆港项目建成.无论是从区位条件、发展基础,还是从发展定位来看,临汾市都不及西安、郑州和邯郸,这些高层城市陆港项目的建设,对临汾市承接产业转移和物流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2.4.3存在进入壁垒,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受到环境以及传统观念的制约,许多现代服务业领域还存在政策性壁垒和垄断现象.地方保护主义致使部分市场开放程度低,和其他地区存在贸易壁垒,这些都制约了现代服务业发展[6].2.4.4相关政策、法律有待健全目前,临汾市内部分新兴的现代服务业有待进一步规范化,整顿竞争秩序,企业信用度急需提高,这些都需要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否则将会直接影响现代服务业企业落户临汾的积极性[7].
3临汾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津
3.1突出优势,转劣为优充分发挥本市的区位优势,利用本市良好的农业资源和交通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带动晋南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积极主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将劣势变为有利于发展的因素,做到优者更优,转劣为优.加快城市化进程,解决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不协调的矛盾、为服务业提供发展动力和创造良好环境.3.2审时度势,把握政府助推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对经营性服务业,主要依靠市场机制,鼓励非公有经济的发展.政府要承担公共服务业发展的责任,公平分配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和不同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8].建立规范有序、监管有效,符合服务业特点的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和修订行业标准,加强行业自律[9].3.3优化结构,壮大现代服务业规模加快临汾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幅提高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新兴服务业的比重,节能环保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商贸流通业、金融业和电子商务等应作为重点发展领域[10],形成高增值、强带动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促进临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4招贤纳士,提高科技水平要加快培养现代服务业所需的技术人才,直接引进人才之外,人才培养方为长久之计.学习先进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借助山西师范大学科研力量以及其他科研机构和科研院所科研成果,通过技术的引进和改进,并将其应用于临汾市现代服务业的技术发展中,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11].
作者:胡红艳 郑宇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周振华.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谭仲池.现代服务业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3]林舟,郭涛.滨海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2):175~176.
[4]张华平.基于swot分析的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38(1):127~131.
[5]周权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背景条件与动力机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
[6]李大明,肖全章.现代服务业区域发展差异因素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4):17~22.
[7]高升,洪艳,詹宁.加快发展湖南现代服务业的思路与对策[J].经济地理,2011,31(9):1512~1515.
[8]刘晓红,冯国丽,廉国恩.廊坊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5(1):39~40.
[9]尚永胜.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5):25~28.
[10]崔功豪,魏清泉.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9~127.
[11]方名山.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J].科学发展,2009,(11):82~95.
- 上一篇:文化创意产业对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影响
- 下一篇:循环经济的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